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經濟日報
慘!6月北台灣新屋房市單周「零成交」建案占四成
2025-07-10 13:34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6月燈號維持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9.9分,房市慘況不見起色,六大構成項目呈現「一升、二平、三降」,預售屋推案量上升,但成交組數、來客組數、待售建案數分數下滑,新成屋戶數、議價率持平。
6月新屋市場需求面依然低迷,追蹤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為15.7組,成交組數是1.1組,台北市南港區、新北市林口區和三重區的個案亮點難撐大局,追蹤案中單周出現「零交易紀錄」案,與低於10組的賞屋量體案都達四成,案場等無人。
6月的供給面回溫,預售物件推案量比5月增近五成、接近800億元,指標案為新北市新店區的湯泉建設案,達百億元量體規模。
另外茂德建設在新北市的新莊區、新店區各推出總銷約85億元、60億元新案,亦屬亮點,還有近10案有數十億元案量。
6月新成屋戶數供給分數雖與5月同分,但微增近80戶,整體新增供給為200多戶。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當前房市不僅持續籠罩在打房政策、申貸困難的緊箍咒,又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末期,且新台幣不斷升值,均不利未來台灣經濟走勢,尤其第3季又為傳統房市淡季,房市短期冷淡市況不易逆轉。
2025.07.11 經濟日報
台中七期房市熱!飯店、商辦、住宅 消費千億元量能齊發
2025-07-10 11:34
被譽為「台中曼哈頓」的七期重劃區,2025年迎來全面成熟與機能完備的關鍵時刻。市調顯示,從頂級住宅、國際飯店、摩天商辦到高端餐飲娛樂全線展開,光是已公開或即將進場的開發總量體即突破千億元,堪稱七期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波發展高峰。
台中市七期擁有新光三越、大遠百、老虎城及誠品生活480等大型百貨商場,並匯聚「鹽之華」、「Forchetta」等米其林級餐廳,高端生活機能早已成型。
而今年,從頂級住宅、國際飯店、摩天商辦到高端餐飲娛樂,更進一步全線展開。原本存在於藍圖中的都會願景,如今一一落地實現,七期的高端生活格局已從成熟邁向再進化,也穩居中台灣最具國際化與含金量的核心生活圈。
在高端住宅市場,包括寶璽建設攜手全球前三大建築事務所「Nikken Sekkei」打造的超高層地標案「寶璽天讚」、聯聚建設秋紅谷公園第一排「聯聚玉衡大廈」等都受到高度矚目。
Nikken曾操刀東京晴空塔、東京巨蛋及杜拜地標One Za’abeel,是國際超高層設計領域的權威,此次與寶璽合作,也被視為七期住宅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標誌之一。
「寶璽天讚」上半年實登表現亮眼,更為今年中台灣億元級成交之冠,無論建築規模或設計強度皆遠超市場平均水準。「聯聚玉衡大廈」實登揭露,目前仍以單價143.8萬元高居台中房價天花板。
商辦與商場量體同步爆發,台北101首度進軍中台灣,與國泰人壽共同推出「國泰置地台中」計畫,由Gensler建築團隊操刀,總開發面積達4.7萬坪,預計2030年開幕,將由台北101負責營運,預期將成中部消費市場全新指標。
豐邑集團則為今年七期推案規模最大的開發商。位於惠中路、市政路口的複合式摩天大樓案,規劃樓高53層,B1至9樓為「豐生活」自營百貨商場,10樓以上則為高規格辦公產品,坪數自70坪起跳。
另一案位於河南路、市政路口角地,基地面積逾2,500坪,將興建兩棟樓高45層的住宅,邀請榮獲Gold Key Awards肯定的香港鄭中設計事務所Cheng Chung Design操刀設計,預估總銷400億元。
