34968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7/22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7.22 工商時報
新青安單月受理僅4,000件
八大行庫房貸動能受限,排撥時間至少1個半月到3個月

八大行庫房貸動能受限,新青安單月受理件數面臨4,000件保衛戰。財政部21日公布6月新青安承辦情況,其中受理件數僅4,055件,創下新青安上路近二年來扣除農曆春節因素後的單月最低水準,受理金額也已連兩月不到400億元。

據悉,現行八大行庫自住房貸的排撥時間,至少1個半月到3個月起跳,也有部分行庫要等候6個月到10個月。

對此,財政部表示,已要求行庫在民眾申貸時須明確告知可能的排撥時間,以讓民眾能預作安排。

去年上半年房市正陷入新青安之亂,民眾申貸情況火到最高點,依財政部最新統計,6月新青安受理戶數4,055戶,金額343.55億元,和去年同月相較的年減幅都近4成;但就算相較5月,新青安受理件數和金額減幅也約5%。

相關人士指出,房市降溫、民眾購屋意願衰退確實都會影響新青安受理情況,但關鍵還是在行庫的動能不足。依財政部內部統計,到5月底八大行庫中有2家因已接近《銀行法》第72條之2的內部警戒比率,須視資金狀況依序撥款。

至於另外6家的自用住宅可貸款額度(可貸金額扣除已核准未撥貸的尚可承做金額)合計也僅剩794億元,當中甚至有2家所餘額度分別為1億元和6億元,相關人士指出,可以看出公股房貸額度確實到了拉警報的程度。

相關人士透露,各行庫先前積累的申請案量很大,近期還在持續消化中,雖然行政院和財政部都指示要優先承作新青安及無自用住宅貸款,但受限資金狀況與銀行法第72條之2條等主規範,動能有限,塞車的情況短期很難解決。

觀察各行庫6月承作新青安量能最大的二家行庫為臺銀和土銀,受理戶數都破千戶、金額則約85億元;合庫受理件數914戶、金額76.34億元緊接在後。至於其餘行庫受理件數約在132件至355件,華銀和兆豐銀年減幅度均逾8成。


房市剛需也撐不住?新青安連三跌 6月受理件數陷冰點
經濟日報 2025-07-21 21:13

央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持續發威,房市價跌量縮,新青安大退燒。財政部21日公布八大行庫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統計,6月僅受理4,055件,是連三個月衰退,更寫新青安上路來的單月第四低,反映市場購屋需求急凍。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說,新青安是市場最硬的剛需買方,但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民眾購屋陷入觀望,使不受管制、甚至受到補貼的新青安首購族萎縮,顯示房市急速轉冷。

一家行庫主管也坦言,新青安受理件數、金額已連三個月衰退,反映市場需求急速下降,受理後約2~3個月,行庫才會做後續撥貸,以6月受理案、金額續跌來看,除非有大量分戶貸款進駐,否則7~8月撥貸量恐也會持續走低。

據財政部公布最新統計,2025年6月新青安新受理4,055戶、金額343.6億元,各月減6.7%和4.3%,拉長一年來看,年減都有約四成之譜,顯示新青安需求已下滑。

以撥貸狀況來看,6月撥貸戶4,179戶、金額337.65億元,都月減約4%、年減約四成,呈現受理和撥貸雙衰的困境。

另一家行庫說,受理案增減是反映市場需求高低,撥貸除因受理案件影響,也受到各行庫房貸資金水位(如72-2條不動產限額)、消化舊案速度(如排撥件)、及對央行自主管理承諾等三大因素。

據了解,目前八大行庫自住房貸至少排撥要1~3個月,部分行庫甚至要等半年,這都會影響到每月撥貸案件與水位高低。

進一步觀察八家行庫6月承作狀況。以受理情況來看,臺銀受理戶數重返1,000戶大關達1,076戶,金額84.7億元,月增都逾兩成,是八行庫中月增幅最高者,合庫也有雙位數成長,受理914戶、76.34億元,其餘六家都陷入衰退。

以撥貸來看,則以彰銀和合庫撥貸月增成長,其餘六家下滑。又以兆豐銀撥貸件數與金額月減逾三成最兇,一銀月減逾兩成,華銀和土銀都月減逾一成。

財政部是從2023年8月1日推出新「青年安新成家貸款」,累計至今已撥貸了47萬戶、2兆4,068億元,占整體房貸餘額約兩成左右,該三年補貼政策將在2026年7月底結束,市場預期已不會再延長。


購屋信心弱 6月新青安受理4055戶探上路來第4低
中央社 2025-07-21 18:37

信用管制措施發酵,加上美國關稅等變數使市場動盪,影響民眾購屋信心,財政部今天公布6月新青安受理4055戶、續呈月減,為近4個月低點,且為新青安112年8月上路以來的單月第4低水準。

據財政部國庫署公布最新統計,今年6月新青安受理戶數4055戶,金額新台幣343.55億元,分別月減6.7%、4.3%,年減43%、39%。撥貸戶數4179戶,撥貸金額337.65億元,分別月減3.9%、4.2%,年減42.3%、40.5%。

觀察各行庫今年6月承作新青安情形,台銀受理戶數重返1000戶大關、達1076戶,金額84.73億元,合庫受理914戶,金額76.34億元,是8間公股銀中唯二受理呈現月增者。撥貸情形方面,則僅彰銀、合庫月增。

行庫主管分析,房市過熱情況在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等健全房市措施發酵後,已有降溫,加上最近美國對等關稅等變數使市場動盪,讓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導致房市買氣轉淡。

不過,行庫主管指出,由於先前積累的案量仍多,各行庫持續消化中,並配合政府政策,優先承作新青安及無自用住宅貸款,但受限於資金狀況與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等主管機關規範,目前額度皆優先保留給已核未撥客戶,及合作建商的建案分戶貸款,並依序撥款。

行庫主管表示,新青安等房貸業務都是依照授信5P綜合評估考量,從客戶送件受理到核定時間多長,需視個案評估,比如案件資料的完整性、複雜性等。

根據盤點,目前8大行庫自住房貸有需排撥1.5至3個月的案件,亦有需等候6至10個月者;行庫主管強調,銀行也會明確告知民眾可能的排撥時間,讓民眾能夠預作安排。
 
2025.07.22 經濟日報
房市買氣冷淡 基隆這預售案卻逆勢創新高價
2025-07-21 17:05

今年房市買氣冷淡,惟仍有個案逆勢繳出佳績。據最新實價揭露,基隆市出現新高價,位於中正區義二路上的「橙品211」,今年甫推案,12樓頂樓戶單價達59.4萬元,直逼六字頭,創下基隆住宅產品單價新高。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該案戶數僅推出約30來戶,今年中才公開,比對迄今,揭露數達20多筆,可說賣得又快又好,在冷氣團下實屬難得。

陳炳辰指出,該案位在市區,擁有生活便利性,近火車站、中正國小機能,在地新案稀缺,規劃坪數在20多坪到40坪,自用、換屋兩相宜,加上建商也算在地老字號,都增添產品優勢,而社區單價都在5字頭,平均約55萬元,相較基隆市預售案平均單價在40萬元左右,價碼可算高水位。

陳炳辰指出,基隆市的買盤在過去1、2年前的熱潮會有外地投資族群帶動,主要在於與雙北的比價效益,因此也推升房價,如高價可來到5字頭的「海揚V1」、「美麗上城」,捷運話題、海港景觀亦有所助攻,如今則回歸本地客群,因此更著重當地蛋黃區域居住環境,還要避免基隆市常見的山區地勢,加上建商熟習在地買盤,始得以逆勢創佳績。

基隆新案創下區域新高,是否能夠帶動整體房市,陳炳辰認為,畢竟當前環境不佳,這次案例恐難提振整體狀態,依然偏屬個案,加上基隆市本身建設、地勢、天氣等發展有疑慮,較為跟隨大盤雨露均霑,也可發現今年的推案量相當少,建商謹慎度不言可喻。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則指出,基隆市較多中古屋,且趨於老舊,常見街廓狹窄而更乏人問津,也沒有太多都更危老發展性,房價表現不易拉升,先前還有大雨造成災情,若無捷運串聯雙北生活圈,交通上依賴快速道路或火車仍顯不足,無法因個案一概而論,成屋市場價格漲勢亦顯侷限。
 
2025.07.22 聯合報
他見下跌喊「台灣房價已到頂」…內行人搖頭:還沒開始
2025-07-21 17:49

2025政府管治政策下房地產進入冷市,一名網友在PTT宣稱「台灣房價已經到頂了吧?」,原PO指出,在政府的第七波打房政策生效下,房市確實出現下跌情形,未來應該也不會再高了。對此網友直搖頭「根本還沒,現在是被政策打壓罷了」。

原PO表示,現階段已是政府打房的第七波,房價也確實下跌,待到新青安寬限期一到,許多人會有繳不出貸款的賣房壓力,加上現在台灣面臨關稅問題,如果面臨高關稅,很多產業大概率撐不住,到時不論是經濟、就業、競爭力、產業外移等等問題一堆,這種情況下房價不容樂觀,因此他認為現在也許是台灣房價的最高點,之後不管是持平或下跌都不會再上升。

