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工商時報
住都中心 Q4 首推761戶婚育宅
明年2月入住
因應少子化議題,在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婚育宅」政策後,國家住都中心第四季社宅招租首次推出兩案雙北「婚育宅專案社宅」共494戶,全數僅限婚育家庭申請;同時,另招租五案社宅1,337戶保留20%婚育宅,合計今年第四季共有761戶社宅為婚育家庭保留戶,最快2026年2月起可入住。
國家住都中心第四季中央社宅自27日起受理線上申請,共釋出七案共1,831戶社宅,中央社宅招租房源分布於雙北及高雄,規劃為套房、二房及三房型,包含新北市三重區「富貴好室」142戶、高雄三民區「明仁好室」139戶、「美都安居」325戶以及鳳山區「鳳誠安居A」320戶和「鳳松安居」411戶。
而本季首次推出的「婚育宅專案社宅」則提供台北市文山區「自慢藏」40戶及新北市林口區「世大運選手村」兩案454戶,僅限婚育家庭申請,最快將於2026年2月1日開放入住。
連同其他五案保留20%婚育宅,合計本季共有761戶為婚育家庭保留戶,預計2026年5月1日開放入住。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凡申請日前二年內新婚,或育有6歲學齡前子女,皆符合婚育宅申請資格,育兒家庭可享有最長12年租期保障,大幅減輕育兒負擔並確保孩童就學穩定。
租金方面,國家住都中心招租的中央社宅租金皆含管理費,分別為新北三重區「富貴好室」租金7,520元起;高雄三民區「明仁好室」租金5,320元起,「美都安居」租金5,870元起;鳳山區「鳳誠安居A」租金4,930元起,「鳳松安居」租金4,680元起。
婚育宅專案的台北市文山區「自慢藏」房型規劃有二至三房,每月租金含管理費為11,930元起;新北市林口區世大運選手村社宅提供一房型至四房型,租金含管理費5,710元起。
2025.10.28 工商時報
9月房貸餘額年增率 連12降
僅5.43%,為26個月新低;建築貸款近九年來首見負成長
央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房市仍是「量縮、價盤整」格局,房市買氣延續低迷氣氛。中央銀行27日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房貸餘額雖續寫史上新高,但年增率僅剩5.43%,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近26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2個月放緩。金管會27日公布,今年9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3,856億元,年增5.38%,年增率連12個月走降。
央行統計數字較金管會多主要是有包含信合社等金融機構,而金管會只統計本國銀行。
據央行統計,9月房貸餘額月增額僅剩257.8億元,升至11兆4,492億元,續創歷史新高,連22個月在10兆元之上,但房市買氣明顯萎縮,整體房貸餘額年增率已正式跌破6%,且逐步逼近4%低點。另,9月新青安房貸占整體房貸餘額(新青安餘額/房貸餘額)比重上升到12.6%,則創下史上新高水準。央行官員表示,新青安房貸比重持續拉高,顯示房市信用資源都流向首購或無自用住宅,比重上揚是房市健康現象。
至於供給面的建築貸款(土建融)方面,9月土建融餘額為3兆4,311億元,單月衰退52.54億元,且較去年同月衰退0.37%,為2016年12月的近九年以來,首見年增率負成長。
此外,金管會統計,9月底銀行法第72條之2比例,繼8月底跌破26%,來到25.89%後,9月更下滑到25.77%,連續第二個月低於26%,也是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金管會統計,72條之2前低為2016年4月的25.59%,也就是創2016年5月以來,約九年半以來新低。
過去一年多來,由於銀行法72-2條規範行庫的動產放款上限,為了避免觸法並為後續放款預留空間,多數行庫會將控管標準,設定在26%~28%,也導致先前房市景氣熱絡,不少銀行放款水位緊繃、房貸業務踩煞車,引發長達一年多的房貸荒。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導引房市降溫後,房貸水位吃緊的問題逐漸緩和,加上今年以來經濟展望與股市表現亮眼,國人存款總額增加;政府也適度放寬不動產放款的採計,9月起新青安撥款免計入,使9月成為今年首度「存款分母上升、放款分子下降」的月份,水位降到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房市冷 土建融九年首見衰退 建築貸款餘額9月年減0.37%
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昨(27)日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購屋貸款餘額達11.45兆元,再創新高,但年增率降至5.43%,低於8月的6.28%,更是自2023年9月以來新低。而土建融則是2016年12月以來、近九年首見年增率負成長。
從淨增額來看,9月購屋貸款餘額僅增加257億元,顯著低於8月的479億元,累積速度明顯放慢。央行分析,購屋貸款餘額仍維持正成長,主要受到「新青安房貸」五年寬限期影響,使部分借款人延後償還本金,導致餘額持續上升;但隨著市場冷卻,購屋意願已不若前兩年熱絡。
而在建築貸款餘額方面,9月降至3.431兆元,月減52.5億元,較去年同月衰退0.37%,央行指出,這顯示建商在推案與購地上態度轉趨保守,可能與土地價格高漲、建築成本上升及市場需求減弱有關。
官員進一步分析,雖然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已呈現負數,不過,前八月建物開工戶數為8.8萬戶,與去年同期8.2萬戶並未顯著減少,顯示建商開工與貸款也不一定有正相關,然而近期觀察建商開案量確實減少,購地也比較少,反映開工意願相對審慎。官員強調,房市並沒有到萎靡,只是不像先前暴衝,目前屬於緩降。
