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60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7/31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7.31 中時新聞網
北市明年推綠容率 體感降溫2℃
台北市政府推動降溫城市計畫,修訂「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將規定建物法定空地綠化的「綠覆率」,改為要求建物基地綠化的「綠容率」,使北市每年可增加5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設施和1.5萬棵喬木,人體體感溫度能有效降溫2℃,預計明年元旦上路。議員認為政策立意良善,但必須清楚說明植被維護責任,否則恐演變成建商與民眾的消費糾紛。

台北市建管處長虞積學昨指出,過去「綠覆率」僅管理建物法定空地綠化比例,新修訂「綠容率」是整體建物基地綠化管理,包括法定空地、建築物本體及屋頂平台,等於管制「從平面變立體」,其中「立體綠化設施」規定設置於陽台或露台外緣,向外推出深度不得大於2公尺、綠覆面積應達90%以上。

他表示,「綠容率」估計能使北市每年增加5萬平方公尺立體綠化設施和1.5萬棵喬木,有效達成人體體感降溫2℃目標。

虞積學說,原則上住戶不能變更原核定建物樹種,如要變更須具相同遮蔭效果,住戶也要依綠化設施內容規約維護植物,未善盡責任經勸導改善未果,將視情形依《行政執行法》處以怠金。

他強調,考量建造執照申請前期,起造人與設計人就須整合建築設計,同時都更案件期程冗長,法令在8月公布後,緩衝期至明年1月1日施行,申請建照的建案皆須依法送件,不過,若建案願意提前推動也可立即適用新法。

國民黨議員詹為元表示,台北市寸土寸金、增加綠地不易,已有不少建商將綠化放入建築設計,「綠容率」很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值得嘉許推廣,讓都市水泥建築與都市叢林並存,但為避免引發後續住戶維護植被問題,必須先釐清責任。

民眾黨議員林珍羽認為,政策立意良善,但實際執行需清楚說明,否則可能變成建商和民眾的消費糾紛,或造成住戶間相互衝突,建議市府先於公部門新建案試辦了解可行性,不要犧牲民眾權益,此外植栽可能孳生大量蚊蟲,樹種也要審慎評估。

民進黨議員張文潔說,政策執行面有難度,若民眾不擅照顧植物或植栽延伸至鄰房恐發生衝突,相當不便民,市府不該想到什麼就讓民眾執行,責任與壓力都在民眾身上實在說不過去。
 
2025.07.31 經濟日報
包租婆出租還能報自用地價稅?稅局解答:確實可行
2025-07-30 14:03

包租婆若將一塊地蓋成三層樓,一、二樓出租給房客,三樓自己住,這樣還能申請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嗎?台南市財稅局表示,只要符合要件,就能「按比例」享有稅率優惠,不會因部分出租就整筆土地喪失自用住宅資格。

根據《地價稅法》規定,自用住宅用地稅率遠低於一般用地稅率,對民眾來說是一項重要減稅機制。不過要適用這項優惠,須符合「戶籍登記完成」、「使用目的明確」以及「全國僅持有一筆可適用自用住宅地」等三項基本要件。

財稅局說明,只要土地所有權人(含其配偶與未成年子女)在全國範圍內未重複申請、戶籍也已設立在該地,且房屋的用途區分清楚,就算不是整棟自住,仍可依實際使用情況分開計算。

舉裡來說,包租婆擁有三層樓房屋,一、二樓作為出租使用,三樓為本人與家人自住,經地方稅務機關實地查核確認,房屋使用情形與申報內容一致,則可將對應三樓的土地面積視為自用住宅用地,適用較低的地價稅率,其餘則依一般稅率課徵。

不過,申請優惠也要注意時間限制。財稅局提醒,新取得土地的所有權人,應在每年地價稅開徵40日前,也就是9月22日前完成申請(如遇例假日順延),只有在期限內提出並經核准,才能自當年度起適用優惠,否則就得等到下一年度才能生效。

財稅局呼籲,民眾若對申請資格或所需資料有疑問,可主動洽詢所在地稅捐機關,及早辦理、避免權益白白受損。
 
2025.07.31 經濟日報
房價親民、實坪高 老公寓八成買氣靠這群人撐腰
2025-07-30 12:24

台灣房屋集團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統計,今年第1季全台屋齡30年以上老公寓購屋客群,以50歲為分界,超過8成是50歲以下的購屋族,其中又以40~50歲購屋客群為最大宗,占比35.7%,且近五年來年增約2.9個百分點,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換句話說,有越來越多中年級購屋族,偏好購買老公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房價高、新大樓貴,不少年輕人購屋選擇「先買老、再換好」,老公寓雖屋況舊,但房價親民,且公設比低,室內實坪高,在台北市這類高房價都會區,預算有限的年輕客群,只能向低價老屋靠攏,也讓老公寓購屋客群走向年輕化。

張旭嵐表示,都會區老公寓多位於市心蛋黃區,生活機能成熟、交通便利,對於依賴市區機能、頻繁社交活動的年輕購屋族來說頗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老公寓具備都更危老重建價值,更成為自住投資兩相宜的置產選擇。

反觀50歲以上高齡客群,老公寓人氣僅占不到2成,且隨著年齡層越高占比越低,70歲以上客群僅剩0.4%,且近五年來,高齡客群占比呈現負成長,對老公寓接受度明顯降低。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50歲以上的退休族,財富收入有一定程度,早年持有的老公寓也都增值,不過考量老公寓多無電梯,不利高齡居住,如購屋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多半會以有車位的大樓產品為優先,因此人生下半場逐漸出現「賣公寓,換大樓」的換屋規劃。

此外,部分銀行核貸設有內規,貸款人年齡加上屋齡以不超過75~85年為原則,市場中古公寓屋齡多在30年以上,貸款人年齡如超過50歲以上,較容易在銀行核貸條件上卡關,相對不易吸引高齡者進場。

李家妮指出,內政部規劃於2025年第4季推出「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針對屋齡超過30年、樓高4至6層且經初評結構安全的集合住宅,提供修繕經費補助,其中包含加裝無障礙設施、立面修繕等項目,有助讓長者無須面臨換屋壓力、青年也能回流居住,推估也將影響老公寓結構性買盤再變化。
 
2025.07.31 經濟日報
剛需買房別急!他預測2028將有「賠售交屋潮」 網搖頭指應是「這時間」
2025-07-30 11:47

買房最怕買在最高點,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急勸「為了防止無殼蝸牛,貿然接刀,所以在此告知未來房市走向」,他認為2026起至2028將進入大量的賠售交屋潮,所以建議大家2028再看房,對此網友看法兩極。

原PO推測,台灣住宅市場2026年開始將出現建商購地潮與新青安政策帶動下的雙重交屋壓力高峰。2020至2023年間的建商購地潮,受惠於當時資金寬鬆與土地價值膨脹,建商大量購地推案,隨後經歷建照、施工、銷售等流程後,普遍需約4至6年完工交屋,形成今年到2028年間的交屋高峰。

2023年新青安上路後出現預售屋購屋潮,新青安主要吸引的是首購族購買預售屋,這些簽約案從建案銷售起算,多數將在2、3年後開始交屋,也就是集中落在2026至2028年間。因此他認為2026年,一方面建商於疫情與低利時代大量購地推案的成果陸續交屋,另一方面是新青安購買的預售屋亦進入完工階段,開始進場交屋,由此可知,2026至2028年為兩股供給壓力的交集期。

原PO補充,交屋意味著買方需完成貸款撥款,進入「實質財務壓力期」,對於資金不充裕的購屋者,若後續資金吃緊將會出現房屋大量釋出,甚至轉售困難,進而產生價格下跌壓力。總結來說,他認為明年起到2028年是住宅市場供給壓力最大的三年,剛需買房者,不妨再多等兩年再出手也不遲。

