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經濟日報
房市928檔推案大跳水 六都及新竹地區總銷金額年減近三成
買氣冷、建商推案縮手了。根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六都及新竹地區,總銷金額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三成、達27.3%,創有統計以來最大減幅。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只要央行一天不解開「房貸限貸令」,房市就是個「慘」字,尤其這次政策直接衝擊自住買方,當初買預售屋的自住客怎麼會料到銀行貸款政策驟變,即使近期行政院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外,及央行延長換屋客銷售原住屋的期間,都難以大幅讓買氣回籠,認為只有去除「房貸限貸令」,房市才得以正常發展。
591新建案分析,當前房市觀望情緒只增不減,銷況相當低迷,且在市場強烈期待降價的氛圍下,建商深受高建築成本、低買氣雙重夾殺,大幅降低進場意願,使今年928檔期黯然失色。
業界認為,照當前市況之冷,今年全年交易量縮已成定局,雖然近期行政院拍板新青安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限制,且央行同步將換屋族出售老屋期間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惟當前房市買氣低迷、換屋需求低,且行庫承辦新青安能量已大幅下滑、距離落日期限也僅剩不到一年,能否有效扭轉當前市場頹勢,仍待觀察。
今年928檔期六都及新竹縣市,總推案金額約7,106.5億元,較去年量縮約2,670億元、年減近三成,創有統計以來最大減幅;以推案件數來看,今年房市928檔期,六都及新竹新進場推案數312件、年減逾二成。
除新北市、桃園市推案金額達2,230.9億元、1,499.8億元逆勢成長逾22%、6%,其餘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推案量能均萎縮至少四至六成。
建商928檔期推案量 近年最冷
工商時報
房市買氣不振、市場強烈期待房價調降氛圍下,今年928檔期,建商面臨推不推案都尷尬窘境。據591新建案統計,今年928檔期七都總推案量約7,106億元,年減近3成,創下2017年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除新北、桃園外,其餘五都928推案量都退回數年前水位。
近年房市多頭,928檔期推案量幾乎逐年增加,從2017、2018年不到3,000億元,2019~2021年達到5,000餘億元,去年更創下近兆元天量;不過隨著政策打房使新案市場信心大減、銷售趨緩,今年928檔期建商推案動能明顯疲軟。
591新建案分析,市場受關稅戰、房貸水位等影響,接下來還有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召開,觀望情緒只增不減,且個案去化持續牛步,讓建商推不推案都顯得尷尬,多數業者只能且戰且走,導致個案公開時間充滿變化,部分新案從去年一路延到今年,退無可退才硬著頭皮上場。
近期政府雖釋出新青安鬆綁、換屋出售期延長至18個月等利多,不過目前市況低迷,全年推案量縮已成定局,且行庫承辦新青安能量已大幅下滑,距離落日期限也僅剩不到一年,能否有效扭轉頹勢仍待觀察。
以各縣市來看,新北、桃園928檔期推案維持一定動能,不過建商策略從過往的遍地開花,轉向熱門區域集中火力,如新北市在新莊、板橋及三重等區,包括「國家壹號廣場」、「甲山林市政帝景」等百億級大案進場,北桃園如桃園、八德及龜山A7等區,也各自有逾百億案量公開。
除新北、桃園外,全台多數都會區推案量明顯萎縮,新竹因精華地段熄火,新豐、竹東等蛋白區亦有指標案延推,僅不到200億元新案推出,量縮高達6成以上,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因銷況不佳整體延推潮、部分重災區價格出現回調,推案量也都較去年大減約4成。
7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 跌破三千件
股市熱、房市冷,7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跌到谷底,僅約2,700件,寫下近55個月以來的新低量,雙北市以外的四都年減幅都逾8成,反映民眾現階段對於購買預售屋態度保守,主要仍擔心未來房貸與價格是否鬆動。
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在去年5、6月間達到單月逾1.6萬件高峰後,隨著房市因銀行房貸緊縮、中央銀行信用管制而降溫,去年9月跌破1萬件,今年上半年除1、3月達4,000件外,其餘月份僅約3,000件,7月更進一步跌破3,000件大關;現在全台一個月的交易量甚至還不如景氣熱絡時的桃園、台中等都會區一個月的交易量,預售市場動能持續探底。
統計顯示,7月交易量較去年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前大減約8成,過去幾年房價飆漲的桃園、台中、台南、高雄,減幅相對顯著,其中去年同期交易量達3,000件以上的台中市,今年7月僅剩400餘件,年減86%,萎縮幅度最大。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7月台股已衝上2.3萬點,但預售市場感受不到資金行情,在房貸政策抑制之下,呈現股、房二市背離的走勢,一方面民眾擔心未來交屋時房貸申貸問題,也擔心未來預售市場價格是否鬆動,在政策風向更明朗前,選擇停看聽先觀望看看。
由於去年上半年預售市場實在太過火熱,受到政策引導房市趨於冷靜後,預售市場減幅比成屋市場更劇烈,尤其過去房價基期較低的區域,因為房價漲得太快太兇猛,買氣陷入停滯,本周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將是觀察指標,若決議政策調整,可望帶動房市信心稍微回溫,否則預售市場恐持續低量,過去房價飆漲的區域會出現較大的降價壓力。
2025.09.17 經濟日報
工業地產交易 熱起來
商仲業者信義全球資產彙整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統計,今年截至9月10日,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累計交易量達1,038億元;以工業地產交易最熱絡,累計交易量達600億元、占58%,自用買方是這波商用市場交易動能的最大推手。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分析,今年商用市場有三大交易動能支撐。一是產業自用買盤交易量占比達81%,且以購置廠房為主;其次是AI科技發展帶動產業升級,企業資產朝「小換大」、「舊換新」布局;最後是壽險業資金進場添柴火,讓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確立「工業強」、「辦公穩」的交易格局。
展望第4季,林三智表示,商用不動產市場進入銷售旺季,加上不少企業有資產活化需求,有望帶動更多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案,推升今年全年市場成交量。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截至9月10日,累計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量達1,038億元,以工業地產交易最熱;其次為商辦交易量311億元、占30%;商場、店面交易量127億元、占12%。
林三智觀察,今年商用市場主要交易動能是自用買盤,又以廠房為大宗,包括台達電、日月光、美光等大廠都砸重金購廠,加上不少公司活化資產,以及企業擴廠剛性需求強,帶動今年工業地產交易強的格局。以區域看,桃園市是企業進駐熱區,總計上市櫃法人已投下370億元購置商用不動產。
2025.09.17 經濟日報
限貸令影響 民調顯示:近九成不敢買房 近六成對新青安「沒信心」
2025/09/16 22:42:41
針對新青安貸款鬆綁,行政院已排除《銀行法》第72-2條貸款限制,是否帶給購屋者信心?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16日發布最新調查顯示,限貸令滿周年,有近九成民眾不敢買房,58.3%對未來新青安貸款「沒有信心」,更有67.1%認為是「政策錯誤」、「政府失能」導致。
之前新青安因管控與配套缺失,導致部分投機客利用人頭伺機炒房,使央行不得不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銀行緊縮銀根、「限貸令」一出,讓預售屋買方面臨違約交屋,頓時民怨四起。
9月行政院拍板新青安不受《銀行法》第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限制,且央行同步將換屋族出售老屋期間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