貼文下方網友搖頭「還好吧,有人願意用比你更高的價錢買你的房子,就還會漲啦」、「股市一直噴,房價沒噴,真的會有這麼爽的事嗎」、「你是不是很想買,我看你很急」、「3年內的確相對高點,但10年後的事誰說的準」、「我覺得啊你應該是在幫自己打氣,不要鐵齒了,有能力趕快買」、「2008年大家也覺得不會再高了」、「最近能買的快買,等銀行額度出來要噴了」。

也有網友直言「如果真的房價到頂,政府何必打房,邏輯死亡」,指出事實就是房價仍然一直在漲,所以才需要出動政策干擾,這一波基本上就是希望讓貧富差距不要那麼大留一點額度,給年輕人一些機會。他也提醒,現在因為第二房限制貸款被綁起手腳的人,很可能會在綁久之後報復性買房。
 
2025.07.22 聯合報
該進場買房?內行建議「觀察投資客」:看做了什麼、不是聽喊什麼
2025-07-21 14:55

買房最怕買在高點,一名網友在PTT上提醒,想知道房價是否到頂只要「觀察投資客就行」,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未經思考就隨意聽從他人建議,「不要看他們叫你做什麼,看他們自己做了什麼」。

原PO指出,想知道房市狀況其實只要看投資客動向就知道了,以2018、2019跟2022年為例,當時都是聽到投資客趁冷盤屋主比較鬆動陸續進貨,也常看到大家都把握機會買了幾間,反觀這次的房市修正沒聽到任何投資客風聲,只聽到他們叫首購趕快趁冷盤買,自住沒差,如果問為什麼不買就找各種理由。

原PO直言,投資客可能用「早就買滿」、「現金不夠」、「貸款成數太低」等等理由,或是不小心太誠實的直接說價格太貴,長期在場內的投資客比大多數人還敏感,如果連他們都沒有動作,那就證明嗅到了這次不能買的味道。也可以推知未來大概如何,只要還會漲有賺頭的話,就算是貸款成數低,一樣會有投資客想辦法弄現金去買。

貼文下方網友議論「你的同溫層才不敢買吧」、「時間線上今年沒什麼戲,明年底看看吧」、「明年美國開始降息,開始印錢,錢又貶值了」、「大部分投客是真的被限貸卡死,賣方也被這條打到不得不降價,少數有肉的物件可以趁機用力砍一刀來買」、「不買就是沒賺頭,但沒賺頭跟不會漲是兩回事,不能買是指投資角度不能買,自住角度就買基本上是共識」、「這次噴出暴漲下跌不是市場決定,是政策朝令夕改溯及既往,誰敢買啊」。
 
2025.07.22 經濟日報
先建後售眼見憑為!「尉寶大敦主人」驚豔大墩路受矚目
2025-07-21 22:01

國內預售房市觀望氣氛濃厚,反觀強調「看得到,摸得到」的先建後售案在市場異軍突起!位於台中市五期重劃區精華地段、剛完工落成的新成屋案「尉寶大敦主人」,每周來客平均達20至25組,在市場受到矚目。

近年缺工缺料問題難解,不僅營建時間拉長、成本續漲,交屋時程也持續延宕,5年前國泰建設先開第一槍,考慮從預售制改採先建後售後,房產專家也指出,先建後售不只降低營建價格波動風險,也賦予「看得到、摸得到」的品質保障,彰顯建商品牌實力。

從整合土地開始,琢磨近2,000個日子,總銷20億元的「尉寶大敦主人」完工落成,不僅成為大墩路最美風景,也成為後金龍海嘯時代、五期富人區最受矚目的新成屋案。

緊鄰七期東側,具備優越生活機能的五期大墩路、文心路商圈,幅員擴及西屯、南屯與西區三大市中心,原本就是中部知名富人聚落,尤其大墩商圈、公益商圈、精明商圈周邊,過去即為七期豪宅建商如寶璽、寶輝、由鉅的推案重心。

後金龍海嘯時代,房市回歸剛性買盤,當七期單價有感攀升,總價門檻高不可攀,兼具現成機能與價格優勢的五期市中心,抗跌保值的地段特性,再度回歸高資產族群心中,成為新興置產焦點。

位於五期精華區段的新成屋案「尉寶大敦主人」,基地可由大墩路銜接台灣大道,由大墩十七街銜接市政路,一端是七期的極致奢享,一端是五期的極致慢活。

除了周邊環境機能發展完熟,更鄰近含金量最高、未來藍綠雙線共構的捷運市政府站,在國泰置地廣場、冠德G9-1與G9-2聯開案等大型複合式開發商場加持下,不僅商圈量能極大化,市政路延伸第一階段開通,年底中部最高的「市政之鑽」啟用,勢將帶動區域發展,躍升快城慢活趨勢核心。

尉寶建設機構從七期南側「主人園邸」,到八期南側「南苑主人」,將公司個案視為藝術品精雕細琢,公司成立近20年,堅持質精量少、只做最好初衷,以每一座都是代表作的決心,成就五期核心「大敦主人」的難能可貴。

尉寶建設總經理陳英哲表示,選擇先建後售,代表尉寶選好地段、蓋好房子的決心,眼見為憑的建築風景,也是對於住戶的永久承諾。

陳英哲指出,當初取得這塊五期大墩路、大墩十七街口,封藏逾40年的稀有角地,尉寶思考的,不是可以獲得多少,而是可以回饋多少、又能帶給城市什麼樣的感動;因此邀請屢獲都市空間設計大獎肯定的許獻叡建築師,以及擁有豐富跨國飯店設計經驗的BSA賓史華隆-林志煌設計師,聯袂打造「尉寶大敦主人」。

尉寶善用基地135度鈍角優勢,以綠意打開建築,為繁華引入自然。許獻叡對應大墩路繁華街廓,在逛街、散步的路徑中,創造停留駐足的節點。

「尉寶大敦主人」留白大尺度廣場,創造樹海環抱的愜意,更在社區公共空間加入豐富的藝術雕塑地景,讓回家的心境得以好好轉換、沉澱及重啟,而天際漂浮的玫瑰金陽台,也呼應135度角概念,創造優雅而迷人的建築細節。

現場銷售副總鄭弘昆表示,「尉寶大敦主人」6月啟動首波早鳥預約迄今,周周來人突破20組,其中不乏住在基地周邊的自營商、師字輩客群。

這些高端資產族群不僅看好地段保值性與發展性,對於公司採先建後售的用心,以及52坪、56坪三房三衛雙主臥大器規劃亦相當認同,不僅適宜自住,即使兩代人或三代人共居,也能擁有獨立起居空間的超前概念,更吸引不少菁英客層跨區置產,也成為五期市心近期最受矚目的新成屋案。
 
2025.07.22 聯合報
新北推新版整維補助 同意比放寬、弱層補強成關鍵對策
2025-07-21 18:13

新北市逾30年老舊建物占全市一半、約87萬戶,市府為強化老屋耐震安全、降低推動門檻,正研擬「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補助」新版方案,主打放寬同意比門檻、增列弱層補強選項,最快8月上路。都更處指出,新制將從原本需「100%住戶同意」,調整為「管委會同意即可送件」,補助最高1500萬元,期盼突破整合困難、加速老宅安全升級。

過去整建維護補助案多侷限於「整棟處理」,不僅須取得全住戶同意,申請流程也繁瑣,導致成案數量有限。新北市都市更新處副處長李擇仁坦言,實務上真正推得動的案子不多,過去為求審慎,往往要求社區先整合、成案後才可申請,形成政策推動上的「第一道高牆」。

他指出,多數民眾若要花大量時間整合鄰里,乾脆改談都更,「效益來得更大」;此外,部分居民對整建後的外觀「拉皮」缺乏感受價值,也影響參與意願。新版補助制度不僅放寬門檻,亦將納入如弱層補強、外牆更新等分項補助,提供偏遠地區、誘因不足的社區更多元選擇。

位於淡水民族路一處屋齡45年的四層樓透天厝,是現行制度下少見的整棟整建案例。整合歷時8年、總經費達3379萬元,市府補助其中1200萬元,餘由12戶住戶分攤,每戶自付約200至300萬元。社區主委陳文亮坦言,過程一度想放棄,「整合是最難的一關」,面對產權複雜、屋主高齡、買賣頻繁,幾乎「一關卡過一關」。

「我們是和時間在賽跑。」陳文亮說,樓頂結構已近坍塌、鋼筋裸露,若不儘速補強,將嚴重威脅住戶安全。他認為,新版方案雖放寬同意門檻,也新增弱層補強選項,「看起來比較容易,其實還是不簡單」,通常老屋的屋主也年邁,資金、安置、施工期等都會讓人卻步。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指出,許多1990年代前建案耐震設計不足,雖不符合都更誘因,也未達危樓標準,但確實存在安全隱憂。過去公會曾建議回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精神,依社區自治決策進行整建,現市府擬放寬為管委會可送件,方向正確。

汪俊男進一步指出,「弱層補強」為耐震補強的重要手段,能針對建物一樓等較脆弱結構進行補強,不僅成本較低,也不需動到整棟,適合高樓層住戶較多、改建效益低的社區。他強調,都市更新不該只看街廓外貌,更要重視居住安全,「不能只談拉皮美化,更該從結構出發」。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表示,此次制度調整「補強彈性」與「申請門檻」同步鬆綁,將有助於社區啟動初步改善行動,尤其對於地坪小、產權複雜、高齡化嚴重的老社區,是一大突破。他建議,市府應同步強化前期整合與技術輔導資源,否則制度再好也難落地。