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原PO想得太簡單「新青安帶出的買氣是中古市場,這兩年買的預售屋都還沒貸款是要怎麼用新青安」、「原本2028年完工,以拖待變,現在很多預售屋完工日期都壓到2030之後」、「台灣目前的趨勢已經越來越像新加坡香港了,房價只會更高,而換到的房子只會更小」、「有錢買房沒錢存股票,平民只能這樣抗通膨了」。

也有人舉2020的例子為證,當時疫情嚴峻,網路上許多人說再等等,有些人無奈有剛需,硬著頭皮買下去,結果如今回頭看,當時確實是個很好的買點,直言「人生沒這麼多兩三年啦,如果真的要自住現在也是個很好的買點啊」。

不過也有網友認同「2026就差不多了,只要央行不放水、政策不炒房,今年底就可以開始看了」、「我覺得2026年初就會有明顯的下跌,主要今天下半年開始會有很多工廠開始停工,失業人口會大幅增加」、「我朋友房仲本人說,台北越來越難賣了,成交價一點一點慢慢變低」。
 
2025.07.31 經濟日報
三重果菜市場擬遷蘆洲 國土署曝最新審查進度還卡在這一關
2025-07-30 11:37

三重果菜批發市場計畫遷至蘆洲,引發當地居民反彈。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指出,該案因涉及公園用地變更,新北市政府須依法補辦公開展覽程序並妥善說明搬遷理由與回饋內容,目前市府所提補充資料仍未具體回應相關審查意見,且完全未提及異地重建等核心規劃,審查程序仍未獲中央核定。

國土署說明,原三重果菜市場重建計畫早已完成審議並獲通過,但新北市府後續提出異地遷建構想,計畫將市場搬遷至蘆洲,等於變更原先都更條件,因此必須重新釐清整體目標、公共設施回饋與公平性,否則恐有程序瑕疵,不僅可能損及市民權益,也會拖延地方發展。

為釐清爭點,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已成立專案小組,召開六次會議協助審查,但新北市政府至今仍未具體回應委員的意見,導致審議進度停滯、尚未獲得通過。

國土署進一步指出,中央近期已接獲超過200件民眾陳情,反對市場遷建至蘆洲,多數擔憂交通惡化、生活品質下降,且認為市府決策過程不透明,為此,中央已多次提醒市府應先補辦公展、廣泛蒐集民意,確保程序合法合情合理。

國土署說,新北市府於7月17日提交的補件中,依然未針對公園用地的公共設施回饋部分提出具體方案,也未說明市場異地重建的整體規劃方向。

國土署強調,市府應本於權責,加強與民眾說明溝通,凝聚共識後依法提出變更案,避免行政程序不全,影響民眾權益與在地發展時程。
 
2025.07.31 經濟日報
租房、購屋兩難?新北水岸宅現6字頭 吸首購目光
2025-07-30 09:45

在人生中買第一間房,本該是值得慶祝的時刻,但對新北市的年輕世代來說,它正變成一場艱難的挑戰。根據內政部資料,全國房價所得比已攀至10.82倍,等於要不吃不喝超過十年才能買房;其中新北市更高達14.03倍。信義房屋旗下信義代銷表示,當新北市房價漸高,位於上新莊水岸宅「新月大河」以每坪6字頭讓利,獲得消費者青睞。

首購年齡也不斷往後推移。根據聯徵中心數據,20–35歲族群申請房貸雖年增三成以上,但實際上,首購年齡多集中在35–45歲,比過去延後將近10年,顯示首購族為了存頭期款被迫推遲計畫。

如果選擇繼續租屋,壓力同樣不小。新北市住宅租金指數近兩年穩步上升,尤其新莊、新店等熱門區域漲幅明顯。更何況,新北市整體住宅平均屋齡偏高,居住品質難以和新成屋相比。

眼見首購族越來越晚入場,租金持續升溫,中古屋條件卻老舊,該怎麼辦?這時,目光自然轉向新北市內仍保有相對合理門檻的區域新莊,特別是上新莊。

新莊是新北市人口第二大的行政區,擁有約42.4萬人,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里2.1萬人,人口穩定且需求強勁。地理位置鄰近台北,加上捷運便利、重劃區持續開發,讓新莊兼具交通、機能與發展潛力。

重劃區方面,包括副都心、頭前、塭仔圳三大重劃區,總面積超過400公頃,相當於兩個半信義計畫區,且規劃明確、進度穩健。現有的中正路商圈更是新莊的生活樞紐,集結了超市、百貨、學校、診所與各式餐飲店家,日常所需一應俱全。居民無須遠行,就能享受便利且成熟的生活機能,滿足首購族與小家庭的各種需求。

信義代銷指出,上新莊與下新莊的建案開價已呈現明顯差距。上新莊的新案每坪開價約75–85萬,下新莊則是68–78萬。與此相比,上新莊水岸讓利宅「新月大河」以每坪6字頭震撼價位,保有難得的親民門檻,在競爭激烈的新莊市場中脫穎而出。

上新莊珍稀6字頭「新月大河」不僅價格合理,更規劃貼近首購族的需求。更可貴的擁有開闊水岸第一排景觀20–30坪2–3房產品設計,適合單身、新婚或小家庭居住。社區採純住宅規劃,環境單純、安全,還有綠意盎然的花園設計,讓人在都市中也能青享綠奢華。

選對第一間房,往往也是替未來打下基礎。專家指出,買在新莊這樣人口穩定、需求強、重劃區支撐的地段,意味著房價具有保值與增值潛力。未來當家庭成長、需求改變時,換屋時更能從現有資產中獲取資金、升級空間,這是選擇「對的地點」最重要的價值。

「新月大河」的設計不僅注重美學,更兼顧實用性。合理的公設比與戶型規劃讓每一分投入都物有所值。建案由茂德建設與信義代銷聯手打造,品牌口碑也讓購房者安心無慮。

當全台首購族面臨愈晚愈難進場的壓力,新莊因人口、重劃區、價格的優勢,逐漸成為首購族的新選擇。尤其在多數建案已進入七、八字頭時,上新莊「新月大河」以每坪6字頭震撼價保有完整水岸生活想像,是少數既能入手又具備未來換屋底氣的方案。對於首購、新婚的買家而言,這或許是切入新北房市的最佳時機。
 
2025.07.31 Yahoo新聞網
買不如繼承!房市買賣移轉重挫4.6棟 繼承卻3.9萬棟創新高
房市買氣續冷,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僅13萬棟,年減26%,創近年同期低點;反觀建物繼承移轉達3.9萬棟,年增5%,呈現「交易降、繼承升」新趨勢。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2025年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量由去年同期17.7萬棟,驟降至13萬棟;拍賣移轉也從1840棟減至1516棟,年減18%;反觀繼承移轉,自3.7萬增至3.9萬棟、贈與也年增4%,持續走高。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交易量下滑與利率、政策管控有關,但人口高齡化加劇,推升繼承與贈與案件;贈與用途多與節稅、首購條件規劃相關,也成為移轉主因之一。

他提醒,短期內政策與經濟仍牽動市場交易意願,未來房市若缺乏強力利多帶動,傳承型移轉將續扮演市場穩定角色,民眾應依自身需求規劃買賣或傳承路徑。
 
2025.07.31 聯合報
新北市蛋白區租金一枝獨秀 五股、蘆洲租金反超信義區
2025-07-30 17:14

全台房市進入盤整期,但租屋市場卻持續蓬勃發展。觀察內政部統計,全台截至2024年底,所有行政區中,新北市汐止、蘆洲、五股、林口等區域,租金中位數與台北市內湖、松山等蛋黃區並列最高,甚至贏過北市信義區。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上述行政區建設日漸齊全,吸引通勤族群移入,加上新屋供給大,令租金行情比兼蛋黃區。