在《第七波選擇性信管制》執行一年之際,由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所做的調查,卻凸顯政府缺乏長期而穩定的安居政策,致住宅措施朝令夕改,社會住宅未能及時提供「住者有其屋」,導致首購族有「望屋興嘆」之憾。
根據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的最新網路民調,高達87.1%的受訪者坦言,因憂心無法貸足款項而不敢買房。
這次網路調查問到,「您是否會因為限貸令效應,向銀行無法足額貸款而不敢買房?」,有43.5%的民眾表示同意、43.6%表示非常同意,占比合計高達87.1%,顯示有高達近九成民眾的購屋意願受到限貸令影響。
調查顯示,有67.1%的受訪者認為,「政策錯誤」與「政府失能」,是導致貸款不順的主因,兩者占比分別為35.7%與31.4%,僅有17.0%與15.9%的民眾表示應歸咎於央行與銀行。
調查結果顯示,當「已購屋卻貸不到款」時,僅有15.9%民眾表示考慮售屋,34%民眾則會詢問多家銀行、29.2%向親友尋求支援。若上述管道仍無法取得足額資金,7.5%民眾會選擇高利率的信用貸款,甚至有1.7%民眾考慮向地下錢莊借錢,潛藏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調查也指出,有75.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或「一定會」選擇租屋,僅有不到四分之一堅持不會改變購屋計畫。
隨著租屋需求激增,也直接反映在民眾對租金上漲的預期心理,受訪民眾有85.1%認為未來租金會上漲,預估租金漲幅在10%以上者占37.8%、20%以上者占24.6%,兩者合計占比達62.4%。
綜觀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限貸令雖已有效抑制投機,但也嚴重誤傷剛性自住需求,讓已購屋的民眾必須四處籌錢,不僅打擊民眾對政府施政政與房市政策的信任,有意購屋者則是即便預期未來租金會大幅上漲,仍只能被迫選擇繼續租屋的窘境,最終恐形成「買不起、租更貴」的惡性循環。
本次網路調查期間從2025年9月1日到2025年9月10日,共回收有效樣本1,251份。
參與民調者有55.6%為男性、44.4%為女性,主要年齡層分布在26~55歲,為市場購屋主力族群。前三大年齡區間分別為36~45歲占28.8%、46~55歲占25.2%、26~35歲占20.8%,其中有62.2%為首購族、非首購占37.8%,調查核心樣本偏向首購需求者。
已購屋貸不到款怎辦?調查顯示11%選擇違約、其他人這麼做
行政院鬆綁新青安貸款,排除《銀行法》72-2條貸款限制,是否帶給購屋者信心?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所做最新調查顯示,58%仍對未來新青安貸款「沒有信心」,更有67%認為是「政策錯誤」、「政府失能」導致。
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表示,新青安因管控與配套缺失,導致很多投機客利用人頭伺機炒房,使央行不得不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之後銀行緊縮銀根限貸,讓購屋人面臨違約交屋民怨四起,更傳出部分建商倒閉出現爛尾樓現象,行政院緊急喊出,希望銀行「水龍頭開大點」,並以「滾動式檢討」檢討限貸政策。
即使如此,但在第七波選擇性信管制執行一年之際,由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所做的調查,卻凸顯政府缺乏長期而穩定的安居政策,致住宅措施朝令夕改,社會住宅未能及時提供「住者有其屋」,導致首購族有望屋興嘆。
根據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的最新網路民調,問到「是否會因為限貸令效應,向銀行無法足額貸款而不敢買房?」,有43.5%的民眾表示同意、43.6%表示非常同意,占比合計高達87.1%。
另當「已購屋卻貸不到款」時,僅有15.9%民眾表示考慮售屋,34%的民眾則會詢問多家銀行、29.2%向親友尋求支援,約11%考慮違約。若上述管道仍無法取得足額資金,7.5%民眾會選擇高利率的信用貸款,甚至有1.7%民眾考慮向地下錢莊借錢,潛藏的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有67.1%的受訪者認為,「政策錯誤」與「政府失能」,是導致貸款不順的主因,兩者占比分別為35.7%與31.4%,僅有17%與15.9%的民眾表示應歸咎於央行與銀行,顯示社會普遍認為問題出在政策設計上,而非金融執行端,一連串錯誤施政也讓58.3%的民眾坦言,對政府新青安政策已失去信心。
至於尚未購屋的民眾,在想買房卻貸不到款的情況下,多數民眾已考慮「棄買轉租」。此次調查有75.4%的受訪者表示,「可能」或「一定會」選擇租屋,僅有不到1/4堅持不會改變購屋計劃。
隨著租屋需求激增,也直接反映在民眾對租金上漲的預期心理,受訪民眾有85.1%認為未來租金會上漲,預估租金漲幅在10%以上者占37.8%、20%以上者占24.6%,兩者合計占比達62.4%。
陳高超表示,綜觀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限貸令雖已有效抑制投機,但也嚴重誤傷剛性自住需求,讓已購屋的民眾必須四處籌錢,不僅打擊民眾對政府施政政與房市政策的信任,有意購屋者則是即便預期未來租金會大幅上漲,仍只能被迫選擇繼續租屋的窘境,最終恐形成「買不起、租更貴」的惡性循環。
陳高超指出,限貸令實施一年來,當前房市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去年9月至今年8月底的近1年間,六都的買賣移轉量只有不到22萬棟,對比管制前一年近27.7萬棟大幅萎縮,甚至已有機構預估今年全年全台的移轉量將跌破28萬棟,將寫下2019年以來的新低。
陳高超直言,限貸令雖名為打炒房,一刀切的做法卻將市場資金全面截斷。即便行政院已宣布將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72-2的管制項目之外,央行也宣布將換屋期限延長至1年半,但遭重創的房市信心已難挽回,若政策持續僵化,恐將進一步影響產業鏈與就業市場,擴大成為內需經濟的隱憂。
2025.09.17 經濟日報
前3季成交就破千億!商用不動產進人「高光時刻」
2025/09/16 14:48:35
關稅戰使金融市場混沌不明,但高階科技業投資動能強勁,帶動商用不動產市場進入「高光時刻」。信義全球資產表示,2025年上市櫃法人商用市場已突破千億大關,展望Q4進入銷售旺季,資產活化題材有望帶動更多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案,推升全年市場成交量。
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截至9月10日止,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累計交易量達1,038億元。
其中工業地產交易最熱絡,累計交易量達600億元、占58%。辦公室交易受企業資金運用保守等因素影響,交易量雖未衝高,但在產業升級、舊換新需求驅動下,新大樓交易表現亮眼,交易量為311億元、占30%。
商場、店面受惠於壽險、REITs等買盤進場,交易量達127億元、占12%。
總經理林三智觀察,今年商用市場共有三大交易動能支撐。
一,產業自用買盤交易量占比達81%,且以購置廠房為主,包括台達電(2308)、日月光、美光等科技大廠都砸下重金購廠,企業啟動資產活化,加上擴廠剛性需求,形塑今年工業地產交易強的市場格局。
從區域來看,桃園穩居企業最愛進駐熱區,總計今年上市櫃法人在桃園已投下370億元購置商用不動產。
二,AI科技發展帶動產業升級,企業資產策略上朝向「小換大」、「舊換新」,挹注辦公市場交易穩健。在今年上市櫃法人辦公市場已成交的44件辦公室交易中,屋齡五年內的就有24件,顯示企業對屋齡新的辦公產品需求旺盛。
包括中悅、遠雄、國揚、華固建設等近年都有全新或預售辦公產品釋出市場,亦可看出開發商也看好辦公市場長期發展、積極投入開發。
三,壽險業資金進場也為商用市場添柴加火。今年壽險業已投資71億元購置商用產品、且都集中在台北市,包括富邦人壽以28億元購入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入手大同區全棟辦公大樓、台灣人壽以約15億元取得內科安康段全棟廠辦,顯示壽險業自用、投資商用不動產動能漸強,投資目光重返台北核心商圈。
林三智指出,2025年商用不動產市場確立「工業強」、「辦公穩」的交易格局,今年許多企業開始檢視資產並加速活化,陸續有賣方釋放資產,另一方面,產業升級牽引自用型買方進場購置辦公室、廠房,買賣市場活絡。
因此無論是對買方或賣方,今年都是資產布局最佳時間點。建議有資產配置需求的企業,都應把握在年底以前完成買賣布局,以利明年衝刺營運量能、贏得市場先機。
2025.09.17 經濟日報
買氣冷 新莊副都心「春城麗都」夾地段、產品特殊性逆風開案
2025/09/16 21:54:16
由廣春成建設傾全品牌資源打造的地標級代表作「春城麗都」,16日正式公開;御上廣告總經理仇達功表示,「春城麗都」以「一棟樓就是一座城」為核心理念,垂直整合Live-Work機能,從地面到天際,鋪陳完整生活動線。公共空間涵蓋七米挑高迎賓大廳、精品信箱區、共享商務中心、會議空間、健身中心、KTV娛樂室與兒童遊戲區等,導入飯店式服務與管理系統,全面支援職、住、生活複合式的使用需求。
