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自由時報
遠東集團活化土地 礁溪敲定一期工程
全台土地24.2萬坪 帳面價值1306億
老牌紡織廠遠東新世紀(1402)董事長徐旭東拍板透過土地開發事業以活化集團資產,旗下礁溪成衣廠敲定一期工程,規劃打造獨棟別墅概念的度假酒店;此外,備受集團重視的板橋遠東通訊園區,以及桃園內壢開發案蓄勢待發,後續可望挹注整體獲利表現。
遠東新昨參加法說會,截至6月30日,集團於全台的投資型不動產與自用土地合計達24.2萬坪(約80.1萬平方公尺),帳面價值約新台幣1306億元。
其中,宜蘭礁溪度假酒店一期工程面積共計3萬0694坪,目標導入獨棟別墅概念,172間客房可望於2027年啟用,後續將透過第二期工程擴大當地營運規模。
此外,遠東集團位於新北板橋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結合商辦、住宅、零售、醫療與公共設施,打造兼具工作與生活機能的智慧綠色園區,總面積約24公頃(7.37萬坪),研發商辦大樓占46%、公共設施與綠地32%、醫療專用區11%、住宅專區7%、零售商場4%。
「台北遠東通訊園區」目前為止已經開發5棟商辦大樓,租戶包含谷歌、愛立信、聯合利華、群暉科技;住宅部分已完工1棟,後續仍有2棟規劃;零售專區則由遠東百貨進駐,醫療用地將設置亞東紀念醫院,園區同時已建有新北市圖書館總館與消防局大樓。
除了板橋之外,遠東集團在台北另擁有百揚大樓、遠企大樓與其他商辦不動產,桃園、泰山、五股、台中、宜蘭及花蓮也均有土地資產。其中桃園市土地規模最大,達8.46萬坪,鄰近元智大學與內壢火車站的「遠東新內壢開發案」蓄勢待發,新北泰山、五股設有遠東智慧物流中心,租賃給全虹並導入5G專網自動化智慧倉儲;台中市土地則租賃給愛買量販店。
遠東新三箭齊發 永續成長計畫啟動
生產事業擴充產能、加速土地開發、轉投資力求穩定收入
工商時報
遠東新(1402)28日法說會表示,因應關稅影響全球經濟變動,遠東新三大事業群啟動永續成長計畫。其中,生產事業持續擴充再生酯粒R-PET產能、擴大美國基地生產;加速土地開發事業,包括礁溪度假酒店一期工程、內壢整體開發;轉投資力求穩定收入,豐厚集團營運。
遠東新指出,集團R-PET產能從台灣出發,逐步延伸至中國、日本、美國、越南與菲律賓,並且計畫於馬來西亞設立新廠,目前在食品級再生酯粒產能已是全球第一。
至2024年,遠東新R-PET等綠色產品比例高達33%以上,目標是2030年比例達50%。
呼應川普的「MAGA」政策,看好美國內需市場,遠東新、Alpek & Indorama共同投資的美國德州聖體市PTA/PET一貫廠,年產能PET 110萬噸及PTA130萬噸,未來三方將依1/3合資比率分別獨立採購原料及取得產出數量。
至於土地開發事業資產活化計畫,遠東新礁溪成衣廠敲定一期工程,規劃打造獨棟別墅概念的度假酒店,面積30,694坪,設置172間客房,並於2027年春季啟用,後續可望透過第二期工程擴大當地營運規模。另位於新北板橋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住宅新案「遠揚之森2」也即將登場。
至於遠東新面積約3萬坪的內壢廠開發案,已在2020年向桃園市政府申請都市計畫變更,市場預期,包含住宅專區、商業專區、醫療專用區及公共設施用地的「內壢(桃園市)土地開發計畫」,最快明年啟動。
遠東新持有遠傳電信、亞泥、遠百、東聯、遠東商銀、宏遠、裕民航運,目前帳面價值高達793億元、市值超過1,570億元。
遠東新指出,轉投資事業收入穩定,今年上半年占合併營收45%。
2025.08.29 工商時報
北市破億豪宅 半年只賣10戶
在私法人買房限制、央行信用管制、政經干擾下,建商推案興趣大減,銷況也進入長期抗戰
屢被打房政策當作祭旗的大戶豪宅高光時刻不再。最新實價登錄資訊顯示,台北市總價破億元的豪宅案,今年上半年只成交10戶,受限平均地權條例2.0版限制私法人買房,及中央銀行限縮高價住宅貸款至3成、且無寬限期等緊箍咒的衝擊,建商已意興闌珊。
住展雜誌彙整今年台北市推出新案,且成交總價1億元以上的實價揭露資訊,發現上半年以來只推出3案,包括大安區遠企附近「德運安和」、「敦南詠楽」、中山區「宏築臻玥」,對比去年有6筆新案出現不少億元戶,高總價產品明顯縮水。成交揭露戶數方面,上述新案總價上億元的戶數,只成交10戶。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央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緊縮貸款為3成、且無寬限期,且過去常見公司法人名義購置的節稅效益也受限,持有成本也面臨房屋稅加成計算,若為多屋大戶,又會因囤房稅調整而增添持有成本,政策面已相當不友善。
加上房市景氣差、政經不穩定干擾,金字塔頂端富豪的資產布局,若非一線高知名度社區,或價格划算、個人需求等因素,在現金為王、謹慎投資的考量下,豪宅市場買氣弱化,建商推案也興致缺缺。
調查也顯示,上半年成交總價1億元以上豪宅預售案,「德運安和」有3戶揭露,其中每坪單價站上200萬元以上,只有1戶。
至於「敦南詠楽」成交總價1億元至1.2億元,一共5筆;惟主力坪數不乏40、50坪,多有總價6,000多萬元,可避免因跨越豪宅門檻帶來的限制。
上半年還有「宏築臻玥」2戶,成交總價在1億元以上。
去年推出的「森仰」也揭露近20筆的總價破億元成交案例,其中有4筆的成交總價都超過2億元,但是每坪單價並未跨越200萬元。
陳炳辰指出,豪宅市場已相對黯淡,下半年還有西華飯店危老改建案、南港築源建設案等高單價住宅案,有機會登場;不過在銷況上,恐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2025.08.29 工商時報
5縣市房屋交易縮逾3成
全台不動產市場進入寒冬,恐將重現2016~2017年房市谷底。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前七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年減26.8%,尤以過去房市熱區如新竹縣市、南二都等處量縮最明顯,房仲業者認為,如果下半年交易未見回升,全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恐面臨26萬棟大關保衛戰。
據內政部統計顯示,自2016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創下24.5萬棟低點以來,隨著房市景氣復甦,交易量逐年擴增,2019~2024年連續五年全年交易量均突破30萬棟,去年更創下35萬棟的近年新高。
不過去年底房市急凍,今年單月交易量都在2.4萬棟以下,累計前七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5.4萬棟,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
