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64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07/02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07.02 經濟日報
潤泰新布局北市都更案
潤泰新(9945)昨(1)日公告,擬開發台北市信義區都更合建案,合建分配比率為地主約分配52%~58%;建方分配42%~48%。

潤泰新表示,該案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六段基隆路交叉口,基地約306坪,簽約公告後將持續進行都市更新整合,尚無明確的開發時程。

潤泰新表示,該案初步規劃興建地上23層、地下6層之大樓,總樓地板面積約4,000坪,不過由於還在陸續整合中,也還沒有都更送件,所以尚無明確的開發時程。

潤泰新表示,目前整體市場回歸供需基本盤,短線投資客不在市場後,房市就是自住、置產兩大買方撐盤,同時地震頻傳亦提升大眾對居住安全的關注,未來政府將更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公司累積過去40餘年的良好信譽且財務穩健,以口碑傳遞品牌,仍具有相對優勢。

完工量方面,潤泰新指出,今年除潤泰敦峰持續銷售外,共有三筆個案可完工交,合計完工量約80~85億元。
 
2025.07.02 經濟日報
台中水湳中央公園「大樓3房價換同區電梯豪墅」超吸睛
2025-07-01 22:57

台中大巨蛋選址水湳經貿園區,為區域房市再添利多。根據最新市調,目前水湳預售案成交單價已站穩8字頭,未來單價破百萬有望,3房+車位總價逾4,000萬將成基本盤。近日就有建商逆勢喊出「水湳中央公園3房價換同區電梯豪墅」,在中央公園特區推出總價3,888萬元起的電梯豪墅,引起市場矚目。

台中市長盧秀燕6月28日拍板台中大巨蛋將落腳水湳中央公園特區創研一用地,興建一座可容納逾3萬人的多功能場館力拚2030年完工。預期水湳經貿園區預售新案將有望突破單坪百萬大關,高價成交將不再是偶發現象,未來也有望一舉超越七期房價。

市府投入開發水湳經貿園區重大公共建設超過500億元,中央公園特區更是全台最大公園綠地,儼然已成為台中首富群首選豪宅之區,幾項重大建設都將陸續進入收尾階段。

包括國際會展中心預計今年10月開幕首展、綠美圖12月開幕、水湳轉運中心明年完工,加上鄰近台中科學園區,也吸引不少科技新貴的目光。根據樂居網統計,2024年水湳中央公園特區全年交易量達645戶,新案平均成交單價達每坪68.6萬元,

業界預期,台中大巨蛋正式拍板落腳水湳中央公園特區,為水湳經貿區域房市再添強心針,水湳從「話題熱區」邁向「實質高價區」的態勢已相當明顯。推估目前水湳成交單價今年已穩定站上8字頭,只一年時間足足漲了20多萬元,挑戰單坪百萬大關近期可待。

根據市場調查,目前水湳區域內預售案,包括「豐邑PARK ONE」實登最高單價95萬元、「遠雄綠美」實登最高單價89.85萬元、「親家中央公園」88.58萬元、「華固頂匯」86.12萬元、「雙橡園4117」84.3萬元等。

其中,位於中央公園特區、國際會展中心附近的「大樁園8」白派建築5層樓電梯豪墅,產品規劃地坪26至69坪、建坪69至90坪,4至5大套房+雙平面車位,總戶數18戶,每戶總價從3,888萬至6,038萬元,總銷約7.5億元。

此案強調建築外觀及配備均採用頂級規格,移植14期6,000萬以上等級的建築規畫,卻比照中央公園3房總價推出,讓客戶趨之若鶩,尤其是來自中科的科技族群。

大樁建設副總鄭國政表示,隨著水湳經貿園區重大建設陸續完工,區域內房市增值潛力大,「就像當初七期一坪10幾萬,如今已上看百萬的道理是一樣的」。

加上水湳重大建設豐碩,距離總產值破兆元的中科園區僅約5分鐘車程的「大樁園8」,搶占台中唯一破兆地段,且距離泰安國小、西苑中學都在5分鐘車程內,距離中國附醫、逢甲大學、僑光科大也都不遠,醫療與教育共築穩定根基,成為台中最宜居的生活環境。

鄭國政說,水湳經貿園區的建設比七期豐碩好幾倍,距離中科園區5分鐘的「大樁園8」,搶占台中唯一破兆億地段增值速度,肯定會快上好幾倍。
 
2025.07.02 經濟日報
輝達掀動房市連帶效應 雙北市這三區房價低基期區躍移居新焦點
2025-07-01 15:26

近年台灣房市受AI科技能量牽引,從台積電效應足以顯見,2024年南港、林口、桃園等地列入輝達(NVIDIA)研發總部之候選落腳名單時,就已讓上述區域的發展利多有所發酵。今年第2季輝達正式宣布定址北士科後,市場預期未來在帶進千人就業紅利下,經濟潛力所產生的區域房市交易熱度可期。

北台灣科技走廊的北士科,從交通位置來看,從南港延伸、串聯內科,進一步形成南港、內科、北士科接軌;因北士科交通便利、極具優勢的地理位置,且相較於內湖科技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尚有開發空間,該區無疑是大台北科技發展的最後關鍵拼圖。

未來北士科在與內科、南港連動,加上區域本身發展,勢必將讓北投、天母居住聚落回歸熱情,社子、關渡、淡水等周邊房價低基期區域亦備受矚目一路受惠,進而推動台北移居新趨勢。

信義代銷指出,輝達效應著實已讓近期冷淡的房市泛起漣漪,顯示台灣AI科技主角已正式在北台灣啟動;未來隨著北士科的逐步成熟,及捷運環狀線的積極規劃與動工,皆可預期讓台北市核心有所變動。

信義代銷表示,值得注意的,則是鄰近北士科僅一橋之隔的士林延平北路五段至六段地區,開啟對外亮相的黃金時機;目前該區有包括漢皇集團在內等建商投入都市更新,其中漢皇已在士林區延平北路五段布局,預計今年底推出區域首座公辦都更案「士林海光」。
 
2025.07.02 經濟日報
盤點三鐵共構車站周邊住宅交易 板橋車站買氣最旺、這兩站價格最親民
2025-07-01 15:07

據實價登錄資料,近一年三鐵共構車站周邊1公里內之住宅價量交易中,板橋車站近一年成交量高達540筆,是買氣最熱絡的三鐵共構車站。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板橋車站是北部最早發展的三鐵共構車站之一,結合了高鐵、台鐵與捷運板南線,加上環狀線通車後提升區域吸引力,交通網絡更為強化,成為新北市的重要交通樞紐,通勤至北市也十分便利,成為需要在雙北之間往返的眾多通勤族首選。

陳金萍表示,板橋車站位於新板特區內,鄰近新北市政府、百貨商場及眾多商辦大樓等,區域內匯聚行政機構、商業機能與娛樂設施,吸引了許多企業總部與金融機構進駐,而隨著人口導入與就業機會增加,住宅需求也同步攀升,使板橋不僅穩固其核心地位,也成為自住與置產族群積極布局的熱門區域。

陳金萍分析,目前板橋車站周邊均價達6字頭,相較於台北市的高房價,板橋車站周邊價格更具吸引力,加上交通與發展潛力優勢,也帶動房市交易熱度持續上升。

作為「三心六線」重點發展區域之一的桃園車站,未來將串聯台鐵、捷運綠線與棕線等,除了可以快速銜接雙北地區,也大幅提升區域內的短程通勤的便利性。

此外,陳金萍指出,桃園車站周邊擁有新光三越、遠東百貨等大型商場,亦涵蓋學區、夜市與各式生活所需店家,因此,無論是通勤族還是家庭,皆十分適合。據統計,過去一年桃園車站周邊交易量達341筆,幾乎每日成交一件,住宅平均每坪成交價約30.9萬元,整體房價相對親民,而隨著軌道建設逐步落地,發展潛力可期。

價格同樣親民,交易也十分熱門的還有新左營車站。陳金萍表示,新左營車站整合了高鐵、台鐵與捷運紅線,並與環球購物中心相連,形成完整交通與生活機能圈。而近年受惠台積電(2330)楠梓設廠、左營高鐵特區規劃等議題,逐漸成為高雄新興房市焦點。

近一年新左營車站周邊每坪成交價約32.8萬元、交易件數則達到357件,也顯示在眾多利多題材的加持下,逐漸吸引首購族與外來置產族群目光,長期仍具成長空間。

至於高鐵台南站,陳金萍表示,在高鐵特定區的規劃下,台南站未來將結合台鐵沙崙站與捷運藍線,成為台南第一個三鐵共構車站,區域鄰近沙崙智慧科學城、三井Outlet廣場亦已進駐。然而高鐵台南站周遭尚處於開發的初期階段,推案量有限,近一年的交易量僅有9件,未來高鐵台南站周遭房市的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