根據內政部數據,全台各行政區若不分房屋類型,租金中位數排行前25名都位處雙北,其中新北市汐止、蘆洲、五股、林口、台北市內湖及松山等區租金中位數皆達1.5萬元,並列全台最高,之後依序為新北市新店區1.43萬元、台北市信義區1.4萬元、台北市北投區1.4萬元以及新北市土城區1.35萬元。

賴志昶指出,自去年底全台買氣陷入觀望,但租賃行情反而逆勢上升,反映區域居住剛性需求仍有待滿足,其中尤以新北市行政區表現最為出色,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部分行政區近年受惠於軌道經濟等利多,與北市通勤時間逐漸縮短,如林口即是此例;二是部分區域有鄰近產業園區等優勢,成為上班族群首選,如汐止區有鄰近科技重鎮優勢,區域租屋市場需求大增,進而衝高租金價位。

另在五股、蘆洲等區域,住商不動產台北五股加盟店店長黃威鳴補充,五股除有鄰近北市優勢,且由於有重劃區議題,租屋市場有不少新成屋供給,支撐區域租金水準,導致租金明顯超越北市舊城區;至於蘆洲區,則因捷運蘆洲線帶動,加上區域機能齊全,成為青年族群首選,市場競爭激烈,也推升租金上揚。

賴志昶提醒,隨著新北市行政區生活機能逐漸提升,加上大眾交通工具日漸齊全,普遍租金價位持續走揚;相對而言,北市蛋黃區屋況普遍老舊,難以吸引較注重居住品質的年輕租屋族群,導致雙北租金界線逐漸模糊,甚至不久未來,將出現更多蛋白區租金反超蛋黃區的現象。
 
2025.07.31 工商時報
皇翔台北廣場 居北市西區商辦王
每坪月租金達4,262元,刷新當地行情紀錄,直追東區信義計畫區

在企業自用撐盤效益帶動下,商辦市場又見噴出行情。內政部最新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受惠台北西區國門效應爆發,「皇翔台北廣場」最新揭露租金實價,冒出三筆每坪月租金「奔4」的成交資訊,其中最頂樓23樓戶每坪月租金達4,262元,穩坐北市西區商辦王寶座,身價直追東區信義計畫區。

上半年雖政策壓抑房市,加上美國關稅及匯率升值影響企業購置不動產、擴增辦公室需求相對謹慎保守,但商辦市場表現仍令人驚艷,北市西區國門的「台北雙星」特區緊鄰的皇翔台北廣場,最新成交每坪月租金行情已突破4,000元大關,再創西區史上最高單價紀錄。

據實登資訊,皇翔台北廣場已揭露九筆租金成交實價資訊,其中已有三筆每坪月租實價都站上4,000元大關,最高價位於頂樓23樓,3月間以月租115.8萬元成交,交易坪數為271.68坪,換算每坪租金達4,262元,改寫北市西區租金單價新高紀錄。

23樓頂樓戶還有另一筆也同時揭露,交易日期一樣在3月間,每月總租金為100.1萬元,共239.54坪,換算每坪月租4,179元,為該大樓次高單價。

此外,今年4月皇翔台北廣場18樓也順利出租,每月租金43.8萬元,面積為109.5坪,換算每坪月租達4,000元。

皇翔台北廣場自去年初開始對外招租迄今,據悉出租率已有5成,實登最低租金單價也有3,600元,為區域頂辦租金行情定錨。

除皇翔台北廣場租金屢創區域天價外,鄰近的台北車站前「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最新揭露的租金行情也有新高點,3月間29樓以每月租金121.7萬元成交,坪數為405.53坪,換算每坪月租金達3,001元,也首開該大樓每坪月租叩關3,000元紀錄。
 
2025.07.31 工商時報
鑫龍騰 再砸8億元購地
南部建商鑫龍騰(3188)今年靠二個預售案入帳,營收有底氣,目前除有五個建案施工中,再耗資8億元購入高雄市民族路555.16坪「住五」建地,使得鑫龍騰的土地庫存達三筆,以備未來推案所需。

鑫龍騰發言人陳宗燦30日表示,鑫龍騰以每坪144.9萬元、總價約8.05億元買進高雄市民族一路555.16坪「住五」建地,該地現址為新高橋藥局、麥當勞,租約到2026年底,最快後年規畫推案。
 
2025.07.31 澎湃
北京發佈今年第六輪擬供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共5宗13公頃
7月30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網站發佈了2025年第六輪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共涉及5宗地塊,土地面積約13公頃,建築規模約24萬平方米,地塊擬於近期供應。

從區域分佈來看,本次推出的地塊中心城區4宗(朝陽區、海澱區各2宗)、生態涵養區1宗(門頭溝區)。

其中,朝陽區太陽宮新區D區CY00-0215-0627地塊,位於朝陽區太陽宮鄉,三環至四環之間,緊鄰10號線和17號線換乘太陽宮站。地塊周邊有凱德MALL、鳳凰匯購物中心、中日友好醫院、太陽宮體育休閒公園、安馨花園、壩河常慶花園等,生活配套成熟。

朝陽區另一宗地塊為朝陽區呼家樓南裡CY00-0310-9001、9002地塊,位於朝陽區呼家樓街道,三環至四環之間,鄰近10號線金台夕照站、6號線和10號線換乘呼家樓站,交通便捷。周邊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國貿商城、好世界、萬達廣場、北京skp、新世界百貨等商業體,生活配套成熟。

海澱區也將推出2宗地塊。海澱區四季青鎮西郊機場周邊及沿線(西山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0007、0012地塊和0018地塊,位於海澱區四季青鎮,四環至五環之間,鄰近地鐵6號線廖公莊站,東側有西山公園、平莊郊野公園,教育資源豐富、生活配套成熟。

海澱區四季青鎮西郊機場周邊及沿線(西山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HD00-1410-0007、0012地塊和0018地塊

門頭溝區S1線區域組團01-12地塊土地一級開發專案MC00-0605-0006地塊,位於門頭溝區永定鎮,西六環外,緊鄰地鐵S1線四道橋站,周邊有西長安中駿世界城、龍湖長安天街、門頭溝區中醫醫院、綠海運動公園等,東側臨近永定河,生活配套成熟、生態環境優美。
 
2025.07.31 澎湃
深業集團摘得深圳龍華區一宗宅地,成交價19.06億元
7月30日,深圳迎來今年第6宗住宅用地出讓。根據成交結果,深業集團以底價19.06億元競得龍華區一宗宅地,成交樓面價28050元/平方米。

根據地塊資訊,此次出讓地塊宗地號為A815-0036,地塊位於龍華區大浪與民治街道交會處,土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土地出讓面積21920.84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67950平方米,容積率3.1,地塊起始價為19.06億元。

根據地塊出讓要求,規劃建築面積中住宅60390平方米,商業1400平方米,9班幼稚園4500平方米(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班數9個),社區級公共配套用房1500平方米,物業服務用房160平方米。由競得人建成後無償移交,幼稚園應獨立占地,需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前進行分宗。

根據成交結果,該地塊由深圳市深業興鵬投資有限公司以底價19.06億元摘得,成交樓面價28050元/平方米。天眼查APP顯示,前者由深業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中指研究院深圳分院高級分析師孫紅梅指出,該地塊作為龍華核心區稀缺的低密住宅用地,兼具區位、配套及政策優勢。地塊所在的龍華中軸數字產業核心區,是深圳“一核多心”戰略的重要節點。隨著地鐵27號線(建設中)、25號線(規劃中)的推進,片區將進一步融入都市核心圈。同時,地塊延續今年深圳土拍的寬鬆出讓條件,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無70/90戶型限制,建成後商品房無限價要求,無配建保障房要求,開發靈活性高。