以各縣市來觀察,除了苗栗縣持平,其他縣市皆量縮,基隆市年減46.9%居冠,新竹縣市及高雄、台南年減幅均逾3成,反映過去因產業投資帶動房價大幅攀升的區域,投資置產買盤旺盛,在房市景氣反轉後,投資買盤退散、自住買盤觀望,量縮情形更明顯,若非部分地區因有不少預售案交屋潮挹注,否則中古屋市場量縮情形應更嚴峻。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表示,全台上半年受中央銀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餘波衝擊,加上限貸令使買盤進場意願降溫,整體買氣急凍,以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的全台前七月交易量來觀察,2016年為13.3萬棟最低,2017年15.1萬棟次低,今年的15.4萬棟堪比當年慘況。
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市場適逢近年來最大交屋潮將至,房市前景不明朗,加上關稅問題後座力尚未浮現,若此狀況延續,今年全年交易量恐面臨26萬棟保衛戰。
2025.08.29 工商時報
商用不動產 前八月交易破千億
科技業、REITs躍居大買家
半導體上下游擴廠需求熱,商用不動產交易額今年前八月突破1,000億元大關。第一太平戴維斯28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前八月全台累計成交金額1,13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成,首推電子科技業為最大買家,半導體上下游產業更躍居最大戶買主。
其中,第一季成交約531億元,第二季約345億元,7~8月短短兩個月成交量也有258億元。
今年截至目前,最大買家為電子科技業,購置金額達455億元,但規模比去年同期減少130億元;第二大買家為REITs以及投資公司等專業投資機構,購置金額197億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黃瑞楠表示,科技業需求主要來自半導體上下游廠商,隨著半導體大廠在中、南部建廠計畫陸續推進,不少廠商鎖定科學園區或距離園區車程30分鐘以內的產業園區設廠,除了現有廠房規格是否合用以外,廠區排汙與水電等基礎設施,成為半導體相關產業購廠的核心考量。
第一太平戴維斯26日剛協助完成的達佛羅中部科學園區廠房交易案,總金額6億元,即是由興櫃公司頌勝科技旗下半導體關鍵材料商智勝科技取得,未來完成產線布局建置後,可以就近服務主要客戶。另外,第一太平戴維斯也成功標售台南官田的廠房交易案,買方同樣為半導體供應商,因應南部科學園區客戶需求,進一步購廠擴張產能。
黃瑞楠指出,相較科技業營運表現穩定,傳產製造業面臨這波經濟衝擊,不少企業盤點手上閒置或使用率低的廠房,加速資產活化,期下半年可望出現更多傳產業積極活化資產。上周,第一太平戴維斯就協助傳產紡織業出售桃園蘆竹廠房,總金額4.7億元,買方為上櫃公司白紗科技。
2025.08.29 工商時報
卓揆喊話「銀行水龍頭要開大」…長虹領漲 營建股蓄勢待發
2025.08.28 20:30
房貸塞車嚴重影響房市交易,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呼籲「水龍頭開大一點」,不但央行9月理監事會房貸管制受矚目,營建股也頻頻按讚,營建股績優生長虹(5534)28日除息5.5元,依27日收盤價80元計,現金殖利率達6.88%;除息參考價為74.5元,在看好商辦市場、及北士科題材下,買盤紛紛卡位,開出紅盤!漲幅達2.28%,收高在76.2元,上演慶祝行情,朝向填息之路邁進。
營建股股價今年以來,跌幅已逾一成;接下來華建(2530)、興富發(2542)、新潤(6186)、欣巴巴(9906)等將陸續除息,現金殖利率行情值得關注。
營建股今天在閣揆呼籲「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下終於回神,跌深反彈,部分擁有現金殖利率個股,紛紛翻紅。
其中指標為長虹,28日除息行情發威,大漲1.7元,以76.2元收紅,向填息之路正快步前進。
長虹日前才舉辦法說會,釋出下半年將有新案密集完工交屋的喜訊。長虹台中梧棲總銷達40.38億元大案「長虹天韻」第三季將進行入帳,已售九成,可望為下半年業績注入強心針;另外,還有大直「長虹新時代廣場」,每年挹注2億元租金收入;至於總銷30.1億元「松德長虹」,力拚12月底開始交屋,主要業績會在明年才能認列。
接下來,還有多檔營建股將陸續除息,昨天股價表現也不俗。華建9月8日除息1.1元,上漲1.79%至31.30元;興富發9月25日除息2元,上漲0.96%至41.90元;新潤9月3日將除息1.52元,28日收高在68.3元,漲幅為0.74%。
另外,欣巴巴預計9月4日除息6.5元,惟28日下跌0.56%至70.7元,現金殖利率達9.19%,高股利題材有撐。
2025.08.29 工商時報
高雄輕軌和鐵路地下化站體 增額容積代金改為市價計算
2025.08.28 17:56
高雄輕軌和鐵路地下化站體周邊,開發商之前申請增額容積,係以100%繳交代金,且代金是以土地公告現值計算,不過,隨著新規定的改變,開發商未來計算代金的基礎將改為土地市價,以回歸市場機制;但為使開發商的公益負擔有其他選擇,新制度將允許開發商在申請增額容積時,最少50%需採繳交代金,其餘的部份,則以公設地抵繳。
高市府28日由副市長林欽榮主持第134次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環狀輕軌及鐵路地下化鳳山計畫等,重大建設增額容積變更案,對齊中央及五都規範,確保增額容積價值,反映市場機制,並建立穩健的財源挹注高市重大建設。
林欽榮表示,此次修正內容係配合中央政策方向、「都市計畫容積移轉實施辦法」、「高雄市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及「都市計畫法高雄市施行細則」第24條之5規定,進行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調整增額容積價金計算方式
將計算基礎由原「公告土地現值」改為「市價」查估,與其他五都制度接軌,讓增額容積的價值能反映市場機制,並增訂以公共設施保留地折抵價金的彈性機制,期建立穩健的自償性財源,優先挹注捷運黃線等重大建設。
高雄都發局說,新制有兩大重點:一為價金計算方式改採市價,未來將委託3家以上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共同查估,以確保估價結果的客觀公正;二為提供「半價半地」彈性選項,申請人得繳納至少50%的現金,餘額部分得以捐贈公設保留地方式抵繳,公共設施保留地項目,除依「高雄市政府審查容積移轉申請案件許可要點」第4點所列10項公共設施保留地外,新增停車場及捷運設施用地。
2025.08.29 Yahoo新聞網
全台最高爛尾樓將法拍 28層建案底價近85億
新北市淡水區的小坪頂擁有無敵景觀,但卻因為同時倒了8個建案,被房產界戲稱為「八卦山」!而全台最大的爛尾樓也佇立在這裡,因為開發商利用旗下公司向銀行詐貸,停工多年,如今正式落入法拍市場,一拍底價高達84.63億元,成為今年法拍底價最高價!