此外,凱悅集團旗下定位潮流奢華的「Andaz安達仕」酒店,目前已進入裝修尾聲,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開幕,樓高29層、地下8層,規劃354間客房。長榮集團新品牌《采.寓halo house》亦於今年開幕,鎖定都會輕奢商務客層,座落七期秋紅谷斜對面。
在高端消費市場方面,擁有全台最頂級KTV稱號的新型態娛樂空間「ONCOR」,繼台北信義計畫區開出首店後,第二家店便選址台中七期,顯見其對於七期高端消費市場的高度期待,餐飲內容由江振誠與Gēn Creative等米其林團隊聯手操刀,融合台、日、韓、美及德州墨西哥等五國街頭經典小吃。
旗下連續五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入選餐廳」的響餐飲集團,今年選定台中七期南側,再開出「響板前燒肉」,主打台中第一間由肉品師在板前座位提供代烤服務;頂級鍋物品牌「橘色涮涮屋」也於七期設立全台首家獨棟旗艦店,並邀請日本建築大師丹下憲孝操刀設計。
位於七期南側的哈克尼斯國際實驗教育機構,則是全台首創全面導入美國哈克尼斯教學法的小學部,以「圓桌對話」教學,建立孩子的批判思考、溝通表達、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通機能方面,冠德建設與中鹿開發聯手推動的捷運G9-1市政府站聯開案,總投資額106.5億元,將引入環球購物中心(Global Mall)與凱悅飯店集團進駐;市政路延伸工程第一標於今年5月正式通車,全線預計2026年底完工,未來將直通中科、台中國際機場及大肚山科技走廊,強化七期作為台中都會核心的地位。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協理黃盟翔表示,2025年對七期而言不僅是單一個案的密集釋出,更是過往長期規劃轉化為實質成果的一年,在國際品牌、高端住宅與關鍵基礎建設三大軸線齊發下,七期進入「全面開花、全面成形」的黃金時期,也奠定其作為中台灣第一都心的核心地位。
2025.07.11 經濟日報
四成建案一周來客10組內 專家:「這裡」陷絕境降價有望
2025-07-10 11:20
住展雜誌公布最新預售市調,買氣持續走低,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單周出現來客紀錄低於10組占四成,單周零交易紀錄案也占四成,案場等無人,不少個案銷售人員離職另謀他路。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6月燈號維持黃藍燈,已經連兩月衰退。
6月的供給面回溫,預售物件推案量比前月增近5成,接近800億元,指標案為新北市新店區的湯泉建設案,達百億元量體規模,另有茂德建設在新北市的新莊區、新店區各推出約85億元、60億元總銷新案。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先前許多建案延後推案,但再等下去就進入年底第4季,除非本規劃為928檔期案,否則6月已是壓底線的關鍵時刻,只得即刻亮相。
需求面依然低迷,追蹤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成交組數再降,來客組數減至平均每周15.7組,成交組數是1.1組,台北市南港區、新北市林口區和三重區雖有個案表現不錯,但難撐大局。
待售建案數量居高不下,6月來到1,331案,比前月增近30案,去化龜速的房市疫情等同2021年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其中又以桃園市銷況最為堪憂,增量較多,不論是中壢區、龜山區的熱門地帶,或是大園區、觀音區的新興區域,賣壓都沉重。
開價與成交價的距離仍未及一成,建商開價不再創高,實際售價也無讓步空間,台北市議價率較高,主要是眼下買賣多在每坪100-120萬元,但統計新建案平均開價近140萬元有其挑戰性,因此有稍大的差距空間。
陳炳辰指出,近期紛傳大咖建商有意真正降價換成交,若屬實則以落入絕境的桃園市將最有感,特別是二線地區,超漲價碼有望回歸理性。
2025.07.11 經濟日報
連鎖旅店租舊大樓搶旅宿市場 房東樂了!投報率10%
2025-07-10 10:55