新北市議員戴瑋姍則提醒,雖市府推動初衷良善,但若預算規模太小,恐淪為少數人專利。她說,補助資源可能集中於少數申請較積極或社經條件較佳的社區,導致市庫效益失衡,「與其小補,不如加強更新誘因」,讓真正危險老宅有機會透過重建重生,加速都市再生腳步。

都更處統計,目前新北累計有549件多元整維申請案,其中核准416件。市府強調,新版制度預計8月正式公告上路,除放寬門檻與納入弱層補強,也將同步簡化行政流程、提升補助比率,盼能鼓勵更多社區啟動「老宅新生」的第一步。
 
2025.07.22 工商時報
書中自有黃金屋!台中再添四座新圖書館 吸高端客關注
2025.07.21 19:49

文化建設再推房市一波!台中素有「文化城」美譽,今年再度迎來藝文地標大躍進!其中,備受矚目的水湳經貿園區「綠美圖」將於12月13日正式開館,成為全台首座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的公共藝文場域;而民間企業積極響應,分別在七期、八期及北區,接連捐建三座風格獨具的私人圖書館與藝文基地,構築城市書香新藍圖,磁吸高端客層置產關注。

其中,位於七期秋紅谷生態公園內的「童書之森」,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安藤忠雄操刀設計、「豪宅一哥」聯聚建設支持興建,是日本以外、東亞首座「童書之森」。該建築強調自然與閱讀融合的空間設計,預計2026年底完工啟用,可望為七期豪宅聚落增添人文氛圍。

七期「童書之森」周邊指標新案、正對秋紅谷公園的「聯聚玉衡大廈」,基地面積達1,838坪,採雙塔規劃,配置1,100坪綠化花園,樓高51層,為中台灣最高住宅大樓,全案均質62坪、每戶皆享14.5米面寬。根據實價登錄揭露,成交均價突破百萬大關,刷新台中住宅單價新紀錄。

而座落於南屯區八期的「羅布森圖書館」,由羅布森企業捐資1.2億元,打造「森林中的閱讀」。羅布森董事長汪世旭先前成立的「羅布森書蟲房」十年營運不斷,帶動中部獨立書店與閱讀風氣,如今將閱讀願景擴大延伸,造福廣大市民。

周邊預售新案包括13期的「育堂十三苑」、「中陽旭月」等案,多數以中坪數三房產品規劃,如「育堂十三苑」設定40-44坪純三房;「中陽旭月」落在48-60坪、三~四房格局,單價落在每坪60-70萬元間。

而由台中肉品市場拍賣基地轉型活化,保留拍賣館打造成為「小豬藝文基地」,預計本月29日動工,由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投入2億元捐建,並將提供超過1.3萬件豬隻造型藝術品的個人收藏無償展出,結合圖書與創意展演,鄰近的「豬事圓滿公園」則提供親子遊憩場域,共同形塑出北區亮點聚落。

該基地由於周邊開發成熟,預售供給較少,距離較近包括中友商圈的「元心中友湛」,推出純三房格局住家;以及主打套房收益型產品的「雲極曙光」,坪數約18-36坪。

台中開發商指出,文化設施是現代購屋族群、尤其是高資產客層評估地段價值的核心條件之一。上述四座新圖書場館,不僅提升區域生活質感,更強化社區的文化識別度與附加價值,有望成為抵抗房市波動、保值抗跌的助力。
 
2025.07.22 工商時報
高雄房市爆冷 周成交26戶 預售退17戶
炎夏中的高雄房市卻爆冷,單周成屋只成交過戶26戶,大樓預售屋的銷售人員忙著「退房」,單周買進、退戶數兩相抵消之後,預售竟出現「負17」:17戶退戶的歷年罕見現象。

業界指出,客戶不來賞屋、房子也賣不出、銀行貸不到款,「三不」的夾擊之下,房市遲早會爆。

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最新統計,7月13日到20日高雄全境單周成屋過戶只增加26戶,單周預售實登戶數為「負17」,房產業者說,多年來已未看到這個數字,「心都涼了!」

業界說,由於新法規定,預售簽約成交,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實價登錄,新屋過戶則是同步辦理過戶和實登,因此7月13日到20日的預售數據,反應的是6月中旬的市場慘狀;成屋過戶、實登,則因過戶時間,目前通常較久,因此7月13日到20日的成屋過戶數據,成交的可能時間約是4到5月間。

由高雄市房屋市場調協會的抽樣調查資料來看,在超過55個選樣案場的來人和成交中,連續好幾周超過三分之二都是「零成交」,推估未來一到二個月也不會好看。

業界憂心,房市再這樣冷下去,「肯定會有建商、代銷扛不住!」

根據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20日,高雄市線上銷售的大樓成屋共有153場,成屋庫存量約5,383戶,今年迄今只過戶1,104戶,7月單月過戶數只有85戶;同期預售共有190場,預售庫存達1.2萬戶,今年迄今預售屋只有實登2,342戶,7月單月實登更低至145戶。業者推估,如果現狀維持下去,今年下半年,也難好了。
 
2025.07.22 工商時報
H2 商用不動產市場 商辦、廠辦前景俏
商辦市場缺貨中,預期下半年交易量仍會持續,科技業、建商依舊為大買家

2025年不動產市場儘管面臨政策及美國對等關稅內外夾殺,但買家仍擇優出手,上半年十大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案中,建商就包辦達5筆,金額更囊括6成4之多。展望下半年,市場專家預期,商辦和廠辦前景最被看好,最大買家科技業、建商可望持續領航,衝出一片天。

宏大國際資產21日公布最新市場報告指出,2025年是全球景氣及產業變化劇烈的一年,年初半導體、AI產業及其供應鏈欣欣向榮,帶動商用不動產交易熱絡;不過4月吹起美國關稅颶風,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遇到很大的挑戰,緊接著在新台幣匯率爆升之下,匯兌後獲利金額及海外資產價值雙雙大跌。

宏大國際資產公司總經理陳益盛表示,今年上半年交易金額最大的不動產交易案,總價動輒都百億元以上,分別是宏匯、愛山林以170.86億元取得台電CR-1都更案,及遠雄建設砸下136.06億元購買高雄市鼓山區土地,顯示建商看好區域長期發展;至於台達電斥資69.5億元購買桃園觀音廠房,則是今年是商用不動產規模最大的交易案。

陳益盛表示,前十大交易案總成交金額達645.42億元,其中建商就占5件,共斥資413.44億元,金額占比達6成4之多,但並非全數都投入購地,而是有半數擬投入商用不動產開發行列,顯示建商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前景;另外5件,則為科技業及傳產業企業自用。

陳益盛指出,上半年預售及新完工商辦和廠辦交易明顯增加,包括新日興及兆芃國際購置北士科「遠雄商舟」,必應創造購買內湖「Boss世界特區」,恆隆行、竣為國際購買內湖「國揚洲際企業總部」,穩得實業購買新店「全球新創科技中心」等,顯示企業購置商辦需求穩定成長。

陳益盛分析,由於商辦市場多年來持續缺貨,目前正陸續興建或完工階段,預期下半年交易量仍會持續。至於六都,表現仍以台中最為突出,小型商辦單價續創新高。

至於工業廠房市場,陳益盛分析,其市場最大變數仍是美國關稅及匯率,對於高毛利的科技業、設計類代工等影響較小,終端產品出口及低毛利率等傳產則影響很大,將會明顯壓低獲利率,尤其部分傳產業恐將放緩擴廠腳步,或由購買轉為承租,買氣面臨變數。
 
2025.07.22 工商時報
信義開發 再奪土城樹林線聯開案
看準新北樹林區房市發展潛力,信義企業集團旗下信義開發再下一城,繼今年2月成功取得捷運土城樹林線「LG17站出入口A捷運共構大樓」開發案後,再度獲選為捷運土城樹林線「LG16站出入口A、B捷運開發案」最優申請人,信義預計投資45億元,打造兩棟27層、地下5層的大樓,並持續在此區持續布局。

該案開發基地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八德街與啟智街交會的街廓,A基地面積463.43坪,及B基地面積572.33坪,未來完工後,預計將有1,400個居住人口,工程將於開工日起約五年半內完成興建。A案主打中坪數以上格局,針對區域內換屋型家庭或是追求更大生活空間的其他區域外溢客設計,B案鎖定首購族與青年自住族,規劃較小坪數、高坪效產品,搭配年輕人喜歡的公設如運動酒吧、多功能交誼廳等空間。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捷運土城樹林線規劃九個聯開案,信義開發就負責三個,過去都是捷運快完工,聯開案才進場,土城樹林線則是在施作過程中就先加入聯開案規劃,可以全盤規劃,發揮綜效。

信義開發董事長周俊吉表示,該案以節能減碳、綠建築標準興建,因應AI趨勢,以智慧建築預先做好規劃,結合信義開發的社造經驗,創造里仁為美的願景。


樹林101要來了!捷運土城樹林線 LG16 站聯開案今簽約、2032年完工
經濟日報 2025-07-21 13:36

北捷運生活圈再升級!新北捷運工程局自辦的土城樹林線9處捷運開發案,目前3處已成功招商,21日與信義企業集團旗下信義開發完成「土城樹林線LG16站出入口A、B捷運開發案」簽約,在新北市長侯友宜見證下,由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與信義開發董事長周俊吉共同簽署投資契約,兩案總投資金額約為45億元,預計2032年完工。