高聳建築佇立眼前,空拍機飛到至高點,往下看實在壯觀,但靠近看卻發現中間鏤空,只有梁與樓柱結構體,就連中庭的裝置藝術都呈現尚未完成的狀態,這個案子位在新北淡水,是全台最高的廢墟爛尾樓,宛如一棟豪華孤城。
《非凡新聞》記者傅儀文:「這個最大爛尾樓地點就在淡水的小坪頂山上,是地上28層、地下5層的物件,但已經閒置多年,如今正式流入法拍市場,一拍底價來到84.63億元。」
天價的拍賣價成為今年金額最大宗的法拍案,最早在1998年取得建照開工,預計2018年完工,因為擁有無敵絕美景色,當時單坪甚至喊到80萬上下,但因為開發商利用旗下公司向銀行詐貸,最終演變成爛尾樓,建案經過3次改名,一度傳出有金主洽談有意續建,最後卻還是不了了之,落入法拍。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我會認為說這個價格還是估高,因為第一個這個區塊的平均單價並沒有說是特別高的一個狀況,而且以目前建商要向銀行做一個融資貸款這個部分都有相當的受限,取得上會比較困難。」
而其實淡水小坪頂被房產界戲稱是八「卦」山,因為同時倒了8個建案,是北部最大爛尾樓聚落,像是由中國地產大亨投資興建的豪宅,曾經吸引許多大陸人買進,但後來出現「萬通條款」,也就是同一社區陸客買家比例不得超過10%,最後不乏出現許多賠售案,甚至落到法拍市場。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這個價格其實落差非常大,以去年來講的話,中古屋的一般成交行情,大概落在20到25萬左右,但是呢,我們知道像天境360這個建案,它在2019的時候,最高單價來到80萬以上。」
淡水小坪頂因為擁有無敵景觀,加上親民總價吸引消費者目光,但卻也有大量物件落入法拍市場,讓房屋市場呈現兩極化現象。
2025.08.29 經濟日報
看好重建效益 達欣砸6.8億元向南山人壽買敦南2層商辦
2025/08/28 20:39:34
商用不動產又有交易。達欣工(2535)28日公告,以6.85億元購入達欣企業大樓高樓層10樓、11樓二個整層約526坪辦公室作為自用辦公用途,該案係向南山人壽購置取得,短期內仍將回租予南山人壽使用。
達欣工程發言人陳士修表示,達欣持有該大樓超過一半產權,購置考量主要是基於未來的都更危老效益,朝向頂級A辦開發,若有其他樓層釋出,仍有意願購置。
達欣工近年購置土地、商辦頗為積極,皆瞄準蛋黃區,亦有推案,其中今年推出的北士科「達欣文萃」,更受惠於輝達(NVIDIA)效應,短短數月就完銷。
執行本案的顥天國際管理顧問邱鼎峯業務總監表示,此次達欣工程購入該大樓10樓、11樓,為繼2022年購入同棟3樓後,近年內再次出手購置的個案。而加計集團原自有辦公室,達欣工程在該大樓已持有一定比例之產權,無論短期自用或中長期再開發,都是一筆十分有利的投資。
該案位在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92號,辦公室面積約526.19坪、另含6個坡道平面停車位,以成交價約6.85億元拆算,辦公室均價為每坪125.6萬元、停車位均價400萬元,符合正敦化南路第一排辦公室交易行情。
2025.08.29 中央社
合庫銀申請中房貸逾500億 核准案件年底前撥款
針對房貸排撥狀況,華銀今天表示,由於目前額度相對比較緊,正常情況下大約2至3個月可撥放;合庫銀估有新台幣500至600億元案件申請中,核准案件年底前全數撥款。
華南金控與合庫金控均於今天舉辦法說會,公布上半年營運績效。
華南金公布2025年上半年自結稅後淨利新台幣116.82億元,年增4.2%,每股稅後盈餘(EPS)0.85元;合庫金公布同期合併稅後淨利100.14億元,年減3.63%,每股盈餘0.65元。
華南銀行副總黃守良提及,華銀優先針對首購、新青安、已核未貸等做撥放,其他部分會採取較保守的態度,另因額度相對比較緊,仍會有排撥情形,正常情況下大約2至3個月可撥放。
談及目前房市出現「量縮」情形,黃守良觀察,今年前7月房市交易棟數年減27%,加上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民眾擔憂房貸利率提高、或有「貸不到」疑慮,影響購屋信心,種種因素下,他認為房價有機會下修,尤其是高雄市、台南市、嘉義縣等,可能出現小建商釋出餘屋的狀況。
合庫銀管理層也指出,截至6月底房貸餘額達新台幣8500億元,較去年底增加5%至7%,另因目前房貸申請量大,目前還有500至600億元申請中,但只要已核准案件一定會在今年底撥款,後續承做仍以自住、首購、新青安與換屋族等族群為主。
針對匯率影響,華銀行政管理群副總經理江景平分析,新台幣兌美元每變動1元,將影響華南銀淨值約新台幣16億元、稅後淨利約1.2億元。華南金管理層則說明,基於國際政經情勢、美國關稅政策、電價調漲等不確定因素,研判央行今年降息可能性低。
子公司營運表現方面,華南金表示,華南銀行2025年上半年利息淨收益與手續費淨收益皆呈雙位數成長,自結稅後淨利112.54億元、年成長9.6%,為歷年同期新高;華南永昌證券自結稅後淨利6.31億元、年減約4成;華南產險自結稅後淨利7.76億元、年減12.4%,但簽單保費總收入82.97億元,改寫歷年同期新高。
華南金補充,華銀致力培育財富管理業務專業人才,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持證人數突破250人,蟬聯公股第1。高資產客戶數逾1300人、總資產規模(AUM)近1200億元,另已申請13項亞灣區試辦業務,並於高雄分行開辦亞灣區業務。
合庫金則表示,合庫銀行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成長4.53%,全行總放款餘額及總存款餘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4.54%及4.35%,動能穩健成長。
2025.08.29 經濟日報
「敦富木白」大二房、低公設引領十三期輕奢生活受矚目
2025/08/28 19:55:56
台中市十三期重劃區正值成形關鍵期,區內不僅擁有捷運綠線既有站點,同時中興大學BOT智慧醫療園區也如火如荼的啟動。結合教育、交通與生活建設的整體發展,讓十三期躍升為台中市區備受矚目的宜居板塊。
在這片建設利多持續醞釀的成熟生活圈中,由在地深耕品牌敦富開發推出的「敦富木白」,以「白派建築」語彙打造清新俐落的現代住宅立面,訴求純住宅、無店面規劃,並以26.9%超低公設比,實現高效生活空間,受到市場矚目。
敦富開發總經理吳崇銘指出,敦富開發長年以營造為本,曾參與921震災緊急修復,累積30年營建經驗的團隊,秉持「不多說,只想做好本分」的職人精神,每一案皆由品牌自主管控工序與品質,嚴選建材,推案節奏穩健,重視口碑與價值累積。
基地位於東興三街、兒童公園預定地旁的「敦富木白」,規劃地上5層樓共12戶,坪數在27至28坪,每戶總價約1,700萬至1,800萬元(不含車位)。
吳崇銘表示,「敦富木白」產品規劃以大2房雙衛為主,戶戶雙面採光、衛浴皆開窗,兼具格局實用與生活舒適。基地座落十三期核心區位,鄰近中山醫學大學與大慶生活圈,周邊擁有熟成商業機能、學區資源與醫療照護配套。
此案步行可達綠川水岸步道,日常即享自然綠意與悠閒節奏。捷運綠線與台鐵大慶共構站近距可達,南來北往交通便捷,無論自住或置產皆具長期潛力。
吳崇銘強調,「敦富木白」選擇在十三期的黃金節點公開,不為話題,只為真正喜歡安穩生活節奏的居住者,預留一處低調純粹的城市角落。而目前此案獲得不少退休族群青睞,由於距離中山醫學大學很近,也有買家看好租屋市場需求。
2025.08.29 中國證券報
招商積餘:上半年營收91.07億元 同比增長16.17%
8月27日晚,招商積餘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1.07億元,同比增長16.17%;實現歸母淨利潤4.74億元,同比增長8.90%。
報告顯示,上半年招商積餘物業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8.00億元,同比增長16.79%。其中,基礎物業管理業務營收68.49億元,占上半年營收比例為75.20%,成為業績增長的壓艙石。
招商積餘表示,上半年公司在物業管理業務多個領域積極拓展、持續發力,報告期內,新簽年度合同額17.64億元,其中協力廠商項目新簽年度合同額為15.92億元(千萬級項目貢獻新簽年度合同額占比58%)。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在管物業項目2370個,覆蓋全國超160個城市,管理面積為3.68億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政府公建、產業園區、金融服務等細分賽道中標優質項目超50個,繼續保持在協力廠商非住宅賽道的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招商積餘作為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是國內A股物業管理行業龍頭企業,在機構類物業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為客戶提供全業態、全價值鏈、全場景的綜合解決方案。公司榮獲克而瑞物管、中物研協聯合發佈的“2025中國物業服務力百強企業TOP3”“2025中國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500強第3名”。