陳金萍指出,三鐵共構站具備區位、交通、發展話題等多重優勢,不僅提高通勤效率,伴隨產業聚集與生活機能提升,隨著建設逐步落地、人口持續導入,房價具備穩定的保值與增值空間,因此,民眾可依照自身需求及能力範圍,去挑選適合的物件。
 
2025.07.02 經濟日報
爆冷!全台「最富里」變了 房仲:有神秘富豪遷入
2025-07-01 11:24

財政部發布最新綜所稅統計專冊,全台「最富里」大洗牌,台北市松山區中華里以平均每戶年綜合所得526.6萬元,擠下稱霸多年的新竹市關新里,成為全國最富村里。

松山區中華里位於敦化北路、健康路、南京東路四段一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中華里為台塑、凱基金控等大型企業的總部所在,住戶不乏企業主與高階主管。

此外,該里周遭有小巨蛋、微風南京百貨等知名地標,轄區內緊鄰台北長庚醫院,也不少醫師選擇在此居住。

不過,觀察中華里過去平均所得雖然不低,但2022年僅約213.7萬元,2023年卻暴增至526.6萬元,推測可能有神秘富豪遷入拉高所得,加上區域企業主利息所得大幅成長所致。

陳定中指出,2022-2023年正是上市櫃企業的股利發放高峰期,加上央行數度升息,使高資產族的利息收入豐厚,並拉抬了該里整體所得總額。

他表示,進一步觀察中華里的所得中位數僅98.4萬元,遠低於平均數,顯示高所得者對整體數據的拉升效果強烈。

根據財政部最新出爐的「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綜合所得總額平均數以新竹市152.4萬元續居全台之首,新竹縣以135.3萬元排名第2,台北市128.7萬元排名第3。

全台最富里前五名,依序為台北市松山區中華里(平均526.6萬元)、新竹市關新里(461.4萬元)、台北市士林區永福里(346萬元)、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341.6萬元)以及新竹縣寶山鄉三峰村(337.1萬元)。
 
2025.07.02 自由時報
先「被」縮小又擴大 龍潭三期卡關
籌設計畫傳至少到年底才能報政院核定

先前因居民反對,竹科管理局不得不縮小龍潭三期擴建計畫,但有近二十個地主陳情願意加入擴大範圍,目前又評估擴大範圍中;原預計籌設計畫於今年第二季底報行政院核定,現已傳出至少要到今年底才能報行政院核定,原規劃二○二八年取得用地也可能將出現變數。

部分居民陳情願加入 竹科管理局評估擴大範圍
竹科管理局副局長游靜秋坦言,龍潭擴大案的籌設計畫原本確實規劃第二季底報行政院核定,但因部分居民陳情,希望能將用地納入擴大案的範圍,也有居民不想被劃進去,該局正在重新評估用地範圍;用地範圍一旦有變動,依法須重新辦理公聽會等相關程序,預計報行政院的籌設計畫將往後延。

竹科龍潭園區第三期擴建計畫案,原規劃作為台積電二奈米及以下建廠用地,不料二○二二年消息曝光後,引發部分居民組自救會持續抗爭,台積電被「拒絕」後,於二○二三年十月發出放棄聲明,指「經公司評估後,在現階段條件下,不再考慮進駐龍潭園區三期」;台積電後來轉赴高雄投資二奈米廠,帶動當地發展可期,一奈米製程則可望落腳南科將擴大的第四期範圍。

二○二八年取得用地出現變數
考量之前居民的反對行動,竹科管理局已縮小龍潭三期擴建計畫面積,由先前一五九公頃大幅縮減為八十九餘公頃,縮減超過四成,目前則評估擴大範圍中。

據了解,大約有近二十個地主陳情願意加入擴大範圍,兩大塊面積共約八公頃,若經公聽會等後續程序,籌設計畫恐至少要到今年底才能報行政院核定,原規劃二○二八年取得用地可能出現變數。
 
2025.07.02 工商時報
房貸管控緊 六都買賣移轉冷
6月約1.81萬棟,月增逾5%,年減24%;今年房市面臨28萬棟保衛戰

即使房市處在新屋交屋高峰期,成屋市場由於房貸核撥塞車未緩解、市場信心不足,導致交易持續低迷,6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為18,095棟,月增5.2%、年減24%,六都累計上半年10萬棟、年減26.6%。各界普遍認為,今年房市交易量進入28萬棟保衛戰。

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除了新北、台中外,其餘四都6月買賣移轉均較5月成長,其中高雄市量增30.7%,台南市因安平區大量新屋交屋量增23.1%,且為今年以來單月首度超過2,000棟大關。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3月房市回溫,4月又遇關稅戰等外在事件衝擊,中央銀行對於房貸管控,加上房市大漲後追價乏力,民眾對於短期房價看法偏保守,整體房市自用當道,全年交易量能否守住28萬棟仍需觀察。

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僅10萬棟,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與去年同期相較,新北、台南、高雄衰退幅度均在3成以上,僅桃園衰退幅度在2成以內,台北市、台南市創下八年新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九年最低,反映全台各都會區房市交易處於冰凍狀態。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後續發展、中東地緣政治衝突等情勢變化,增添全球經濟成長及通膨不確定性,連帶影響國內消費信心與購屋意願。

此外,銀行緊縮房貸與信用管制影響,也讓購屋族面臨更大資金壓力,市場交易難度提升,下半年房市也難樂觀期待。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各國與美關稅談判結果牽動國內經濟發展,多空拉扯下,房市不易走出量縮格局;現今已有部分供給量大的蛋白區,傳出建商開出區域低價、退還差額等讓利消息,助長民眾購屋觀望氣氛,評估全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則預計面臨近八年新低的27萬棟保衛戰。
 
2025.07.02 工商時報
D-ONE、國泰 購物商場決戰台中
商場總營業面積是台北101商場的4.8倍,為全台單一量體面積最大的國際級商業開發案

台中高鐵特區已成購物商場的新戰場!總投資額逾260億元、位於台中高鐵站前的「D-ONE第一大天地」購物商場,1日公開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地標亮點「月亮灣」空橋,未來串聯高鐵、臺鐵與捷運及D-ONE第一大天地,主導開發案的第一大國際表示,第一期購物商場力拚2026年底完工營運。

無獨有偶,國泰人壽二年前以33億元取得台中高鐵特區、位於烏日國際展覽館旁5,899坪產業專用區土地,國泰已向中市府提出建照申請,6月30日進行都審。該案規劃興建地上17層、地下3層的商場、辦公室複合大樓,地點就位於「D-ONE第一大天地」商場附近。

位於台灣大道與文心路口的國泰置地廣場台中館,將引進「台北101」經營管理,此次國泰烏日新案定位尚未公開,卻已引發外界關注國泰人壽是否延續台中置地廣場模式,引進重量級百貨經營者,或進一步擴大與台北101的合作版圖。

位於台中高鐵站正前方的D-ONE第一大天地,坐落於台中三鐵共構區,基地面積超過15公頃,商場總營業面積是台中新光三越加大遠百的1.6倍大、台北101商場的4.8倍,預計進駐廠商約1,000家,是全台單一量體面積最大的國際級商業開發案。

目前D-ONE第一大天地工程正在開展,預計2026年底完工及取得使照,整體涵蓋百貨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國際金融大樓、多功能會展中心、劇場與藝術博物館等設施;其中,第一期購物商場及立體停車場力拚2026年底營運,未來D-ONE第一大天地將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級百貨購物中心。

第一大國際開發營運長戴蔭本指出,隈研吾領銜設計的「月亮灣」空橋是一座突破傳統思維的環型人行橋,串聯高鐵、台鐵、捷運及第一大天地3樓戶外商業街與連結1樓廣場。空橋設計靈感源自月亮的圓缺變化,白日映照如詩,夜晚化為大型燈光藝術裝置,象徵城市與自然共生。
 
2025.07.02 工商時報
特貿三 3基地 總投資額將達858億
2030年陸續釋出至少10萬坪商辦空間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7月1日正式啟動,專區範圍內的亞灣「特貿三」公辦都更開發,繼興富發之後,國城建設與高興昌得標的3025坪「特貿三南之南基地」也在1日動土,兩家公司合組智匯方舟公司將投資153億元,興建一棟45層住商混合大樓、一棟29層商辦大樓,若加上今年底動工的國揚「特貿三南之北基地」,「特貿三」3基地總投資額將達858億元,並從2030年陸續釋出至少10萬坪商辦空間。