侯友宜表示,LG16站出入口A及B為土城樹林線捷運開發案迄今三處完成招商中的兩處,捷運開發大樓外觀設計,特別融入樹林文化意象,將早期農耕時期的水圳地圖轉化為建築表皮紋理,如同流動的水脈般貫穿整體立面,象徵著過往的水圳滋養著樹林這片土地。

市長侯友宜進一步說明,LG16出入口A、B兩處皆規劃興建各一棟地上27層、地下5層,樓地板面積約6,900坪與8,300坪,總計1萬5,200坪的捷運開發大樓,總投資金額約為45億元,引入約1,400個居住人口。

此次簽約案的開發基地位於新北市樹林區八德街與啟智街交會的街廓,A基地面積1,532平方公尺(約463.43坪) 及B基地面積1,892平方公尺(約572.33坪);信義開發指出,全案預計興建兩棟27層、地下5層的捷運開發大樓,總投資金額為45億元。

信義開發指出,全案建築規格展現高品質與永續理念,皆規劃為「綠建築」及「黃金級智慧建築」,打造高規格現代化智慧生活宅

根據合約,工程將於開工日起約五年半內完成興建。信義開發表示,該案將延續信義企業集團創立40多年來的企業倫理初心,兼顧客戶、員工、股東、社會、環境、供應商等六大關係人的合宜共融關係。

除興建開發大樓,捷運局採創新作為,同時推動投資人同步興建出入口,兩個出入口面積達1,074坪,包括捷運設施大廳、販賣店、廁所、無障礙電梯、電扶梯、各類設備室及機房、吊裝平台、員工休息室、後勤室、儲藏室等,將一起完工,配合土城樹林線通車啟用。

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說明,捷運土城樹林線全線共規劃9處捷運開發案,預期引資約382億元,目前3處LG17站、LG16站出入口A及B已徵得投資人;LG15站出入口B及LG19站出入口A、B等3處都已經公告招商中,預計今年9月開標,其餘3處則正在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作業。

李政安指出,以往為捷運通車後才興建開發大樓,土城樹林線積極推動創新作為,將開發案與捷運出入口共構工程同步興建,讓無償提供出入口用地的地主,能早日分回房屋建物,新北市持續以軌道經濟為核心,擴大捷運路線與生活半徑,打造通勤無縫、宜居有感的全新城市樣貌。
 
2025.07.22 澎湃
成都: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降至20%
7月21日,據微信公眾號“成都發佈”消息,為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6部門發佈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共計17條措施,並自2025年7月21日起施行。

在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方面,通知提出,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自2025年7月2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購買成都市範圍內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取得《不動產權證書》的、仍處於限售期的二手住房取消轉讓限制,更好支持居民換房需求。登記報名人數在當期房源數3倍以上的熱點樓盤、定向銷售項目(含重大產業專案配套住房)、以人才名義獲取購房資格購得住房等有特殊限售要求的繼續按原政策執行。

成都上一次調整住房限售政策是在2024年10月15日,彼時成都市發佈新政,自2024年10月15日起,成都市範圍內新購商品住房(除定向銷售項目外)和二手住房的,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在此之前已納入再交易管理範圍的住房仍按原政策執行。

中指研究院成都公司總經理黃雪指出,新政中提到“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這也意味著,自今日起,取得《不動產權證》的新房取消限售;自2026年1月1日起,取得《不動產權證》的二手房取消限售;對於三倍熔斷盤、定向銷售項目(含重大產業專案配套住房)、以人才名義獲取購房資格購得住房等有特殊限售要求的房源,依舊限售。這樣分批次分階段的取消策略,在積極盤活存量市場的同時,也保障了市場公平,既避免了短期投機行為,又精准釋放了合理的住房需求。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在22個重點城市中,目前上海、蘇州限售政策仍未取消,杭州、成都、北京部分房源仍執行限售。

同時,新政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區(市)縣探索學齡兒童直接監護人憑網簽備案的新建住宅類商品房買賣合同,經公安機關審核符合落戶條件的,經申請,可在房屋所在地區(市)縣入學。

更好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功效方面,通知提出,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優化貸款額度計算公式,實施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與繳存餘額掛鉤機制,切實提高可貸額度。居民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

此外,將住宅社區老舊電梯更新納入住房公積金提取範圍,個人支付部分可據實提取,支持居民改善居住條件。

以下為政策全文: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6部門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有關措施通知如下。

一、著力提升供應品質

(一)完善“人房地錢”聯動機制。落實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畫和經營性建設用地供應計畫,深化土地供應“三色”管理機制,建立商業樓宇空置率與新增商服用地掛鉤聯動機制,科學合理促進供需平衡。

(二)推動區域均衡發展。推動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津區等圍繞軌道交通場站周邊等佈置優質資源,加大力度發展高品質住房;分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青白江區、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等完善配套提升宜居宜業品質,織密交通網絡提升交通通達水準,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擴容下沉,促進城市能級提升實現以城聚人。

(三)在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等的重點商圈內,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不低於40%;其餘區(市)縣的重點商圈內,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不低於25%。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等的重點商圈內,經區政府研究需支援的區域,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可最低降至30%;其餘區(市)縣的重點商圈內,經區(市)縣政府(管委會)研究需支援的區域,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可最低降至15%。各區(市)縣重點商圈以外的,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由屬地政府(管委會)按照相關規定制定並實施。宗地專案計容商服建築面積持有比例部分,由區(市)縣政府(管委會)自主確定自持或整體有條件轉讓。

(四)支援高品質住宅建設,進一步優化規劃管理措施,塑造美觀有序的城市介面,營造舒適宜居的居住空間;落實《住宅專案規範》,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編制《成都市“好房子”設計導則》,突出彰顯公園城市特色,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助力推進“好房子、好社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

二、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

(五)鼓勵各區(市)縣進一步因地制宜推廣採用直補購房首付等措施,優化完善延續房地產支持政策。

(六)支持有條件的區(市)縣探索學齡兒童直接監護人憑網簽備案的新建住宅類商品房買賣合同,經公安機關審核符合落戶條件的,經申請,可在房屋所在地區(市)縣入學。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地情況制定入學具體辦法並向社會公佈。

(七)穩步推進城市更新。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大力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加大“房票”安置力度,進一步擴大“房票”房源庫可選範圍。在集體土地征地補償安置中鼓勵支持推行“房票”安置或收購商品住房用於安置;優化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搬遷獎勵政策,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原則上不再新建安置房、推廣通過“房票”等多種方式安置。

(八)加力開展“安家成都”房產促消費活動,四川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新津區、簡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等在重大節慶節點,聯動商務、文旅等領域常態化開展線下房產促消費活動;其他區域結合實際,線上、線下結合進行推介。打造市級線上房產超市,拓展住房消費新管道。

(九)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自2025年7月2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購買我市範圍內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後即可上市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月14日(含)前取得《不動產權證書》的、仍處於限售期的二手住房取消轉讓限制,更好支持居民換房需求。登記報名人數在當期房源數3倍以上的熱點樓盤、定向銷售項目(含重大產業專案配套住房)、以人才名義獲取購房資格購得住房等有特殊限售要求的繼續按原政策執行。

三、持續推進存量盤活

(十)根據區域發展情況科學開展規劃評估,優化完善詳細規劃。妥善處置存量閒置土地,有序推動存量閒置土地“開工一批、轉讓一批、收回一批”,鼓勵支持充分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收回收購存量閒置土地,調節市場供需關係。

(十一)提高商辦運營質效,加大市屬國有企業資產招租公開力度,支持市區兩級國有企業以市場化方式合理確定租金掛牌底價,鼓勵企業積極引入人工智慧等手段做好租金水準的跟蹤分析和動態監管。

(十二)豐富商業辦公業態。進一步優化監管服務措施,支援符合一定條件的商業服務、商業辦公空間進行商業服務業、商務辦公、教育科研、文化、體育、醫療、養老等功能混合配置,發展新模式新業態。

(十三)加快“統籌住房”上市銷售,上市銷售價格由專案所在地屬地政府(管委會)結合評估價格和周邊在售商品住房專案價格綜合確定。銷售前,原土地競得人應負責做好房屋品質維護;銷售後需質保延期的,所需費用可由專案所在地屬地政府(管委會)協商原土地競得人視情況責任共同分擔。

(十四)支持非住宅配套機動車位在滿足一定條件後,面向業主不限個數銷售。

四、更好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功效

(十五)加大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力度。優化貸款額度計算公式,實施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與繳存餘額掛鉤機制,切實提高可貸額度。居民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

(十六)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將住宅社區老舊電梯更新納入住房公積金提取範圍,個人支付部分可據實提取,支持居民改善居住條件。

(十七)加大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支持力度。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年齡上限調整為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最短時長由12個月調整為6個月,申請住房公積金提取且無住房公積金貸款餘額的,不受繳存資金存儲時間限制,可自由提取。

本通知自2025年7月21日起施行。原有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執行。

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成都市教育局

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成都市商務局

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成都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2025年7月21日
 
2025.07.22 澎湃
龍湖集團擬提前兌付11月底到期的20億元中票
7月21日,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擬於8月6日召開“22龍湖拓展MTN002”2025年度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