2025.08.29 中國證券報
美的置業:上半年營收利潤同比雙增 首次宣派中期股息
8月28日,美的置業(03990.HK)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發佈會。2025年上半年,美的置業實現營業收入20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物管服務板塊貢獻收入9.3億元,同比增長9%,開發服務板塊貢獻收入5.0億元。公司歸母核心淨利潤3.1億元,同比增長119%,毛利率為30.8%,維持較高水準。在行業深度調整期,美的置業輕裝上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協同發力,駛入新發展週期。
在財務結構方面,公司總資產達94.9億元,淨資產49.8億元,經營性淨現金流4.4億元,無有息負債,現金總量保持12.7億元的充裕水準。
在股東回報方面,美的置業堅定貫徹高分紅政策,首次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累計每股派息約7.61港元,實物分派下的現金替代每股5.90港元,合計每股13.51港元。自2018年上市以來,美的置業秉承價值分享,持續七年在行業內保持具有競爭力的派息政策,以實際行動回饋股東的信任與支持。
美的置業執行董事兼總裁王大在在業績會上表示,當前地產行業正處在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提質”的轉型期。美的置業將堅定圍繞地產產業鏈,面向行業新形勢和新需求,以開發服務與房地產科技為核心,致力於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與運營。
王大在表示,美的置業脫胎於製造業,工業製造的精准高效和科技智慧賦能融入了公司的產品基因。當前,公司產品更加聚焦現代美學、功能優先、材料優質,以智慧家居環境賦能居住體驗,以工業級精密標準重塑品質住宅新標杆。美的置業會以更有耐心、更具匠心及更富同理心的態度認真打磨產品力,提供新週期下客戶真正滿意的好產品。
王大在強調,公司將堅持“服務+”戰略,聚焦一二線城市,夯實住宅、產業園、醫療康養等多業態服務能力,通過差異化產品力和精益服務深度賦能45萬家庭、150萬業主,以精細化運營提升客戶全生命週期價值。
2025.08.29 澎湃
碧桂園服務:上半年營收231.9億元,未來物業服務定價權應該是客戶的
8月27日,碧桂園服務(06098.HK)召開中期業績溝通會,執行董事、總裁徐彬淮,執行總裁、首席財務官黃鵬,副總裁、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張豔芝,副總裁、首席技術官趙曉光,投資者關係總經理林文韜等出席會議。
上半年,碧桂園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31.9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達136.1億元,同比增長6.7%;社區增值服務收入21.0億元,同比增長5.3%;“三供一業”服務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51.6%。
利潤方面,期內,碧桂園服務實現毛利43億元,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約15.7億元。同時,期末公司銀行存款和結構性存款約164.7億元。
截至6月底,碧桂園服務管理物業專案總數8108個,收費管理面積增至10.6億平方米,其中位於一二線城市專案的收費管理面積約占40.2%。
對於外界關注的關聯方收入,碧桂園服務同時介紹,公司堅持高度市場化的運作,關聯方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從2018年的20.3%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已基本實現從傳統地產依賴型模式向獨立市場化運營的轉型。
徐彬淮表示,當前物業費降價的呼聲反應了行業發展還不夠規範的現狀。近期國家關於扎實開展物業服務領域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的政策出臺,對物業企業的誠信經營、合規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長期來看對推動行業規範穩健發展是好事情。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頭企業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因為頭部企業在規範經營、品牌重視、數位化能力投入等方面擁有更多的優勢。
徐彬淮稱,未來三到五年,碧桂園服務將回歸客戶導向,走向合理的盈利空間。“未來物業服務定價權應該是客戶所擁有的,物業企業要做的是與之匹配,並且做到誠信公開。公司將結合客戶的需求,將毛利率調整到一個合理的水準,同時積極拓展市場、高品質發展,希望保持毛利額的穩健合理增長。”
2025.08.29 澎湃
合生創展集團:上半年營業額降逾五成,行業庫存壓力有望進一步改善
8月28日,合生創展集團(00754.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額約64.71億港元,而2024年同期為138.09億港元,同比下降約53.13%;毛利約25.51億港元,同比下降約32.17%;毛利率為39%,2024年同期時為27%;股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17.32億港元,而2024年同期時公司股權持有人應占收益約10.72億港元。
合生創展集團在財報中稱,期內,加回除稅後投資物業估值虧損淨額7000萬港元、除稅後捐贈為1500萬港元、出售一家聯營公司虧損淨額18.1億港元、除稅後資產處置虧損400萬港元,可供出售的發展中物業及可供出售的已落成物業以及財務資產減值撥備6.23億港元,核心利潤為7.9億港元,較去年減少1.46億港元。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每股0.46港元。公司現金及銀行結餘約84.25億港元,2024年同期為113.98億港元。
上半年銷售及預售合約出售的物業達79.28億元,其中物業合約銷售為72.25億元,裝修合約銷售為7.03億元。交付的建築面積總計為125754平方米,已落成總建築面積約為100139平方米,預計在下半年落成的總建築面積約為1351634平方米。
截至6月30日,集團已簽訂銷售及預售合約但尚未交付給買家的建築面積為919227平方米。交付之後已收所得款項總計約282.2億港元,將在下半年及之後在集團財務報表內確認為收益。截至6月30日,合生創展集團的土地儲備為2656萬平方米。
截至6月30日,集團的短期銀行及其他借款總額(包括保證金貸款)約為220.28億港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80.1億港元,集團未能按約定還款日期償還本金及利息合計約8.46億港元的若干借款(違約借款),該等違約事件進而導致合計約75.62億港元的若干銀行及財務機構借貸觸發交叉違約。
對於下半年的展望,合生創展集團在財報中表示,下半年,房地產行業進入關鍵轉捩點,政策的態度從鼓勵供給放量到支持供給提質。國內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不斷增強進一步築牢房地產企穩的經濟基礎。官方釋放出“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信號,預計將圍繞穩定預期、啟動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四個關鍵維度全面發力穩市。