克而瑞深圳區域監測資訊顯示,地塊周邊教育、商業等配套完善,臨近地鐵4號線上塘站,周邊有長城里程家園、卓越柏奕府、中海匯德理、恒裕龍華上麟府等住宅區。

據樂有家平臺資料,長城里程家園6月掛牌均價約5.63萬元/平方米,卓越柏奕府的掛牌均價約6.27萬元/平方米,中海匯德理則顯示參考均價為6.99萬元/平方米。

孫紅梅指出,近期深圳土拍呈現“超級核心高熱、次級核心遇冷”特徵。7月14日出讓的前海T201-0232地塊吸引12家房企競拍,溢價率86%,8.4萬元/平方米樓面價刷新深圳單價地王紀錄,而此次龍華A815-0036地塊僅深業集團一家參與競拍,溢價率為0%。深業集團作為本地國企,更傾向於底價獲取優質地塊以規避風險,並通過區域深耕整合資源。另外,龍華核心區2026-2027年預計新增供應(包括舊改項目)超150萬平方米,開發商對庫存壓力的擔憂抑制了競拍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該地塊原為上塘醫院(01-13)預留用地,今年4月通過規劃調整為居住用地。在該宗地旁,還有一宗宅地(宗地號A815-0037)將於8月8日出讓。

業內認為,深圳近期通過“商改住”、降低容積率、取消限價等政策優化土地供應結構,體現了“以質換量”的策略,預計未來核心區低密宅地將持續成為市場焦點。

從市場交易情況而言,深圳市房地產仲介協會統計顯示,上半年,深圳預售新房成交16522套,其中住宅成交15101套,較去年同期增長24.4%;二手房買賣合同共計錄得35106套,同比增長30.7%。
 
2025.07.31 澎湃
南京土拍13宗宅地收金近69億元,鼓樓區宅地樓面價再破4萬元 / 平方米
7月30日,南京市本級範圍內成功出讓13宗涉宅用地,根據成交結果,3宗地塊溢價成交,10宗地塊底價成交,共計成交金額約68.915億元。

此次出讓的13宗涉宅用地分別位於六合區(3宗)、秦淮區(1宗)、鼓樓區(1宗)、棲霞區(1宗)、江甯區(2宗)、江北新區(5宗),總土地出讓面積41.03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52.20萬平方米,總起始價67.555億元。

今日土拍中,最熱門的地塊為鼓樓區地塊。NO.2025G47地塊即鼓樓區江東街道漢中門大街以北、清江路以東地塊,地塊出讓面積4216.01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9275.22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地塊起始價2.81億元,起始樓面價30296元/平方米。

該地塊經過89輪競價後,由溫州千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3.73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至40215元/平方米,溢價率32.74%。據中指研究院資料,該地塊成交樓面價刷新鼓樓區涉宅地塊樓面價第二,在此之前,該區域一宗涉宅用地成交樓面價為45142元/平方米。

江甯區地塊也引來超40輪競價。NO.2025G50地塊即江甯區秣陵街道韓府路以西地塊,地塊出讓面積10714.79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1250.53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地塊起始價1.24億元,起始樓面價11022元/平方米。

該地塊經過43輪競價後,由南京朗翌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總價1.66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14755元/平方米,溢價率33.87%。

秦淮區地塊則以低溢價成交。NO.2025G42地塊即南部新城匯景北路以南、神機營路以東地塊,地塊出讓面積26856.72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42971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住宅用地;地塊起始價11.62億元,起始樓面價27041元/平方米。該地塊經過2輪競價後,由江蘇象嶼置業有限公司以總價11.64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27088元/平方米,溢價率0.17%。

另據南京市土地市場訊息,今日出讓的另外10宗地塊均以底價成交。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商品住房(含新房和二手房)累計成交690.70萬平方米、7.05萬套,同比分別增長9.60%和9.30%,住房總需求穩中有升。
 
2025.07.31 澎湃
越秀地產:96億元公司債申請獲上交所和證監會批准
7月29日,越秀地產(00123.HK)公告稱,公司96億元公司債申請獲上交所和證監會批准。

公告顯示,越秀地產擁有95%權益的間接附屬公司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註冊在中國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本金總額最高為人民幣96億元的公司債券額度並在上交所上市。

越秀地產董事會宣佈,發行人已取得上交所就該申請的批准,並於2025年7月29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同意檔(證監許可[[2025]1504號),同意發行人在中國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註冊申請。

越秀地產表示,公司債券將分期發行,發行人將根據市場情況,確定首批公司債券推介和發行時間。

越秀地產披露的上半年銷售情況顯示,2025年前6個月,公司累計合同銷售(連同合營及聯營公司專案的合同銷售)金額約為615億元,同比上升約11%,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為146.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約22.2%。至此,今年上半年越秀地產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占2025年合同銷售目標1205億元的51%。

此前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發佈報告,將越秀地產的長期發行人主體評級展望從負面調整至穩定,並確認其評級為“BBB-”。同時,惠譽也確認了越秀地產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其子公司卓裕控股有限公司在越秀地產的擔保下發行的中票計畫評級以及該計畫下存量債券的評級為“BBB-”。此次評級展望調整至穩定是基於越秀地產即使在2024年合同銷售額收縮期間仍能產生正向經營現金流。

惠譽預期,越秀地產的銷售額將在2025年回穩,因為年初至今該公司銷售業績表現強勁,加上持續補充土地儲備,為公司在新房銷售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的一線城市提供充足的優質可售資源。
 
2025.07.31 澎湃
因無人報名競拍,29.78億元起拍的廣州佳創盛匯專案流拍
7月29日,據“阿裡資產”網站顯示,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萬博商務區的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一拍流拍,此次標的物拍賣起拍價約29.78億元,折合單價約為1.45萬元/平方米,最終因無人報名參與競拍而流拍。

資料顯示,該標的為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萬博商務區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目前該標的物有查封有抵押,房屋所有權人為廣州萬璟投資有限公司。

標的物所在地塊是2013年5月15日由中鐵建工集團深圳投資有限公司以12億元、136.6%的溢價率競得,樓面價約14194元/平方米,刷新當時番禺商業地王紀錄。

這個拍賣標的物,還有一個當地人更為熟知的名字“佳創盛匯”。

佳創盛匯項目用地面積71620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80800平方米,均為商業性質。此外,專案還包括了地下車庫、市政設施、地下設備用房等,合計總建築面積達205775.1平方米。佳創盛匯地下空間中,負一層和負二層為商業,負三層和負四層則為停車場。

佳創盛匯在2021年1月9日官方微信號發佈的文章中稱,萬博地下空間總投資33億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地下商業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買家若想拿下佳創盛匯,還得付出不少“隱性”成本。

根據評估報告透露,目前的權利人還拖欠地塊開挖及基礎等工程費1.6億元、番禺土地開發中心及信投公司代墊的5.46億元。如果加上上述的成本,佳創盛匯的實際起拍價至少超過36億元。
 
2025.07.31 澎湃
19億元落子杭州 民企偉星房產 “折返” 浙江樓市
7月29日,偉星集團旗下房地產全資子公司偉星地產以28.13%溢價率競得杭州市拱墅區一宗宅地,總價19.13億元,樓面價1.96萬元/平方米。

今年以來,偉星房產拿地不多。3月,偉星房產以5.25億元,溢價7.1%競得台州市臨海區一宗地,樓面價7393元/平方米。4月,再以2.58億元競得一宗臨海宅地,樓面價5626元/平方米。加上2024年在臨海區所拿其他宅地,目前偉星房產在這一區域已經形成聯動開發態勢。

台州臨海是偉星集團房地產業務發展初期的重要基地之一,台州偉星房產註冊地就在此。此次杭州拿地,可以說是偉星房產重返公眾視線的重要事件。過去三年,偉星房產以“黑馬”之姿在安徽合肥、蕪湖等多個城市及武漢等城市持續拿地。