“22龍湖拓展MTN002”是龍湖集團(00960.HK)旗下的重慶龍湖企業拓展有限公司2022年發行的中期票據,餘額20億元,本計息期債券利率3.00%,本金兌付日為今年11月30日。

記者從龍湖集團獲悉,年內該公司已兌付多筆境內公開債券,累計兌付金額超90億元。

經營層面,今年前6個月,龍湖集團累計實現總合同銷售額350.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11.2億元下降31.51%;合同銷售面積261.4萬平方米。其中,貢獻最多的是西部區域98.3億元,此外環渤海82.2億元,長三角92.9億元,華中34.6億元,華南42.1億元。

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經營性收入132.7億元(含稅金額141.5億元);其中運營收入70.1億元(含稅金額75.0億元),服務收入62.6億元(含稅金額66.5億元)。

在6月18日召開的龍湖集團股東周年大會上,管理層表示,公司下半年的主要任務仍為“攻堅存貨去化”;另一方面也會敏銳捕捉市場視窗期,加快行銷決策,實現高效、快速的存貨去化,以及有品質的簽約和回款。
 
2025.07.22 新浪網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套 “保交付” 進入新階段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保交付”任務繼續推進。7月2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2025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交付規模排行榜》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55家房地產企業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套,交付規模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交付高峰已過,“保交付”壓力持續減輕。

“隨著前期銷售高峰期的專案陸續交付,當前‘保交付’進入新的階段。一方面,交付工作仍是房企履行主體責任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行業交付高峰已過,壓力持續減輕,下一步謀求發展是企業經營新重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表示。

從企業端看,交付量仍集中在頭部房企。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交付量排名前五的房企合計交付約23萬套,占比較大。其中,保利發展(8.050, 0.03, 0.37%)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交付榜首,交付6.5萬套;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緊隨其後,交付4.5萬套;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交付4.21萬套,位列第三。

同時,不少企業還實現了提前交付以及“交付即辦證”模式。例如,6月26日至28日,武漢城建•江山雲曉項目提前3個月交付,項目同步創新推行“交付即辦證”模式,業主在現場即可辦理不動產證,實現收房與產權辦理的無縫銜接。

整體來看,上半年,有1家企業的交付套數超五萬套,15家企業的交付套數超萬套。與上年同期相比,企業交付套數普遍下降。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伴隨著交付壓力減輕,企業或將重啟經營活動。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房企將“保交付”作為經營首要任務,持續完成交付工作,進入2025年,不少房企“保交付”已進入收尾階段。例如,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創中國”)2022年至2024年累計交付超過66.8萬套。記者瞭解到,2025年融創中國將全力以赴衝刺全年超5萬套的交付,預計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亦於今年年初表示,將按“一樓一策”持續推進剩餘的房屋建設,努力做好保交房任務收官工作,同時,積極主動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制定新的展期計畫,更好地匹配當前的市場週期以及公司資金情況,以及儘快恢復專案正常經營。

“率先衝刺‘保交付’收官的企業,有望加速回歸可持續經營發展軌道。這也是房企重塑信用、恢復融資能力、提升市場份額的必經路徑。”嚴躍進表示,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房企需持續依靠自身產品力和運營贏回信心。
 
2025.07.22 新華網
李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佈《住房租賃條例》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住房租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條例》旨在規範住房租賃活動,維護住房租賃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穩定住房租賃關係,促進住房租賃市場高品質發展,推動加快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條例》共7章50條,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

一是明確總體要求。強調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應當貫徹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決策部署,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鼓勵多管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培育市場化、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

二是規範出租承租活動。規定用於出租的住房應當符合建築、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非居住空間不得單獨出租用於居住;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實名簽訂住房租賃合同,以及出租人和承租人應當遵守的行為規範等。

三是規範住房租賃企業行為。規定住房租賃企業應當發佈真實、準確、完整的房源資訊,建立住房租賃檔案,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從事轉租經營的,按規定設立住房租賃資金監管帳戶。

四是規範經紀機構行為。規定住房租賃經紀機構發佈房源資訊前應當核對並記錄委託人的身份資訊、住房權屬資訊,實地查看房源並編制住房狀況說明書;對收費服務專案明碼標價。

五是強化監督管理。明確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住房租金監測機制,定期公佈租金水準資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根據信用狀況對住房租賃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等實施分級分類監管;行業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

六是嚴格責任追究。對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賃企業、住房租賃經紀機構以及政府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分別規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2025.07.22 新浪網
長實擬在香港推售廣州、東莞、惠州、中山四個專案共400套單位
7月22日,長江實業集團旗下和記地產宣佈推出“大灣區雙居生活”計畫,集中推廣惠州瀧珀、東莞海逸豪庭、中山瀧珀及廣州逸翠莊園四個灣區專案,總計推出約400套單位,售價區間40萬至800萬港元。

此次推售項目中,東莞海逸豪庭成為焦點,其108幢城市尊墅單日售出100幢,成交均價約2.76萬元/平方米;惠州瀧珀自去年開售以來已成交約600套,港客占比超八成,價格累計上漲約11.7%。

據披露,港人買家群體中50-60歲占比最高,超六成持有香港私宅物業。
 
2025.07.22 新浪網
停工3年!深圳龍崗世茂深港中心終迎實錘:國資68億收儲,東部新地標年底定局
2017年,世茂以239億元拿下深圳龍崗大運核心地塊,規劃投資500億元打造集668米超高層地標、30萬㎡商業、國際學校、五星級酒店於一體的「深港合作超級引擎」,一度被視為深圳東部崛起的標誌性工程。然而,受開發商債務危機影響,專案自2022年起陷入停工,工地淪為「城市傷疤」。2025年7月,隨著龍崗區政府正式啟動土地收儲程式,這個牽動千萬人目光的超級項目終於迎來實質性突破。

一、政府強勢介入:從「停工大坑」到「重點工程」的蛻變

根據最新披露的《龍崗區2025年重點專案推進方案》,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已被列為「區領導掛點督辦項目」,並明確三大突破性進展:

1. 土地收儲啟動:龍崗國資委以68億元收歸國儲,計畫10月底前完成規劃調整,至少50%商業用地轉為住宅用地,與周邊中海大運玖章花園形成「龍崗豪宅帶」。

2. 地標高度優化:原668米超高層調整為400-500米,雖不及原規劃,但仍將刷新龍崗天際線,成為深圳東部第一高樓。

3. 開發模式轉型:12月底前重新掛牌出讓,預計可售樓面價突破4萬元/㎡,未來住宅均價或達7萬元/㎡,通過「以住養商」模式啟動專案現金流。

這一調整被業內解讀為「斷臂求生」——通過增加住宅比例提高項目盈利能力,同時保留商業、會展等核心功能,確保深港合作戰略定位不變。

二、央企接盤傳聞:從「流拍困境」到「國資紓困」的博弈

項目停工三年間,兩次司法拍賣均以流拍告終,暴露出商辦項目在房地產下行週期中的投資風險。但轉機出現在2025年7月,一份中信信託受益人大會表決檔流出,透露專案正通過「國資主導+市場化運作」模式重啟:

股權重組路徑:中信信託以104億元抵債獲得項目權益後,可能引入華潤、招商等央企操盤,參考深圳灣東角頭項目「信託持股+國企代建」模式。

開發主體變更:市場傳聞安居建業旗下「安和三號」將接手,該平臺專為盤活爛尾專案設立,曾成功運作恒大深圳灣總部地塊等標杆專案。

配套優化方案:原規劃的「深圳露臺」商業可能縮減,改為奧特萊斯或文體體驗中心,同時引入公立名校替代國際學校,降低運營成本。

儘管接盤方尚未官宣,但龍崗區住建局已明確表示「正在與多家實力企業洽談,確保年底前落地開發主體」。

三、區域價值重構:從「城市痛點」到「發展支點」的躍升

作為深圳「東進戰略」核心載體,項目的重啟將產生三重裂變效應:

1. 經濟引擎啟動:參考深圳灣萬象城輻射效應,項目商業部分預計年客流量超2000萬人次,帶動周邊寫字樓租金上漲20%-30%,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1.5萬個。

2. 交通能級提升:深惠城際、地鐵16號線與專案無縫接駁,未來通過「TOD+樞紐」模式,可實現30分鐘直達前海、香港,強化龍崗作為深港東部樞紐地位。

3. 居住品質升級:新增住宅將主打改善型產品,與周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高校形成「產學研住」閉環,吸引深港高端人才定居。

值得關注的是,專案原規劃的綠色建築體系(如三銀LOW-E玻璃幕牆、海綿城市系統)和阿裡雲智慧社區方案仍被保留,未來將以「碳中和示範項目」標準推進。

四、破局啟示:超級工程背後的城市治理智慧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的蛻變,折射出深圳破解「地標困局」的創新路徑:

規劃彈性機制:通過「動態調規」平衡市場需求與戰略定位,既避免資源閒置,又確保城市介面完整性。

國資紓困模式:安居建業等平臺的介入,實現「政府信用背書+市場化運作」結合,為全國爛尾專案處置提供樣本。

產城融合導向:從單純「造樓」轉向「造城」,將商業、教育、居住等功能有機融合,提升片區綜合競爭力。

正如龍崗區政府在工作報告中強調:「世茂專案的重啟,不是簡單的工程復工,而是深圳東部發展邏輯的重構。」隨著深港國際科教城、大運深港國際商務區等規劃落地,這裡或將成為繼前海之後,深港合作的又一戰略高地。