實價顯示,搶攻暑假旅遊商機,不少旅宿集團早已事先布局,今年4月,「百橙橙居」分別以月租125萬元以及58萬元,在台中的中港商圈和高雄捷運美麗島站附近,租下屋齡已逾30年的整棟建物,坪數逾千坪。
而同月「台中香富大飯店」業者也以每月121萬元,續約承租屋齡29年的整棟飯店,且之後每兩年的月租金調整為124萬、128萬。
此外,新北三重的「丰居旅店微風館」,去年亦以每月210萬元租金,承租鄰近捷運三和國中站的3千多坪建物,為近年雙北規模最大的租賃飯店案。
台灣房屋三重幸福加盟店店東黃翔琳指出,三重旅館飯店競爭優勢就是和台北市中心距離近,價位中等,對商務型、或講究高性價比旅客,頗具誘因,因此業者租下經營的大樓,雖然不乏高屋齡,但租金也相對實惠,能增加住房率。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雖然近年國旅人潮不如以往,不過根據交通部統計,今年第1季來台旅客人數達213萬人,年增近8萬人,顯示台灣觀光業仍持續成長。許多連鎖旅宿業者也蓄勢待發,包括承億集團今年也承租閒置逾20年的新竹巨城「旅館大樓」,預計2027年第4季試營運。
張旭嵐指出,由於旅遊競爭激烈,消費者喜新厭舊,不擅品牌戰的地區型、傳統飯店業者,正面臨市場考驗,因此有不少具備裝修,或科技系統背景的年輕團隊,跨足旅宿業,透過標準化流程管理,善用連鎖品牌效益,承租舊大樓經營,以輕資產方式,快速拓展市場,是目前競爭激烈的旅宿,較能突破重圍的品牌策略方式。
除了旅宿業者看準低租金和地段價值之外,房東也樂享租金收益。
觀察買賣交易資料,「台中香富大飯店」的房東於10多年前以1.45億元購入該棟飯店建物,隨著租金逐年成長,換算如今的投報率已高達10~10.6%;而高雄捷運鹽埕埔站附近的一處商旅,於2023年以2.28億元拍出,去年6月「嬉月地景酒店」則以每月75萬元承租,換算投報率約4%上下。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飯店經營屬高勞力服務業,但是承租老屋固定成本較低,當觀光市場恢復動能、品牌經營穩定,仍有機會創造較高利潤空間;而房東則享穩定租金報酬,形成雙贏局面。尤其是位於交通樞紐、精華商圈或熱門觀光區的老建物,將成為旅宿、青年旅館、共享辦公等營運型態鎖定的下一波資產標的。
2025.07.11 Yahoo新聞網
皇翔一度漲逾3%!營建股表現不一 專家示警:回溫恐要再等4年
營建股今(10)日走勢與大盤相比表現微幅走低,皇翔盤中最高觸及42.25元,上漲3.3%,隨後漲幅收斂。其餘營建股永固-KY(5546)、長虹(5534)、寶佳集團旗下的櫻花建(2539)、大華建設(2530)等也小幅上漲逾1%。
對於近期房市概況與營建股表現,凱基投顧研究員表示,從去年第四季至今,房市表現平淡,房價開始大跌,且成交量大幅縮小;導致整體營建股表現也相對平淡,由於房市氛圍持續不佳,營建股股價普遍受到壓抑,許多股價現在看起來價格便宜,但沒有表現。
近期部分建設公司如寶佳、愛山林建設傳出讓利策略,凱基投顧研究員指出,這類降價行為被認為多數是宣傳噱頭,而非大幅度讓利,通常會先從贈送設備、裝潢開始,若無效,最後才會採用價格戰;不過對營建股的影響,房價下跌會導致營建股的儲備建案總銷下修,進而影響毛利率和獲利也下降。
根據房市循環階段的歷史週期來看,凱基投顧研究員分析,從2000年至今,房市經歷了兩次完整的多空循環,約為6到9年的長度,而目前的階段,目前房市進入第三個下跌到上漲的週期起始點;預計成交量可能在明年第一季落底,若央行在明年第一季解除信用管制,則可能是一個底部,目前成交量緊縮速度很快,已逼近2016年第一季房市最差時的水準。
凱基投顧研究員認為,房價預期在今年下半年會持續下跌,在成交量落底後,房價可能進入盤整期,較確切的回升預估保守要到2029年才會出現。對於營建股下半年走勢,他認為,由於房價下跌,營建股的獲利、評價及整體氣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營建股的股價也會跟著下跌,整體仍偏向保守。
至於營建產業可能面臨的挑戰,凱基投顧研究員表示,在資金鏈上,上市櫃建設公司相對較不易遇到資金鏈問題,但央行目前的信用管制,導致建設公司難以取得土地融資和建案融資,無論成數或利率都不佳,加上去化速度慢,已在銷售的建案去化速度非常慢,造成庫存積壓,因此尚未開始銷售的案子,建設公司會考慮是否降價以換取銷售速度。