選在買氣清淡之際開賣,仇達功認為,好的產品、好的規劃,加上營造品質,這類如「春城麗都」有地段、有規劃、有品質,具備產品特殊性的新案仍受自住買方青睞。
麗寶集團旗下的廣春成建設在928檔期推出、總銷約85億元的「春城麗都」位於新莊副都心重劃區中的中原路上,建物前方為中平國中,為校園首排、享永久棟距與開闊視野,後方為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全案基地面積達1,029坪,為樓高24層、地下五樓的SC鋼骨地標建築。
御上廣告專案經理蔣騏安表示,新莊副都心是屬於國家級的重劃特區,整個重劃區兼具「國家都心、產業核心、商貿中心、文教之心、生態綠心、時尚潮心、交通軸心」等七大核心功能,交通上又距捷運機捷泰山站500米,是目前北台灣唯一同時具備中央政務、產業聚落與TOD交通樞紐的區塊。
仇達功指出,新莊副都心與信義計畫區、新板特區,形成鼎足而立之姿,發展紅利將進入加速釋放期。
「春城麗都」2~12樓為12~25坪的事務所,每坪開價約75~82萬元,13~24樓為31~45坪的住宅,每坪開價84~97萬元,總戶數為318戶,公設比約34~35%。仇達功指出,全案事務所與住宅結合,也是「Live-Work 摩天微城」的全新建築形態,宣告台灣邁入垂直生活整合的新紀元。
仇達功強調,Live-Work並非趨勢語彙,而是回應全球都會生活變遷的建築答案。未來建築不只是居所,更是完整的生活系統;透過「春城麗都」,廣春成建設不只建造一棟樓,更提出一種對城市未來的想像與建言,呼應廣春成27年品牌主張-「建築,是生活的解方。」
廣春成建設與新莊的淵源,始於2011年「新春城」,期間陸續推出「美麗春城」、「W春城」、「廣天厦」、「御春城」、「春城越」等多個建案。
沿路退縮24米的「春城麗都」社區中庭以封閉式迴遊庭園設計,種植楓香、櫻花、茄苳、流蘇等季節樹種,形成四季有色、層次豐富的生態綠境,頂樓更設有玻璃景觀空中LOUNGE,做為城市上空的第二客廳。
2025.09.17 聯合報
價值19億土地閒置 桃園土地活化效能遭點名檢討
2025/09/16 16:18:27
桃園市社福、辦公廳舍等空間需求大,市府前年起推動「公有建物供需調配計畫」活化閒置土地和空間,但供不應求同時,全市仍有407筆閒置土地,價值達19億元,土地管理效能遭審計處點名檢討。財政局回應,將持續強化管理機制,提升公有財產使用效能。
審計處統計,市府推動「公有建物供需調配計畫」,相較前年供給案件數有29件、需求案件137件,去年供給案件僅11件、需求案件卻高達119件,不僅供給量減少6成,供給占需求比率也從21.17%降至9.24%。
其中,原位於八德置地廣場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已隨青埔兒童美術館開館營運完成搬遷,但原建物空間歷經5次會議仍未完成調配,亦未納入餘裕空間供給資料庫,讓這個位處大湳精華地段的地點形同閒置。
另,截至去年底,桃園市列管閒置土地共407筆,總面積267190.28平方公尺,帳面價值高達19億4046萬元。與前一年度相比,雖成功清理46筆、減少面積53968.09平方公尺,但相較2022年度基期,筆數及面積仍分別增加40筆及88514.08平方公尺。
除閒置土地外,另有低度利用土地20筆,總面積36787.51平方公尺,帳面價值達2億1148萬餘元;審計處表示,龐大的閒置土地資源若能妥善活化運用,不僅可提升財產使用效能,更能減少財政負擔,呼籲市府應更積極活化。
財政局回應,自公有建物調配及興建機制推動以來,已調配既有建物餘裕空間共51案,作為公共托育設施、長照及社福場館、辦公廳舍或檔案空間等用途使用,另媒合社會住宅案件14案,並審定申請人回饋或捐贈的公益設施案件6案作為社福設施使用。
財政局表示,市府每半年都會召開檢討會議,研商閒置土地面臨的問題,針對擬變更使用分區或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的事項,也會召開「桃園市城市空間發展會報」跨局處協調;近2年市府已活化土地約130多筆,後續也會積極盤點公有建物,活化餘裕空間。
2025.09.17 經濟日報
去年全國診所家數破2.3萬間新高 北市醫美戰區在這
2025/09/16 15:40:01
全國診所家數創新高!台灣房屋集團根據衛福部「2024年醫事機構服務量統計年報」資料統計,全國非公立診所家數,在2011年正式突破2萬間,並逐年成長,至2024年底已增加至23,394家,為20年來最高峰。
另外觀察,六都截至去年底非公立診所家數,相較五年前同步成長,其中,桃園市2024年底,非公立診所家數為1,808家,雖非六都最多,但診所越開越多,家數成長率突破一成,位居六都榜首。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診所可視為生活圈機能成熟的指標項目之一,生活圈住宅推案熱絡、人口紅利導入,醫療服務需求同步攀升,也帶動診所加速進駐。
其中,桃園近年已成為脫北潮主要移居熱區;張旭嵐指出,除了像桃園藝文特區等機能成熟商圈,其他發展迅速的新興重劃區,如青埔特區、經國、小檜溪重劃區等,磁吸新世代家庭移入,醫療需求增加,相對吸引醫療業者積極進駐,讓區域診所數量快速增加。
張旭嵐表示,像雙北市、台中市及高雄市等都會區的醫療資源本就相對成熟,不過近年更講究客層分眾,部分診所也走精緻化、高端化,因此雖然診所基數皆已破3千家,但各縣市診所數仍呈現穩健成長,更強化了都會區生活機能與就業吸引力,帶動人口聚落、商業與醫療等居住條件,使得商圈診所店面的需求熱度不斷增溫,甚至轉向樓店需求、往二樓以上發展。
進一步觀察,全國2024年兒科及婦產科醫院含診所家數,相比2020年,分別減少約3%及5%;反觀近年醫美盛行,皮膚科及整形外科醫療院所家數均呈逐年成長,分別增加4%及6%。
如剔除大型綜合醫院,粗估六都私人醫美皮膚、整形外科診所,台北市診所家數粗估就逾200間,居六都之冠,其中又以大安區最為密集,家數占比近四成,尤以忠孝東路四段堪稱醫美一條街,單一路段估計就有約30家醫美整形診所。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少子化趨勢下,兒科與婦產科診所需求相對萎縮,相對之下,醫美產業則受惠於高齡化與美學消費意識抬頭,高端醫美需求持續擴張。
2025.09.17 經濟日報
公館大樓年底完工 商場、商辦招商作業全面啟動
2025/09/16 14:09:38
香港商世邦魏理仕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受臺北自來水事業處 (北水處) 委託,辦理公館大樓招商策略與執行,並於15日舉辦首場招標前說明會,吸引數十家零售、百貨、餐飲及辦公等領域的指標性企業到場參與。
預計於今年底完工的公館大樓,招商作業全面啟動;世邦魏理仕團隊指出,公館大樓建築設計榮獲「2024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同時候選綠建築黃金級與智慧建築銀級標章,並導入太陽能板與電動車充電系統,展現節能減碳的智慧永續基礎,落實ESG理念。
公館大樓基地規劃結合騎樓、川廊與廣場設計,並以漣漪放射狀鋪面及植栽序列呼應在地歷史,營造親民友善的公共空間。
世邦魏理仕團隊指出,公館大樓除提供高樓層辦公大樓、低樓層商業空間外,更將融合臺北文學館與廣闊開放平台,打造集結文教、商業與公共休憩的多元場域。
世邦魏理仕團隊表示,本次招商的公館大樓坐落於人流匯聚的核心商圈,鄰近臺大、臺科大與師大等學府,兼具濃厚文教氛圍與龐大消費潛能。其中,自來水園區更以寓教於樂特色吸引親子客群,加上捷運公館站步行3分鐘即可抵達,園區亦規劃充足停車位,交通便利優勢顯著。
世邦魏理仕團隊指出,公館大樓地理位置同時可串聯臺北文學館、公館運動館、好水故事館、親水庭園,以及水岸廣場與河濱公園將持續舉辦音樂、藝文與節慶活動,進一步活絡在地人潮與商機。
北水處委託世邦魏理仕舉辦公館大樓招商作業,16日完成首場說明會,預計9月22日舉行第二場,會中將完整介紹招商標的,亦針對招標契約、租金底價與押金等細節進行說明。
2025.09.17 工商時報
史上最嚴打炒房 打出十大痛點
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將屆滿一年,打出房市前所未見的十大痛點,包括被溯及既往、被砍貸款成數、被拒貸、被加碼利息、被排撥、被解約、建商土建融取得不易且預售屋分戶貸款必須化整為零、建商交屋時間拉長2倍以上且影響個案資金周轉率、都更案被金龍海嘯波及,及小建商停工、停業等財務危機事件頻傳,房市恐進入盤整深水區。
被視為史上最重手打房措施的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打出購屋民眾和房地產業界的十大痛點。首先,被溯及既往,預售屋承購戶交屋分戶貸款成數缺口擴大。第二,被砍貸款成數,央行高價住宅管制「紅線」已逾11年沒有調整,且銀行鑑價取其高、但核貸金額取其低,造成預售屋承購戶一交屋就觸及「紅線」,貸款成數瞬間從承購當時的預估7成、被砍到3成,造成龐大資金缺口。
第三,被拒貸,還款能力偏弱的首購族,即使有新青安貸款,但也可能遭遇貸款成數被縮減、審核刁難,甚至被拒貸;先買後賣房協處措施即使由一年延長至18個月,換屋族也常因銀行追蹤成本太高而被拒收。
第四,被加碼利息,目前房貸利息飆上2.6%以上是常態,甚至已見3%,為近16年半首見。