在汽車貸款部分,9月餘額達2,417億元,同樣刷新歷史新高,但年增率持續探底,僅剩2.8%,顯示車市景氣疲軟。央行資料顯示,2024年1月汽車貸款年增率仍高達14.5%,今年1月後即降至7.98%,今年9月更跌破3%僅2.8%。分析指出,車市受預期新車買氣遞延導致貸款需求轉弱。
至於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9月雖同樣創高,但央行指出,因基期相對較小,年增率波動幅度較大,主要反映消費支出回升與分期付款需求上升。
整體而言,雖然三大民間貸款項目金額屢創新高,但央行觀察指出,成長動能已開始放緩。
市場解讀,隨著房市與車市降溫、建商投資趨謹慎,需留意後續景氣或利率環境轉變,貸款增速的升降情況,如果年增呈現衰退,則將顯示台灣家庭與企業資金運用進入「高槓桿後的調整期」。
2025.10.28 工商時報
Q4 及明年房市…公股銀估量縮、價微幅修正
公股銀指出,觀察2025年1~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同期年減27.9%,加以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及近期國內房市仍缺乏利多因素刺激,使潛在購屋者採取觀望態度,致房市成交量回升有限,預估今年第四季及明年整體房市仍將呈現「量縮、價微幅修正」走勢。
整體預估,今年買賣移轉棟數約27萬棟左右,明年將持平或小增至28萬棟左右,都較2024年的35.05萬棟大幅下滑。
雖然買賣移轉棟數下滑,不過公股銀仍看好9月起,政策已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2條適用之外,或可稍減自住購屋民眾借不到房貸的壓力,且利率優於市面房貸利率,新青安房貸申請量有機會稍微逐步穩定上升。
第一銀行指出,將持續配合政策,優先承作「首購」及「自用」族群,以協助購屋自住客群,新青安將配合客戶預計撥款時程辦理。合庫銀行分析,預估第四季及明年房市買賣移轉棟數仍需視市場剛性購屋需求而定,房市預估仍將呈「量縮價跌」態勢。
華南銀行主管指出,政府打炒房政策已見初步成效,房市延續成交量低迷、房價向下修正格局。在銀行緊縮放款額度之下,交屋及推案面臨重大考驗,限貸令實施以來,全國預售屋解約量逐漸提升,加上關稅戰對經濟的衝擊陸續發酵,限縮民眾購屋能力,預期房市持續向下修正,延續衰退格局,預估2025年買賣移轉棟數約27萬棟左右,若央行維持不動產管控政策,2026年買賣移轉棟數應與2025年差異不大。
彰化銀行主管分析,第四季房市將呈量縮價緩跌的局面,預估今年房市交易量恐低於27萬戶,為2018年以來的新低。明年因央行有機會調整信用管制,交易量有機會回升至28萬戶左右。
2025.10.28 工商時報
首宗指定產業地上權 心橋得標
財政部國產署配合長照產業推出指定產業(長照)招標設定地上權,終於成功標出第一宗。高雄市左營區國有土地27日決標給心橋股份有限公司,權利金6,660萬餘元,心橋須在90天內和國產署簽約,並於一年內取得籌設許可。
國產署說明,配合中央推動長服務,因此新增指定產業(長照)招標設定地上權,並在今年1月修正放寬投標人資格為公司法人、財團法人、社團法人等,團隊具有可經營長照機構資格法人者均可投標。
國產署表示,本次得標的心橋結合愛鄰長照社團法人,規劃預防醫療、健康促進、長照服務與社區資源,打造高齡友善生活場域,預計布建日間照顧中心及團體家屋二類長照機構,為高雄市左營區提供第一個團體家屋類型長照服務。
國產署副署長李政宗表示,除了指定產業地上權,國產署第四季會再就營改基金四塊土地進行地上權招標,其中包括信義區地王陸軍保養廠C基地,以及台南平實營區和高雄前鎮區等共四處土地,預計11月24日公告。
此外,國產署也積極接管閒置國有公用不動產,促進資產活化利用,並提供住都中心做為建設社宅用地,近期再盤點出七處共近7千坪土地,包括新北汐止、蘆洲,台北士林和北投,桃園空大舊址、台中北屯台灣體大和台中一中北區用地等。
李政宗表示,國產署接管各機關經管已無公用需要的國有不動產,近三年每年平均1,903公頃,均會配合盤點土地,提供住都中心作為社宅興辦基地,近期也再提供上述7處洽國土署評估是否適宜規劃興辦社宅。
2025.10.28 工商時報
台中今年預售推案 估減25%
下修金額至4,200億~4,300億;第四季總銷逾百億的大案僅二建案
面對景氣寒冬,房市第四季旺季不旺,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下修今年全年台中推案金額至4,200億~4,300億元,較去年大減約1,500億元、年減幅逾25%。根據市調顯示,第四季台中推案金額僅約1,000億元,總銷逾百億元的大案僅七期豪辦「聯聚中衡大廈」與北屯區「遠雄樂元」等二建案。
房市低迷,建商紛紛延後開案時程,台中9月僅有13個預售新案推出,推案量僅127.6億元、年減逾8成;前三季推案量3,343億元,較去年同期少了1,005億元,推案動能明顯放緩,第四季依舊偏向保守,就靠聯聚、潤隆、冠德、順天等大型建商與上市櫃建商撐場。
其中第四季逆勢進場的台中豪宅一哥聯聚建設,繼「中雍」、「中維」等二棟地標級豪辦後,第四季於七期推出第三棟豪辦新地標「聯聚中衡大廈」,總銷高達220億元。座落於市政北二路與朝富路口的聯聚中衡大廈,規劃樓高37層、60至130坪彈性格局,滿足企業多元需求。
遠雄建設第四季一口氣在北屯區推出雙建案,總銷合計達160億元。其中總銷128億元「遠雄樂元」,位於北屯機捷特區,產品規劃21至39坪,與鄰近舊社站「松竹敦富」及近期話題爆棚的「永尚謙玥」,三建案合計推出逾1,400戶案量,顯示機捷特區也是第四季的推案重點區域。
北屯熱門生活圈14期與11期同樣亮點頻傳,其中14期坐擁洲際棒球場、漢神洲際購物中心、台中巨蛋等多項重大建設即將落成,房市關注度加溫,包括14期洲際段新案「遠雄丰尚」,基地位在崇德19路,產品規劃27至38坪,總銷32億元。
北屯11期崇德商圈則以「冠德裕毛屋新案」打前鋒,總銷估達70億元,規劃3至4房產品,採先建後售。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市場資訊主委白洪章觀察,第七波信用管制一周年,房市悲觀心態逐漸回穩,加上台灣整體經濟成長率上修、股市獲利了結,剛需自用客與長線資產配置族群在預期甜蜜價差的心態下,提高回籠賞屋的誘因,不過他也坦言,真正能讓購屋族出手的關鍵,仍在於個案的硬實力表現,正是開發商的期末考驗。