凱基投顧研究員說明,營建股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建設、代銷、營造廠。房價下跌會導致建設公司經營不佳;成交量下跌會導致代銷公司經營不佳;不過營造廠與房市沒有直接關係,若房價下跌但成交量上升,對代銷公司反而是好事,在目前營建股整體風格不佳的情況下,若選擇營建股,營造廠的抗跌性會較高,影響也較小。
2025.07.11 TVBS
台灣老宅危機! 專家呼籲「借鏡新加坡」別只蓋房、建制度才是關鍵
台灣老舊建築問題嚴重,北市大同區斯文里一棟屋齡近六十年的民宅成為最佳例證,居民面臨鋼筋外露、壁癌嚴重等惡劣居住環境。專家指出,台灣有八成住宅屋齡超過25年,但符合結構安全的不到兩成。相較於新加坡完善的組屋制度,台灣不僅社會住宅存量僅1%,都更進度緩慢,每年台北市通過的都更案件寥寥可數,凸顯台灣住宅政策缺乏長遠規劃,亟需從制度層面著手改革。
走進台北市大同區斯文里的一棟老舊民宅,斯文里長江雪卿指出這棟屋齡將近六十年的建築已經鋼筋裸露非常嚴重,整片牆面都掉落,柱子鋼筋外露的情況令人擔憂。住在這裡的居民表示,連爬樓梯都讓人膽戰心驚,有住戶已經在此跌倒三次。進入屋內,近十坪的空間不僅狹小,居住環境也十分惡劣。
住戶楊阿姨表示,屋內水管內部已經生鏽,處於腐化狀態,一旦發生地震可能會破裂。樓上下來的管線也都生鏽了,門的柱子也已經裂開。她還提到隔壁鄰居家的情況更加嚴重,天花板整片掉落,鋼筋已經鏽蝕,有些地方只剩一點鋼筋。這些年來,屋況持續惡化,很難想像在號稱天龍國的台北市會有如此殘破不堪的居住環境。
江雪卿表示,若要修繕這些建築,政府雖然願意支付費用,但因為建築已經太腐爛,沒有工人願意承接這種工程。許多地方都已經裂開,無法有效修復。她期待政府能加緊腳步推動都更,盡快整合相關資源。然而,高屋齡、老舊結構加上都更進度緩慢、法規繁瑣以及住戶共識難以凝聚,導致台灣住房邁入又舊又老的時代。
台灣有八成住宅屋齡超過25年,但真正符合結構安全的不到兩成。政府除了打炒房外,欠缺對住宅更新、維修管理以及生活品質提升的長遠規劃。相較之下,新加坡以「組屋」制度為核心,約有八成國民住在政府興建的組屋,而台灣社宅存量僅1%。新加坡政府掌握大部分土地,透過建屋發展局統一供應、維修、更新及社區規劃,有效控制房價,將住宅納入國策的一環。
建設公司董事長胡偉良認為,新加坡很早就訂立長期計畫,包括制定公積金制度,幫民眾做好事前規劃,讓民眾不必為買不到房子而憂慮。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表示,台灣對房市的政策只有救市和打房兩種,缺乏其他產業政策,唯一可以放上檯面的住宅政策是社會住宅,但供給量太少。他認為台灣若要仿效新加坡,除了住宅政策外,連產業政策恐怕都要整套打掉重練。
專家建議,台灣若無法完全仿效新加坡模式,應從制度層面著手,建立全國性「住宅再生推進中心」,推動「社區升級計劃」,定期補助社區外觀美化與公設修繕,並簡化都更程序與提高誘因。胡偉良指出,去年台北市都更通過的案件只有7件,遠低於實際需求的幾十甚至幾百件,使情況越來越嚴重。他建議都更門檻應適度放寬,審議流程也要簡化。台灣不能只蓋房子,更要建立完善制度,從有房住邁向住得好,政府必須給社會一個答案。
2025.07.11 聯合報
南市第2季不動產移轉登記數量增加 新屋市場出現交屋潮
2025-07-10 09:02
台南市地政局公布今年第2季土地與建物買賣移轉統計資料,房市出現回溫跡象。土地買賣筆數為1萬208筆,較上季增加6.71%,但較去年同期減少29.93%;建物買賣棟數5645棟,季增4.79%,較去年減少26.40%;其中,建物辦竣第一次登記後移轉2315棟,季增幅68.12%,占建物總移轉比率41.01%,反映新屋市場交屋潮顯著。
此季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前3名為東區773棟、安平區746棟、安南區578棟,與上季相比都明顯增加;其中安平區季增率263.90%,增加最多,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量縮。另,安平區、安南區、歸仁區、善化區、麻豆區的新屋移轉占比6至7成,顯示新建案交屋推升交易動能情形明顯。