高雄副市長林欽榮1日表示,「特貿三南之南基地」公辦都更案,預計2030年4月開始陸續完工,完工後,高市府與台電公司將分別取得約8,000坪與11,000坪商辦空間。

該案基地位於行政院核定「亞灣2.0-智慧科技創新園區」,已吸引14家金融機構進駐,金管會7月啟動營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同時擁有亞灣2.0、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雙重戰略定位,足見此案興建開發潛力。

智匯方舟總裁洪平森表示,「特貿三南之南基地」將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安藤忠雄操刀設計,打造全球唯一住宅、商辦與光影美術館三合一的建築地標。高雄處於產業轉型與城市更新的關鍵時刻,隨著台積電、輝達、鴻海等國際科技企業布局南台灣,亞洲新灣區逐漸成為科技與創意人才的匯聚地。

「特貿三公辦都更案」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核心地段,總面積約5.3公頃,全案規劃三大基地,分別由興富發、國城建設和高興昌、國揚集團等得標,預計為高雄帶來至少10萬坪產業辦公、會展會議與企業營運總部、研發及訓練等空間,創造至少4000個就業機會,與高雄軟體科技園區一、二期呼應,共築行政院「大南方計畫」5G AIoT創新產業聚落。
 
2025.07.02 工商時報
鉅陞拚轉盈 北上蛋黃區推小宅
鉅陞國際開發(5529)董事長褚學忠表示,公司目前線上在建案總銷金額逾百億規模,將於今、明兩年陸續交屋入帳。隨著台中七期指標案「V市政」預計第四季交屋入帳、今(2025)年力拚虧轉盈,兌現對股東的承諾。

褚學忠表示,鉅陞國際站穩台中市場後,延續在蛋黃區推小宅、讓民眾都買得起的策略,下一步將進軍新北市與桃園蛋黃區布局購地。

目前鉅陞帳上累虧1.6億元。法人表示,「V市政」銷售率85%,若第四季順利交屋入帳,今年有機會虧轉盈;「V市政」若從第四季跨到2026年第一季交屋入帳,加上完銷的「台灣隱賦」預計2026年第三季交屋入帳,鉅陞2026年不僅將轉虧為盈,營收與獲利可期。

鉅陞今、明兩年進入完工交屋的新案,包括總銷19億元的台中七期「V市政」、總銷73億元的台中市台灣大道旁「台灣隱賦」;線上銷售中的個案,有今年第一季進場的彰化市「三福宅邸」預售案,總銷約9.5億元。至於二期彰化市「延和段案」,總銷約13.5億元,預計今年第四季進場;嘉義市「後庄段案」總銷約12億元,預計明年第二季進場。

褚學忠表示,今年台灣房地產迎來一波新轉機,鉅陞的開發策略是聚焦蛋黃區,下半年將北上,選擇開發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利、具發展潛力的新北市、桃園蛋黃區,鎖定剛需市場。
 
2025.07.02 澎湃
6月百城新房價格保持結構性微漲,二手房仍 “以價換量”
7月1日,協力廠商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發佈《百城價格指數報告》,報告顯示,6月,部分核心城市持續推出優質改善項目,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繼續結構性上漲;二手房市場掛牌量維持高位,市場仍在“以價換量”。

資料顯示,6月份,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84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9%。從漲跌城市個數看,36個城市環比上漲,46個城市環比下跌,18個城市持平。

分梯隊看,6月,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67%,梯隊內4個城市房價環比均上漲,上海、北京受潤雲•金茂府、建發•海晏等項目入市帶動,新房價格環比漲幅位列百城第二、三位;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02%,但合肥憑藉高端改善盤帶動,新房價格環比漲幅位列百城首位;三四線城市新房價格則環比下跌0.13%。

從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跌幅個數來看,6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為36個。具體而言,合肥、上海、北京和天津新房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94%、0.86%、0.59%和0.58%;鄭州、杭州等6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均在0.3%-0.5%之間。此外,湘潭、淄博等18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持平。

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為46個。其中,福州和昆山新房價格環比分別下跌1.39%、1.11%;常熟、三亞、武漢和聊城環比跌幅均在0.5%-1.0%之間。

二手房方面,當前多數城市二手房市場延續“以價換量”行情。6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69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5%,跌幅較上月擴大0.04個百分點。

分梯隊看,6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56%,跌幅相對較小;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環比分別下跌0.81%和0.76%。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100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跌。其中,淮安、昆山等17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跌幅均超1%,其中淮安跌幅最大,為1.95%;湘潭、漳州等8個城市環比跌幅在0.3%以內。

從監測的十大城市二手住宅價格來看,武漢、南京環比跌幅較大,分別為1.18%和0.96%;天津、廣州、重慶(主城區)環比跌幅均在0.6%(含)-0.7%之間;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環比跌幅均在0.5%-0.6%之間;成都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18%,在百城裡跌幅最小。

中指研究院認為,6月13日召開的國常會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多管齊下穩定預期、啟動需求、優化供給、化解風險”,釋放了積極信號。預計下半年各級政府將全力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包括進一步完善與落實專項債收購存量閒置土地、收購存量商品房政策,加大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力度等。此外,城市更新相關的金融支持政策也有望持續推進。從市場趨勢看,房地產市場仍處於波動調整過程中,預計下半年城市分化行情仍將延續,市場全面止跌回穩仍需政策進一步發力。
 
2025.07.02 澎湃
遠洋集團:通過一切可能管道尋求新的資金來源,推進各類資產處置
6月30日,遠洋集團(03377.HK)發佈公告,針對2024年報審計機構給予的“對持續經營不發表意見”,公司採取了多項舉措,包括通過一切可能的管道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如積極推進各類資產處置。

遠洋集團還表示,公司主動尋求解決未決訴訟的方法,持續不斷地與債權人、供應商等溝通,瞭解對方訴求,尋求達成和解的方式和途徑。

在專案層面,公司積極與開發專案的借款人溝通延長還款期限,降低借款本息等,以降低開發專案還款的現金流壓力;持續與供應商保持溝通,維持正常良好的業務關係,盡可能就付款節奏和安排達成一致,保證開發專案按計劃完成施工進度。

下一步,公司在繼續全力推進“保交樓、穩運營”的同時,將根據自身實際資源情況,積極努力制定境內信用債整體風險化解方案,切實依法公平保障全體債權人的權益最大化,並為本集團贏得生存空間,實現可持續經營。

境內公司債券方面,遠洋集團正在推進重組。早在今年3月澎湃新聞即報導,遠洋集團正在與債權人進行初步溝通,計畫在8月下旬之前推出整體重組方案,重組範圍至少涵蓋7只公司債,本金約130億元。此後的5月9日,其中的4只境內公司債券的債券持有人會議已有效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本息兌付安排等事項的議案;另外3只的兌付時間則在今年底和明年初。

境外債務重組計畫方面,3月27日,遠洋集團公告,境外債務重組計畫的先決條件已獲達成,且境外債務重組計畫的生效日期於同日落實。境外債務重組計畫成功實施後,遠洋集團的杠杆降低約40億美元,資產負債結構得到顯著改善,同時大幅緩解了境外流動性壓力。
 
2025.07.02 澎湃
碧桂園:境外債務重組有望年底前完成,有足夠財務資源維持2025年的持續經營
6月30日,碧桂園(02007.HK)發佈公告稱,截至公告日,代表現有公開票據本金總額逾75%的持有人已加入重組支援協議,公司將繼續與主要債權人磋商重組條款,以儘快達成協議並於2025年底前實施建議重組。

碧桂園表示,公司一直積極推進建議重組,旨在通過向現有債權人提供強制性可轉換債券及新債務工具等選項將本集團主要境外債務轉換為股權、延長債務期限或削減債務本金。這將在某種程度上緩解本集團未來數年的流動資金負擔,並使本集團有更可持續的資本結構。

關於境內公司債券重組,碧桂園稱,已積極就其境內公司債券採取各種債務管理措施,以解決暫時性流動資金壓力。

具體而言,繼根據原有整體展期計畫將2024年到期的部分本息的支付日期調整至2025年3月至2025年6月期間後,今年4月碧桂園再次與債券持有人協商,將2024年到期的部分本息進一步調整至2025年9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償還,爭取更多的時間與債券持有人溝通,以推進境內公司債券的重組。

對於如何產生現金流入,碧桂園稱,已結合當地市場以及各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銷售價格和供貨計畫,以實現其預算銷售額以及銷售回款。今年前5月,實現權益銷售額139.4億元,權益銷售面積170萬平方米。