考慮到去年四季度在一攬子政策帶動下銷售基數顯著抬升,預計下半年銷售同比降幅較上半年可能小幅擴大,但核心城市高品質項目入市有望延續市場修復態勢,隨著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儲政策的全面落實,行業庫存壓力有望進一步改善,房地產市場有望加快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平衡,逐步邁向高品質發展,集團在嚴守財務安全的前提下強化盈利韌性。
2025.08.29 澎湃
富力地產:上半年淨虧損40.82億元,境內工作重點在於資產變現
8月27日,富力地產(02777.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
財報顯示,上半年富力地產的營業額約41.65億元,同比減少60%,主要因為期內交付銷售物業460960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交付的887900平方米減少約48%。期內整體平均售價約為9000元/平方米,2024年同期則為11800元/平方米。
投資物業租金收入由2024年上半年4.25億元減少26%至3.13億元,酒店營運營業額由去年同期27.62億元下降70%至8.27億元。
上半年整體毛利為12.59億元,而2024年同期為13.29億元。物業發展方面,期內毛利率為19.4%,而2024年上半年為10.9%(除去存貨減值撥備)。
上半年富力地產淨虧損40.82億元,而2024年同期則錄得淨虧損23.31億元。期內的淨虧損主要由於中國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導致來自物業開發的收入下降。此外,2024年上半年集團出售附屬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錄得淨收益,從而減少了去年同期的虧損,也是今年虧損增加的另一原因。
截至6月30日,富力地產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6.88億元,受限制現金約28.19億元。
富力地產在財報中表示,鑒於中國房地產行業當前的市場形勢,集團在應付各項挑戰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儘管目前情況導致長遠策略難以實施,但管理層無需就業務經營及整體策略進行重大調整。隨著時間推移,中國政府已逐步明確房地產行業乃GDP增長的重要支柱,並強調加大對行業的支持力度。這令市場樂觀認為房地產行業若要快速企穩,積極的刺激措施至關重要。因此,多項旨在緩解行業當前困境、遏制不利形勢的圓桌會議及政策正處於商討階段,這將為集團及整體行業氛圍帶來積極作用。
富力地產稱,集團的經營取決於按月協議銷售額,儘管個別月份的銷售額有所改善,協議銷售額仍會出現波動。集團將繼續專注於維持穩定的協議銷售額,作為提供財務資源的主要流動資金,以供日常經營所需。按月協議銷售額受到該月的存貨供應、管道、週期性趨勢及節日等因素影響而有所波動。集團將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調整各時期的銷售策略,務求在本財政年度剩餘時間內,保持穩定的銷售勢頭。
在過去十二個月內,管理層持續與財務顧問及投資者保持溝通,致力為境內及離岸投資者、銀行及債務投資者制定切實可行的全面重組計畫。在中國(境內),工作重點在於將資產變現,並聚焦集團持有的龐大且估值可靠的非住宅物業(相比之下,住宅開發專案評估難度較高)的資產信貸類別。就離岸企業行動而言,關注重點則主要在於以美元計價優先票據所涉及的風險。集團已提出重組計畫,以供票據持有人審議及投票。
按照該計畫,方案需要獲得75%的票據持有人加入方能生效。目前僅有一半以上的票據持有人參與,部分持有人則尚在溝通中。由於其餘的投資者較為分散且態度被動,管理層正與財務顧問緊密合作,以接觸更多目標投資者並展開更深入對話,以爭取其支援該計畫。根據迄今為止進行的溝通進展,管理層深信能進一步取得突破,讓重組計畫持續向前推進。
對於未來的展望,富力地產稱,集團在流動資金管理上將維持節約方針,並確保即使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將會持續較長時間,仍具備充足的靈活性應對各種狀況。管理層應對過往挑戰時已充分展現其豐富經驗及策略。
2025.08.29 新浪網
上海推出樓市新政 “組合拳” 外環外限購鬆綁釋放購買力
8月25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政策措施的通知》,進一步放寬樓市限購政策,涉及調減住房限購、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信貸以及完善個人住房房產稅等措施。這是繼北京市之後,又一個一線城市對房地產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與北京市類似,上海市也選擇了“以外為界”的鬆綁策略,但力度更大、範圍更廣。具體來說,包括調減住房限購政策,符合條件的居民家庭在外環外購房不限套數,成年單身人士按照居民家庭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優化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利率定價機制安排方面不再區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完善個人住房房產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的第一套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購買的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在合併計算家庭全部住房面積後,給予人均60平方米的免稅面積扣除。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政策高度吻合市場訴求,惠及面廣,尤其對單身人士購房、外環外購房會帶來積極作用,也將為全國新一輪政策調整優化和市場向好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進一步分析表示,上海市外環外購房套數放鬆,這一政策方向和北京市保持同步,也是針對市場需求不足的區域進行針對性放鬆。從北京市的政策效果來看,放寬週邊限購後,市場熱度上升表現明顯,但由於上海的外環內新房供應占比高於北京,並且今年以來持續有核心區的優質地塊供給,因此預計這一政策對上海新房市場的整體拉動力會弱於北京,但對二手房尤其是外環外二手房的拉動作用可能強於北京。
張波認為,優化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不再區分首套和二套,這一政策思路更值得關注。未來,銀行側的房貸視角將從“購第幾套房”的單一維度,轉換到多維綜合考量,更關注購房客戶風險狀況等因素,靈活地確定每筆貸款的利率水準,有助於銀行優化信貸資源配置。從當下來看,這一政策效果總體降低了換房的資金門檻,使得改善性需求得到釋放。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表示,上海樓市新政策旨在降低符合條件的居民購房門檻和壓力,緩解外環外庫存壓力及提振市場信心。對於5個新城核心區改善項目是利好,當前外環外區域的庫存占比達80%,成交占比約60%,放開外環外套數限制有利於降低外環外區域的庫存壓力。同時,政策有引導改善需求向外環外釋放的趨勢,可以預判未來外環外區域將會看到更多低密地塊,會有更多符合好房子品質的規範進一步落地。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上海樓市政策調整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新變化的背景下做出的。今年以來,儘管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出一定的復蘇態勢,但上海房地產市場仍面臨一定壓力。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上海二手房成交約12.7萬套,其中外環外成交約6.5萬套,占比約51%,新房、二手房外環外均為成交主力,但外環外區域庫存壓力較大,新房庫存占全市70%,消化週期超過20個月,同時外環外二手房庫存掛牌量占比近40%。
2025.08.29 新浪網
中國奧園2025年中期股東應占虧損88億 上年同期為盈利223億
8月28日,中國奧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奧園”)發佈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及提名委員會組成變動。