不過,偉星地產今年以來幾次拿地均集中於浙江省內,“折返”浙江樓市趨勢明顯。

重返浙江拿地

2023年—2024年是偉星房產業績最好的兩年,這兩年時間裡,偉星房產深耕安徽蕪湖、馬鞍山、合肥等城市。

2023年3月,在南京首批集中供地土拍現場,偉星房產更是以31億元的成交價摘得南京史上第二貴地塊。

不過,偉星房產今年以來幾次拿地均集中於浙江省內。

偉星房產投資拿地的變化,可以從今年以來長三角區域樓市分化中找到原因。以偉星房產在安徽重倉的城市之一合肥為例,合肥統計局資訊顯示,今年1—5月,合肥市住宅開發投資522.86億元,同比增長8.3%。但同期商品房新開工、竣工、銷售面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反觀杭州,卻在土地投資、新房成交等方面對房企具有一定吸引力。從2025年上半年土地出讓金來看,杭州以1198.8億元排名全國第一,平均溢價率31.8%,遠超其他城市。

反映到商品房市場,便是新房銷售價格與一二手房成交量的上漲態勢。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5年6月,杭州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2.1%,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上漲。杭州貝殼研究院資料則顯示,自2024年6月以來,杭州商品房持續處於供不應求狀態。2025年上半年,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創4年來新高。

因此,不難理解偉星房產的換倉舉動。據克而瑞研究中心資料,偉星房產2024年全口徑銷售額達312.7億元,位列當年房企銷售榜第33位。與此同時,偉星房產以權益銷售額63億元,位列安徽房企排名第二。在合肥市場,偉星房產又以全口徑銷售額75.2億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招商蛇口(9.220, -0.13, -1.39%)。

戰略轉捩點或許是在2024年12月26日。彼時安徽偉星置業在武漢以14.93億元拿下江岸區一個綜合體專案。但截至2025年7月30日,未能查詢到該項目正式開售的公開資訊。

偉星房產上一次在杭州拿地也是在拱墅區,但要追溯到2024年8月。此次偉星房產在杭州重啟拿地,已是將近一年之後。

杭州拱墅區石橋單元地塊出讓面積51304平方米,容積率1.9,距地鐵3號線華豐路站約300米。競拍之前就吸引了包括綠城、濱江、保利、英冠、偉星等13家單位報名。最終經過43輪報價,偉星房產以19.13億元總價競得,樓面價19626.68元/平方米,溢價率28.13%。

上周,該地塊附近曾成交一宗地塊,成交樓面價僅15295元/平方米。對比之下,偉星房產這宗地塊樓面價提高了4332元/平方米。但業內人士指出,偉星房產拿下的地塊位置更優越。它更應該和中天海威5個月前所拿的地塊相比,兩者都處於板塊核心。

實業背景也面臨考驗

偉星房產在杭州土拍“撿漏”,也是其謹慎看待樓市的一個體現。和大多數房企不同,偉星是以實業起家。偉星房產的母公司偉星集團成立於1976年,佈局服裝輔材、新型建材等多個產業,是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目前偉星集團已擁有偉星股份(10.910, 0.08, 0.74%)、偉星新材(10.940, 0.01, 0.09%)兩家上市公司。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分析指出,除了偉星房產外,雅戈爾(7.460, -0.01, -0.13%)地產、新希望(9.870, 0.01, 0.10%)地產等都是有實體產業支撐的,並且實體產業規模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房地產的債務和現金流錯配壓力,並保持持續的投資能力。這些企業進入房地產領域也比較早,積累了一定開發能力和區域品牌影響力,比如偉星在合肥就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

在這一輪調控中,以實業為背景的民營房企拿地呈現出“黑馬”姿態。如主營棉紡、服裝等業務的江蘇亞倫集團旗下地產公司,在2023年4月,先後以16.5億元、23.23億元在西安、廣州拿地,當年新增土地貨值達94.8億元,躋身全國拿地前20。

年營收超400億元、產品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具大王”——得力集團,旗下也有得力地產,不過該公司偏安一隅,深耕浙江市場。2024年10月,得力地產以77.02%高溢價拿下寧波一住宅用地,11月又分別以2.85億元、4.8億元、6.9億元在湖州拿地,後兩宗溢價率為5.26%、9.52%。去年全年得力地產共拿6宗地塊,涉資約24億元。早前的2023年下半年,得力地產更為活躍,接連拍下寧海、湖州等地7宗土地,總交易額45.86億元。得力地產因此被稱為“隱藏的地主”。

宋紅衛指出,房地產開發規模收縮給這些具有實業背景的新興民企帶來挑戰,行業蛋糕越來越小,競爭越來越激烈。他強調,目前進入到高品質好房子階段,改善需求對於品質要求很高,能做出好產品的房企才有持續發展的可能。

而偉星房產們顯然還在適應市場的變化。開動擴張之初,偉星房產也難以跳脫出高周轉的模式,在2023年初,該公司定下未來3年—5年實現500億—900億元的銷售目標。但從過去幾年的銷售資料推演,這一目標實現頗有難度。或許這也成為倒逼偉星房產轉戰杭州拿地的原因之一。2023年和2024年,偉星房產銷售額分別為229.3億元和312.7億元。2025年上半年,僅完成71.6億元,出現斷崖式下跌的跡象。

隨著地產行業野蠻增長的時代過去,即便有實業背景,新崛起的民營房企戰略模式仍然待考。
 
2025.07.31 新浪網
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7% 綠地控股難掩上半年虧損壓力
7月29日,綠地控股(2.020, -0.01, -0.49%)發佈 2025年第二季度經營情況簡報。

資料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綠地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21.7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31.03%;實現合同銷售金額217.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93%。

2025年上半年,綠地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73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25.63%;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38.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46%。

儘管銷售端略有回暖,但綠地控股盈利能力尚未恢復,業績仍然承壓。

自2022年以來,綠地控股盈利能力持續下滑,2023年虧損95.56億元,到2024年,虧損擴大至155.52億元。

7月15日,綠地控股披露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虧損30億至35億元。

與此同時,綠地控股股價異常波動也引發市場關注。7月14日,綠地控股發佈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公告稱公司股票於7月9日至7月11日連續3個交易日內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7月14日股價再次漲停。

綠地控股在公告中強調,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日常經營情況及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其旗下涉及虛擬資產業務的香港子公司營收占比低於1%,對整體經營影響有限。

上半年虧損壓力仍重

綠地控股在半年報預告中指出,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房地產結轉規模和基建產業營收規模下降、毛利率走低,以及資產減值和財務費用的持續影響。

上半年,綠地控股新增基建業務1160個,總金額779.64億元,同比減少18.11%。其中,房屋建設新增項目572個,總金額436.32億元,同比減少23.74%;基建工程新增專案266個,總金額230.46億元,同比減少23.08%;其他新增項目322個,總金額112.85億元,同比減少40.68%。

從區域分佈來看,境內新增基建項目1138個,總金額761.67億元,同比減少18.54%;境外新增基建項目22個,總金額17.97億元,同比增加5.48%。

可以看出,綠地控股正積極拓展境外基建市場,力求尋找新的增長點。

近期,綠地控股獲得9個基建項目,總金額81.88億元,占202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40%。其中包括位於塞內加爾的Grand Sicap住房項目,投資額達11.69億元。

房地產方面,綠地控股積極補充土地儲備。

上半年共新增3個專案儲備,土地面積11.64萬平方米,權益土地面積7.77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19.98萬平方米,權益計容建築面積10.52萬平方米。第二季度無新增房地產項目。

3個項目分別為黑龍江牡丹江市gp2025-01地塊、天津津南國展東B首期住宅地塊和天津津南國展東B區首期商業地塊,綠地控股份別持有100%、40%和10%的權益。

開工和竣工方面,綠地控股第二季度新開工面積2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1.11%;竣工備案面積16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2.8%。;上半年積累新開工49.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7.03%,竣工備案面積223.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7.31%,反映出房地產建設節奏明顯放緩。

物業方面,截至6月底,綠地控股出租物業面積為403.19萬平方米,出租率為81.97%;酒店客房數為8258間,入住率為40.03%。上半年出租物業租金收入為6.18億元,酒店經營收入為4.44億元。

多元探索能否破局?