同時,公告稱,公司還將積極盤活資產,通過提高經營效率、加強現金流管理,保證業務穩定及可持續經營。碧桂園表示,通過實施擬議計畫及措施所取得的正面成果,本集團將具備足夠的財務資源以維持自2024年12月31日起至少12個月的持續經營,這意味著碧桂園2025年全年的經營所需的財務資源得以確保。

為增加現金流,碧桂園稱,公司積極回應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類扶持政策,通過各類收儲政策盤活資源,並在需要時考慮處置資產,以產生更多現金流入。

同時,在2023年和2024年,碧桂園還出售了珠海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長鑫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權益;到了2025年再次出售持有的藍箭航太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權益,總代價約213.05億元。
 
2025.07.02 澎湃
寶新置地:積極與所有貸款人磋商,探討違約銀行借款可能的和解安排
6月30日,寶新置地(00299.HK)發佈公告,就公司股份繼續暫停買賣及最新進展情況進行了更新。

公告稱,董事會擬知會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集團為解決導致不發表意見的問題而已採取的計畫及行動的相應進展。自2025年4月30日刊發2024年年報以來,集團一直與相關貸款人、債券持有人及債權人溝通,探討及考慮不同方案以解決以下導致不發表意見的問題:

就違約銀行借款而言,集團一直積極與所有貸款人磋商,探討可能的和解安排,以替代執行彼等出售或拍賣抵押資產(包括股權)的權利。截至本公告日期,集團與各相關貸款人之間尚未就任何違約銀行借款的有關新和解安排達成或簽訂任何承諾或正式協議。管理層將盡最大努力與所有貸款人保持密切及建設性的溝通,以尋求所有可能的替代和解方案,避免執行任何有關出售任何抵押品的法院執行命令。

就湖南美聯其他借款而言,就償還部分借款約2.34億元而轉讓存貨物業現已在進行中,預計有關訂約方將於今年7月底前全部完成。同時,已完成向新債權人轉讓餘下借款約5600萬元。截至本公告日期,管理層尚未與新債權人就任何可能的替代和解安排或延長貸款償還期限展開磋商。至於餘下的違約其他借款,集團仍在與相關個別貸款人就可能的替代和解安排進行磋商。截至本公告日期,集團與各相關貸款人之間尚未就餘下的違約其他借款的任何新和解安排達成或簽訂任何承諾或正式協議。

就2022年3月債券而言,截至本公告日期,專門用於贖回部分債券的汕頭相關物業單位尚未完成移交。管理層審慎預期,樓宇建設及交接全部進程可約於2026年中完成,而相關債券持有人並無就此提出異議。同時,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仍在就汕頭市泰盛餘下的6.67%股權物色有意買家,以取得新資金償還2022年3月債券的餘下債券本金及利息。

就集團物業發展專案的預售而言,截至本公告日期,已成功取得資金總額約6200萬港元。自2024年年報刊發以來,集團並無出售其任何物業發展專案或主要資產。截至本公告日期,集團尚未與任何已知或潛在買家確定出售集團物業發展專案或資產的具體時間表或計畫安排。

寶新置地稱,集團已採取並將繼續採取多項緩解措施,以管理當前經營環境,包括控制成本以儘量減少非必要項目的現金流出。
 
2025.07.02 澎湃
上半年重點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33.3%,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帶動市場熱度提升
7月1日,協力廠商研究機構中指研究院發佈《2025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資料顯示,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5065.5億元,同比增長33.3%。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面積仍在縮量,但在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供應增加帶動下,300城土地出讓金同比明顯增長。拿地企業仍以央國企為主,拿地金額前十企業中8家為央國企,部分民企亦有一定投資強度。

根據中指研究院初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幅超兩成,平均溢價率超10%,較去年同期提升。房企拿地進一步聚焦,TOP20城市出讓金占全國比重超65%。

土拍熱度方面,市場熱度僅集中於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如北上深、杭州、成都等地是房企重要佈局區域,這些城市優質地塊往往實現高溢價出讓,但核心城市郊區地塊及大多數城市土拍仍保持平淡。而多數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則繼續以底價成交為主。

以上海為例,上海第五批次住宅用地於6月20日完成出讓,6宗地塊共計成交金額約212.57億元。其中,楊浦區東外灘地塊吸引六位競買人參與競拍,地塊價格刷新楊浦區宅地單價紀錄,成為楊浦區宅地單價地王;浦東曹路地塊吸引四位競買人參與,觸及中止價進入競高品質環節。

另以杭州為例,6月27日,杭州市區完成2025年第十七批住宅用地出讓,6宗地塊全部溢價成交,成交金額151.15億元,平均溢價率30.47%。隨著該批次完成出讓,機構監測資料顯示,上半年杭州宅地土拍共攬金1160億元,接近去年全年宅地出讓金水準(1169億元)。

從新增貨值來看,保利發展、綠城中國和中國金茂位列前三。2025年上半年,保利發展以899億元新增貨值佔據榜單第一,綠城中國以831億元新增貨值位列第二,中國金茂新增貨值規模為749億元,位列第三。TOP10企業2025年上半年新增貨值總額6019.9億元,占TOP100企業的41.8%,新增貨值門檻為50億元。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仍是主力,民企僅在重點深耕區域補充土儲。具體而言,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個城市拿地金額均進入前十,其中在南京位列第一;綠城在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進入前十,在杭州、蘇州位列前三,頭部企業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補倉。此外,濱江集團聚焦杭州,上半年在杭州拿地金額已經突破300億元,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額第一;興耀房產集團在杭州、大華集團在上海增加土地儲備;嘉禾興地產進入成都拿地金額前十;蘇州、南京也均有民營房企進入土拍市場。

中指研究院認為,從企業端來看,企業仍將更加注重項目的安全性與盈利確定性,北上深杭等熱點城市核心地塊憑藉稀缺屬性預計仍將頻現高溢價成交,成為房企爭奪的焦點,但企業需避免獲取高價地,為後續項目開發帶來挑戰。
 
2025.07.02 澎湃
溢價超54%!綠城中國6.645億元競得武漢江岸區宅地,成武漢單價第二貴宅地
6月30日,湖北省武漢市出讓的5宗涉住宅地塊全部成交,最終3宗地塊底價成交、2宗溢價成交,成交總額28.997億元,土地面積17.55萬,規劃建築面積35.23萬平方米。

溢價最高的一宗是位於江岸區新興街的049號住宅地塊,吸引了中海、華潤、保利、招商局、綠城、凱德等14家企業競拍,經過106輪競價後,最終綠城中國(03900.HK)旗下的武漢旭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6.6450億元的總價競得,樓板價27920元/平方米,溢價率為54.36%。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表示,這是武漢市近年來單宗住宅項目參與人數最多、樓板價最高、溢價率最高的地塊。中指院稱,這創造了武漢住宅樓板價歷史紀錄第二名,僅次於2020年成交的P(2020)122號地塊30558元/平方米的最高紀錄。

出讓檔顯示,該地塊位於江岸區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會處(新興街二、三期地塊),占地面積18277平方米,計容面積23800平方米,容積率為1.30。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稱,該地塊地處漢口歷史風貌區和武漢天地商圈,未來將打造環境優美的高品質住宅生活社區。地塊緊鄰武漢二中、七一華源和瀋陽路小學,臨近漢口江灘公園、解放公園,生活氛圍濃厚,教育、商業、文化和休閒等配套成熟,是該區域近年來難得的優質地塊。

本次溢價成交的另一宗地塊為位於武昌區武珞路與梅苑路交會處的傅家坡047號住宅地塊。該地塊吸引了保利、華潤、綠城、廈門建發等7家企業參與競拍,經過45輪競價後,最終由建發國際集團(01908.HK)旗下的黃石悅發房地產有限公司以12.202億元的總價競得,溢價率為22.42%。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稱,傅家坡客運站項目包括A、B、C三個地塊,為滿足企業投資預期,相關部門將住宅和商服部分進行分拆出讓,較整體出讓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從而促使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充分激發了市場活力。該地塊地處武昌區中南商圈,臨近黃鶴樓公園、首義公園和武漢小學,項目對接武珞路中學南校區,周邊商業、醫療和文化等配套成熟,交通優勢明顯,具有較大投資潛力。

編號P(2025)044號地塊,位於長江新區幸福大道(暫用名)與遊湖一路交叉口東北側,土地面積54674平方米(其中住宅51345平方米,公園綠地3329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02690平方米,容積率2.0。最終武漢長江新區建譽置地發展有限公司以5.55億元的底價競得,成交樓板價5405元/平方米。