結語

從「中國第一高樓」的壯志豪情,到「停工大坑」的現實困境,再到「國資盤活」的破局重生,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的命運起伏,是中國房地產行業轉型的縮影,更是深圳城市治理能力的試金石。隨著土地收儲、規劃調整等關鍵節點落地,這個承載著深港融合使命的超級項目,正站在「二次出發」的歷史起點。我們期待,這座未來之城早日崛起,為深圳東部續寫新的傳奇。
 
2025.07.22 新浪網
保利發展淨利潤暫時領跑 濱江集團增長超四成
保利發展(8.050, 0.03, 0.37%)淨利潤暫時領跑 濱江集團(9.830, 0.01, 0.10%)增長超四成

房企業績預報集中披露,部分房企淨利潤率先實現扭虧為盈。7月17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已有25家涉房企業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保利發展、華發股份(4.850, 0.04, 0.83%)、濱江集團等10家房企實現盈利,其中保利發展以27.35億元位居25家房企之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交付體量增加以及浙江區域的市場回暖,濱江集團歸母淨利潤實現增長,同比漲幅預計達40.01%—69.98%。

業內專家分析稱,產品力仍是房企利潤的核心保障。在政策推動樓市回暖的背景下,房企需聚焦優質地塊,打造超出預期的高品質產品,形成與競品的產品力差異,才能贏得市場認可。

縮水的大哥仍是大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17日,A股上市的25家涉房企業中,10家房企淨利潤實現盈利。其中,城建發展(4.760, 0.05, 1.06%)、渝開發(6.210, -0.10, -1.58%)、城投控股(4.520, 0.10, 2.26%)、大悅城(3.010, 0.09, 3.08%)、珠江股份(4.180, 0.02, 0.48%)、萬業企業(14.090, 0.00, 0.00%)、鳳凰股份(3.910, 0.08, 2.09%)7家房企實現扭虧為盈。此外,保利發展、華發股份2025年上半年預計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35億元及1.68億元。

雖然保利發展預披露的歸母淨利潤最高,暫居“利潤王”位置,但相比於自身而言,保利發展半年度歸母淨利潤已連續兩年縮水。2023年上半年,保利發展歸母淨利潤122.22億元,達近五年最高值;此後便一路走低,2024年同期淨利潤縮水至74.2億元,同比減少39.29%;2025年淨利潤再度下滑,同比減少63.14%。

保利發展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因房地產專案結轉規模下降,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受行業和市場波動影響,結轉項目盈利能力下降,相關利潤指標相應同比下降。

除盈利房企外,15家房企歸母淨利潤表現為虧損。其中,金科地產、金融街(3.020, 0.07, 2.37%)、華遠地產、大龍地產(2.890, 0.05, 1.76%)、首開股份(2.820, 0.26, 10.16%)(維權)5家房企則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減少,減少幅度在0.03億—10.84億元之間。

此外,中交地產、京能置業(5.010, 0.10, 2.04%)、華僑城A(2.330, 0.01, 0.43%)、金隅集團(1.730, 0.16, 10.19%)、金地集團(3.830, 0.01, 0.26%)、京投發展(4.130, 0.09, 2.23%)等8家房企淨利潤虧損相對增加。綠地控股(1.960, 0.00, 0.00%)和光明地產(3.410, -0.03, -0.87%)淨利潤則由盈轉虧。

就淨利潤虧損情況,金地集團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經營業績虧損,一方面是由於總體投資新增規模較小,部分專案銷售完成後,新項目未能及時形成批量供應,導致銷售規模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公司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未來公司將圍繞精准去化、靈活定價、需求適配三大核心方向,持續推進存量資源提質工作,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加速去化進程,同時將借助資產置換等多種方式清理庫存,以回籠資金、盤活資產。

濱江集團崛起

記者注意到,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報中濱江集團淨利潤表現尤為亮眼,是10家盈利房企中唯一一家淨利潤增長的房企。

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報顯示,濱江集團預計實現淨利潤16.33億—19.82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1.66億元相比,漲幅40.01%—69.98%。

對於淨利潤的增長,濱江集團方面表示,2025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同比上升主要系公司2025年上半年交付樓盤體量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濱江集團業績表現優異,與浙江市場的發展態勢密切相關。近年來,浙江市場人口導入速度顯著加快,以杭州為例,當地土地拍賣市場持續活躍,房價亦呈上升趨勢。作為企業的核心市場,杭州乃至整個浙江地區的強勁發展態勢,為其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區域性房企,濱江集團上半年穩居浙江銷售業績排行榜榜首。根據中指研究院資料,上半年濱江集團在浙江銷售額達504.6億元、銷售面積達146.1萬平方米。其中,在杭州大本營銷售額達396.6億元,領先第二名綠城中國達138億元。

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表示,濱江集團深度聚焦優質區域深耕策略,以杭州大本營為核心發力點,2025年上半年杭州市場銷售額約占其浙江市場總銷售額的八成。在運營管理層面,依託“區域聚焦、高端精品”戰略,濱江以高效周轉模式強化成本管控,同時通過“濱江造”品質口碑持續鞏固本土優勢。

在多輪政策優化調整下,作為濱江集團大本營的杭州房地產市場也快速升溫。上半年,杭州共成功出讓68宗涉宅地塊,出讓總金額約1160億元,接近2024年全年總量的1169億元。低密地塊共推出了31宗,而且多為主城區,甚至是熱門板塊的核心地段。

優質區位地塊的稀缺性和市場改善需求也啟動了房企競拍熱情,土地價格屢創新高。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濱江集團兩度以刷新杭州最高地價紀錄的價格競得臨近霞映錦繡裡的湖墅低密宅地以及濱江區沿江水電新村地塊。

北京商報記者就淨利潤增長情況及下半年企業發展計畫致電濱江集團,對方回應稱,上半年淨利潤實現增長,主要得益於樓盤交付體量的增加。下半年,企業將在確保專案交付與服務品質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年初制定的1000億元目標的達成。

產品力是房企利潤的保障

自2024年下半年起,中央到地方層面相繼發佈多輪促進房地產回暖政策。其中包含下調首付比例、降低貸款利率、加大優質地塊供應量、發佈國家標準《住宅專案規範》、推進“好房子”建設等。

以北京為例,在政策加持下北京樓市加速回暖。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2025年上半年,北京涉宅地塊出讓金合計1005.56億元,同比增加37.3%,例如海澱區、朝陽區等優質地塊也加大了供應;新房成交18563套,同比增長23.89%;新房成交金額1459.9億元,同比增長29.7%。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區域發展具備強勁的潛力支撐,房企應聚焦優質地塊佈局,結合上半年改善型產品的市場優勢,打造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開發商應將過去難以滿足多樣化需求的標準化戶型,轉向打造定制化產品。

例如,電建•長安華熙府70平方米三居採用折疊餐桌、轉角玄關設計,實現“獨立餐廳+三面採光”的小戶型功能升級;中建•璞園PARK則以3.5米層高、度假風精裝吸引高端改善客群。

郭毅強調,房企銷售額增長的關鍵,核心原因在於開發商對購房者生活需求的理解深度與滿足能力存在差異,若能精准把握需求痛點,提供超出預期的高品質產品,形成與周邊競品的顯著梯度差,項目更易獲得市場認可,反之則可能面臨銷售乏力的困境。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下半年房企一方面應聚焦改善型需求,加大優質住宅產品的打造力度;另一方面則需通過“高品質住房+高性價比”的組合策略,加速銷售回款。同時,需為優質住宅賦予更多附加值,例如,全屋智慧化、優秀的房屋設計等,以增強產品的市場吸引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5.07.22 經濟通
阜豐集團最多3.7億元人民幣購青島商業物業項目
阜豐集團(00546)公布,斥最多約3.66億元人民幣向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李學純的女兒李鴻鈺等人收購持有青島市商業項目的青島沂景全部股權。

該集團指,青島沂景所擁有的土地位於青島市城陽區慕海路19號,面積約1.04萬平方米,為商業用地,去年虧損5374萬元。該集團指物業將促進擴張。
 
2025.07.22 經濟通
越秀房託發中期債券籌獲6億元人民幣,票息2.7%
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公布,6億元人民幣的3年期中期債券已於昨日完成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為2.7%。

該集團指,越秀房產基金借貸總額佔總資產之比率將於緊隨該債券發行後較於去年底借貸總額佔總資產比率47.5%有所增加,惟仍將低於50%。由於中期債券的所得款項淨額約5.994億元人民幣將取代越秀房產基金若干債項,且越秀房產基金債項置換擬於兩周內完成,借貸總額佔總資產比率將恢復至於去年底相近水平。
 
2025.07.22 經濟通
中國春來天平學院獲准搬遷,南京校區9月運營
中國春來(01969)公布,有關收購天平學院的學校舉辦者權益,天平學院已就搬遷至江蘇省南京新校區取得必要批准。該集團已基本完成南京校區的建設,預計南京校區將於9月,即2025/2026學年伊始,正式開始運營,目前預期南京校區在全面建成並投入運營後,將能夠容納至少1.6萬名學生。