報告期內,中國奧園總營業額為人民幣44.04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46.43億元有所下降;毛損為人民幣28.41億元,較2024年同期有所增加;期內虧損為人民幣94.8億元,2024年同期為盈利221億元。
報告期內,中國奧園股東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88.14億元,而2024年同期則錄得溢利約人民幣223.12億元,其中包括境外債務重組收益約人民幣266.38億元。
業務回顧方面,中國奧園上半年物業合同銷售額為人民幣40.2億元,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為43.6萬平方米。
財務狀況方面,流動比率為0.8。現金及銀行存款為人民幣3.28億元,銀行及其他借款為人民幣494.51億元,優先票據及公司債券為人民幣233.59億元。
董事會決議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29 21世紀經濟
房地產反洗錢升級 這四類 “漂白” 方式將被嚴查
8月26日晚間,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印發《房地產從業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房地產領域的反洗錢工作做出規定。
《辦法》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房地產仲介機構(統稱為房地產從業機構)不得向身份不明的客戶銷售房屋或者提供經紀服務。客戶拒不配合提供身份證明材料等資訊的,可以拒絕向其銷售房屋或者提供經紀服務,並根據情況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報告。
房地產從業機構發現或者有合理理由懷疑客戶擬進行的房屋交易與洗錢等犯罪活動相關的,應當及時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提交可疑交易報告。
《辦法》還規定,房地產從業機構應當採取妥善措施,完整、準確地保存獲取的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期不少於十年。
相比此前保存客戶資料“不少於五年”的規定,延長了一倍。
這也是迄今為止,主管部門出臺的對房地產反洗錢工作最細緻的一份文件。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洗錢手段日益複雜多樣,新問題不斷湧現,現有法律法規難以完全覆蓋和有效應對。《辦法》的推出,對於規範房地產交易、遏制洗錢及相關犯罪有著積極意義。
反洗錢監管不斷強化
《辦法》的出臺,是在我國反洗錢監管範圍不斷擴大、工作趨於細緻的背景下實施的。
洗錢是指將犯罪或其他非法違法行為所獲得的違法收入,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轉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為。
早在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便設立了洗錢罪。此後隨著法律的修訂,對洗錢罪相關情形的界定不斷細化。如今,毒品、黑社會、恐怖活動、走私、貪污賄賂、破壞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詐騙等多類犯罪被納入洗錢罪的上游犯罪範圍。
近些年,我國對洗錢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資料,2023年共起訴洗錢罪2971人,是2019年起訴洗錢罪人數的近20倍。2024年上半年起訴洗錢罪1391人,同比上升28.4%。
與此同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
200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以下簡稱“反洗錢法”)獲得通過,並於次年1月1日起執行。由於當時的洗錢主要通過金融機構進行操作,該法律也主要對金融機構在反洗錢中的法律責任做出界定。
此後,隨著金融領域反洗錢監管日趨嚴厲,不法分子的洗錢管道逐漸向房地產、貴金屬、寶石等大宗交易領域蔓延。
為加強房地產領域的反洗錢工作,2017年,住建部、央行、銀監會(時稱)出臺《關於規範購房融資和加強反洗錢工作的通知》(建房〔2017〕215號),強調開發商、房產仲介在反洗錢中的義務。該通知還要求開發商和房產仲介“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且保存期限不少於5年”。
第二年,央行發文加強特定非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管工作,再次強調開發商、房產仲介應當履行反洗錢義務。
2021年6月,“反洗錢法”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增加了有關特定非金融機構反洗錢的內容。新法提到的“特定非金融機構”中,就包括“提供房屋銷售、房屋買賣經紀服務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或者房地產仲介機構”。
2024年11月,新修訂的“反洗錢法”獲得通過,於今年1月1日起執行。
分析人士指出,《房地產從業機構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的出臺,契合了當前反洗錢法律日益完善、監管範圍不斷擴大、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非金融機構反洗錢的另一個重要領域,《貴金屬和寶石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已於今年4月完成徵求意見,今年8月1日起施行。
房地產洗錢的路徑與特點
從開發的角度,房地產具有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特徵;從交易的角度,相較其他商品品類,房地產的大宗交易特徵也十分明顯。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房地產都是“黑錢”流入的溫床。
一位房地產投融資領域的資深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通過房地產進行洗錢的行為有一個典型特徵,即“大錢走開發,小錢走交易”。
該人士指出,有關房地產的洗錢案例中,不少和貪污腐敗掛鉤。當權者利用手中的權力,在專案審批、用地規劃等方面大開方便之門,開發商則以暗股等形式進行回報。在此過程中,不法官員既獲得了灰色收入,同時也可借機洗白。
而在“小錢”交易中,操作的方式更多。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全球總部合夥人李松律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通過買房、賣房進行的洗錢操作,有四種常見的方式:
1.化整為零分拆購房。找親戚朋友當“替身”(即常說的“白手套”),房產證寫“替身”的名字,但實際是自己控制。或者自己分多次、用不同帳戶給開發商付錢。
2.名虧實盈投資房產。將房子以“虧本價”賣給親戚朋友,後者再以市場價出售。或者將黑錢混在“裝修費”裡,以“房價+豪華裝修費”的高價賣掉房屋。
3.利用房企及關聯企業“漂白”。與房企或建築公司串通,簽訂虛假工程合同,並以黑錢支付。再以“買房優惠”“工程款返現”等方式返還。
4.註冊空殼公司。用黑錢註冊空殼公司,以“辦公需要”的名義買房,再進行出租,租金就變成正常的“公司收入”。公司“經營不善”時,再把房子賣掉,黑錢就成為“公司清算款”。
李松還指出,近幾年,通過房地產洗錢的方式呈現出更加隱蔽且複雜、與金融工具結合更緊密、跨境洗錢增多等特徵。因此,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房地產市場供需形勢的逆轉,對於反洗錢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影響。
前述房地產投融資從業者指出,買方時代下,開發商、仲介爭搶客戶的情況十分常見,如果嚴格履行反洗錢義務,有可能影響到與客戶的關係,進而影響公司業績。因此,若無必要的監管措施,開發商和仲介主動履行義務的意願並不高。從這個意義上說,完善制度、強化監管也有其必要性。