編號P(2025)045號地塊,位於新區大道以南、創業中路以東、淮河街以西,土地面積53334平方米(其中住宅52094平方米,公園綠地1240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93769平方米,容積率1.8。最終武漢長江新區建譽置地發展有限公司以2.64億元的底價競得,成交樓板價2815元/平方米。

編號P(2025)046號地塊,位於漢陽區金鑫路以南、淘金路以北、什湖路以西,土地面積22406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56000平方米,容積率2.5。最終武漢市陽築建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1.96億元的底價競得,成交樓板價3500元/平方米。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同時表示,眾多名企踴躍參與本次拍賣活動,積極競價核心區域優質地塊,充分說明武漢市土地市場正在強勢回升,未來市場走勢值得期待。上述項目受到眾多房企熱捧的原因在於:一是分別位於江岸濱江商業區和武昌核心發展區,自身條件較優,地段優勢和未來發展潛力提升了項目吸引力;二是屬於該區域難得的規模適中、體量精緻的“小而精”優質純住宅專案,降低了開發商參與競買的門檻,具有較大投資潛力;三是結合市場情況合理設置起拍價,確保地房價差,為企業留出了盈利空間。

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還表示,上半年,武漢市優化供地項目條件,降低競買門檻,提振企業拿地意願。此外,今年上半年出讓的青山區臨江大道014號和武昌區中山路035號兩宗地塊溢價率分別達到34.29%和 30.59%,核心區域優質地塊的土地價值逐步顯化。
 
2025.07.02 澎湃
雅居樂:爭取年底前就境外債重組方案達成一致,正通過參與政府回購計畫處置資產
6月30日,雅居樂集團(03383.HK)公告稱,公司前任核數師對公司2024年度的財務報表就持續經營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雅居樂集團表示,為解決無法表示意見,公司已作出了以下行動計畫,以減輕其流動性問題:集團已委任財務顧問,以協助其重組境外借款,在實際可行情況下儘快與所有持份者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集團正與多家現有金融機構積極就重續若干借款進行磋商。集團將繼續採取措施加速銷售其發展中物業及已落成物業,並且加快收回尚未收回的銷售所得款項及其他應收款項。集團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控制行政成本及維持控制資本開支。集團將繼續尋求機會出售其資產。

另外,公司董事會提供公司自2025年4月29日至本公告日期為減輕流動性壓力及解決無法表示意見而採取的步驟和措施的最新情況:

集團已與境外多個種類債權人展開討論及談判。同時,集團正與重組顧問商討具體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內容,並已搭建現金流測算模型及類比清算分析,以支持其重組方案,目標是爭取在2025年底前與集團境外多數主要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達成一致。

公司也已採取措施加強尚未收回的銷售所得款項和其他應收款項的催收工作,包括完善應收款項催收機制、內部監控和員工激勵系統,以及尋求司法途徑解決長期應收款問題。

為控制行政開支及資本支出,集團實施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旨在提升獲利能力及改善現金流。這些措施包括轉型以折扣為主導的銷售模式、實施各級人員(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的減薪,以及精簡人員配置以更有效地管理勞動成本。

雅居樂集團正積極探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房地產開發新模式。截至目前,集團已與包括中國內地地方政府在內的多方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通過參與政府回購計畫,促進資產處置。

雅居樂集團稱,上述各項措施均持續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與持有者合作,以解決無法表示意見的問題。公司將自本公告刊發之日起每三個月刊發一次公告以提供最新進展,直至無法表示意見的問題得以解決。
 
2025.07.02 澎湃
富力地產:繼續與境外債權人保持積極溝通,涉本金112.94億元借款合同糾紛已撤訴
6月30日,富力地產(02777.HK)披露有關解決核數師對年度綜合財務報表無法表示意見所實施的行動計畫的季度更新。

富力地產表示,富力地產正積極推進債務重組工作,其中包括公司附屬公司怡略有限公司發行的分別於2025年、2027年及2028年到期的6.5%現金/7.5% PIK優先票據,以及公司、票據發行人及富力地產(香港)有限公司(富力香港,與公司及票據發行人統稱交易公司)全權酌情指定集團的任何其他金融債務(重組)。

富力地產預計,此次重組預計將大幅降低集團的境外債務杠杆率,改善運營管理,並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截至本公告日期,重組仍在進行中。鑒於富力香港清盤呈請被駁回,且為方便需要更多時間給計畫債權人考慮方案以完成加入程式,交易公司已將加入截止日期修改為2025年7月31日倫敦時間下午4時。集團將繼續與境外債權人保持積極溝通,並爭取相關債權人支持儘快加入重組支援協議,從而完成重組剩餘的實施步驟。

另外,關於某銀行對廣州富力恒盛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富力地產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提出撤訴申請,涉及借款本金112.94億元及累計利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頒佈撤訴。集團將繼續盡最大努力就剩餘訴訟達成解決方案。

銷售方面,富力地產2025年5月實現銷售收入約13.7億元,銷售面積約129600平方米。截至2025年5月底,累計銷售收入約為55億元,累計銷售面積約513300平方米。

富力地產表示,集團持續進行調整,控制行政成本以及控制不必要的資本支出,以保持流動性,並積極評估進一步減少可自由支配支出的額外措施。集團也持續尋求合適機會出售若干專案開發公司的股權,以產生額外現金流入。此外,集團一直積極與相關現有貸款人商討,以延長、再融資或重組集團的借款,同時繼續尋求新融資來源,以應對即將到期的財務責任和未來的營運現金流需求。這些措施仍在持續進行中,由於市場環境持續變化,制定或實施此等措施需時。 董事會將繼續竭盡全力執行該等行動計畫,以期儘快解決該無法表示意見的問題。
 
2025.07.02 新浪網
領跑2025上半年樓市 保利、中海、華潤三甲稱霸
行業進入大浪淘沙階段,但頭部房企仍然具有一定的韌性。

觀點網儘管政策趨穩,但市場仍暗流湧動。

觀點指數資料顯示,今年1-6月,前100房企實現累計權益銷售金額11821.94億元,同比下降約13.23%。前100房企1-6月累計全口徑銷售金額16700.28億元,同比下降約14.46%。

行業進入大浪淘沙階段,但頭部房企仍然具有一定的韌性。

觀點指數發佈的“2025年1-6月房地產企業銷售表現”研究資料顯示,保利發展(8.020, -0.08, -0.99%)、中海地產和華潤置地以1144億元、1112.63億元以及738.2億元,佔據權益銷售金額的前三甲。

三足鼎立

支撐房企業績銷售回暖,好的產品是關鍵。

觀點指數調研顯示,目前支撐房企銷售業績的不少“紅盤”基本都是不錯的產品,從戶型設計、建築品質、周邊配套都可以碾壓同區位的其他樓盤。

從核心區域來看,市場資料顯示,2025上半年,一線城市銷售業績貢獻率同比增長9.0個百分點至40.0%,上海和北京銷售貢獻位列前兩位,分別增長4.5和3.8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則在上半年向20家代表房企貢獻了47.8%的銷售業績,但銷售占比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

雖然房地產市場仍處於調整期,但核心城市已經表現出較強韌性。霸榜的三家房企中,在投拓策略上均為聚焦核心城市,一線及強二線的銷售貢獻率均超80%。然而,在熱門城市具體的排兵佈陣上,各家的落腳點各有輕重。

保利發展以其“天字系”、 “悅字系”形成高端產品矩陣。1-5月,保利發展在西安單城貢獻超50億,穩居西安房企榜首。來到6月,其 “天字系”“悅字系”雙盤聯動,僅6月27、28前後兩日銷售額均超5億元,助推保利西安單月業績突破10億。此外,在成都的佈局中,保利•新川天珺、保利•花照天珺、保利•天府瑧悅等專案持續霸榜,市占率超50%,成為區域乃至全市的現象級熱盤。其中,成都保利新川天珺專案專案均價4萬元/平方米,顯著高於周邊3.4萬元/平方米的新房價格。

中海則以其玖系領銜,深耕京滬兩地。2025年上半年的銷售表現中,中海在北京主要有9個住宅專案在售,其中,中海萬吉玖序4月份首次取證的房源去化率39%,上半年銷售額合計35.5億元;中海京華玖序為中信城五期收官之作,上半年銷售額16.9億元,去化率56%。此外,6月11日,位於上海楊浦濱江內中環的中海雲邸玖章開盤,105套住宅共有227組有效認籌,認購率216%,開盤當天專案該批次清盤售罄。