2025.10.28 工商時報
受青睞 北市小宅單價逆勢漲
還是小宅最對味。據最新實登資訊,北市小宅今年7月每坪標準住宅成交單價達79.14萬元,較6月逆勢上漲0.08%,優於大樓、公寓產品,在房市冷靜期中,表現一枝獨秀。
北市地政局10月動態月報指出,最新統計的7月北市實登資訊顯示,全市標準住宅總價已連3跌,標準住宅單價已連5跌,其中標準住宅平均總價2,013萬元,連三個月下跌,平均單價每坪64.11萬元,連續五個月下滑,但小宅平均單價每坪79.14萬元,反而較6月逆勢小漲0.08%。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小宅因低總價、易出租、轉手靈活優勢而見恆溫,成為建商突圍逆勢的選擇。
北市地政局觀察,全市、大樓、公寓及小宅的月線、季線及半年線趨勢,除小宅的月線微漲外,其餘皆下跌。
在成交量指標方面,7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424件,月減18.30%、年減49.34%;交易總額124.23億元,月減23.96%、年減44.17%。
分析北市各行政區7月交易量,有2區增加、10區減少,增幅最大為中山區,月增13.24%;減幅最大為士林區,月減42.55%。
各行政區交易總額冠軍為中山區22.44億元,排名第二為大安區的19億元,第三為內湖區18.4億元。
2025.10.28 工商時報
深耕彰化!「嘉磐頤和」動土 開啟中山路豪墅新篇章
2025.10.27 18:05
台中品牌建商嘉磐建設首度插旗彰化!繼台中、台北成功打造多座高端住宅後,嘉磐建設正式跨入彰化市場,「嘉磐頤和」日前已開工動土。該案座落於中山路門戶位置,嘉磐以品牌對「心靈建築」的堅持,攜手國際建築設計團隊,打造新一代彰化層峰專屬的電梯別墅聚落,宣告中山路豪墅市場邁入全新篇章。
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擁有超過40年建築經驗,從台中發跡、北進台北,如今深耕彰化,一路以來秉持「以利他之心,行建築之願」的初心,並以「般若」建築智慧貫穿品牌精神,致力打造承載世代情感的生活場域,對嘉磐而言,「建築不僅是安居,更是一份溫暖人心的感動與祝福。」
「嘉磐頤和」規劃理念源於對彰化市場的精準觀察。魏嘉銘表示,彰化透天產品多為自地自建型態,缺乏整體規劃與社區管理的高端別墅產品,嘉磐團隊看準此一空白,以「豪墅3.0」概念打造新一代電梯別墅,強調兼具安全、便利、隱私與自然共生的居住價值。
該案攜手知名建築師留銘男及國際設計大師王勝正,融合安縵酒店式的靜謐與莊園建築的格局,營造「會呼吸的豪墅」。社區設有迴遊式中庭、四季花園,並規劃垃圾集中處理室與宅配收發空間,滿足現代家庭對生活效率與品質的雙重需求。
全案規劃臨路店面與社區型別墅,建坪59至82坪,戶戶配備電梯、間間套房設計,並享有寬闊停車空間,主臥規劃整層使用,並配備更衣間與五件式衛浴;建材選用TOTO、INAX、Panasonic等一線品牌,並設有電動車充電樁,兼顧豪華感與未來性。
「嘉磐頤和」坐落於中山路林蔭大道黃金軸線,扼守彰化市門戶地段,交通動線便捷,開車約5分鐘銜接國道一號王田交流道,約10分鐘抵達未來全台灣最大的購物中心「第一大天地 D-ONE」及彰化中友百貨,串聯烏日高鐵特區與中彰投生活圈,地段潛力與生活機能兼備。
房地產專家指出,彰化受惠於中台灣都會圈效應,生活圈與台中逐步整合,高鐵彰化站、烏日高鐵特區與台中捷運延伸線的交通優勢,正帶動彰化房市升級,別墅產品需求逐年增加。而「嘉磐頤和」的推出,不僅填補高端住宅市場缺口,也象徵彰化住宅市場邁入精品化時代。
2025.10.28 工商時報
陶朱隱園開胡 中工股漲歡呼
中工(2515)規模最大的開發案「陶朱隱園」,上周終於成交第一戶非關係人購置的交易,若完成入帳,可望挹注中工每股獲利0.07元,加上中工未來四年將有五筆新案陸續入帳,及11月10日將除權0.503元,多重利多加持下,27日股價上演慶祝行情,以漲停價12.25元鎖至終場,成交爆量逾5.2萬張。
中工表示,陶朱隱園為成屋,預計可賣一戶、入帳一戶,目前有數組潛在客戶持續洽談中。除陶朱隱園外,中工將邁向房地產開發案的收成階段,未來四年,年年有新案完工交屋,加上營建工程本業和工業區開發業務,業績可能穩步成長。
中工指出,「中工碧硯閣」目前銷售率超過8成,已取得使用執照,預計明年第一季交屋,為2026年業績重點;「中工雲宇宙」,除鴻運科已簽署意向書,目前有數組客戶進行洽談中,預計2027年第一季完工交屋;2028年重點大案為「中工鳴森苑」,目前銷售率約3成。此外,「中工雋詠」今年9月已開始公開銷售,預計2028年完工交屋。
另外在營造工程方面,中工在手承攬工程量達25個,工程合約含稅總價1,503億元,待執行量還有933億元。其中最大營建工程案為「台北雙星」C1D1工程,及台塑集團總部都更案工程等。
2025.10.28 Yahoo新聞網
輝達總部選址生變?傳看上「洲美國小預定地」
北市府秘書長李泰興面對議員質詢時表示,輝達確實對洲美國小預定地表達高度興趣,但目前輝達尚未正式回函。洲美國小預定地吸引輝達的主要原因在於其4.7公頃的面積比T17、T18的4公頃更大,初步估計權利金也比T17、T18基地低。
北市地政局長王瑞雲在議會表示,市府仍然希望輝達選擇T17、T18基地,並已向輝達強烈建議T17、T18比洲美好,但最終決定權在輝達手中。她進一步解釋,即使輝達最終不選擇T17、T18,給予新壽的「分手費」也不會浪費,因為該地屬於市有地,未來仍可進行招商。
關於與新壽的「分手費」協商,王瑞雲回應議員詢問時透露,新壽已繳交36億元至市政府,但其他成本項目尚不清楚。市府已請新壽盡快提交具體項目金額的文件,但目前尚未收到。市府表示不會預設底線,但需要新壽提供合理的成本文件作為協商依據。
北市府將持續關注輝達的最終決定,並與相關方協商,以期在台灣設立輝達總部的計畫能順利進行。無論最終選址為何,市府都將確保市有土地能發揮最大效益,為台北市創造更多價值。
2025.10.28 鉅亨網
苗栗平均房價3年漲27%居中部五縣市之冠 房仲曝三大關鍵優勢