第五,被排撥,許多銀行房貸逼近警戒線,紛紛延長審核期間,造成申貸案排撥動輒需要三個月。
第六,被解約,預售屋承購戶在交屋時面臨貸款成數被砍,若補不齊資金缺口,只能被迫解約下車,造成違約件數攀升。
第七,建商土建融取得不易、預售屋分戶貸款必須化整為零。現在土建融利率動輒被拉高至3.5%,分戶貸款也很難由一家銀行作整批,建商交屋必須同時找5~8家銀行承作。
第八,建商交屋時間拉長2倍以上。以往三個月內可完成交屋入帳,但現在沒有七個月無法完成,衝擊個案資金周轉率。
第九,都更案被金龍海嘯波及,銀行對老屋重建融資案件審核趨嚴,部分中小建商被拒於大門之外。第十,近期小建商錢貸不到、房子賣不出去,面臨資金周轉困難的停工事件頻傳。
2025.09.17 工商時報
首購及換屋族成最大苦主 籲房市鬆綁 楊玉全提四建言
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實施迄今一年,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指出,銀行法第72-2條30%的限制,及去年第三季央行祭出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造成銀行放款能量吃緊,今年遇到29年最大交屋潮,撞上限貸緊箍咒,首購及換屋民眾成最大苦主,他提出四大建言,籲請政府應適度鬆綁房市管制。
楊玉全四大建議包括:一、針對換屋族群全面放寬限貸措施;二、針對第七波打房前購買預售屋的貸款限制不溯及既往;三、政府對限制高價貸款定義應全面放寬;四、建商18個月開工限制應適度延長。
楊玉全指出,銀行法天條限制,央行實施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使得銀行緊縮房貸,加上去年二度調升存準率,抑制銀行的貸放能力。存準率調高後,銀行可能會拉高房貸等授信業務的條件,對客戶的選擇也會更嚴謹,今年遇到29年最大交屋潮,撞上限貸緊箍咒,造成購屋民眾成最大苦主。
楊玉全表示,這波信用管制實施一年迄今,重創預售屋市場;預售屋自簽約至完工交屋至少需二至三年,購屋者於簽約時均就合理融資條件籌措自備款,惟至完工交屋時,因央行無預警管制措施,貸款成數驟然出現落差,這種形同「溯及既往」就會造成貸款成數或金額不足。除了交易雙方協商外,最重要的是任何措施,都要謹守「不溯既往」的原則。
就最近中部某建案來說,都已經快要完工,是因為分戶貸款出現缺口,以致其他興建中建案資金意外出現缺口。一個建案從取得土地、規劃設計、行政審查、興建完工,直到登記交屋,時間冗長,如果金融體系無預警或溯及既往的改變,對於建築業的經營穩定性,會產生很大壓力。
楊玉全表示,房地產開發型態通常不一,大小建商在一個市場同時併存,都更合建地主與購屋大眾,才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汰弱留強本來就是自由經濟下的經濟法則,但若是錯誤的政策造成,對於就業與稅收就不是好事。
建築業的生產鏈牽動百工百業,房地產作為銀行最重要的擔保品,楊玉全表示,如果價值下跌或產生大量壞帳,不僅僅是有屋民眾財產縮水,金融體系崩解,將是動搖國本的大問題,政府應該要竭力避免。
2025.09.17 新浪網
百億境內債重組獲通過 旭輝距離 “站起來” 更進一步
9月16日,旭輝控股集團盤中股價漲逾6%後回落,收盤股價報0.249港元,總市值26.17億港元。
旭輝集團於9月15日發佈公告,其境內公開市場債券的整體重組方案獲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7筆債券涉及金額合計約100.6億元。
觀點新媒體獲悉,旭輝集團於今年5月23日公佈境內債券重組框架,之後於7月8日發佈優化後的重組方案。優化後的方案對多個關鍵條款進行了調整,包括將現金兌付比例提升至20%、以資抵債兌付率提高至40%、提高定增股票上限至10.2億股,縮短留債展期時間至7-8年。
接近四個月的境內債方案協商,背後是旭輝與債權人的激烈博弈和退讓。旭輝集團稱,下一步,旭輝將根據債券持有人會議議案的約定,快速落地相關後續工作,安排債券持有人就其持有的債券在重組方案選項中進行選擇及分配。
近四月的重組
上交所相關公告披露,截至9月12日,旭輝集團全部公司債券均已經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了債券重組方案的相關議案。根據約定,旭輝集圖將於2025年9月12日(全部未償債券為審議重組議案所召開的債券持有人會議召開完畢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分別向同意帳戶兌付並登出其持有的全部未償債券同意張數的0.2%。
觀點新媒體獲悉,旭輝的債券重組涉及“HPR旭輝1”、“H20旭輝2”、“H20旭輝3”、“H21旭輝1”、“H21旭輝2”、“H21旭輝3”以及“H22旭輝1”,存續規模合計100.6億元。
回到一開始旭輝集團對外拋出的境內債重組方案,曾為債權人提供四種選擇:一是以面值18%的價格回購,總金額不超過2億元,接納本金約11億元;二是股票經濟收益權,每100元面值債券對應68股,限額10億元;三是以資抵債,每100元面值債券置換不超過35元信託份額,限額60億元;四是一般債券展期至2034年1月18日,利率調整至1%。
根據旭輝控股的境內債重組目標,整體削債比例為50%。方案一的本金削債率達82%;方案二削債率約為82%至87%;方案三削債率約為65%;方案四本金未削減,但利息大幅下降。 隨後7只公司債券開始召開線上債權人會議,審議債券重組議案。
境內債重組方案第一輪投票未獲投資人通過。7月8日,旭輝向投資人發送了優化後的境內債重組方案,與原方案相比有較大調整。
具體來看,調整包括增加0.2%的同意費;現金兌付比例從18%提升至20%,總額從2億元增至2.2億元;以資抵債兌付率從35%提升至40%,面值上限降低至52億元;定增股票上限從6.8億股增加至10.2億股,獲賠債券面值從10億元提升至15億元;一般留債展期時間從8.5年縮短至7年,全額留債展期時間從9.5年縮短至8年。
隨著旭輝對方案的部分條款做出優化,不同債券投資人開始分化,有部分投資人選擇接受優化後的方案,有人則繼續反對。比如,旭輝曾多次召集“HPR旭輝1”(原簡稱為“20旭輝01”)投資人會議,但多數投資人拒絕參加,導致遲遲無法投票通過重組方案。
但事情不會永遠僵持下去,總有人做出退讓。歷經12次延期,“20旭輝01” 重組方案於8月18日獲債權人會議通過。8月20日,“21旭輝03”通過重組方案投票,同意率為70.61%在這之後,旭輝進行的百億境內債重組僅剩下“22旭輝01” 仍在延期投票中,尚未獲通過。
接近四個月後,如今旭輝終於通過了百億境內債務重組方案,這將有效緩解公司未來的流動性壓力,壓降債務壓力,改善整體財務狀況和資產負債表。
旭輝仍有壓力
旭輝集團稱,下一步,旭輝將根據債券持有人會議議案的約定,快速落地相關後續工作,安排債券持有人就其持有的債券在重組方案選項中進行選擇及分配。
旭輝控股CFO楊欣表示:“房地產市場仍然處於艱難的築底期,房地產行業也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期。面對依然複雜的市場環境,由重到輕的轉型之路絕非坦途。未來,旭輝將嚴格按照重組方案履行企業責任,積極兌現承諾,以二次創業的精神擁抱變化,努力活下去、站起來。”
目前,旭輝境內債、境外債重組均已獲通過。值得關注的是,旭輝控股的境外債重組已於6月在香港法院獲得批准,重組的債務包括本金約44.9億美元12筆高級債、永續債和可轉債,以及本金約23.1億美元13筆境外貸款,總計本金68億美元。
考慮到眾多債權人的不同訴求,旭輝境外債方案遵從“短端削債,中端轉股,長端保本降息”框架,重組預計削減境外債務約52.7億美元(約合379億人民幣),占境外債務總額的66%。
境內外債務重組均通過,旭輝剩下的便是恢復正常經營。8月中旬,在旭輝成立25周年之際,公司董事局主席林中對外表示,旭輝控股距離真正“站起來”,可能還需要三年時間,從低谷再出發,公司要進行二次創業。他所說的二次創業,是要有新的模式、新的業務。更明確提出將不會再重蹈“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的覆轍,而要走一條“輕資產、低負債、高品質”的新路徑。
此前,林中曾提及,未來旭輝控股聚焦三大核心業務板塊:一是穩定的收租業務,也就是旭輝持有的上海、北京等一二線城市優質商業資產組合;二是高度聚焦的開發業務,收縮深耕少數核心城市;三是房地產資管業務,學習美式開發商經驗,向鐵獅門、黑石方向發展。
在轉型過程中,代建成為旭輝控股業務突圍的重點方向。旭輝建管是旭輝旗下代建平臺,截至6月末累計在管項目超240個、總建築超3600萬平方米,其中國資和政府代建占比超51%。今年上半年,在新增項目中的複委項目數量占比達25%,回款同比增長近60%,銷售額同步增長160%。
除此之外,截至上半年期末,旭輝控股仍持有33項投資物業,包括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上海恒基旭輝天地、上海旭輝企業大廈、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及上海楊浦寶龍旭輝廣場等,能夠帶來一定租金收入。
不過,受房地產下行壓力影響,旭輝控股仍面臨較大經營挑戰。上半年,旭輝控股上市公司錄得已確認收入約為122.81億元,同比減少39.2%;股東權益應占虧損淨額約為63.58億元,而去年同期則為股東權益應占虧損淨額約49.39億元;毛利率從2024年同期的13.4%降至8.0%。