該集團指,於南京校區正式開始運營後,將啟動將天平學院轉設為獨立民辦普通高校的申請工作。完成後,天平學院將成為其併表聯屬實體。
 
2025.07.22 信報
私樓租金回報3.54厘 13年高
H按息5月急跌 供平過租再現

住宅租金飆升,伴隨着早前銀行同業拆息顯著回落,帶動住宅市場相隔近3年再重現「供平過租」情況。中原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原城市租金回報率(CRI回報率)報3.54厘,除創逾13年新高,亦較同月H按息高出0.77厘。該行預料,租金持續向上,CRI回報率有揚升空間,並維持高於H按息。

中原地產每月公布最新私人住宅租金回報率數據,昨天公布的數據反映今年5月市況,月內CRI回報率報3.54厘,較4月上升0.06厘,創2012年11月同錄3.54厘後的逾13年新高。

嘉輝花園5.41厘 冠全港屋苑

CRI回報率重拾升軌,亦受惠近月與供樓相關的一個月拆息持續向下帶動,5月H按息顯著下滑至2.77厘,按月大跌0.73厘,令CRI回報率一舉升穿H按息,較之高出0.77厘,意味自2022年7月以來首次出現「供平過租」情況。

不少屋苑的租金回報率已高於H按息,按該行統計的143個成份屋苑,期內多達133個屋苑回報率較H按息為高,佔比達93%;當中29個屋苑(佔20.3%)回報率更達4厘或以上。最高的屋苑為西環嘉輝花園,回報率5.41厘,一連3個月居首,惟按月下跌0.15厘。九龍灣得寶花園維持5.04厘緊隨其後;鰂魚涌南豐新邨則為4.96厘,勁升0.54厘,取代青衣美景花園,躍升為回報率第三高屋苑。

至於傳統十大藍籌屋苑,期內租金回報率3.46厘至4.37厘,全數高於H按息。當中7個屋苑回報率按月上升,以荔枝角美孚新邨4.37厘最高,按月攀升0.07厘;紅磡黃埔花園大升0.34厘,至4.05厘,除相隔約兩個月再度重越4厘,升幅更冠絕同期十大屋苑。

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殷勒麟直言,黃埔花園在5月開始有內地生偷步預租,該批租客承租的租金普遍較市價高5%,變相推升屋苑整體呎租。黃埔花園目前租盤量已跌至約20個,為約3年最少,在盤源緊絀下,相信將帶動本月租金繼續向上。

新地郭氏南區單號屋29.8萬租出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表示,5月住宅租務市場成交活躍,租金進一步向上,帶動租金回報率升穿3.5厘;6月樓價走勢回穩,租金持續向好,料CRI回報率仍有上升空間。雖然近期拆息稍為回升,但銀行資金充裕,H按息繼續低於封頂息,加上憧憬美國聯儲局本季將減息,料CRI回報率維持高於H按息。

另方面,市場錄得大額租賃成交,據悉由新地(00016)郭氏家族持有的南區深水灣道61至63號單號屋,實用面積2838方呎,近日以每月29.8萬元租出,呎租高見105元,較去年9月同呎數單號屋月租28萬元,高1.8萬元,上升6.4%。
 
2025.07.22 信報
逾億豪宅連環蝕 九龍塘洋房輸33%
豪宅市場掀蝕讓掟貨潮,本月僅21日,市場已有至少4宗造價逾1億元的豪宅蝕賣個案曝光,其中九龍塘衡州道一幢雙號洋房,新近連雙車位以1.35億元沽出,樓價逾3年大幅貶值6680萬元,原業主勁蝕33.1%離場。

據了解,上述蝕賣的衡州道雙號屋,實用面積5256方呎,今年初連雙車位以1.8億元放售,最後勁削4500萬元或25%,終在本月初連雙車位以1.35億元沽出,呎價25685元。原業主2022年斥近2.02億元購入該洋房及雙車位,持貨逾3年賬面勁蝕6680萬元或33.1%。

本月至少4宗 包括嘉慧園皇第

豪宅市道持續疲弱,中山半嘉慧園、渣甸山皇第及山頂TWELVE PEAKS本月先後有造價逾億元的大額蝕讓曝光,原業主賬面虧損金額分別達1262萬至1.7億元,蝕幅9.3%至37.8%;連同今次的衡州道雙號屋,本月已有至少4宗售價逾億元的豪宅以損手價賣出。

另外,代理表示,馬頭角君柏2座中低層B室,實用面積1616方呎,4房間隔,剛以2780萬元易手,呎價17203元。原業主2017年斥3880萬元一手購入,賬面損手1100萬元或28.4%。

不過,去年發售的元朗尚柏持續錄得一手沽貨獲利個案,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說,尚柏中層J室1房戶,實用面積282方呎,原叫價300萬元,日前減至290.68萬元轉手,呎價10308元,按該單位連一萬元租約計,買家享4.1厘租金回報。原業主去年10月以259萬元一手買入,近10個月賬面賺31.68萬元或12.2%。
 
2025.07.22 信報
永倫金馬商廈樓上舖2,750萬沽
近期頻頻沽貨的「收租王」永倫集團,再大幅劈價近一半,以2750萬元售出尖沙咀金馬商業大廈1樓全層樓上舖,買家可享約7.7厘租金回報。

資料顯示,金馬倫道30號金馬商業大廈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4310方呎,今年初起推出放售,叫價最初高達5300萬元,5月減價至3540萬元,近期終以2750萬元易手,半年內累減2550萬元或48.1%,呎價約6381元。物業現由髮型屋以每月17.7萬元租用,租金回報約7.7厘。

永倫集團早於2002年9月以630萬元購入上述物業,並曾於2021年11月以6000萬元作內部轉讓,最新成交價較23年前購入價,賬面升值2120萬元或3.4倍。

此外,旺角通菜街227至229號東威大廈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2800方呎,以1600萬元放售半年後,剛以1030萬元沽出,呎價約3679元。目前租客為學習中心,月租7.2萬元,回報率8.4厘。原業主於2019年12月以1600萬元購入,持貨約5年半,賬面蝕570萬元或35.6%。

土瓜灣舖900萬售 租金回報逾7厘

另市場消息指出,土瓜灣北帝街137至139號地下及閣樓,建築面積合共約1800方呎,以900萬元成交,呎價約5000元。舖位由動物醫院以每月5.26萬元承租,買家可享逾7厘租金回報。

原業主於2011年2月斥資1700萬元入市,持貨14年後沽出,賬面大幅虧損800萬元,貶值47.1%。
 
2025.07.22 信報
新居屋賣出78% 下周起單人揀樓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4」(居屋2024)自今年5月29日起揀樓,截至昨天累售6140伙,佔可揀選單位總數約77.8%,今天將有約240名家庭申請者獲邀揀樓。家庭申請者選樓程序快將完成,房委會剛向一人申請者發出「選樓通知書」,下星期起進行揀樓程序。
 
2025.07.22 信報
美聯樓價指數連跌兩周
美聯物業按全港143個主要中小型私人住宅屋苑成交個案編訂的「美聯樓價指數」,周一(21日)公布的指數報127.43,按周回落0.04%,連跌兩周共0.14%,而本年迄今跌幅則為0.55%。而美聯以該行放盤叫價編訂的「美聯信心指數」,最新錄得71.2,按周升0.8%,連升13周共16.5%。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樓市氣氛保持熾熱,隨着減價盤減少,帶動信心指數上升。
 
2025.07.22 經濟
衡州道雙號屋1.35億沽 3年蝕6,700萬
樓市疲弱,豪宅市場亦出現大幅蝕讓,九龍塘衡州道雙號屋早前以1.35億元沽出,相較3年前購入價,大幅蝕讓6,700萬元或貶值逾3成。

上述單位為衡州道16至22號雙號屋,實用面積5,256平方呎,屬於4房4套房間隔,原業主在2022年以2.02億元購入,原本叫價1.8億元放售,本月初則減至1.35億元沽出,呎價約25,685元,即相較3年前貶值達33%。據資料顯示,單位由有限公司購入。

常康園複式 呎價9158元

衡州道16至22號屬於九龍塘衡州道的兩個洋房屋苑之一,採用排屋設計,只有4座洋房,洋房實用面積約5,000多平方呎。

另外,何文田常康園高層複式E室,實用面積3,003平方呎,原本由老牌家族戴恩暢家族成員持有,最新以2,750萬元沽出,呎價約9,158元。資料顯示,該家族成員在2005年以1,733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20年,轉手帳面賺1,017萬元,升值約59%。據資料顯示,戴恩暢為九龍塘學校創校校董之一,在民國年間曾經任外交部工作。

常康園位於常康街1號,屬於單幢樓,大部分屬於實用面積1,496至1,625平方呎的豪宅單位,據資料顯示,近期實用呎價約8,000元左右。常康園過往曾是不少名人聚居的屋苑,包括藝人苗僑偉、劉嘉玲、姜大偉,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等,均曾持有或卜居於此。
 
2025.07.22 經濟
豪宅租務旺 「太子鄧」禮頓山11萬租出
暑期租務旺季帶動下,豪宅租務持續走俏,太子鄧旗下跑馬地禮頓山4房單位以11萬元租出,持貨20年現享約4.5厘租金回報。