在科技題材的帶動下,中台灣房市能見度大幅提升,房仲業者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發現,近 3 年,在中部五縣市中,以苗栗縣的平均房價漲幅最快,高達 27.2%,其次分別為彰化縣 18.3%、南投縣 13%、雲林縣 10.7%、台中市 10.4%。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中台灣過去以傳統產業為主,近年來隨著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加上大型建設項目的進駐,也給區域房市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間,交易量能自然水漲船高。
莊思敏表示,中部地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南北往來便利,向來都是大型企業設廠的熱門之選,近年更因科技園區及台積電 (2330-TW) 等重大投資進駐,帶動高科技產業群聚效應,不僅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進一步推升區域居住需求,使整體房市表現相當亮眼。
儘管近期受川普關稅戰影響,傳統產業面臨一定壓力,市場上甚至傳出放無薪假的現象,導致買方轉趨觀望,房市也進入盤整期。不過,對自住型買方而言,這反而是積極看屋、大膽出價的好時機,因為此時屋主心態較易軟化,消費者更有機會以合理價格入手心儀物件。
對於苗栗縣平均房價漲幅領跑中部五縣市,中信房屋頭份建國加盟店店長蔡議鋒分析,這主要受三大關鍵因素驅動,首先,目前苗栗房價仍普遍落在 2 字頭,房價基期相對較低,具備可觀的補漲空間。
其次,近年苗栗建設題材豐富,包括竹南科學園區、五楊高架延伸工程,以及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等,不僅提升區域發展前景,也進一步帶動房市熱度與市場信心。
第三,受惠於親民的房價與未來發展性,最近幾年許多嗅覺敏銳的建商都爭先到苗栗購地推案,區內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部分熱門預售案的成交單價甚至觸及 5 字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抬了區域整體行情。
蔡議鋒指出,竹南與頭份兩地兼具科技題材與地緣優勢,是目前苗栗房市最炙手可熱的區域。隨著科學園區持續發展、科技大廠不斷擴張,大量高薪就業人才湧入,在強勁的剛性需求支撐下,區域房價自然扶搖直上。
目前竹南、頭份的房價仍屬親民,總價 1500 萬左右就能買到屋齡 10 年內、三房含車位的大樓,總價 1000-1200 萬元左右就能買到屋況還不錯的中古屋,因此磁吸眾多科技新貴與竹科外溢人口於此置產。從長線來看,預計隨著科技產業的持續成長與就業機會的增加,竹南、頭份的房市交易量能仍有穩健上升的空間。
2025.10.28 新浪網
“好房子” 熱銷帶動十月樓市升溫
隨著一批高品質項目集中入市,10月份新房市場熱度攀升。
具體來看,9月27日,中海瑞文裡開盤,以單日勁銷21億元的成績,成為北京金秋樓市的現象級項目。進入10月份,項目熱度持續攀升。據瞭解,中海瑞文裡將文化、教育、生態、交通等資源轉化為可感知的生活場景,是京西第四代“好房子”產品。
北京CBD區域的樓盤專案同樣迎來熱銷。10月17日,由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璞樾項目首次開盤,銷售額45億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記者表示,10月份北京新房市場熱度集中在核心區與優質項目,只有真正匹配購房者需求的“好房子”才能穿越週期。
除北京外,全國多地開發商也正加大推盤力度,帶動“好房子”成交持續增長。10月18日,萬科旗下上海黃浦區淮海中路板塊項目“高福雲境”開盤,首日25套高總價房源全部售罄;10月12日,位於西安的綠城•潤百合首次開盤,150套房源吸引超300組家庭角逐,當日勁銷逾4.3億元。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新盤受到市場熱捧,顯示出“好房子”正成為行業復蘇的核心驅動力(9.550, 0.03, 0.32%)。
“好房子”熱銷的背後,是政策導向與市場需求的共振。
近年來,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紛紛出臺“好房子”實施相關規範,從戶型功能、建築設計、綠色節能等方面提出明確標準,鼓勵企業在規劃設計階段強化產品力建設。
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幾年居民住房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明顯釋放,居民對住房的功能結構、物業服務品質、居住環境等均提出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好房子”供給不斷增加,在引導需求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住房需求與供給之間的良性互動或進一步顯現,“好房子”在推動房地產高品質發展中的作用有望強化。
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2025年1月份至7月份,重點30城新房成交方面,12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戶型成交占比升至30%,北京12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占比42%,杭州、成都等城市改善性戶型占比超50%,需求結構持續升級。
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從客戶需求出發,圍繞家庭結構、空間需求、教育半徑、養老場景等開展產品設計,不斷提升產品功能。嚴躍進表示,如今的“好房子”需要房企更精准把握客戶的實際需求。例如,高車位配比滿足了多車家庭的現實需求,大戶型空間兼顧社交、私密與家族生活的多場景需求。儘管當前房地產市場仍處於深度調整期,但高品質住宅持續熱銷,反映出“好房子”需求還遠沒有被滿足。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正在回歸產品本身,隨著政策端不斷完善,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好房子”正成為支撐行業企穩與復蘇的關鍵力量。