在債務逐步化解之後,旭輝最大的壓力體現在銷售上。上半年,旭輝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0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03.1億元減少50%;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為98.93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40.3%。
前八月,旭輝控股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21.6億元,同比去年下滑接近50%,合同銷售面積約115.9萬平米。
2025.09.17 新浪網
提供新房二手房租賃房源超十萬套
9月19日至21日,2025天津秋季房交會將在梅江會展中心舉行。本屆房交會彙聚房地產全產業鏈資源,滿足市民置業需求與美好生活新期待,創新呈現六大特色亮點。
據瞭解,本屆房交會吸引了14家品牌房企攜旗下98個新房項目參展,推出共計1.8萬餘套房源。這些專案分佈在全市各區域,覆蓋剛需、改善、高端、旅遊等多樣化居住需求。此外,綠色節能建築與智慧社區樣板間同步亮相,將讓市民沉浸式體驗智慧家居與智慧社區的便捷,全面展示健康、科技、綠色的人居生態。
房交會期間將開展多場主題活動,邀請行業知名專家,圍繞城市高品質發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作主旨演講;舉辦“好房子”建設經驗分享會,邀請房地產開發企業負責人現場分享品質住房建設與社區運營經驗,與行業專家、市民代表等共話理想人居,打造兼具專業性與實用性的置業平臺。為促進供需兩端精准對接,9月20日到21日安排多場好房子項目路演活動,邀請設計師、建造師上臺,向群眾面對面介紹品牌優勢、專案特色及物業服務。市民可通過活動深度瞭解設計理念、建造工藝等核心資訊,全面掌握專案資訊。
為了豐富市民逛展體驗,本屆房交會還將增設特色互動活動,智慧型機器表演、小丑巡演等將輪番登場,科技感與趣味性並存,打造輕鬆愉快的觀展氛圍,讓市民在看房、選房的同時,享受一場未來生活方式的精彩預演。
房交會主辦方協同參展企業帶來多重優惠好禮。在購房優惠方面,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針對秋季房交會制定專屬優惠措施。在金融優惠方面,部分金融機構在房交會上推出個人住房貸款帶押過戶業務、“快易金融”業務,以及“幸運拆禮盒”抽獎等精彩活動。在仲介優惠方面,部分仲介機構推出仲介費九折、成交送千元家電等活動。在租房優惠方面,部分專案推出租房滿減優惠,減後再享額外九折,服務費三免一,還有打卡抽獎等活動。
本屆房交會參展企業品類創歷屆新高,參展範圍覆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仲介機構、租賃住房運營企業、旅遊地產運營商、智慧家居製造商、金融機構、法律服務機構、估價諮詢機構等房地產上下游30餘家企業,提供新房、二手房、租賃房源超十萬套,可為群眾提供多樣化安居平臺。
房交會現場還設立了公益諮詢專區,為市民提供購房租房政策、住房公積金貸款、法律諮詢、房產估價等多方面諮詢服務,行業部門負責人和資深專家與市民面對面,讓置業安家過程更透明、更安心。多家金融機構聯合亮相,帶來靈活的房貸諮詢、利率優惠和定制化貸款方案,市民可現場享受金融顧問“一對一”指導。
此外,本屆房交會與華夏家博會同步舉辦,房地產企業與智慧家居、家居家裝、家電等上下游企業集中展示,為購房群眾搭建起品質無憂的一站式購房、家裝、家居、家電採購平臺,為市民提供從房到家的全流程解決方案,輕鬆搞定安居所需。
2025.09.17 新浪網
年內多家券商轉讓房產聚焦主業
今年以來,在政策引導券商聚焦主責主業的背景下,多家券商紛紛通過在產權交易所掛牌等方式轉讓或出租旗下房屋等資產,以盤活資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近日,西南證券(4.900, 0.06, 1.24%)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中掛牌轉讓一批資產,涵蓋房屋、車位、車輛等,標的數量超70個,轉讓底價合計487.82萬元。其中多項標的物屬於抵債資產,如遼寧省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城潤萬家樓盤的一處房產,該樓盤由正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卜益力認為,此類舉措有助於提升公司資產流動性、增強抗風險能力,還能響應聚焦主責主業的號召,為後續業務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盤古智庫(北京)資訊諮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余豐慧表示,券商處置旗下存量房產,是出於優化資產結構和提升資本使用效率的考慮。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持有大量非核心房產資產可能拖累公司財務表現和資本回報率,房屋空置還會產生運維成本負擔。
8月28日,紅塔證券(9.010, 0.06, 0.67%)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在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方式處置6處房屋。截至4月30日評估基準日,這些房屋帳面淨值為2912.89萬元,評估價值達2.63億元(含增值稅),增值率802.17%。紅塔證券表示,此次資產處置有利於盤活閒置資產,提升運營效率。若按評估價值全部處置,公司將實現房屋處置收入2.63億元,利潤總額約1.87億元。
8月27日,華西證券(10.050, 0.09, 0.90%)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申請處置河北涿州房產的議案》。同時,為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公司還對閒置房產進行出租。5月27日,華西證券總部辦公樓B區相關資產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成都總所公開掛牌招租。7月3日,與成都富潤天府投資有限公司簽訂12年租賃合同,租金合計3.59億元(含稅)。華西證券稱,該出租事項有利於提高資產運營及使用效率,帶來長期穩定租金收入,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積極影響。
今年2月,為聚焦主業、盤活抵債資產,方正證券(8.310, -0.01, -0.12%)旗下子公司方正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向鄭州卡拉庫姆科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出售了鄭州裕達國際貿易中心101處房屋及會議中心,成交總價7.3億元。
余豐慧進一步指出,券商積極出售或出租房產等非核心資產,能增加現金流、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本充足率和財務穩定性;剝離非核心資產還可釋放資金用於更具潛力的投資領域或主營業務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
2025.09.17 新浪網
中國房協商品房直銷平臺正式上線,開啟房地產行業新生態
9月12日,第十六屆房地產科學發展論壇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房協)成立四十周年慶祝活動舉行。在會議環節中,中國房協商品房直銷平臺簽約儀式備受矚目。
簽約儀式環節,首批15家簽約單位,涵蓋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行業協會等領域,他們分別是華潤置地有限公司、中國電建(5.700, -0.06, -1.04%)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7.040, -0.12, -1.68%)、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房地產行業協會、寧夏房地產業協會、山西省房地產業協會、長沙市房產市場交易行業協會、貴陽市房地產業協會、太原市房地產業協會、大同市房地產和物業管理協會、長治市房地產業協會、晉中市房地產業協會、山西城運華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山西良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2025.09.17 新浪網
中國金茂旗下北京朝新獲保利增資22億人幣,料稅前收益429萬人幣
中國金茂(00817)公布,與保利地產分別向北京朝新增資3.5億及21.5億元(人民幣.下同),該集團所持北京朝新股權由50%降至30%,視作出售北京朝新股權,料稅前收益約429萬元。