市場消息透露,跑馬地禮頓山本月暫錄3宗大額租務成交,其中禮頓山5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1,724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單位由人稱「太子鄧」的太子鍾錶珠寶主席鄧鉅明或相關人士,早於2005年以約2,955萬元購入收租,近日更換新租客,以月租11萬元租出,較舊租金約10.6萬元微升約4%,以購入價計享約4.5厘租金回報。

其次,禮頓山5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724平方呎,同屬4房間隔,業主2023年以約9,500萬元購入,連車位以約12.5萬元租出,呎租約73元,業主享約1.6厘租金回報。

維港滙特色戶 新高租金10.8萬

再者,由老牌家族持有的東半山司徒拔道逸園低層A室,實用面積2,021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剛以月租17.8萬元租出,呎租約88元,屬於理想租金水平。

其次,黃竹坑深灣9號1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1,949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連車位以11萬元租出,呎租約56元。業主早於2011年以約4,958萬元購入,現享約2.7厘租金回報。

另一方面,市場消息透露,西南九龍維港滙III的1A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408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並連約307平方呎空中平台,剛以月租10.8萬元租出,較2023年舊租金升約8%,租金創項目新高紀錄。而業主於2021年以約6,633萬元購入,租金回報約2厘。
 
2025.07.22 經濟
商舖租務上半年 1,799宗成交
中原工商舖統計指,2025上半年錄得約1,799宗租務成交,涉及租賃金額約1.77億元,分別較2024下半年上升約9.9%及7.9%。

據中原工商舖數據,2025上半年錄得約376宗買賣成交,與2024下半年的約375宗相若,為連續4個半年度成交宗數低於380宗水平;而受舖價下跌所影響,上半年買賣成交金額僅錄得約66.9億元,較2024下半年下跌約23.9%。

租務上,上半年錄得約1,799宗租務成交,涉及租賃金額約1.77億元,分別較2024下半年上升約9.9%及7.9%。整體舖位空置率則各自發展,五大核心區中,中環、灣仔及尖沙咀均錄得約0.23至1.64個百分點的跌幅,而銅鑼灣及旺角分別錄得0.18及0.44個百分點的增長,鄰近口岸的荃灣及元朗等地區空置率亦錄得約0.2至1.07個百分點的升幅。

民生區租金料跌1成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預測,本地商戶仍面對較大經營壓力,預料下半年有機會陸續出現「大舖搬細舖」的情況,預測核心區舖位租金將下調約5%,而民生區租金下調幅度則約10%。
 
2025.07.22 星島
黃金海灣.意嵐特色戶呎價1.55萬創新高
旭日國際發展的屯門青山灣段大型臨海項目黃金海灣銷情持續暢旺.昨日連錄兩宗成交,包括第1期意嵐第3座26樓B室連天台特色戶,單位面積448方呎,天台面積430方呎,屬2房間隔,成交價696.5萬,呎價15547元,創該期數最高成交呎價。

買家為同區用家,認為項目地理位置優越,只需步行2分多鐘便可到達黃金泳灘及鄰近商場,而且單位隔格實用,並且附送大面積天台,更可飽覽青山灣海景,非常宜居。

珀岸3房762.9萬沽

至於項目昨日售出的另一伙單位,為第2期珀岸第2座12樓F單位,屬3房間隔分層戶,面積655方呎,成交價762.9萬,呎價11647元。

嘉里旗下元朗朗日峰及同系朗天峰,昨日亦錄兩宗成交,單日套現1017.11萬。其中,朗日峰最新售出8樓B室,面積387方呎,2房間隔,成交價487.88萬,呎價約12607元;朗天峰則售出2座22樓D室,面積393方呎,同屬2房間隔,以529.23萬成交,呎價約13466元。

華潤置地(海外)及保利置業合作發展的啟德澐璟,最新售出5座30樓A單位,面積903方呎,3房間隔,成交價2934.75萬,呎價32500元。

澐璟2934萬售出

新盤市場氣氛向好,發展商加快推盤步伐。恒基旗下位於旺角的利奧坊.首隅,昨日上載新銷售安排,本周五以價單形式發售11伙1房單位,面積260至273方呎,扣除最高7%折扣,折實售價478.76萬至 554.09萬,折實呎價18273至21207元。
 
2025.07.22 星島
新盤齊「踩油」乘勢加推搶攻
新世界牽頭發展的黃竹坑站滶晨II收票數字穩定上升,截至昨日暫收約900票,昨乘勢加推38伙,折實平均呎價約22701元,發展商指屬原價加推。同時落實周五(11日)首輪銷售,其中88伙以價單形式公開發售,另推出60伙同日起標售。

新世界夥拍帝國、資本策略、麗新及港鐵合作發展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滶晨II市場反應理想,收票數字穩定上升,發展商昨日加推新價單共38伙應市,涵蓋34伙2房及4伙3房,面積由448至778方呎,定價由1178.9萬至2567.3萬,呎價由24560至32999元;扣減最高折扣優惠後計算,折實售價943.1萬至2053.8萬,折實呎價由19648至26398元,其中有13伙折實售價低於1000萬,3伙折實呎價2萬以下。

加推呎價2.27萬

該批單位折實平均呎價約22701元,對比滶晨II首張價單80伙單位的折實平均呎價約21800元高近4.1%。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部總監何家欣就解釋指,由於加推單位多為中高層優質戶,扣除景觀樓層因素後屬原價加推。

2號價單中售價最平為2座6樓J室,面積480方呎,2房間隔,折實售價943.1萬,折實呎價19648元;最貴則為2座12樓P1室,面積778方呎,屬3房間隔,折實售價2053.8萬,折實呎價26398元。

何家欣:屬原價加推

何家欣續稱,項目昨日亦上載銷售安排,落實於周五展開首輪銷售,於現有的兩張價單中挑選88伙作公開發售,項目將於周四(10日)下午4時正式截票。項目截至昨日下午收到約900個認購登記,對比周五首輪公開發售的88伙價單單位,錄超額認購逾9倍。

超額認購逾9倍

該批公開發售單位包括84伙2房戶及4伙3房戶,面積介乎448至778方呎,價單定價1090萬至2567.3萬,價單呎價24330至32999元,折實售價872萬至2053.8萬,折實呎價19464至26398元,折實平均呎價為21335元。

發展商同日起另以招標形式推出60伙,其中一口氣盡推該期數項目的全部特色戶,包括唯一的頂層連平台特色戶,屬2座43樓A室,單位面積1225方呎,屬4房1套間隔,附連307方呎平台。

信和牽頭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凱柏峰III昨日進行新一輪銷售,推68伙以招標方式發售,即日售出58伙,平均成交呎價約1.61萬;同系元朗錦上路站合作項目柏瓏及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亦錄成交,集團昨單日售66伙,套現逾5.62億。

信和夥拍嘉華、招商局置地及港鐵合作發展的凱柏峰III,項目已屆現樓,昨日首度以現樓形式,推出68伙以招標推售,即日售出58伙,包括52伙2房單位,以及6伙3房連套房單位,其中成交價及呎價最高為3A座63樓B室,面積719方呎,為3房間隔,以1224萬售出,呎價高見17024元,該58伙平均成交價約818萬,平均成交呎價近16147元,單日套現逾4.74億,銷情理想。

田兆源:不少為投資客

信和置業執行董事田兆源表示,近期股市走勢繼續做好,投資氣氛轉好帶動投資者入市,凱柏峰III昨日連沽58伙,買家之中不少為投資者,有見項目租金回報理想,購入單位作投資及收租。

項目亦吸引不少用家,買家約7成為將軍澳區及九龍區客人,主要受到項目屬站頂項目經商場步行約3分鐘便可直達港鐵康城站月台,故決定入市換樓升級,啟動換樓鏈。

凱柏峰III現樓推售首輪銷售報捷,項目亦於明日以招標方式發售23伙。此外,發展商昨日亦突擊加推新一張6號價單,涉及80伙,面積283至371方呎,涵蓋開放式及1房,以最高折扣19%計算,折實平均呎價約1.41萬。另外亦為買家提供代繳印花稅,最高為樓價3.75%。連同上周四發出的5號價單,5日內連環加推合共209伙。

6號價單計算折扣及代繳印花稅後,折實售價402.694萬 至514.4606萬,呎價介乎13604至15497元。

明日標售23伙

項目昨日亦連發銷售安排,推出價單上的200伙於周五進行發售,採即場登記方式發售,另推出34伙同日起招標,招標期至9月底。

周五推售價單200伙

信和同系夥拍嘉華及中國海外合作發展的元朗錦上路站柏瓏,昨日亦以招標方式連沽7伙,合共套現逾6520萬,其中3伙位於柏瓏I 、4伙位於柏瓏II,戶型方面,5伙屬2房單位、2伙為3房單位,成交價最高單位為柏瓏II位於 8座8樓A2室,為3房連套房及儲物房連工作間,面積831方呎,成交價1279.71萬,呎價15400元。

柏瓏連環售7伙

最高成交呎價單位則為柏瓏I位於5座9樓A2室,為2房間隔,面積479方呎,成交價820.71萬元,呎價17134元。項目以現樓形式推售三周,累售單位已增至115伙,套現逾10億。

信和夥拍中電集團合作發展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昨日亦售出3座1樓C室,單位面積772方呎,成交價2280萬,呎價29534。集團3盤昨天單日連沽66伙,套現逾5.62億。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