華潤置地則通過其“潤系”更多聚焦于強二線城市,如憑藉松湖潤府、濱海潤府望雲、旗峰潤府等以57.1億元銷售額穩居東莞市榜首;而重慶區域則以超20億元的銷售金額位居第三;此外,華潤于成都、武漢等銷售亦位列前茅。

供貨保障

在房地產行業調整期,頭部房企正通過精准拿地鞏固市場地位。

據不完全統計,保利發展2025年5月披露前次拿地資訊,公司新增6個房地產專案,總用地面積24.12萬平方米,規劃容積率面積50.09萬平方米,合計需支付土地價款102.65億元。新增專案分佈於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石家莊及溫州核心區域,均為住宅用地。

其中,北京海澱區半壁店地塊以45.45億元成交,規劃面積5.8萬平方米,為本次最高單筆投資;廣州天河區大觀街地塊以22.52億元緊隨其後。溫州鹿城區項目為唯一合作開發地塊,權益比例50%,其餘5個專案均為100%權益獲取。

2025年1-5月份,中海於北京、深圳、鄭州、瀋陽、廈門、濟南、杭州、香港、長春9城新增土地12幅,收購的土地累計應占樓面面積約157.32萬平方米,累計應付的權益土地出讓金約人民幣290.80億元。

華潤置地2025年第一季度共收購11幅地塊,分別位於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大連、東莞、杭州、寧波及西安,收購總樓面面積103.68萬平方米,權益對價約為人民幣252.8億元。此外,華潤置地於5、6月份分別收購了北京、南京以及重慶各一地塊,收購總樓面面積為17.65萬平方米,權益對價約為59.4億元。

不難看出,各家皆通過佈局熱門區域,為造高端產品提供供貨保障。另外,在今年下半年,三家房企亦有充足的項目等待入市。

具體來看,保利江浦項目備案名為觀奕雅築,預計三季度入市;此外,廣州的保利航太奇觀二期地塊正在組建銷售團隊,年內有望入市。

中海在北京的中海未來之鏡6棟樓共342套房源現已全部拿到了預售證,即將開盤;此外,位於上海的中海•雲邸玖章四批次亦即將加推。

華潤置地則在6月23日拿下西安奧體北第4天就開啟招標,而其上海虹口北外灘項目將引入“瑞系”頂奢高端產品系華潤外灘瑞府,網傳即將預計本月開放樣板間。
 
2025.07.02 信報
內地生追捧 金輝花園呎租47.1破頂
踏入租賃旺季,部分內地生以破頂價搶租單位。大圍金輝花園一個兩房戶,新近獲內地生以每月1.72萬元承租,呎租高見47.1元,除刷新屋苑呎租紀錄,亦較約一年前同類單位租金搶高18.6%。

屋苑租金一年飆19%

美聯物業首席助理聯席董事羅航星表示,上述呎租破頂的金輝花園高層B室,實用面積365方呎,兩房間隔,原以每月1.75萬元招租,近期獲內地生還價300元或1.7%,至每月1.72萬元租出,呎租47.1元;該內地生並一次過支付一年租金總共20.64萬元。業主早於2010年斥222.28萬元購入單位。

翻查同屋苑一個高層C室同面積兩房單位,座向及景觀均相若,去年7月租金為1.45萬元,即最新租金較約一年前大幅搶貴2700元或18.6%。

同區珀玥呎租直逼高位,據代理透露,該廈中層B室,實用面積228方呎,一房間隔,近期微減500元或2.9%,獲兩名內地生以每月1.7萬元承租,呎租74.6元為該廈次高,較去年8月同廈中層E室以每方呎76.6元創下的紀錄高位,僅低2.6%。該單位業主2018年斥541.96萬元一手入市。

中原地產行經理關偉豪指出,將軍澳新都城2期2座高層B室兩房戶,實用面積363方呎,獲兩名內地生以每月1.68萬元承租,呎租46.3元,屬市價成交。業主2000年以208.6萬元買入單位。
 
2025.07.02 信報
Blue Coast 擬本月提價推300伙餘貨
一手樓市升溫,市區鐵路上蓋盤尤其受捧,增強發展商加價賣樓信心。長實(01113)與港鐵(00066)合作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3B期Blue Coast及第3C期Blue Coast II至今售出900伙,是港島南岸各期數中最熱賣。長實副首席經理(營業)楊桂玲接受訪問時表示,該項目6月已取得入伙紙,計劃7月以現樓形式推售300個餘貨,強調售價會有所提升。

港島南岸共分6期,自2021年第1期率先開賣,至今已經推出5個期數,其中第3期由長實投得。楊桂玲稱,港島南岸每一個期數各有不同賣點,每次開售都受到市場歡迎,反映港島南岸是一個成功的住宅項目。該集團旗下Blue Coast及Blue Coast II僅一年多便售出900戶,是港島南岸銷量最高的期數,兩期吸金約152億元,平均每伙成交價約1700萬元。

楊桂玲:現樓發售突顯優勢

Blue Coast於去年4月首度開賣,食正去年2月底樓市全面「撤辣」的機遇,吸引不少大手客入市,包括本地大家庭。楊桂玲解釋,「佢哋唔想住埋同一間屋,又想互相照應」,這類大家庭傾向買入一對單位(兩個相鄰單位),一手樓盤較容易滿足他們的要求。據悉,Blue Coast II於去年10月獲一對回流香港的美籍夫婦斥資2958.9萬元買入同層一個2房戶及一個3房戶,一家三代同住在Blue Coast II。

項目兩期6月已取得入伙紙,正待批滿意紙,Blue Coast料今年底開始交樓,Blue Coast II則為明年2月。項目兩期餘下300伙待售,戶型涵蓋2房至4房,3房及4房佔約230個。楊桂玲透露,項目部署7月以現樓形式發售,由於項目樓花時價格有折讓,加上項目4房單位能享深灣遊艇會景色,現樓更能突顯其優勢,因此項目售價有調升空間,幅度需要與合作夥伴商討,初步預料有個位數升幅。

港島南岸第3期是港島南岸所有期數中規模最大,提供1200個住宅單位,分3期發展,分別為第3A期商場THE SOUTHSIDE、第3B期Blue Coast及第3C期Blue Coast II。Blue Coast及Blue Coast II位處商場上蓋,是現時唯一一個設有專屬升降機、由屋苑直達商場一樓港鐵站入口樓層的發展項目,可即達港鐵黃竹坑站。
 
2025.07.02 信報
新盤七一單日45宗成交
踏入下半年首天(7月1日),全港一手市場單日最少錄得45宗成交,逾半億元大額成交佔兩宗。最大額為建灝地產赤柱One Stanley,一幢洋房連兩個車位以1.38億元售出。

One Stanley洋房1.38億沽出

One Stanley的20號洋房,實用面積3451方呎,4房間隔,昨天連兩個車位以1.38億元售出,呎價39988元。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指出,買家為香港企業家,從事跨國生意。項目自去年4月錄得成交以來共售出23伙,總成交金額逾19.1億元。

華懋集團旗下西半山旭龢道42號豪宅項目大學閣,昨天亦賣出2座10樓B室,實用面積1584方呎的4房戶,成交價6880萬元,呎價43434元。華懋集團銷售總監封海倫表示,大學閣第2座僅餘5伙可售,集團續採惜售策略。

英皇國際(00163)旗下位於西半山的半山捌號,昨天售出全盤最後一伙,單位為27樓C室,實用面積310方呎,成交價760萬元。該單位原定2022年3月以1076.25萬元售出,惟已終止買賣合約,事隔逾3年再度售出,成交價則低316.25萬元或29.4%,呎價24516元。項目99伙已沽清,銷售歷時約5年,套現逾7.3億元。
 
2025.07.02 經濟
上半年一手逾9,300成交 新地膺賣樓王
6大發展商沽逾5400伙 佔交投近6成

受惠於政府下調印花稅,以及近日拆息持續下滑,上半年一手交投錄逾9,300伙。當中6大發展商沽逾5,400伙,佔首6個月交投近6成,當中新地 (00016) 的銷售量及套現金額最高,為雙料賣樓王。

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以及市場統計,6月一手交投量再突破1,000宗,錄得約1,510宗交投,為今年2月起連續5個月成交量逾千宗,令上半年一手成交達9,332伙,為2019年錄得1.16萬宗一手成交後,約6年來同期高位。

當中6大發展商連同合作項目計算,其間共沽出約5,404伙,佔上半年成交量約58%。新地於首6個月售出約2,312伙,吸金逾165億元,無論銷售量及套現金額,均屬各發展商之冠。