該集團指,北京朝新持有朝陽區居民住用地,佔地面積約3.2萬平方,規劃計容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將開發為可售住宅項目及配套幼兒園,計劃於2027年1月竣工。保利地產持北京朝新股權升至70%。
此外,該集團指,與保利地產分別向北京滿茂增資21.5億及3.5億元,該集團所持北京滿茂股權由50%升至70%,保利地產持股降蘭30%,而北京滿茂持有朝陽區居民住用地,佔地面積約3.68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築面積約9.2萬平方米,將開發為可售住宅項目,計劃於明年1月竣工。該集團指,交易完成後,與保利房地產可增加於各自操盤項目的股權比例,有利於促進各自項目開發工作順利進行。
2025.09.17 新浪網
新房上海持續領漲,二手房價格同比降幅縮小
國家統計局發佈2025年8月70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從新建商品住宅環比情況來看,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分別-0.1%、-0.3%、-0.4%(7月分別為-0.2%、-0.4%、-0.3%),70城整體環比-0.3%,降幅較7月環比持平。同比情況來看,一、二、三線城市同比分別-0.9%、-2.4%、-3.7%(7月分別為-1.1%、-2.8%、-4.2%),70城整體新房價格同比降幅縮小0.4pct至3.0%。從70城新房價格漲跌個數來看,2025年8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持平、下跌的城市數分別為9、4、57個(7月分別為6、4、60個),同比上漲、持平、下跌的城市數分別為5、0、65個(7月分別為5、0、65個)。
二手房價同比降幅縮小,環比降幅擴大
從二手住宅房價環比情況來看,8月70城二手房價格環比-0.6%,降幅環比擴大0.1pct。其中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分別-1.0%、-0.6%、-0.5%(7月分別為-1.0%、-0.5%、-0.5%)。同比情況來看,70城二手房價格同比-5.5%,降幅縮小0.4pct。其中一、二、三線城市同比分別-3.5%、-5.2%、-6.0%(7月分別為-3.4%、-5.6%、-6.4%),降幅分別擴大0.1pct、縮小0.4pct、縮小0.4pct。2025年8月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持平、下跌的城市數分別為1、0、69個(7月分別為1、1、68個),同比上漲、持平、下跌的城市數分別為0、0、70個(7月分別為0、0、70個),70城二手房價自2024年初以來同比均下降。
新房上海同環比領漲,二手房價格35城同比均下降
從一二線重點35城表現來看,2025年8月新房價格同環比均降多增少,環比角度上海、杭州等7城實現上漲,同比角度上海、杭州等5城上漲,其中上海以環比+0.4%、同比+5.9%領跑35城。一線城市中僅上海實現新房價格同環比實現增長。新房1-8月整體同比情況方面,上海、太原分別以同比+5.8%、+1.1%領跑35城。
2025.09.17 新浪網
深鐵再擲20.64億元 “輸血” 萬科 累計借款超259億元
萬科再獲第一大股東深鐵集團現金“馳援”。9月16日,萬科公告稱,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鐵集團”)向公司提供不超過20.64億元借款(以下簡稱“股東借款”),用於償還公司在公開市場發行債券的本金與利息。
根據公告披露,該筆借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利率定價機制以每筆借款提款日前一工作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的1 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基準,再下浮66個基點,按當前標準計算,實際執行利率為2.34%。
此前,深鐵集團已經多次借款給萬科緩解流動性危機。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深鐵集團分別於今年2月10日、2月21日、4月29日、5月14日、6月6日、7月7日、7月30日及8月5日公告稱,向萬科提供28億元、42億元、33億元、15.52億元、30億元、62.49億元、8.69億元、16.81億元的股東借款。
公告同時顯示,深鐵集團已累計向公司提供借款238.77億元(不含本次借款)。其中,自公司於2025年6月27日召開2024年度股東大會以來,深鐵集團已分批次向公司提供以下款項及相關安排:新增借款62.49億元、展期借款8.9億元、新增借款8.69億元並提供資產質押、新增借款11.89億元(2025年8月5日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借款金額是不超過16.81億元),以及公司就已有的15.51億元借款提供萬物雲股權質押作為擔保。其中62.49億元借款和8.9億元借款已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意在確認關聯交易是否達到需提交公司股東會審議金額時,豁免累計計算。
疊加本次新增的20.64億元借款,深鐵集團對萬科的累計借款規模突破250億元關口,達到259.41億元。
此前的9月11日,萬科曾於互動平臺透露,公司在各方支持下,積極推進改革化險與融合發展。截至8月末,公司順利完成243.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
2025.09.17 信報
內地客炒維港1號 3個月賺13%
被視為近年蝕讓重災區的九龍東啟德,近月扭轉頹勢,連錄多宗持貨不足一年獲利成交。其中有內地客剛以558萬元售出區內維港1號一房戶,不足3個月速賺12.7%。另一方面,有兩組「西餅客」同日沽出區內天璽.天第1期單位兩房單位,不足一年各獲利19.1%及9.3%。
美聯物業首席高級營業經理黃家樂表示,維港1號1B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338方呎一房戶,原叫價565萬元,剛獲用家議價至558萬元成交,呎價16509元。
據悉,上址今年6月下旬由一名內地客斥495萬元購入,造價較2021年7月斥895.2萬元一手入市的業主,低400.2萬元或44.7%,惟不足3個月即沽出,賬面獲利63萬元,升值12.7%。
「西餅客」齊沽天璽.天獲利
此外,代理指出,天璽.天第1期再增3宗獲利成交,其中6座高層B1室,實用面積467方呎,由一組「西餅客」以1148萬元沽出,呎價24582元。該「西餅客」去年10月動用共4664.27萬元買入該屋苑6伙,至今累沽3伙,套現共2727萬元,全數獲利。這次沽出的一伙是以963.55萬元買入,賬面賺184.45萬元或19.1%。
代理補充,另一組「西餅客」同日以1033萬元賣出該屋苑6座低層B1室兩房戶,實用面積467方呎,呎價22120元,較該單位去年10月一手購入價945.27萬元,升值87.73萬元或9.3%。該「西餅客」去年10月以共5737.91萬元一手購入天璽.天第1期多達8伙,已累售2伙,套現共1743萬元。
2025.09.17 經濟通
越秀地產附屬逾13億人幣競得杭州住宅用地
越秀地產(00123)公布,擁有95%權益的附屬公司杭州越瓏房地產開發通過公開掛牌方式,以13.3億元人民幣競得杭州市拱墅區康橋地皮。
該集團指,地皮佔地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可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其中計容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擬為住宅用地,所建住宅物業擬用於出售。根據規劃限制條件,該地皮內配建托育機構建築面積不少於400平方米、社區兒童成長中心建築面積不少於400平方米及社區食堂建築面積不少於350平方米,建成後無償移交給政府指定部門。
該集團指,該地皮位於運河新城中部,運河新城板塊定位匯集生活居住、商務辦公、商貿物流及旅遊休閒等城北城市副中心,距離約550米到達地鐵4號線、在建的15號線平安橋站。
2025.09.17 經濟通
中國文旅農業5.5億人幣售德國城12棟樓宇,交易料年底前完成
中國文旅農業(00542)公布,近期已就批量出售橫琴德國城的12棟樓宇與一名獨立第三者訂協議,涉約5.5億元人民幣,交易料年底前完成。
該集團指,料銷售所得改善現金流,德國城銷售程序料年底前完成,惟有待完成項目建設工程。
2025.09.17 信報
中央救樓市 放寬外資買住宅限制
內地樓市仍然低迷,中央再出招維穩。國家外滙管理局日前發出《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滙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在優化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政策方面,包括縮減資本項目外滙收入及其結滙所得人民幣在境內支付使用的負面清單,取消不得用於購買非自用住宅性質房產的限制。