面對超百億的虧損,綠地控股如何破局?

綠地控股在2025年半年度工作會議中提出,下半年將以"創新思維、提升能力"作為核心抓手,推動基本面穩中加固、老賽道穩步改善和新賽道加快突破。

在老賽道--房地產和基建領域,綠地控股已採用盤活去化、功能調改、資產運營、重點城市催收等方式改善經營狀況。

近年來,在房地產和基建之外,綠地控股也在探索多元新賽道。

繼2023年發展能源、2024年開拓醫療和代建業務後,今年年初,綠地控股又宣佈成立新能源(7.110, -0.16, -2.20%)汽車出口公司,打造百億級新能源汽車出口平臺,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據悉,該平臺已簽約首個出口訂單,將以全球熱門車型為主,主要面向中東及西亞市場,訂單共計5000輛,總金額約7000萬美元。

綠地控股還將一部分目光投向人工智慧。

據綠地集團披露,目前,綠地集團已與深蘭科技簽約合作,將合資成立"綠地深蘭AI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推動AI醫診大模型應用。

此外,綠地集團還與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推動AI在城市更新、智慧建築、企業管理等領域的落地,並計畫在上海綠地外灘中心建設人工智慧創新生態空間。

然而,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綠地集團轉型人工智慧領域的戰略有些"務虛",對於當前的房地產企業而言,更需要聚焦主業、通過務實舉措化解風險,方能在未來把握發展機遇。

綠地控股的"新賽道"戰略也暴露出其發展模式上的尷尬:一方面,新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回報週期長;另一方面,傳統業務深陷困局,債臺高築,資金緊張,留給其戰略轉型的時間視窗正在收窄。

總體來看,綠地控股處於轉型的十字路口--傳統主業承壓,新業務仍在孵化,內外部不確定性疊加,如何突圍成為綠地控股下半年的關鍵看點。
 
2025.07.31 信報
恆隆:財務最壞時間已過
內地商場下半年銷售料止跌微升

內地以提振消費作為今年經濟工作重點,恒隆地產(00101)管理層指出,內地零售在去年第三季表現最差,旗下商場租戶銷售額按年大跌18%,惟至今年第二季銷售按年已近止跌,下半年度有望錄得微升。管理層又提到,集團近年多次說要「保本保命」,現隨着明年起資本開支逐步降低,負債比率已近見頂,相信最壞時間已過,如未來有空間會非常想增加派息。

倘有空間 會增加派息

行政總裁盧韋柏表示,旗下商場租戶銷售在今年首季跌7%,第二季已接近持平(跌1%),上半年整體只跌4%;他不排除第三季會有增幅,料下半年或微升,因中港股市轉趨暢旺,樓市難言已止跌但亦算穩定,令消費信心增加。

恒隆公布上半年業績,物業租賃收入46.78億元,按年跌2.9%,其中內地跌2.4%至31.9億元,若撇除滙兌因素,內地物業租賃收入為24.12億元人民幣,按年持平,旗下10個內地商場中有7個錄得收入增長,3個商場下跌主因地區競爭及商戶組合調整。

至於內地辦公樓業務,盧韋柏坦言不太樂觀,因宏觀經濟未有太大改變,除非內地經濟大舉反彈及國際爭拗平息,故預期辦公樓持續「L形」走勢而非「V形」反彈,期望可保持高出租率。

辦公樓續「L形」走勢

董事長陳文博補充,商場業務追求出租率愈高愈好,因吸引人流才能提高租金,旗下內地辦公樓較同業高檔,有議價能力,對租金的要求較高。

截至6月底,淨債項股權比率33.5%,較去年底升0.1個百分點,公司指多個項目有待落成,今年仍處於資本支出高峰期,首席財務總監趙家駒強調,資本化率下降,淨利息支出亦上升,但平均借貸成本由4.3厘降至3.9厘,會積極增加人民幣貸款比例,對沖好資產負債表,而今年1月取得100億元銀團貸款,債務到期平均年期延長至約3年,逾70%貸款在兩年或之後才到期。

陳文博認為,淨債項股權比率已接近高峰,希望將來下降。盧韋柏說,管理層在過往5次業績會都說要「保本保命」,想捱過最困難時期,而2026年及2027年資本支出會慢慢降低,淨債項股權比率視乎利息、銷售速度及營運收入,相信最壞時間已過,如有空間會非常想增加派息。

半年純利9億 跌14%

期內,基本純利15.87億元,下跌8.5%,主因租賃營業溢利下降及財務費用上升;計及物業公允價值淨減少6.75億元,股東應佔純利跌14%至9.12億元。每股盈利0.19元;維持派中期息每股0.12元。收入49.68億元,下跌18.7%;其中94.2%來自物業租賃業務。

住宅方面,上半年售出九龍灣皓日19個單位及武漢「恒隆府」一個單位,物業銷售營業虧損由1100萬元擴大至5700萬元,其中香港佔3100萬元,盧韋柏稱,19個皓日單位屬低層,售價會較低,有虧損正常,相信若股市暢旺、尤其IPO體量與貴價樓走勢成正比,對下半年審慎樂觀,雖然低價樓的反彈幅度相對不大,但估計高價樓可以加價,讓樓價走勢逐漸回穩。

香港物業租賃收入跌3.9%至14.88億元,盧韋柏稱,本地零售仍有挑戰,北上消費形勢不變,會改變業態冀港人留港消費及吸引中外遊客。
 
2025.07.31 經濟
中原全線後勤 連續兩季獲花紅
自2月底政府調整100元從價印花稅的門檻由300萬元或以下放寬至400萬元或以下後,樓市交投即時回暖,買家入市信心明顯轉強。

中原地產上半年創出輝煌業績,秉承着與員工共同分享成果的管理理念,中原地產後勤2025年連續兩季獲發放花紅,以答謝後勤的努力。

分享成果 次季獲花紅0.37月起

2025年次季,中原地產全綫後勤可獲發花紅0.37個月,主任級或以上可獲0.56個月花紅。有關花紅將於8月16日發放予所有後勤員工。

上半年計,中原地產全綫後勤累積獲發花紅0.59個月,主任級或以上則獲0.89個月花紅。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中原地產上半年促成約3,600宗一手成交,二手市場亦保持穩定而具優勢的市場佔有率,業績傲視同儕。他指,市場預期美國下半年會再次踏入減息周期,加上外來資金續流入香港,對下半年樓市抱樂觀預測,中原地產會把握機遇,前綫後勤繼續通力合作,下半年再創佳績。
 
2025.07.31 經濟通
容大科技4,291萬人幣購上海物業,將作銷售中心
容大科技(09881)公布,斥約4291萬元人民幣收購上海物業。

該集團指,收購上海市青浦區滬青平公路3938弄172號及173號樓。該等物業為工業大樓,總建築面積約1810.59平方米。預期該物業將於一年後用作該集團新銷售中心,主要為上海工作人員提供辦公區域。鑒於目前該集團在上海工作人員較少,正在逐步招募中,預計在收購事項後一年內將無需整棟辦公樓。因此,為充分利用資產,該集團預計在收購事項後初期會將物業用於出租。
 
2025.07.31 信報
天璽膺九龍一手分層呎價樓王
4房特色戶每呎12.9萬 超越緹山

樓市升溫,帶動超級豪宅錄新高成交。樓齡約18年的新地(00016)尖沙咀九龍站天璽昨天錄一手貨尾成交,一個4房特色戶連一個車位以逾2.31億元售出,呎價高達12.9萬元,打破塵封長達6年的九龍一手分層住宅呎價紀錄,把舊紀錄推高26.7%。