2025.10.28 新浪網
香港山頂紅梅閣23號洋房招標出售 意向價約1.6億港元
10月27日,第一太平大衛斯獲接管人委任為首席代理,以銀主盤身份公開招標出售香港山頂賓吉道8號紅梅閣23號洋房,物業實用面積約270平方米,招標截止時間為2025年11月24日中午12時,意向價約1.6億港元。
該物業採用三層英式洋房設計,配備三間套房、獨立花園及車庫,社區內設有泳池及網球場等設施。其東南朝向可俯瞰南區海景,距淩霄閣僅3分鐘車程,至中環核心商業區約12分鐘車程。
據瞭解,標的物原由本地投資者持有,因產權問題被金融機構收回處置。第一太平大衛斯投資部董事溫武忠表示,該盤兼具景觀資源與交通便利性,屬港島稀缺型豪宅標的。
2025.10.28 中新網
雲南1 - 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5.7%
記者22日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昆明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1-9月,該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約14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7%,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
二手房銷售增速也在加快。1-9月,雲南全省二手房成交面積15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5%。
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黃媛介紹,隨著“旅居雲南”新品牌的打響,省外人群購買住房的占比持續提高,1-9月達到31.7%,較2022年提高6.9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方面,降幅正在收窄。1-9月,雲南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約962億元,降幅持續收窄至約-1.3%,增速高於中國全國平均水準12.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開發投資748億元,同比增長3.2%,已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投資結構優化調整。
據悉,當前雲南房價保持穩定,全省商品房均價659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4%,穩控在±5%合理區間。
2025.10.28 經濟
核心區人流增 銅鑼灣舖租售加快
隨着旅客到訪人數漸增,加上本地消費穩定,核心區銅鑼灣舖位租售同步加快。
核心區空置情況有改善,美聯工商舖統計,2025年第三季4大核心區,包括中環、尖沙咀、旺角及銅鑼灣的商舖空置率錄得約11.9%,較第一季輕微下跌0.2個百分點,為自2024年首季以來首次回落。空置舖數量共881間,較第一季減少16間或2%。整體表現顯示,在旅遊業持續復甦的帶動下,核心區舖位租賃及買賣活動漸見活躍。
分區而言,尖沙咀表現最為突出,空置率較今年首季下跌1.4個百分點至12.5%,連續兩個統計季度錄得改善,反映該區商業氣氛回暖;銅鑼灣的空置率亦由高位回落0.7個百分點。
波斯富街地舖 3200萬沽
銅鑼灣舖位買賣增,資料顯示,銅鑼灣駱克道京都廣場1樓舖位易手,物業面積約4,846平方呎,以約5,500萬元沽出,呎價約1.1萬元。京都廣場位處駱克道正中地段,以餐飲為主,屬人流暢旺。舖位現由大快活以每月約22.3萬元場租用,回報率約4.9厘。
翻查資料,舖位由大廈發展商明長福家族持有,該家族今年起拆售京都廣場,包括年初以約1.25億元,沽出京都廣場地舖。本年中家族再以約4,000萬元,沽出物業地庫約4,800平方呎舖,由投資者羅守耀購入。
另外,銅鑼灣波斯富街96至106號寶明大廈地下C號舖,面積約800平方呎,以約3,200萬元成交,呎價約4萬元。舖位現由地產代理以每月約10萬元租用,按成交價計,回報率近3.8厘。
原業主於1993年以約2,550萬元購入舖位,持貨32年轉手,獲利約650萬元,升值25%。事實上,該舖比鄰的D號舖,面積同約800平方呎,亦曾由該業主持有,2022年將舖位以約5,000萬元沽出,由盛匯商舖購入。
淘寶papahome 進駐港島
至於租務上,同區亦錄大手樓面租務成交,papahome淘寶家具實體店日前公布,其第2間分店設於銅鑼灣FASHION WALK,是次面積約4萬平方呎,相比設於中港城商場的首店,其面積則為約3萬平方呎,新分店增加約3成的面積。
市場人士預期,銅鑼灣店月租約50萬元,但將設有分成機制,而月租與尖沙咀首店甚為貼近。
尖沙咀淘寶家具實體店已在今年2月開幕,papahome淘寶家具實體店行政總裁黃達豪指出,該店開業短短數月,已服務超過50萬人次,其中高達20%轉化為消費客戶。
分析指,隨着旅客數字理想,核心區人流增,商戶開始重新於核心區銅鑼灣進行擴充,舖位空置情況稍改善,商舖租售價料已回穩,故吸引投資者入市買舖,令銅鑼灣商舖租售同步增加。
2025.10.28 文匯
國際酒店品牌搶灘中環 擬後年開業
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再度迎來國際級酒店進駐。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凱悅酒店集團昨日宣布,將與永泰地產(0369)及資本策略地產(0497)正式簽署管理協議,將於中環威靈頓街118號的Central Crossing綜合發展項目開設香港首間安達仕品牌酒店,預計2027年正式開業。這項合作不僅延續凱悅自1969年在港設立首間海外酒店以來的深厚淵源,更彰顯國際酒店集團對香港旅遊業復甦及長期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