便利購房結滙支付
外管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指出,該項政策是在房地產市場過熱背景下,各部分先後出台一系列針對房地產企業和行業的調控政策。外管局從防範「熱錢」投機炒作角度,配合出台了「非房地產企業的資本金、外債等資金不得用於建設、購買非自用房地產」的措施。
惟近年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房地產行業相關宏觀調控措施已優化調整。因此,相關外滙管理措施有必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助力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通知》亦包括便利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滙支付,境外個人在滿足房地產主管部門和各地購房資格條件下,可在取得主管部門的購房備案證明檔案前,憑購房合同或協議,先行在銀行辦理購房所涉外滙資金結滙支付,後續再向銀行交購房備案證明檔案。
此舉是因粵港澳大灣區在灣區城市購房試點,實施「先結後補」便利舉措,取得積極反響和效果,為滿足更多境外個人在境內工作、生活等合理購房需求,推動區域融合和人才流動,故將有關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強調現行境外個人在境內的購房政策沒有改變,仍須符合主管部門和各地購房資格條件。
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說,措施會有邊際正面影響,吸引更多跨境資金進入樓市,主要是一二線城市,改善市場氣氛和緩解開發商資金壓力。惟在大量庫存下,內地房地產問題非短時間可以解決。
摩通:倘乏刺激政策 內房銷售將惡化
內地樓價持續下跌,市場認為亟須有新刺激政策出台,摩根大通表示,9月內房銷售,特別是一線城市因為政策放寬有機會稍為好轉,但如果缺乏新措施支持,10月數據會再次惡化。
降賣樓額預測 今年料跌10%
考慮到最新的數據,摩通把今年內房銷售額預測,由原本的按年跌8%,調低至下降10%,由於去年下半年基數較高,意味着年底前的跌幅達14%,而此預測以沒有新政策措施作為估算基礎。
摩通相信,數據已經接近政策紅線(pain threshold),內地有關部門有迫切需要推出新措施穩定樓市,同時,國家統計局官員在日前的記者會上提到「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還需要繼續努力」,亦意味着有關部門準備好推出新政策。
大和資本指出,上月房地產銷售額跌13%,主要受銷售面積跌近10%,以及平均售價下跌拖累,而屬於傳統樓市旺季的9月銷售數據,以及去年有政策帶動的第四季樓市表現是關鍵,若缺乏政策刺激,今年底前銷售跌幅將進一步擴大,並指近期北京及上海相繼放寬限購,對樓價影響輕微。
至於潛在政策,內地《證券時報》稱,美國聯儲局釋放強烈減息訊號,業內人士預計,下周一(22日)公布的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有機會減息,房貸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調。
花旗預期陸續放寬限購
花旗估算,內地會陸續放寬限購措施,甚至有可能重啟棚改,一方面減少住宅供應,同時加快推動換樓需求。大華繼顯指部分一線城市早前已經放寬限購,暫不預期中央會有針對樓市的全國性大規模刺激措施,但可望會有綜合財政和貨幣政策,推動買樓氣氛。
2025.09.17 信報
西半山天御 頂層三複式最大1.2萬呎
近期樓市氣氛好轉,全新豪宅盤伺機登場。恒地(00012)與新世界(00017)合作發展的西半山衛城道8號項目,昨天命名為天御,提供172伙,最快月內推售;其中一個頂層三複式戶實用面積逾1.2萬方呎,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一手例)2013年4月實施以來全港面積最大的分層戶。
項目擬月內標售
天御由兩座住宅大樓組成,分兩期發展,提供172伙。恒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指出,每座住宅頂層均設有一個三複式戶,其中一個實用面積逾1.2萬方呎,設有專屬升降機,由住宅單位直達3樓私人升降機大堂與私人車庫。
該單位面積料打破龍光地產(03380)及合景泰富(01813)鴨脷洲利南道超級豪宅項目凱玥最大分層單位9663方呎,成為一手例後全港面積最大分層戶。林達民續說,天御會盡快公布樓書,最快9月以招標形式推售。
同樣位處西半山的英皇國際(00163)般咸道28號the MVP,本月以招標形式發售,迄今售出7伙,套現逾4.5億元。當中兩個頂層特色戶連兩個車位,由同一組買家斥資2.66億元購入,實用面積共5951方呎,呎價44698元。英皇地產銷售及市場總監柯穎豪表示,項目繼續以招標形式推出,過去3天一共加推38伙招標。
新世界九龍城衙前塱道瑧博則繼續收票,發展商公布,截至昨晚7時,項目已收近3900票,按周五(19日)公開發售115伙計,超額認購近33倍。建灝地產旗下同區文曜趁勢出擊,搶先昨天起發售32伙,兩房戶折實售價1068.65萬元起,3房戶折實售價1371.23萬元起;當中29伙連租約出售。
保利置業(00119)及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合作發展的油塘高超道朗譽,昨下調111個單位定價,最大減幅接近三成;同時加推5號價單共64伙,折實平均呎價15667元。
2025.09.17 信報
謝清海蝕放晉環 恐破不敗身
3房戶意向2550萬 劈價13%
新盤大刀闊斧劈價,震散同屋苑二手樓價,連縱橫財金界的猛人業主都似乎難免損手。被喻為近年最多名人掃貨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晉環,隨着發展商數度劈價賣樓,據悉有「股壇金手指」之稱的惠理集團(00806)創辦人謝清海,新近突削價13%以2550萬元求售晉環3房戶,若按叫價沽出,將虧損161.1萬元或5.9%,恐打破其在物業市場的「不敗金身」。
據前線代理透露,謝清海手持的晉環1B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921方呎3房戶,今年5月原以2930萬元放售,惟近期叫價大幅調低至2550萬元,減價380萬元,減幅13%,每方呎叫價由31813元急降至27687元。
2021年繳辣稅15%入市
資料顯示,晉環2B座低層A室3房戶,實用面積856方呎,無論戶型及景觀均與謝清海持有的單位接近,但樓層更低,去年12月初以2400萬元售出,呎價28037元,即謝清海目前放盤呎價較該一手貨尾低1.2%。
據悉,謝清海在晉環2021年首輪銷售時購入上述單位,作價2711.1萬元,當時更需繳付相當於樓價15%「辣招稅」,涉及稅項約406.66萬元;即使未計該筆「辣招稅」,現叫價已較當年買入價低161.1萬元,就算成功賣樓,賬面仍虧損5.9%。
代理表示,謝清海過去一直持上述單位收租,今年8月下旬把單位以每月5萬元租出。謝清海除今次蝕讓求售晉環單位,去年5月亦一度以2200萬元蝕放手持的鰂魚涌太古城美菊閣中層G室3房單位,實用面積1015方呎,叫價較其2021年5月買入價2280萬元,低80萬元或3.5%,惟謝氏在今年中封盤不賣。
謝清海及相關人士近年先後入市多伙住宅,隨着樓市下行,有關單位的銀行網上估價已紛紛跌穿其買入價。以前述太古城單位為例,滙豐銀行目前對該單位網上估價只有1681萬元,較其購入價低599萬元或26.3%。
就算是謝清海早於2017年11月以2530萬元買入的灣仔會景閣高層10室,實用面積998方呎,滙豐銀行目前網上估價亦低見1605萬元,較其買入價潛在下滑925萬元或36.6%。至於其太太在2021年6月以7500萬元購入的大潭陽明山莊10座低層63室連一個車位,實用面積2308方呎,現時滙豐銀行網上估價跌至5046萬元。
過去買賣工廈洋房 悉數勁賺
謝清海及相關人士在物業市場已知的沽貨紀錄雖然不多,但過去賣樓均戰無不勝。例如2014年11月以3500萬元沽出沙田石門安平街8號偉達中心共5個工廈單位,較該5個單位2010年購入價共1901.1萬元,升值1598.9萬元或84.1%。
住宅方面,謝清海已知對上一次出貨,要數到2013年11月以5500萬元賣出沙田九肚山寶松苑一幢雙號洋房,實用面積2574方呎,按2010年10月購入價4185萬元計,賬面大賺1315萬元或31.4%。
另一宗成交則為2012年9月以555萬元沽出東涌藍天海岸影岸.紅B座高層I室兩房戶,實用面積638方呎,該單位2010年3月以365萬元買入,即謝清海及相關人士賬面賺190萬元,升幅更達52.1%。總括而言,縱然謝清海最終蝕賣晉環單位,打破其長勝姿態,但計及過去多次賣樓大賺,「埋單」計算,他及相關人士相信仍獲利甚豐。
受累發展商數度減價賣樓
晉環屬港島南岸首個登場的項目,開售時備受看好,吸引不少城中名人或富豪入市,包括有「宇宙最強」之稱的甄子丹的太太汪詩詩、歌手李克勤的太太盧淑儀、百老滙電器家族成員、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成員,以及「體操王子」李寧的妻子陳永妍等,均曾掃入該項目單位。不過,隨着近年市況逆轉,發展商多次劈價賣樓,除下調部分單位定價,更大幅擴大售價折扣率,個別單位的折扣率由原先只有18%,大增至31.7%。