就《辦法》的具體條款而言,受訪者普遍認為內容細緻,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其中,《辦法》除了對需要獲取的客戶資訊有細緻規定外,還對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市場主體的權責進行了劃分,重視程度明顯提高。此外,按照最新修訂的“反洗錢法”強化房地產從業機構的法律責任,也具有一定威懾力。
下一步,有關房地產反洗錢的相關措施有望以“地方版”的形式陸續落地。
北京是對房地產反洗錢佈局較早的城市。早在2020年,相關部門出臺《北京地區房地產行業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暫行辦法》,並向社會徵求意見。該檔共有5章,33條,對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資料保存、大額和可疑交易監測均有細緻規定,並附有對交易雙方身份資訊識別的標準化表格。
分析人士指出,此類檔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對反洗錢規定進一步落地並細化,將是下一步的趨勢。
2025.08.29 信報
佳兆業中期虧損擴至百億
佳兆業集團(01638)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虧損為100.3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虧損1.43元,不派中期息;至於去年同期虧損為91.15億元。期內,收益37.01億元,按年減少31.82%。該公司表示,截至6月底,集團的總借款大約為1337.39億元;其中,約1192.52億元必須按照要求或於一年內償還、約25.26億元須在1年至2年內償還、約101.2億元必須於2年至5年內償還,以及約18.41億元要在5年以後償還。
2025.08.29 經濟通
中國上城中期虧損降至602萬人幣,不派息
中國上城(02330)公布,截至6月30日止中期虧損602.2萬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虧損1641.4萬元有所收窄;每股虧損1.6分,不派中期息。
該集團指,收入7801.2萬元,升2.3倍;毛利59.4萬元,升24.8倍;稅前虧損收窄至631.2萬元。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2025.08.29 信報
飛揚第1期4伙限時折扣減4萬
餘貨盤繼續增優惠吸客。長實(01113)與新地(00016)合作的屯門飛揚第1期向指定4個2房戶提供直減樓價4萬元限時折扣,折實售價492.7萬元起。
由9月1日至30日期間,買入飛揚第1期2座1樓、5樓、10樓及15樓K室,均為實用面積468方呎的2房戶,可享扣減樓價4萬元的限時折扣。入場單位為2座1樓K室,折實售價492.7萬元,呎價10528元。長實營業部副首席經理楊桂玲指出,整個項目2022年6月開售至今累售逾九成,套現超過37億元。
新世界(00017)旗下北角皇都戲院重建項目283 King's Road的住宅部分皇都,買家於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指明40伙單位,可獲贈價值6.8萬元折扣。皇都至今累售331伙,買家包括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及主席鄭家純妻子葉美卿,以及廣東省政協常委、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黃少媚。
中原按揭為太古地產(01972)與中華汽車(00026)合作的柴灣住宅項目海德園第1期的買家,提供兩款最高九成按揭優惠,包括首三年或五年之定息率2.73厘,其後P(現為5.25厘)減1.75厘。經絡按揭同時提供類似按揭優惠。
另一邊廂,新地港島南區壽山村道超級洋房項目SHOUSON PEAK的17M號洋房,實用面積2972方呎,昨天以約1.34億元沽出,呎價44980元。
THE NATE全幢2.72億成交
第一太平戴維斯上月獲接管人委託放售尖沙咀彌敦道176號THE NATE全幢物業,終於落實以2.72億元成交。資料顯示,該物業地下至4樓為零售基座,5至12樓為共居式住宅,以現狀部分連現有租約及部分交吉出售。原本由施羅德基金在2016年以5.3億元購入,賬面貶值2.58億元或48.7%。
2025.08.29 信報
鑽石山啟翔苑綠表540萬賺兩成
近年樓市下行,但個別新居屋轉讓仍有錢賺。入伙約兩年的鑽石山居屋啟翔苑錄得首宗二手成交,為實用面積489方呎單位,以未補地價540萬元獲承接,原業主約4年賬面賺89.81萬元。
金滙地產組別經理彭淑玲表示,上述啟翔苑首宗二手成交,來自B座啟悅閣低層6室,單位實用面積489方呎,新近以未補地價540萬元易手,呎價11043元。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原業主2021年6月斥未補地價450.19萬元一手購入,賬面獲利89.81萬元,升幅19.9%。啟翔苑為「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0」其中一個居屋屋苑,提供940伙,並於2023年中入伙。
筲箕灣廣場兩月獲利11%
個別二線私樓見「鑊氣」,樓價約兩個月炒貴逾11%。中原地產副分區營業經理冼子明稱,筲箕灣廣場1座麗文苑低層H室,實用面積344方呎,2房間隔,本月初以398萬元放售,剛減至378萬元易手,呎價10988元。
原業主上月初以340萬元買入,較近期同類單位造價383.8萬元,低11.4%,持貨約兩個月沽出,賬面獲利38萬元或11.2%。買家為外區投資者,以該單位現市值租金約1.5萬至1.6萬元計,潛在租金回報最高可達約5.1厘。
2025.08.29 信報
上水天巒雙號屋 3,000萬沽 再貶21%
過去令不少業主「敗走」的上水天巒,再錄得洋房蝕賣個案,有雙號屋以3000萬元轉手,原業主賬面蝕800萬元或21.1%外,該洋房更約9年間兩度出現蝕賣。
資料顯示,天巒日內瓦大道南雙號屋,實用面積2454方呎,本月以3000萬元成交,呎價12225元,較原業主2016年購入價3800萬元,貶值800萬元或21.1%。
據悉,該單位第一手業主於2010年斥4101.4萬元入市,至2016年以損手價的3800萬元,把洋房轉售予前述離場的業主,換言之,連同今次再蝕賣,該洋房約9年間兩度經歷蝕讓易主。
多個投資者止蝕賣樓,據悉,投資者翁文通新近以2700萬元沽出西貢立德台一幢洋房,實用面積1506方呎,呎價17928元,較2013年購入價3450萬元,貶值750萬元或21.7%。
柏景灣3房戶16年升值95%
去年全線結業的別府拉麵,其執行董事呂惠光及相關人士,剛以1680萬元賣出大角咀柏景灣8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848方呎3房戶,呎價19811元,較2009年購入價860萬元,高820萬元或95.3%。
2025.08.29 信報
紀惠南區3住宅 放售意向2.62億
本地老牌家族紀惠集團及相關人士委託代理放售港島南區3項住宅物業,意向價合共2.62億元。
海天徑29號屋每呎索4.11萬
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部首席資深董事溫武忠表示,放售的3項住宅物業中,意向價最高為舂坎角海天徑29號洋房B,位於獨立地段的兩層高別墅,實用面積約3354方呎,5房間隔,設有花園、天台及私人車庫,以現狀及交吉形式放售,意向價約1.38億元,呎價約4.11萬元。
資料顯示,紀惠集團於1978年10月以325萬元購入,現時叫價較購入價賬面高出近1.35億元或逾41倍。
另外兩個物業為赤柱灘道10A至10B號Stanley Beach Terrace的10A號地下及10B號地下,每個單位實用面積約2832方呎,俱為4房間隔,並設有專屬車位。物業連租約出售,每個單位的意向價約6200萬元,呎價約2.19萬元,合共叫價1.24億元。
紀惠集團主席廖湯慧靄以個人名義持有上述兩個住宅單位,10A號地下於2017年12月以6600萬元購入;10B號地下在2017年6月斥6180萬元買入。即當年入市成本近1.28億元,現叫價賬面低380萬元或3%。
2025.08.29 信報
南商金融創新中心 呎價6,985元歷來低
近年入伙的長沙灣甲級商廈南商金融創新中心錄低價成交,該廈中低層一個單位僅以600萬元易手,呎價失守7000元,創該廈歷史新低,而原業主更要損手近一半離場。
據了解,是次易手單位為荔枝角道888號南商金融創新中心10樓B8室,建築面積約859方呎,成交價600萬元,呎價約6985元,屬該廈首宗呎價低於7000元的成交。
原業主2020年12月斥資1193.4萬元一手入市,持貨快將5年,賬面虧蝕593.4萬元,單位貶值49.7%。