夥拍永泰地產資本策略地產
即將進駐中環的安達仕酒店將設有125間客房及套房,設計概念以「給香港的情書」為靈感,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元素。項目更將創新推出毗鄰酒店的零售新地標「Andaz Village」,結合健康體驗與美食元素,打造獨特生活目的地。
凱悅酒店集團亞太區總裁于德勵強調,是次合作彰顯集團專注在核心地段擴張的策略。永泰地產副主席兼行政總裁鄭維新指出,在Central Crossing引入安達仕品牌,符合公司在中環打造全新生活地標的願景。資本策略地產主席鍾楚義相信,酒店將結合世界級設施和卓越服務,成為本地居民及全球賓客必訪勝地。
除中環安達仕酒店外,安達仕品牌在亞太區持續擴張,包括有將於年底開幕的上海徐匯中心安達仕酒店,及計劃明年開幕的曼谷安達仕酒店,反映凱悅集團持續看好區內高端酒店市場。
2025.10.28 經濟通
中國誠通訂8.5億人幣售後回租安排,賺取5,365萬人幣
中國誠通發展集團(00217)公布,訂立3項售後回租安排,涉8.5億元(人民幣.下同) 收購租賃資產後再出租,共賺取5365萬元,構成非常重大收購事項。交易須待股東批准。
該集團指,以共5億元向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收購2項租賃資產後再出租,租賃期均為2年,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租賃付款5.22億元,租賃利息共2224萬元及收取1000萬元服務費,共賺取3225萬元。租賃資產涉供水及供電設備等。
另外,該集團指,以3.5億元向中國鐵建(01186)(滬:601186)收購一項租賃資產後再出租,租賃期2年,中鐵租賃付款3.6億元,租賃利息1441萬元及收取700萬元服務費,共賺取2141萬元。租賃資產涉柴油發電機組等。
2025.10.28 經濟通
恒基陽光資管場外增持陽光房地產970萬股,涉資約2,188萬元
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恒基陽光資產管理於上周四(23日)場外增持陽光房地產(00435)970萬股,每股平均價2.256元,涉資2188.32萬元,最新持股量增至15.23%。
2025.10.28 經濟通
粵海置地首九月虧損收窄至1,616.5萬人幣
粵海置地(00124)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首九月虧損收窄至1616.5萬元(人民幣.下同),而對上一年同期虧損1.91億元。
期內收入67.28億元,升66.4%。
2025.10.28 經濟通
五礦地產:首九個月合約銷售額按年跌約24%
五礦地產(00230)公布,今年首九個月錄得合約銷售額約32.2億元人民幣,相應合約總樓面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分別按年下降約24.2%及約14.4%。
2025.10.28 經濟通
澳能建設第三季中標獲得總合同值逾2.7億元,新增訂單主要來自香港及大灣區
澳能建設(01183)公布,第三季中標獲得的總合同值逾2.7億港元,覆蓋粵港澳大灣區、新加坡及澳門市場,期內新增項目訂單主要來自香港及大灣區市場,其次為新加坡及澳門地區,涵蓋多個公營及私營項目,產品應用於地區建設、噪聲屏障工程、基建設施等領域。
公司亦稱,合同額最大的一項為粵港澳大灣區大型建築新型材料採購項目,合同總值約1.12億元人民幣(約1.2億港元)。
2025.10.28 信報
住宅銀主盤存量今季料增4%
市況轉旺 銀行趁勢提速放售
樓價走勢回穩,私人住宅交投氣氛好轉,住宅銀主盤放盤存量回落,中原地產研究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住宅銀主盤存量為269個,連升五季後回落,按季減少10.3%。該行預期,銀行趁市況轉旺積極推出銀主盤放售,第四季銀主盤存量或回升約4%至約280個。
有機會回升至280個
前述住宅銀主盤存量數據,是中原地產研究部根據該行獲委託的放盤,剔除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商舖、廠廈、停車位及地皮)後,統計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銀主盤放盤存量得出,每季數字以該季末的情況作比較。
數據顯示,住宅銀主盤存量自2023年6月底錄得184個後,一直處於200個以上,其中2024年第二季起5個季度持續上升,至今年6月底增至300個,創該行有紀錄以來11個季度高位。而截至今年9月底,住宅銀主盤存量錄得269個,雖然是連續第九個季度處於200個之上,但按季已減少31個或10.3%。
若以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分開檢視,私人住宅銀主盤存量於9月底錄得193個,按季減少33個或約14.6%,連升5個季度後回落,其中樓價逾700萬至1000萬元的銀主盤存量按季跌幅最勁,今年7月至9月此類別增加10個放盤,惟同期售出或銀主收回放盤共有19個,令截至9月底此類別放盤餘下17個,較6月底時大減約34.6%。
以地區比較,九龍區私人住宅銀主盤存貨9月底錄得60個,按季減少29.4%,跌幅是三大分區最大;港島區於9月底錄得36個放盤,按季降12.2%;新界區則微跌3%,至97個。
不過公營房屋銀主盤存量連升兩個季度,最新錄得76個,是該行2022年第四季有相關統計以來的約3年高位,按季增加兩個或2.7%。
上季個別超豪宅劈價賣出
至於大額銀主盤方面,今年第三季共有14宗造價2000萬元或以上的私人住宅銀主盤成交,惟個別大幅貶值,例如大埔滌濤山一幢洋房,銀主以2620萬元放售,最終累劈逾「八球」,以1802萬元售出,較原業主2014年的購入價2668萬元,約11年貶值32.5%。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今年第三季樓市氣氛好轉,銀行趁機推售優質銀主筍盤,吸引買家入市,加快銀主盤消耗,致存量回落,預期銀主本季仍會持續推盤,本季存量或反彈至約280個,按季回升約4%。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相信,由於樓價回穩,負資產個案勢減少,意味新增銀主盤個案不會顯著增加,加上本地剛性需求和一般外來專才初來港時購買的單位造價以1000萬元或以下為主,此類放盤也較易消化,料未來銀主盤存量難大升。