黃竹坑滶晨 已售近8成單位

其中,西沙SIERRA SEA 1A(2)及1B期沽逾1,500伙,為上半年銷情最突出的新盤,吸金逾85億元;同系天水圍YOHO WEST PARKSIDE銷情同樣理想,沽出約509伙,套現逾27億元。

若以套現金額計算,吸金量次高為新世界 (00017) ,期內沽出約1,064伙,套現達152億元。當中以黃竹坑滶晨最理想,現已售出約347伙,佔全盤447伙約78%,套現近65億元,系內港島南岸5B期,最快7月接力;同系北角皇都也售出318伙,吸金逾36億元。

至於恒地 (00012) 則在上半年沽出約1,078伙,屬銷售量次高,吸金逾92億元。其中九龍城南首沽逾260伙,佔全盤約85%,同系長沙灣Belgravia Place 2期,也售出約173伙。此外,作為豪宅盤的啟德天瀧,期內售出約53伙,吸金逾21億元。

會德豐地產於期內沽出逾730伙,吸金逾89億元,當中將軍澳日出康城SEASONS系列壓軸1期的GRAND SEASONS,已沽逾220伙。同時更不乏大額成交,山頂MOUNT NICHOLSON 2期B座Penthouse B室,實用面積4,217平方呎,以約6.09億元易手,呎價達14.4萬元,不單止為上半年成交呎價最高的新盤,更創下亞洲分層戶呎價新高。

錦上路站柏瓏II 4日售22伙

信置 (00083) 也沽出138伙,包括近日熱銷的錦上路站柏瓏II,自6月下旬現樓出擊以來,4日內已售22伙;同樣以現樓發售的何文田豪宅ST. GEORGE'S MANSIONS,則沽出約26伙,套現約18億元。

另外,長實 (01113) 發展的半山21 BORRETT ROAD,其間也沽出3伙,成交價介乎1.26億至1.48億元,其中10樓03號單位屬4房戶,呎價逾6.7萬元,為今年港島分層戶新高。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稱,雖然近期拆息稍回升,但仍屬低水平,對買樓投資影響較為輕微,有利樓市交投及價格走勢,相信下半年一手成交量可維持,全年可錄逾1.8萬宗。另外,部分餘貨盤已稍作加價,相信短期內市場經已見底。
 
2025.07.02 經濟
赤柱 ONE STANLEY 洋房 近1.4億售
豪宅交投活躍,赤柱ONE STANLEY洋房以近1.4億元售出,呎價約4萬元;西半山大學閣招標售出4房戶,成交價6,880萬元,呎價逾4萬元。

建灝地產發展的ONE STANLEY,昨日以招標形式售出20號洋房,成交價近1.4億元,實用面積3,451平方呎,外連1,147平方呎前後特大花園,並設有737平方呎天台,屬4房4套連書房間隔,呎價39,988元。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表示,項目至今已售出23伙,成交金額逾19.1億元。

西半山大學閣4房 呎售4.3萬

其次,華懋集團位於西半山旭龢道的大學閣2座10樓B單位,實用面積1,584平方呎,屬4房雙套間隔,成交價6,880萬元,呎價約43,434元。華懋集團銷售總監封海倫表示,項目開售至今合共售出47伙,總成交金額逾36.6億。

新地 (00016) 發展的鴨脷洲南灣,新近錄得4年以來首宗一手成交,單位為第5座7樓A室,實用面積1,168平方呎,連454平方呎平台,屬1房特色戶,連車位以2,348萬元成交,呎價20,103元。同系屯門NOVO LAND第3A期,暫錄逾4,800個購樓意向登記,以周六(5日)首輪價單形式銷售160伙計算,超額認購逾29倍。

宏安地產 (01243) 旗下的鴨脷洲Coasto售出23樓A室,實用面積371平方呎,兩房間隔,成交價853.3萬元,呎價2.3萬元。宏安地產執行董事程德韻表示,項目開售至今已售出87伙,佔全盤逾9成單位,僅餘下1伙分層單位及5伙特色單位待售。集團正積極部署推售同屬鄰近利東站的平瀾街項目,最快於今年第四季推出市場。

路勁旗下的屯門凱和山,昨以588萬元售出第5座20樓G室天台特色戶,兩房間隔,實用面積571平方呎,連440平方呎天台,呎價10,298元。
 
2025.07.02 經濟
豪宅走俏 貝沙灣呎價連環破3萬關
新盤熱賣帶動二手豪宅走俏,市場消息透露,薄扶林貝沙灣6月共錄13宗二手買賣,平均呎價23,747元,當中2個單位呎價突破3萬元關口。

其中,薄扶林貝沙灣6期5座複式A室,面積1,847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本叫價6,500萬元放盤,議價價以約6,030萬元易手,呎價約32,648元;據悉,原業主以公司名義持有,早於2009年以3,900萬元購入,持貨約16年,帳面獲利約2,150萬元離場。

再者,貝沙灣2期1座中層A室,面積1,956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本叫價7,000萬元放盤,議價價以約5,880萬元易手,呎價約30,061元。

另外,大潭陽明山莊摘星樓14座高層79室,實用面積1,624平方呎,以3,082萬元易手,呎價約18,978元。早前市場傳聞單位由「股壇壞孩子」之稱號的馮耀輝持有,惟馮耀輝回應稱從未持有相關單位。

京士柏山4房 3250萬沽

至於九龍區方面,何文田京士柏山1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1,555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本叫價3,300萬元放售,議價後以3,250萬元易手,呎價約20,900元。原業主早於2005年以2,864萬元購入,持貨20年帳面獲利386萬元。

其次,九龍塘畢架山一號5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1,117平方呎,以2,380萬元易手,呎價21,307元,屬於理想價水平。
 
2025.07.02 經濟
太古城6月30成交 上半年單月新高
鰂魚涌太古城於6月錄30宗成交,為上半年以來單月高位,包括剛易手的套4房市價沽售,惟持貨5年帳面虧蝕219萬元離場。

中原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指,太古城東山閣高層D室,實用面積762平方呎,套4房,早前以1,400萬元放盤,現以1,168萬元獲用家承接,呎價15,328元,屬市價。原業主於2020年11月以1,387萬元買入單位,持貨5年,樓價貶值219萬元。而上月屋苑錄30宗成交,為今年上半年以來單月交投最旺的一個月份。

第一城2房 呎價1.47萬

而同期沙田第一城亦錄36宗成交,亦屬上半年單月高位,而剛促成本月首宗2房交投,由同區租客承接。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黃錦瀚指,沙田第一城39座中高層F室,實用面積284平方呎,2房,單位上月中以425萬元放售,放盤未及一個月,獲同區租客以418萬元承接,呎價14,718元。原業主於1984年以20.6萬元買入,持貨41年帳面賺397.4萬元。

至於藍田滙景花園二手交投步伐轉快,近一周連環錄得4宗買賣,例如滙景花園4座中層C室,實用面積537平方呎,2房,備有企理裝修,望啟田道街及樓景,業主放盤2星期,獲買家以613萬元承接,呎價11,415元。原業主2017年12月以715萬元購入,持貨接近8年,帳面損失102萬元。
 
2025.07.02 經濟
寬印花稅效應 催旺二手市場
細價樓短炒潮 大興花園兩個月升13%

財政預算案2025將100元印花稅優惠,擴展至400萬元或以下的物業。不少投資者趁勢炒賣細價單位獲利,例如屯門大興花園2房單位,僅約2個月炒貴13%。

6月份屯門區連錄數宗短炒獲利個案,例如大興花園1期1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394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日前叫價340萬元放售,議價後以333萬元易手,呎價8,452元,較銀行網上估價357萬低約7%。

不過,投資者今年4月底才以約293.8萬元購入,持貨約2個月,帳面獲利39.2萬元離場,期內升值逾13%。資料顯示,大興花園6月份共錄8宗二手買賣,平均成交呎價約8,360元,反映上述單位仍屬市價水平易手。

其次,紅磡馬頭圍道啟岸高層D5室,實用面積197平方呎,屬於開放式間隔,原本叫價35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310萬元易手,呎價約15,736元。原業主今年3月初以30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3個月,帳面獲利10萬元離場。不過,若連一買一賣的代理佣金及其他雜項支出計算,估計僅屬於平手離場。