早前易手的西營盤德輔道西322至324號The Henry全幢酒店,資料顯示,成交價逾1.83億元,買家為內地背景人士。酒店樓高24層,總面積約23881方呎,現有34間客房,平均每間客房作價約539.5萬元。
石鑑輝家族沽旺角地庫舖
另一方面,「麻雀館大王」石鑑輝家族成員旗下的友誠地產置業罕有沽貨,並以1280萬元售出旺角彌敦道731至733號振宜大廈的731號地庫,物業建築面積約2200方呎,每方呎成交呎價約5818元,該地庫舖位由音樂主題餐廳租用多年。
據了解,友誠地產置業於1989年10月斥資2300萬元買入振宜大廈的731號地庫、地下及1樓一籃子物業,現只沽出地庫。
2025.08.29 信報
中環 The Unit Soho 尚餘5伙待租
住宅租金持續向上,部分發展商把手持物業放租。英皇娛樂酒店(00296)旗下中環The Unit Soho自去年8月起招租,至今出租率逾90%,平均呎租更升至約100元,全幢物業尚餘5伙待租。
英皇集團副主席楊政龍表示,The Unit Soho去年8月正式開始招租,出租約一年,至今出租率逾90%,平均呎租由去年約82元,升至今年約100元,個別單位呎租最高達120元。他認為,政府各項人才引進計劃反應熱烈,帶動住宅需求上升,推動租金平穩向上。
般咸道28號有望年內推
The Unit Soho餘下5伙待租,包括2個1房及3個2房戶,相信短期內可悉數租出,其中16樓B室,實用面積323方呎的1房戶,附設全套傢俬,現正開放予公眾參觀。The Unit Soho位於中環奧卑利街28號,共提供69伙,戶型涵蓋1房至2房間隔,以及6個特色戶。
楊政龍續說,英皇國際(00163)旗下香港仔舊契項目澄天只餘最後兩伙待售,均為特色戶;跑馬地宏德街1號前英皇駿景酒店重建項目One Jardine's Lookout更悉數沽清。西半山般咸道28號項目有望今年內推售,提供117伙。
2025.08.29 經濟
北角皇都40單位 新增6.8萬元折扣
餘貨新盤增加優惠促銷,新世界 (00017) 北角皇都40間指定單位新增6.8萬元樓價折扣,折實價729.5萬元起;而長實 (01113) 屯門飛揚亦推「9月限時特別優惠」,增添4萬元樓價折扣。
皇都增設「瑰皇文化禮遇」,買方凡於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指定38伙1房及2伙2房戶(實用面積355至437平方呎),除享有最高22%折扣優惠外,亦可享樓價6.8萬元的售價折扣優惠;整批折實價729.5萬至929.9萬元,折實呎價20,320元至23,276元。發展商稱,全盤至今累售331伙,佔可售單位逾93%,當中逾8成買家選用即供付款方法,合共套現逾37億元,尚餘最後57伙待售。
至於長實及新地 (00016) 合作發展的屯門飛揚1期,則推出「9月限時特別折扣」優惠。9月1至30日期間,購買指定4伙山景2房連梗廚單位,除享現有最高17%折扣外,亦可享扣減樓價4萬元的限時折扣。
屯門飛揚1期 9月限時優惠
4伙之中,入場單位為2座1樓K室,以90天付款計劃成交期計算,折實價為492.7萬元,呎價約10,528元。長實營業部副首席經理楊桂玲表示,整個項目至今已沽出逾9成單位,套現逾37億元,當中1房戶已沽清。
2025.08.29 經濟
二手氣氛熱 收租客變陣短炒沽貨
筲箕灣廣場兩月獲利1成 投資者承接
市場憧憬美國下月減息機會大增下,投資者積極入市,同時吸引原本想收租的業主,乘買家還價即短炒圖利,新近短炒獲利的筲箕灣廣場2房,2個月間樓價升逾1成離場。
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冼子明指,港島東區有新盤即將發售,帶動二手氣氛,尤其是細價樓更成投資者追捧對象,而剛成交的筲箕灣廣場2房,據悉業主原買入單位出租,但因為市場氣氛好轉「試一試」放售,即獲投資客承接,2個月間帳面賺38萬元離場。
成交為筲箕灣廣場麗文苑低層H室,實用面積344平方呎,2房,原業主於兩個月前以340萬元入市,屬當時市場超筍盤,而業主亦計劃收樓後將單位作出租用,以1.5萬元市值租金放租,隨即已吸引租客。
原業主同時間見市場氣氛好轉,所以亦以約408萬元放售,最終收樓數天後,即獲外區長綫投資客議價至378萬元承接,呎價10,988元,持貨2個月帳面即獲利38萬元。而按單位市值租金約1.5萬至1.6萬元計,新買家料可享租賃回報達4.8厘或以上。而屋苑目前暫無叫價低於400萬元放售,最低叫價已跳升至415萬元起。
太古城連約2房 828萬成交
而本月成交追上上月的鰂魚涌太古城,有收租客見屋苑租金穩定、回報吸引,不惜連租約入市。市場消息指,成交為太古城鳳山閣中高層A室,實用面積530平方呎,2房間隔,望雙園景及遠海景,最新以828萬元連租約轉手,呎價15,623元。
買家為投資客,按市值租金約20,500元計,料可享約3厘租金回報。惟原業主於2018年以1,100萬元購入,持貨7年現轉手帳面虧蝕272萬元,樓價貶值25%。太古城本月暫錄23宗成交,按月成交量增加1宗,均價亦重現1.4萬元水平,惟月內僅錄3宗蝕讓成交,以上址蝕讓金額最大。
另外,南昌站匯璽1房海景戶,5B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357平方呎,原叫價760萬元,現以732萬元易手,呎價20,504元。買家為本地客,認為屋苑位置方便,單位間隔合用兼享海景,計劃購入單位作為自用或長綫收租。而原業主於2018年以1,011萬元買入,7年間轉手帳面虧蝕279萬元,樓價貶值28%。
香港置業首席區域董事馬漢偉指,成交為長沙灣宇晴軒3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441平方呎,2房,原業主放盤4個月,原叫價680萬元,現獲外區客議價至650.8萬元市價承接,呎價14,757元。買家睇樓1次後即承接上述單位。原業主於2017年5月以707萬元購入,轉手帳面虧損56.2萬元。屋苑現時平均實用呎價約14,240元,較上月低約4%。
2025.08.29 經濟
長沙灣新甲廈600萬沽 呎價新低
南商金融創新中心 持貨5年蝕半
商廈價格回調,個別新甲廈更錄大幅蝕讓,長沙灣南商金融創新中心單位以600萬沽,呎價不足7千創新低,原業主於5年前蝕一半離場。
長沙灣新甲廈錄低價成交,荔枝角道888號南商金融創新中心錄得買賣,為中層B08室,面積約859平方呎,以約600萬元沽出,呎價僅約6,985元。
翻查資料,是次成交呎價,為該廈呎價新低。對一宗低價成交為今年7月份,物業低層A7室,面積約2,132平方呎,以1,535萬元沽出,呎價約7,200元。原業主於2020年,以一手1,193.4萬元購入,持貨5年至今轉手,蝕593.4萬元,跌幅達5成。
星光行中層呎售5千 貼新低水平
資料顯示,該廈由新世界發展,於2020年展開拆售,其中2021年9月南洋商業銀行,以12億元購入最頂3層,呎價曾高達17,500元,大廈易名為南商金融創科中心。近年整體商廈市況回調,不同地區甲廈價跌幅達5成。
商廈續錄低價成交,尖沙咀星光行中層21至22室,面積約2,808平方呎,以1,404萬元沽出,呎價約5,000元,貼近過去多年新低呎價。
另中原(工商舖)工商部董事劉重興表示,獲委託放售葵涌大連排道偉倫中心2期中低層兩層全層,項目以現狀,連租約及可商議部分交吉形式出售,並以邀約方式接受洽購。物業總面積約51,236平方呎,每層面積約25,618平方呎,市值接近2億元,呎價約3,904元。新買家可選擇一併或分層形式洽購,同時,亦可配售貨車及私家車位。
2025.08.29 經濟
大中華核心圈甲廈 淨吸納量按年升5.5%
大中華區商廈需求稍改善,戴德梁行統計,大中華區主要城市核心商圈寫字樓淨吸納量,按年升5.5%。
戴德梁行發布的年度報告《大中華區寫字樓供應/需求前沿趨勢》,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大中華區20個主要城市的核心商圈甲級寫字樓存量達到約7,213萬平方米。上半年大中華區主要城市核心商圈寫字樓淨吸納量錄得約76.4萬平方米,同比去年上漲5.5%。
大中華區六大主要城市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及台北,核心商圈2025年第二季度空置率以台北較低,約為7.9%。在二綫城市中,青島的核心商圈2025年第二季度空置率最低,為24.7%。
港寫字樓租金 全年料跌7至9%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研究內容主管Shaun Brodie表示,甲級寫字樓市場仍充滿機遇,空置率和租金將保持在有利水準。隨着經濟逐步復甦,業主採取更靈活的策略,租戶可享受優惠的租賃條件。
香港市場上,該行預計2025年下半年,新增供應量將增至284萬平方呎,龐大的未來供應及高空置率,以及租戶仍然審慎控制成本下,預測2025年全年整體寫字樓租金將下跌約7%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