謝清海是為人熟悉的股壇猛人,過往專門研究市場上較少人留意的二三線股票,發掘其升值潛力,曾因發掘比亞迪(01211)等升值潛力極高的股份而備受注目。
2025.09.17 信報
淺水灣明慧園15年升值34%
淺水灣明慧園打破長逾兩年的交投冰封局面,由通利琴行或相關人士持有的一個3房單位,新近連雙車位以5000萬元沽出,樓價約15年升值1262萬元或33.8%。
5000萬易手 打破兩年冰封
資料顯示,明慧園低層A室3房戶,實用面積1583方呎,新近連雙車位以5000萬元沽出,呎價31586元。
代理表示,上址及雙車位由通利琴行或相關人士於2010年斥3738萬元買入,其後在2019年進行內部轉讓,這次易手樓價升值1262萬元或33.8%。
明慧園位於淺水灣道45號,共40伙。已知對上一宗成交,為會德豐主席兼常務董事吳宗權在2023年斥5980萬元買入中層B室3房連雙車位,實用面積1583方呎,呎價37776元,不計內部轉讓,樓價及呎價仍為該廈最貴。
另方面,西半山殷然本月暫錄得3宗成交,超越上月全月僅一宗。最新一宗為低層D室兩房戶,實用面積926方呎,減價5萬元或0.2%,以2025萬元沽出,呎價21868元。原業主2016年斥2247.3萬元購入,賬面蝕222.3萬元或9.9%。
2025.09.17 信報
新地古洞地皮申寬密度建1,062伙
由新地(00016)持有、鄰近大型洋房群上水天巒的古洞南雙魚河一幅土地,向城規會提交新發展方案,發展3幢分層住宅,提供1062伙,較4年前申請的單位總數增加153伙或16.8%。
較舊方案多153單位
城規會文件顯示,上述地盤屬於上水古洞南丈量約份第92約多個地段,位於坑頭路及古洞路交界,毗鄰雙魚河及鄰近天巒,佔地約逾21萬方呎,現劃為「綜合發展區」用途。現申請把用地的地積比率放寬至2.012倍,興建3幢16層高(另設1層地庫)的分層住宅,住宅樓面面積約42.41萬方呎,提供約1062伙;平均每戶面積最新約399方呎,料於2032年落成。
資料顯示,城規會2021年2月曾准許該址興建37幢3層高洋房,平均每伙面積達2293方呎,整個項目的總樓面面積約8.48萬方呎。同年12月,新地向城規會申請興建改為發展分層住宅,提供909伙,平均每戶面積約467方呎。最新的申請在發展總樓面不變下,興建多153伙,增幅16.8%。
2025.09.17 信報
七成高才租住私樓 置業比例低
仲量聯行發表的《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指出,政府近期問卷調查顯示,七成高端人才選擇在港租住私樓。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稱,隨着「高才通」人數不斷上升,料2023年至2027年間,每年將新增約1.2萬個租賃單位需求,尤其利好小型戶型。由於高才置業比例明顯偏低,因此建議政府能夠放寬內地人才在港購置住宅物業的資金轉移限制。
2025.09.17 經濟
印資銀行擴充 呎租70進駐 ICC 中層
個別企業逆市擴充,九龍站ICC中高層近1.4萬呎,成交呎租70元,租客為一家印度銀行,於同廈進行擴充。
甲廈不乏錄得企業擴充個案,消息指,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ICC)錄得擴充個案,涉及物業中高層03至05室,面積約13,879平方呎,成交呎租約70元。
據了解,新租客為ICICI Bank,屬印度最大型銀行之一,該集團本身亦租用該廈低層單位,涉及約8,000平方呎,如今擴充7成樓面,亦轉租較高樓層,質素有所提升。
尖沙咀區方面,海港城港威大廈租務,主要來自保險公司。消息指,港威大廈2座中層全層,面積約1.8萬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50元租出。據了解,新租客為中國太平洋保險,該企業目前使用灣仔中環廣場寫字樓,如今擴充業務,於尖沙咀開設新據點。事實,港威大廈於疫後租務非常理想,保險業紛於該廈擴充業務。
中國太保 呎租50落戶港威大廈
東九龍方面,觀塘海濱道Two Harbour Square中層2至10室,面積約16,537平方呎,以每平方呎約20元租出。新租客為一家跨國工程顧問公司,原租用同區活化項目建生廣場,如今升級租用同區甲廈,兼擴充業務。
另九龍新甲廈租務上,消息指,長沙灣南商金融創新中心中高層A08室,面積約2,561平方呎,以每呎約28元租出。
2025.09.17 經濟
文曜加推32伙 2房折實1,068萬起
建灝旗下九龍城文曜,趁同區新盤快將開售,即加推32伙發售,2房及3房戶可獲置業優惠,買家若連同車位購入,可獲現金回贈,2房最平由約1,068萬元起。
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表示,文曜早前推出單位招租,市場反應理想,不但租出多個單位,亦接獲不少連租約購買單位查詢,在過去兩周已錄逾1,000宗查詢,目前加推32伙即日發售。
新加推32伙,實用面積由379至904平方呎,屬1房至3房,當中29伙連租約出售。買家同時選購一個2房單位及一個車位,可獲68萬元現金回贈;若選購1個3房及1個車位,現金回贈為248萬元。
而扣除回贈後,2房折實售價由1,068萬元起,折實呎價16,829元起;3房折實價由1,371萬元起,折實呎價約15,168元起。
御海園6千呎洋房招標
其次,華業控股發展,早於2004年入伙,樓齡約21年的薄扶林御海園,於上周公布樓書後,昨推出洋房A標售,招標日期由周五(19日)下午3時起,直至今年12月底。
洋房A為全盤面積最大的單位,實用面積6,180平方呎,屬4房間隔,另連375平方呎平台、336平方呎天台,以及3,604平方呎花園,同時亦設有807平方呎停車位。
另外,會德豐地產副主席兼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料推出一系列利好樓市的措施,加上美國聯儲局減息在即,故決定加推旗下部分單位,包括東九龍KOKO ROSSO、啟德DOUBLE COAST I及MIAMI QUAY I,加推23伙放售。
2025.09.17 經濟
租金續破頂 禮頓山4房12.8萬租出
暑假期過後,豪宅租務交投仍然活躍。跑馬地禮頓山連錄多宗租務成交。其中,禮頓山5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1,724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剛以12.8萬元租出,呎租約74元。
資料顯示,業主早於2007年以約3,350萬元購入單位,現享約4.6厘租金回報。不過,若以最新銀行網上估值6,255萬元計,市值租金回報約2.5厘。
其次,山頂加列山道龍庭B型雙號屋,實用面積2,545平方呎,以月租18萬元租出,呎租約71元。再者,華懋旗下淺水灣道THE LILY第1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2,683平方呎,以月租14萬元租出,呎租約52元。
首8月累升2.9% 美孚回報達4.3厘
另一方面,美聯物業一項研究報告指出,8月份私人住宅平均呎租報約38.77元,連升7個月,續刷新歷史新高,而今年首8個月累積上升約2.92%,顯示租金增長強勁。雖然年內樓價止跌回穩,但表現仍未及租金上升幅度。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十大屋苑中,在租金上升帶動下,不乏租金回報理想的屋苑。若以今年8月十大屋苑租金回報率計算,3個屋苑的租金回報率超過4厘,當中美孚新邨最高,錄約4.31厘;第二高的是沙田第一城,錄約4.25厘;排第三位的是黃埔花園,錄約4.04厘。
2025.09.17 經濟
市建局2,808萬沽灣仔舖 呎價僅4千
舖價挫吸用家入市 宗教團體伺機掃貨
舖位價格下挫用家入市,市建局早前放售多個舖位,並以2,808萬沽出灣仔囍滙一樓6千呎舖,呎價僅4千元,買家為宗教團體。
灣仔太原街33號囍滙1期5座地下連1樓,以2,808萬元沽出。物業地下入口約127平方呎,而1樓面積約6,726平方呎,合共約6,853平方呎,以2,808萬元沽出,呎價僅約4,097元。據悉,該舖由一宗教團體購入,原使用上環商舖,料購入自用。
摩利臣山道商廈 呎售約5千
翻查資料,物業原由市建局持有,早年與信置合作發展囍滙住宅項目,而市建局早年把舖位租予社企,現交吉出售。早於7月尾,市建局已放售數項舖位,分布於啟德、灣仔、大角咀及深水埗,合共5項物業,涉及物業絕大部分為市建局參與發展住宅重建項目之商舖部分,包括啟德煥然壹居兩層舖位。市建局最近接受訪問時,指正在市場放售其他商業物業,以優化資產組合。
隨着舖位價格下跌,吸引用家入市,近月市場錄多宗大樓面商舖買賣,由宗教團體承接,如早前紀惠集團沽灣仔摩利臣山道70至74號凱利商業大廈多層,面積約21,702平方呎,涉1.1億元成交,呎價僅約5,069元,買家為一家佛教團體,相信購入樓面自用。
另酒店買賣熾熱,業主趁機放售。第一太平戴維斯投資及銷售部副主管及資深董事陳汝軒表示,獲本地投資者委託,放售旺角砵蘭街130至132號全幢精品酒店,物業以約1.7億元放售。酒店樓面約12,668平方呎,共有38間房間,房間面積約113至172平方呎,目前物業為學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