2025.10.28 信報
皇都餘貨下月提價逾3%
樓市氣氛好轉,新盤紛紛部署加價。新世界(00017)北角皇都戲院重建項目283 King's Road住宅部分皇都,下月將提價3%至5%;長實(01113)與港鐵(00066)合作發展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3C期Blue Coast II,考慮即將上調售價約5%。
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部總監何家欣稱,皇都餘下最後37伙待售,下月提價3%至5%。皇都自1月開售至今累售351伙,買家包括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及主席鄭家純妻子葉美卿,以及廣東省政協常委、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黃少媚。
Blue Coast II單日售出兩伙
項目基座零售商場STATE THEATRE by K11,共4層高,總樓面面積約8.5萬方呎,舖位約40至50間。由10月31日至11月30日,首5名購入皇都買家,可獲「K11文化品味禮遇」,總值10萬元。同系北角柏蔚山昨售出最後一伙,單位為1座33樓及35樓B室,實用面積2331方呎,連兩個車位成交價8578萬元,呎價36800元。
Blue Coast II昨天售出兩個3房戶,自上周一(20日)起至今連沽9伙,套現1.78億元。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項目一周接連錄得多宗大單位成交,顯示豪宅市場交投明顯加快;加上年底前仍有機會迎來兩次減息,市民入市意欲逐步增強。該集團正積極考慮在短期內上調售價,預期調升幅度達5%。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據土地註冊處數字,10月首20日,樓價3000萬至4999萬元的一手私宅買賣登記共錄78宗,較9月全月的63宗大漲約24%;該類單位佔整體成交約6.23%,較今年平均約2.57%,增3.66個百分點。
2025.10.28 信報
朗賢峰首錄二手成交 蝕6%
近月捲入交樓質素風波的何文田朗賢峯錄得屋苑「第一滴血」,有2房單位剛以1010萬元易手,樓價約一年貶值5.7%。
代理表示,朗賢峯首宗二手成交為IIA期1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482方呎,2房間隔,呎價20954元,較周邊新盤瑜一第1C期近月2房戶呎價低逾10%,例如瑜一第1C期5B座9樓D室,實用面積466方呎,8月以1124.29萬元售出,呎價24126元,前述朗賢峯單位呎價較之低13.1%。原業主去年10月斥1070.6萬元一手買入,賬面蝕60.6萬元或5.7%。
yoo Residence一房輸569萬
資深投資者譚伯榮或相關人士再損手出貨,代理稱,赤柱富豪海灣2期C型單號屋,實用面積3041方呎,售5630萬元,呎價18514元。該洋房由譚伯榮或相關人士於2009年斥6360萬元購入,賬面蝕730萬元或11.5%。
中原地產分區營業經理周世康謂,銅鑼灣yoo Residence中層B室,實用面積397方呎1房戶,以700萬元易手,呎價17632元。原業主2014年以1268.8萬元購入,賬面貶值568.8萬元或44.8%。
2025.10.28 信報
聯邦花園三房單位 呎售21,448 年半高
已故巨星張國榮的外甥女麥嘉殷減持物業,剛以2325萬元沽出西半山聯邦花園一個3房連一個車位,呎價21448元,創該屋苑約一年半呎價新高。
張國榮外甥女勁賺1.1倍
代理表示,麥嘉殷持有的聯邦花園3座威尼斯閣極低層戶,實用面積1084方呎3房戶,附約600方呎平台,連一個車位以2325萬元易手,呎價21448元,呎價除屬該屋苑今年首度重上2萬元關,更創去年3月後新高。據悉,麥嘉殷2007年斥1100萬元購入上址及一個車位,賬面賺1225萬元或1.1倍。
2025.10.28 信報
橙色空間工廈 全幢傳5億沽
由富臨集團(01443)主席楊維或相關人士持有的大圍橙色空間全幢工廈,市傳以5億元易手,較年初叫價低2億元。
市場消息透露,大圍成運路2至8號橙色空間全幢工廈,樓高9層,總建築面積約236148方呎,有傳以5億元售出,呎價約2117元,目前大廈由電動車龍頭比亞迪(01211)等租戶租用。物業地契條款容許作倉庫用途,可作轉型為迷你倉業務。
資料顯示,富臨集團主席楊維或相關人士於2013年1月斥資4.98億元購入該廈,今年初推出放售,意向價約7億元,如今減價2億元或28.6%售出,持貨快將13年,賬面微利200萬元或0.4%。
2025.10.28 信報
甲廈連續6個月淨吸納
仲量聯行發表的《香港地產市場觀察》報告中指出,9月整體甲級寫字樓錄得14.3萬方呎的淨吸納量,連續6個月錄得淨吸納,創下2022年5月以來逾3年市場錄得淨吸納量的最長紀錄。整體寫字樓空置率輕微回落至13.4%,租金仍按月微跌0.1%,惟核心地段中環部分優質商廈租金已初步出現企穩跡象。
2025.10.28 經濟
新都城套3房928萬易手 13年升33%
市場憧憬再減息,二手交投持續,新都城最新套3房戶928萬元沽出,較同期同呎數低層單位以883萬元高5%。
造價較同面積低層高5%
將軍澳新都城近日交投量回升,10月至今已累錄14宗成交,實用平均呎價13,619元,成交量已超越9月全月的9宗,呎價成交有輕微回升。中原高級分行經理關偉豪表示,最新成交為2期4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713平方呎,3房套加儲物房間隔,最新以928萬元易手,呎價13,015元,屬市價水平。原業主於2012年以700萬元購入,持貨13年,帳面獲利228萬元,升值33%。
同期,2期5座低層G室成交,同屬實用面積713平方呎單位,以883萬元易手,呎價12,384元,故最新4座成交單位較5座低層造價高5%。
一城事故3房戶528萬售