時隔6年 推高紀錄27%

該單位為天鑽璽91樓C室,實用面積1798方呎,4房間隔,內置樓梯通往591方呎平台,連一個車位成交價逾2.31億元,呎價達12.9萬元,打破嘉里建設(00683)旗下位處九龍半山的現樓超級豪宅項目緹山2座7樓A室連天台特色戶,於2019年5月所造出的約10.18萬元紀錄,相隔6年,天璽把呎價紀錄推高約2.72萬元或26.7%。

上述為天璽歷來第二宗呎價破10萬元一手成交,首宗為皇鑽璽81樓B室,實用面積1545方呎,同樣為4房連平台特色戶,2023年11月連1個車位成交價逾1.56億元,呎價達10.15萬元,與上述緹山連天台特色戶僅差254元或0.3%,飲恨得第二。昨天終於憑每呎約12.9萬元,登上九龍一手分層住宅最貴寶座。

而對上一宗成交呎價達10萬元新盤為九龍倉(00004)及南豐合作發展的山頂MOUNT NICHOLSON第二期,今年5月以6.09億元售出一個頂層連天台戶及雙車位,呎價高見約14.44萬元,續創亞洲一手分層住宅呎價紀錄,天璽最新成交較之相差約1.54萬元或10.7%。

嘉里建設九龍半山緹外昨天亦趁勢公布新一份銷售安排,8月3日推出6座地下B室招標,單位實用面積3855方呎,連2234方呎花園。

事實上,今年整個一手豪宅市場表現不俗,截至昨天全港一手市場暫錄約190宗成交價逾半億元以上的大額成交,新世界(00017)牽頭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5A期滶晨I佔31伙貢獻最多,令該發展項目暫成為今年新盤吸金王。

該發展項目第5B期滶晨II昨天次輪價單發售88伙,實用面積448至778方呎,折實售價899.6萬至2128.7萬元,折實呎價19859至27361元,折實平均呎價22846元。發展商公布,該期數單日沽出33伙或37.5%,套現近4.6億元。

滶晨套88億 今年新盤吸金王

自今年5月起,滶晨I及滶晨II合共售出500伙,當中共錄60組大手客,涉及逾150伙,該500伙合共套現近88億元,打破新地旗下西貢十四鄉西沙灣發展項目SIERRA SEA發展項目,成為今年新盤吸金王,平均成交呎價近27000元。

信置(00083)旗下新盤頻錄成交,單日共售出13伙,套現逾1億元,包括該集團與中電集團合作發展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沽出3座12樓C室,實用面積772方呎2房戶,成交價2315萬元,呎價29987元。
 
2025.07.31 信報
堅尼地道33號首批呎價29,200元
市場再有新盤開價,太古地產(01972)前主席簡基富(Keith Kerr)旗下The Development Studio(TDS)與富合置業合作發展的灣仔堅尼地道33號昨天公布首批30伙價錢,平均呎價29200元,較約一年前同區活道現樓新盤首批折實平均呎價貴17.7%。

堅尼地道33號提供71伙,首張價單佔30伙,實用面積360至1033方呎,只提供「100天付款計劃」一種付款方式,且不設樓價折扣,售價828萬至3507.2萬元,實用呎價23000至33952元,平均呎價29200元。

灣仔對上一個全新盤為盈信控股旗下活道One Wood Road,去年9月公布2號價單(項目於開售前已收回1號價單),折實平均呎價24807元,該項目較之貴17.7%;同區半新盤星街EIGHT STAR STREET,近期二手成交呎價約27509元,該項目亦較之高6.1%。

TDS主席簡基富指出,堅尼地道33號價錢合理,早前已接受VIP預約參觀現樓示範單位,市場反應熱烈;TDS投資部主管鄭冠麒補充,項目即時收票,初步已有準買家計劃購入全層共3伙,稍後公布銷售安排。

維港.灣畔1A及1B期上樓書

中國海外(00688)牽頭發展的九龍東啟德承豐道18號維港.灣畔提供2060伙,分4期發展,昨天一口氣公布第1A期及第1B期樓書。

第1A期提供635個單位,實用面積290至1908方呎,間隔1房至4房,約五成半屬於2房戶;第1B期則涉及511伙,實用面積300至669方呎,間隔1房至3房,逾六成單位採2房間隔。

新地(00016)大埔白石角優景里63號University Hill第2A及第2B期以現樓形式重啟銷售,8月5日起共推24伙招標。
 
2025.07.31 信報
十大屋苑樓價9個升 兩年最多
住宅樓市開始止跌回穩,但本月傳統十大藍籌屋苑交投量衝高後回落,本月首30日放緩至共186宗成交,惟當中九成屋苑樓價攀升,創逾兩年來最多。鴨脷洲海怡半島樓價按月狂飆4.8%最標青,見7個月最大升幅。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樓價也扭轉3連跌,按月回升4.7%。

月內暫錄186成交 轉跌11%

綜合代理數據,十大屋苑本月截至昨天暫錄得共186宗成交,按月同期減少22宗,下跌10.6%,為連升2個月以來首度回落,期內半數屋苑交投量放緩,較6月同期減少7.4%至38.9%。

兩大上車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期內交投表現最失色,各挫38.9%及33.3%,其中嘉湖山莊交投量按月大跌14宗或38.9%至22宗,為今年2月同期低見14宗後的年內次低;而沙田第一城期內成交量按月減少11宗至22宗,跌幅33.3%。

海怡每呎13159元 漲4.8%

相對成交量回落,十大屋苑本月樓價表現突出,多達9個屋苑平均呎價錄得按月升幅,分別漲0.4%至4.8%,是自2023年3月同期有9個屋苑樓價按月上漲以來逾2年最多。

其中,升勢最急為海怡半島,由上月同期平均呎價錄得12559元,急升4.8%至13159元,升幅僅次去年12月急彈6.6%,為7個月以來最勁,而該屋苑同期的成交量按月增加5宗或33.3%至20宗,屬去年3月同期高見34宗後最旺。

至於太古城樓價經歷三連跌後也回穩,本月平均呎價按月回升4.7%至14413元。不過,觀塘麗港城樓價未止跌,該屋苑7月平均呎價按月下滑5.6%,除屬期內唯一樓價走弱的藍籌屋苑外,最新平均呎價降至10066元,更險守1萬元關口。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受惠早前拆息持續回落,二手樓市氣氛逐漸回暖,加上股市連月造好產生財富效應,料可推動市場成交量進一步向上,連帶後市有機會呈現「U形」回升走勢,估計未來數月十大屋苑成交量有望逐月遞增5%,樓價逐月攀升約0.5%。
 
2025.07.31 信報
上環香港康諾維港大廈放售值4億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主管陳國章稱,獲接管人委託放售上環干諾道西35及36號香港康諾維港大廈全幢商廈,樓高23層,總建築面積約36516方呎,具改造為學生宿舍的潛力。據悉,該廈市值約4億元,呎價約10954元。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3年2月斥資3.5億元購入。
 
2025.07.31 經濟
一城百宗租務 2房租1.6萬歷來次高
租賃持續,沙田第一城7月錄100宗租賃,按月升2倍,最新細2房戶以月租1.6萬元租出,創同類單位歷來第二高。另外,內地生租樓潮持續,西區KENNEDY 38 1房戶2.6萬元租出,呎租86元。

沙田第一城7月租務較買賣暢旺,暫錄約100宗租賃,按月勁升2倍,實用平均呎租約45元。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黃錦瀚表示,由於盤源緊絀,個別單位租金再邁向高位,剛租出細2房,租金為同類單位歷來第二高。

上址為48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284平方呎,業主今年4月以385萬元買入,最新以1.6萬元租出,呎租56元,創下同類單位租金歷來第二高,而以業主買入價計,租金回報5厘。至於同類最高為41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284平方呎,於今年5月以1.68萬元租出,呎租59元。