資料顯示,雖然單位短短3個月炒升3.3%,但是相對2019年一手發售價436.8萬元,6年間單位樓價仍貶值約29%。

翠屏花園1房 持貨8個月袋19萬

另外,大埔翠屏花園B座高層1室,實用面積262平方呎,屬於1房間隔,原業主去年10月以約276萬元購入,近日叫價290萬元放售,吸引2至3組客人洽購,投資者臨場反價5萬元,以295萬元售出單位,呎價約11,260元。據悉,投資者為區內一名地產代理去年趁低吸納,持貨約8個月,帳面獲利19萬元離場,期內升值約7%。

事實上,受惠政府今年年初調整物業印花稅的稅階,當中定額100元從價印花稅的門檻由300萬元或以下物業,放寬至400萬元或以下,細價樓炒賣投資者更容易計數,細價樓炒風相對較活躍。
 
2025.07.02 經濟
興業太古匯不斷升級 首季銷售雙位數增
港企持續深化內地布局,香港興業國際 (00480) 及太古地產 (01972) 發展的上海興業太古滙,總樓面面積約32.2萬平方米(約346.6萬平方呎),總投資額近180億元人民幣。

開業至今約9年,持續升級及引入體驗式消費,以迎合新消費趨勢。

興業太古滙聯席總經理施桂攀表示,自2022年啟動升級以來,興業太古滙注重體驗式消費,在3年內已攜手眾多品牌打造其主題零售空間,引入世界級的商業模式。當中包括路易威登(LV)的全新展覽裝置「路易號」,已於日前正式登場,以「巨輪」造型成為區內新地標。據悉,展覽預約時段目前僅開放至7月底,並顯示已約滿。

LV展館 「巨輪」造型成新地標

興業太古滙聯席總經理丁瑞芳稱,興業太古滙今年首季銷售額錄雙位數增長,為提升境外旅客購物便利度,項目已推動逾20間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提供「即買即退」服務。

此外,香港興業在上海的首個住宅項目「興雲間」,將於今年交樓,提供262伙,單位建築面積約968至2,164平方呎,售價介乎341至1,344.7萬元(人民幣),目前分層單位已售罄,僅餘少量洋房在售。此外,集團正籌備年內推售香港愉景灣北項目,預計涉逾1,400伙。

太古地產零售業務董事韓置則指,興業太古滙將與「張園」及周邊資源協同,以推動整個地區的零售升級,形成南京西路核心商業格局。

由石庫門改造的綜合發展項目張園,第1期已開業,剩餘部分將於明年分階段開放。該項目巧妙地融合百年石庫門建築及現代零售場館,除了不乏品牌特色概念店、中國首店以及限時專賣店外,還吸引不少國際知名品牌在此舉辦首發活動。
 
2025.07.02 經濟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 下半年部署重推
觀塘已由舊工廈區逐步轉型為商業區,區內未來至少有6個商業項目待推,共涉及的總樓面逾600萬平方呎,當中規模最大的重建計劃為市建局旗下觀塘市中心重建第4及5區項目。項目擬下半年,部署日後重推。

在待推項目中規模最大的項目為前述市建局項目,其總樓面面積涉逾270萬平方呎。值得一提的是,市建局於2022年底已推出前述項目招標,並於2023年1月截標時僅接獲1份來自新地 (00016) 的標書,不過項目最終流標收場,遭市建局收回。

增住宅元素 減流標風險

為增加項目的吸引力以降低流標風險,規劃署早前為項目引入「垂直城市」(Vertical City)的發展概念,建議將原有的「綜合發展區(1)」地帶,改劃為「其他指定(混合用途)」地帶,並將項目的總地積比率增至約12倍,變相其最高總樓面面積,較舊方案增約25%至約270.3萬平方呎。同時,商業部分的樓面亦會由舊方案約207萬平方呎削約2成至165.4萬平方呎,並未有再細分寫字樓、零售及酒店等類別。當局亦為項目加設住宅元素,將新增約1,750伙住宅。在目前商業市道低迷的時期,這可給予中標發展商更大發展彈性,以減少再度流標的風險。

項目遭市建局收回後曾以短期租約方式,用作臨時及短期活動用途,開放予市民作休憩等用途。其後當局於上月初與香港科技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就科大有意在項目完成後,於項目內的非住宅部分設立校外教研空間,確立合作意向及制定框架。科大日後可按其發展需要,考慮將選定的空間用作教學、科研或寫字樓等用途。

短期租約後 科大作教研空間

市建局當時亦表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為項目推出發展促進服務,這除了讓有興趣的發展商在當局開展招標階段前有充裕時間了解項目詳情,也讓該局收集他們對項目的意見。與此同時,當局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展開地下公用設施的改道工程,減少未來中標發展商所需處理的前期工作,縮短施工工期及減低工程面對的風險,這意味項目將部署重推。

另一方面,有不少財團及發展商均在區內透過舊樓收購重建。考慮到旅遊業逐步復甦,位於觀塘偉業街201號兆富工廠大廈及203號同得仕大廈,去年決定撤回重建商廈及數據中心等用途的計劃,並改為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及建築物高度限制至分別14.4倍及120米(主水平基準上,下同),以重建1幢34層高酒店,總樓面約290,165平方呎,提供448間客房,料於2029年落成。
 
2025.07.02 文匯
寫字樓市場分化 中環租金或先反彈
隨着本港IPO市場回暖及金融業擴張需求回升,上半年本港寫字樓市道有回暖跡象,尤其是中環更成為市場焦點。如港交所斥資63億向置地購入交易廣場14.7萬呎樓面作永久總部,有「華爾街最神秘交易公司」之稱的美國量化交易與投資管理公司簡街資本(Jane Street)亦擴大在港業務規模,以月租3,061萬元(呎租137元)進駐恒地興建中的中環新海濱甲廈項目,租期5年,即涉及總租金達18.3億元,佔用該項目第一期6層樓面共逾22.3萬方呎,成為該項目首個租戶之餘,該交易亦創下香港數十年來最大單一寫字樓租賃紀錄,凸顯香港金融中心吸引力。有國際物業顧問表示,本港商廈市場表現分化,在供應過剩及有許多人正在應對與債務相關的壓力下,預期寫字樓租金今年下半年仍會下跌,全年料跌幅約5%至10%。

近期寫字樓租賃需求回升

受全球貿易戰不確定性影響,今年上半年香港寫字樓市場出現一定波動。萊坊執行董事、九龍區商業物業服務部主管吳志峰指出,九龍區寫字樓新供應和現有存貨面積超過670萬平方呎,仍延續供過於求的情況。截至目前,6月九龍區寫字樓空置率微升1.2%、租金按年下跌3.6%,但實際跌幅不足每平方呎1元。萊坊投資部執行董事林嘯東表示,港島區甲級寫字樓租金呈下跌趨勢,按年跌最多9.3%,空置率更最高達13.5%。

然而,近期本港寫字樓租賃需求回升。據地產代理統計顯示,5月整體商廈租賃成交宗數按月升25%,創近兩年新高,甲級寫字樓空置率亦有所改善。仲量聯行指出,甲級寫字樓租賃市場於4月及5月,連續兩個月錄得正吸納量,但不同地區表現參差,其中,中環區復甦明顯受金融行業擴張等帶動。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說,明顯看到一些較新、標誌性的大廈,在一些很優質的位置,一些有承租力的租客會搶先去看這些大廈,尤其是回看租金已較高峰期回落逾40%,這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一些有承擔力,或者對香港及他們行業前景有正面態度的租客,做一個早着先機的行動。不過仲量聯行指,雖然個別大單成交帶動市場氣氛,但整體寫字樓空置率仍然高企,估計租金今年仍跌5%至10%。

對於特區政府容許商廈直接改裝成學生宿舍,她相信,政策有助提振乙級或丙級商廈市場氣氛,但由於改裝需要較高成本,加上銀行融資審慎,措施實際成效仍需視乎個別大廈條件及投資者意慾。

租金下半年仍會下跌

第一太平戴維斯最新發表的2025年6月香港寫字樓租賃市場報告亦指出,受惠於IPO市場回暖及金融業擴張需求,香港寫字樓市場近期出現復甦信號,中環優質辦公空間的租金或將早於預期反彈。近年證監會、港交所及都會大學相繼積極購入寫字樓自用,減少租賃市場供應,若趨勢持續上升,預計每年或新增40萬平方呎的需求。而供應量高峰後將趨緊,2025至2028年新增670萬平方呎供應,但2029至2032年供應量將銳減至150萬平方呎,長遠或推動空置率下降至6%,租金復甦可能早於預期。

不過,第一太平戴維斯九龍商業樓宇租務部副資深董事姚偉明指出,香港寫字樓租賃市場短期內仍然有許多人正在應對與債務相關的壓力,預計將繼續面臨困境,預計2025年租金將進一步下跌5%至10%。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