另外,沙田第一城近日交投轉快,剛過去周日連錄5宗成交,當中包括事故單位亦獲承接,市場消息指,8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451平方呎,原則細3房戶,以528萬元易手,呎價11,707元。上址造價略低於銀行網上估價564萬及604萬元,或低6%及13%。沙田第一城10月暫錄約18宗成交,較9月同期減少約2成,實用平均呎價約12,771元水平。
此外,利嘉閣助理分區市務經理司徒俊傑表示,青衣半新樓明翹匯1房戶,上車客有感供平過租故趕快置業,斥410萬元購入2A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299平方呎,1房,望開揚山景,呎價13,712元。
業主去年10月以410萬元購入,持貨1年,因工作需要搬出青衣區而放盤,買家見區內零新樓供應,有感減息周期降臨,遲買會貴,故加速入市。
2025.10.28 經濟
石澳山仔4房持貨55年 租8.5萬回報638厘
銀行減息投資者收租回報率上升,長情業主租金回報更加可觀。據悉,赤柱石澳山仔一個4房單位月租8.5萬元,業主享約638厘租金回報。
專才2.1萬租曉譽高層 呎租72
單位為石澳山仔20C號一個低層單位,實用面積2,333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外望開揚海景及室內連簇新裝修,剛以8.5萬元租出,呎租約36元。據悉,業主早於1970年以約16萬元購入,持貨55年現享約638厘租金回報。不過,業主數年前曾叫價5,000萬元放售,以叫價作參考,市值租金回報約2厘。
租金高位徘徊,中原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盧宏基表示,西環曉譽高層D室,實用面積293平方呎,望香港大學及開揚山景,放盤不足1個月,現以2.1萬元租出,實用呎租72元。新租客為專才人士,心儀上址鄰近港鐵站而承租。業主則於2021年以750萬元購入,持貨4年,是次出租可享3.4厘租金回報。
曉譽位於加倫臺36號,單幢式設計,樓齡11年,悉數僅133個單位。目前放租僅盤4個,均屬1房戶,叫租由2.1萬元起。
此外,九龍灣麗晶花園有新裝2房戶,高於市價1成租出。單位為麗晶花園18座中層B室,實用407平方呎,向東北望開揚景,業主以月租約1.48萬元放租約1星期後獲外區客議價,最終以1.45萬元成交,實用呎租約36元,高市價約10%。新租客為夫婦,心儀單位剛翻新,故睇樓1次即決定承租上址。業主於2013年以330萬元購入,料享5.3厘租金回報。
2025.10.28 經濟
一手昨售逾50伙 MIAMI QUAY II 特色戶1,360萬
新盤銷情加速,昨單日沽逾50伙。
會德豐地產牽頭發展的MIAMI QUAY II,沽出低座8座6樓E室,屬頂層連天台特色戶,實用面積494平方呎,另連397平方呎天台,成交價1,360萬元,呎價27,539元,全盤累售152伙,套現近19.1億元。
長實 (01113) 發展的黃竹坑BLUE COAST II,過去一周售出9伙,套現1.78億元,昨沽出3座27樓H室,及31樓G單位,實用面積718及759平方呎,成交價為1,719.3萬及1,891.4萬元,呎價為23,946及24,920元。長實營業部首席經理郭子威表示集團正積極考慮在短期內上調售價,預期調整幅度達5%。
信置 (00083) 牽頭發展的錦上路站柏瓏,昨日沽出3伙,套現逾3,170萬元,最高成交價為柏瓏II第9座12樓A2室,實用面積762平方呎,3房1套間隔,成交價為1,158萬元,呎價15,197元;柏瓏I及II所有可供發售兩房單位已沽清,全系列累售1,643伙,套現逾145億元。
凱柏峰單日沽6戶 套逾6400萬
同系將軍澳凱柏峰系列單日沽6伙,套現逾6,400萬元,成交價及呎價最高為2A座56樓B室,實用面積719平方呎,3房1套間隔,成交價1,275.4萬元,呎價17,739元,全盤累售1,791伙,吸金額逾133億元。
恒地 (00012) 發展的壹沐1期自推出後頻錄承接,恒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稱,項目已沽100伙,吸金逾6.5億元。
恒基物業代理董事及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表示,啟德天瀧6座18樓A室,實用面積1,085平方呎,成交價3,819萬元,呎價35,189元;同系旺角利奧坊‧首隅售出29樓C室,實用面積282平方呎,連36平方呎平台及181平方呎天台,成交價760萬元,呎價26,950元。
百利保 (00617) 及富豪酒店 (00078) 合作的沙田富豪‧山峯,沽出8座9樓A室,實用面積1,623平方呎,屬4房雙套間隔,成交價為3,900萬元,呎價24,030元,成交期為180日。
2025.10.28 經濟
土瓜灣道舊樓群 收購4年獲批拆樓
市建局將聯同比鄰地盤 重建900伙
市建局位於土瓜灣道17至31號早前獲批拆樓紙,屬於土瓜灣道/榮光街項目一部分,將重建成900伙住宅,總樓面達53.8萬平方呎,預計清場拆卸後,有機會在未來1至2年推出。
根據屋宇署資料顯示,土瓜灣道17至31號(單號)舊樓在8月份獲批拆卸同意書,即俗稱「拆樓紙」。
該排舊樓樓高7層,樓齡約68年,屬於市建局土瓜灣道/榮光街項目一部分,聯同土瓜灣道1至15號、馬頭圍道111至127D號,以及鴻福街、啟德街、玉成街等一系列53號街號的舊樓展開重建,佔地達7.1萬平方呎地盤。
涉53.7萬呎 設商業零售樓面
項目在2021年3月啟動,並在2022年中正式發出收購價,據資料顯示,市建局在過去一年完成項目清場,隨著舊樓逐步展開清拆重建,預計有利市建局將來推出項目招標。
資料顯示,重建後總樓面面積約53.7萬平方呎,包括44.8萬平方呎的住宅樓面面積,興建約900伙,另外設有約8.96萬平方呎的商業或零售樓面,並且預留約59,203平方呎非住宅樓面,作為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用途。
土瓜灣一帶屬於市建局「小區發展」模式重鎮,區內擁有8個毗鄰的重建項目,大部分已經在過去幾年陸續批出由不同發展商投得發展,而上述土瓜灣道/榮光街項目則屬於港鐵站連接至其他多個重建項目,屬於整區規劃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