內地生2.6萬租KENNEDY 38 呎租86

據資料顯示,屋苑細2房(實用284至307平方呎)7月約錄52宗租賃,佔比逾5成,除上述1.6萬元成交外,其餘租金由1.2萬至1.5萬元不等;至於大2房(實用326至327平方呎)則錄29宗租賃,佔比近3成,月租由1.35萬至1.55萬元。反映最新成交租金水平,已超越屋苑所有2房戶型。

另外,內地生搶租潮持續,並以支付全年租金形式承租。例如,堅尼地城KENNEDY 38中層N室,實用面積301平方呎,1房間隔,可望小海景,最新獲零議價以2.6萬元租出,呎租86元。

新租客為學生,心儀單位景觀,為方便上學,決定以預付1年租金方式租入,業主於2021年以約842萬元購入單位,持貨4年,是次出租享3.7厘租金回報。

UNIVERSITY HILL兩房 1.8萬租出

大埔白石角細戶型亦受內地生歡迎,最新UNIVERSITY HILL 1座高層A9室,實用403平方呎,2房,叫價1.95萬元,最終議價至1.8萬元租出,呎租45元。新租客為內地女學生,見屋苑位置方便,價錢合預算,即決定以先付1年租金方式租入以方便上學。業主於2023年以815萬元購入,是次出租可享約2.7厘租金回報。
 
2025.07.31 經濟
維港.灣畔首兩期1,146伙 2房佔6成
中國海外 (00688) 、九龍倉集團 (00004) 、恒地 (00012) 及嘉華 (00173) 合作發展的啟德維港•灣畔1A期及1B期,昨日同步上載樓書,兩期合共提供1,146伙,當中2房佔近6成最多。

樓書顯示,維港•灣畔坐落於啟德承豐道18號,當中1A期迎海門屬整個項目的第1座,細分1A、1B及1C座,每座樓高31層,合共提供635伙,戶型由1房至4房,實用面積290至1,908平方呎。各戶型中以2房供應最多,標準連特色戶共提供348伙,佔單位總數54%;另提供230伙1房、56伙3房,以及僅有的1伙4房,並設有257個住宅停車位。

維港•灣畔1A期當中,面積最細為1A座2至33樓J室,實用面積290平方呎,屬1房(連套房)間隔;面積最大則為1A座35樓A室,實用面積1,908平方呎,設308平方呎平台,以及1,371平方呎天台,內置樓梯,此單位亦屬兩期中唯一的4房單位。

已屆現樓 料8月開售

至於維港•灣畔1B期臨海門,屬整個項目的第2座,細分2A及2B座,合共提供511伙,戶型由1房至3房,實用面積介乎300至669平方呎,包括145伙1房、312伙2房,以及54伙3房。

該期數面積最細為2A座2至35樓D室,實用面積300平方呎,屬1房(連套房)間隔;而面積最大則為2B座5至35樓A室,實用面積669平方呎,屬3房套間隔。整個項目共提供2,060伙,細分4期發展,當中1A期及1B期均已屆現樓,料最快8月開售。資料顯示,樓盤所在的4A區2號地皮,可建樓面達120萬平方呎,發展商於2019年以逾159億元奪得地皮,地價創跑道區新高,每呎樓面地價約13,238元。
 
2025.07.31 經濟
何文田 ST. GEORGE'S MANSIONS 呎售近3萬
信置 (00083) 及中電合作 (00002) 發展的何文田ST. GEORGE'S MANSIONS,最新沽出3座12樓C單位,實用面積772平方呎,成交價2,315萬元,呎價29,987元。

發展商指,項目至今累售129伙,總套現近106億元。據市場人士透露,當中錄逾20組為同一客人購入2伙或以上的大手成交個案。項目標準戶呎租平均約85元,最高達93元。

系內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凱柏峰III,昨日沽出9伙,包括1伙開放式、5伙1房、1伙2房以及2伙3房,單日套現逾6,060萬元。據悉,其中包括1組大手客斥逾1,500萬元,購入3伙1房戶作投資收租之用。

柏瓏7月累售111伙

至於成交價及呎價最高為3A座60樓B室,實用面積719平方呎,成交價1,220.3萬元,呎價16,972元。整個凱柏峰系列至今累售1,115伙,套現逾89億元。

與此同時,同系錦上路站現樓新盤柏瓏,則再沽出3伙,單日套現逾2,310萬元。

其中,成交價最高為柏瓏I第6座6樓A6室,實用面積532平方呎,2房連儲物房間隔,成交價873.3萬元,呎價16,415元。

呎價最高單位為柏瓏II第10座10樓B1室,實用面積454平方呎,2房間隔,成交價751萬元,呎價16,541元。

資料顯示,項目以現樓形式推售以來已沽出133伙,套現逾12億元,7月暫累沽111伙。
 
2025.07.31 經濟
豪宅租務俏 山谷柏道洋房72萬租
低舊租金8% 大宅設1.1萬呎私家花園

政府持續輸入各項專才,超豪宅租務交投持續走俏。市場消息透露,渣甸山谷柏道19號洋房,剛以約72萬元租出,較2年前租金回調8%。

市場消息透露,跑馬地及東半山一帶傳統豪宅市場,7月暫錄101宗租務成交,與上月全月117宗相差約14%。但本月連錄多宗大額租務成交,例如渣甸山谷柏道19號洋房以月租約72萬元租出,呎租約95元,屬該區今年最大額租務個案。惟新租金較2年前每月78萬元租出回落約8%。

凱旋門大宅門 租金回報3.8厘

資料顯示,渣甸峪柏道19號,地盤面積約16,360平方呎,建有1座2層高的獨立別墅,實用面積7,605平方呎,合共提供6間睡房,2層古式陽台,亦備有玻璃頂飯廳,採光度極高。另外,設有約11,324平方呎花園、天台花園連泳池、警衛室、車房,及多個工人房,而且可俯覽維港海景、跑馬地及銅鑼灣區,為渣甸山罕有擁有海景之獨立屋,屬於超豪宅物業。

據了解,物業曾由何東家族後人持有,2011年以4.6億元售予現手業主,以購入價計,租金回報約2厘。不過,現手業主現時叫價10.2億元放售,以叫價計,市值租金回報約0.8厘。

至於其他豪宅租務方面,市場消息透露,九龍站凱旋門摩天閣高層A室,實用面積1,955平方呎,俗稱「大宅門」的4房間隔,剛以月租16.7萬元租出,呎租約85元。業主早於2009年以約5,260萬元購入,現享約3.8厘租金回報。
 
2025.07.31 經濟
地監局:上半年投訴128宗 增6成
地產代理監管局表示,該局今年上半年共開立128宗投訴個案,按年急增逾6成,主因是涉及違規廣告的投訴上升,按年急增近4倍,不少違規廣告涉及提供不正確資訊,例如錯誤的樓盤照片、售價或樓面面積。

地監局主席蕭澤宇指,局方會繼續加強網上巡查,並督促地產代理公司履行良好管治,以減少其員工發放違規廣告的情況。

另外,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亦公布,上半年接獲19宗投訴,相較去年同期的26宗減少27%。當中以投訴樓盤的銷售安排最多,涉及5宗,其次為樓書,以及就失實陳述及/或傳布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均接獲3宗。
 
2025.07.31 經濟
荃灣美港貨倉再放售 意向價5億
已荒廢數十年的荃灣美港貨倉,繼去年放售後,最新再推出市場,意向價約5億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美港貨倉涉及2幢貨倉,當中美港貨倉為1幢3層高貨倉,每層約28,044平方呎,總建築面積約84,132平方呎,而美港第二倉則為1幢4層高工業大廈,每層約24,539至25,656平方呎,總建築面積約99,273平方呎。

據悉美港貨倉原由數名老牌業主持有數十年,但因個別業主失聯,其他業主決定向法庭申請交由清盤人進行招標出售。物業於去年曾推出市場招標。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