地政局指出,近期房市在央行信用管制與國際政經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如美國關稅政策、台幣匯率波動等,導致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明顯減少,但台南市因持續推動公共建設與區域均衡發展,具備良好基本面支撐,市府將持續強化宜居環境與城市建設,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環境。
本季建物買賣移轉量雖較第1季增加,不過,交易結構顯示,目前市場交易動能與新成屋交屋有關,且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處萎縮,代表央行緊縮政策與總體經濟變化仍影響市場成交量。局長陳淑美提醒,在面對匯率與國際政經變動劇烈下,應秉持理性態度看待市場波動,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與實際需求,地政局也將持續提供即時、透明的市場資訊,協助民眾做出穩健決策。
2025.07.11 工商時報
市政帝寶四大優勢 讓利玩真的
近期房市「讓利」潮來襲,不少觀望中的民眾猶疑是真的嗎?率先啟動這波讓利話題的的甲山林集團,以三重左岸最新登場的預售案「市政帝寶」舉例,提出包括「捷運兩站現省1/2價」、「三重站隔一站每坪少20萬」、「同站更近捷運,每坪還更便宜13~15萬」、「比北市外圍第二環便宜、又是第一環少有的7字頭」等四個房市比價的靈魂拷問。
讓購屋民眾自行判斷,台北雙星特區的第一環三重左岸「市政帝寶」,開價7字頭是不是真讓利。自住、置產族不妨思考資金如何做有效利用,趁著建商推出讓利價,以甜蜜價格入主發展潛力強勁的區域。
「市政帝寶」散步約8分鐘到捷運先嗇宮站,一站抵A2三重站轉機捷到A1台北車站,2站共享房市行情已達150萬元,台北車站國門特區生活圈,兩站省1/2價算不算讓利?由基地散步就能到的捷運三重站預售案「潤泰CITY PARK」最高賣上114.56萬元,成交均價101.67萬元,一站之隔每坪少20萬算不算讓利?
同樣左岸先嗇宮站新濠樣三期去年中賣出88萬,今年距離先嗇宮站18分鐘步行距離的第四期上看9字頭,市政帝寶到先嗇宮捷運站時間省超過一半,一坪省13~15萬算不算讓利?新北第二圈土城頂埔永寧新案頻傳8字頭,第一圈的板橋江翠最新9字頭,新店央北更頻傳破百萬交易,新北第一圈的三重左岸開價7字頭算不算讓利?
房地產龍頭甲山林集團董事長祝文宇依他過去經驗的觀察,房市好時市場瘋狂追高,去年919信用管制打房讓市場緩下來,建商延遲推案步驟,縮減供給,價格讓利,正是危機入市的進場時間。
「市政帝寶」7字頭開局吸引買氣,銷售逐步調高價格,體現「先買先贏」市場策略的同時也保障早期進場的購屋者,下半年在三重左岸還有「市政帝景」與新濠系列第四期與寶石機構新案陸續推出,將進一步提升三重左岸熱度。
總銷130億的「市政帝寶」坐擁三重左岸市政特區五谷王北街約2,247坪基地,規劃20、26、36坪兼顧首購自用與置產收益雙效房型,配有露天星空泳池、千坪花園等高規格社區設施。近年三重左岸許多原本雜亂低矮的舊工廠聚落,在新北市府立體化廠辦政策下,逐步變身成為一棟棟科技廠辦,結合都廳大院、東森總部共1.71萬坪的市政特區全區開發,左岸先嗇宮站的新三重,行情有望急起直追右岸舊三重行情。
加上年底新北第三環的泰山塭仔圳將公開配地,明年首波推案有望挑戰7字頭,當塭仔圳旗艦計畫將成為新北未來20年的發展重點之下,更應該看懂城市發展軌跡,提前布局三重,這波建商讓利潮,更促使雙北購屋族搶先出手布局台北雙星第一環的「甲山林市政帝寶」。
2025.07.11 工商時報
黃郁文:台中重劃區因廣設滯洪池 避開丹娜絲颱風帶來的暴雨
2025.07.10 22:00
台中宜居建築幕後推手-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黃郁文表示,近日丹娜絲颱風為中南部帶來了強風豪雨,台中各重劃區因為廣設滯洪池,讓暴雨得以宣洩、也可儲存,避開了瞬間強降雨帶來的災情。黃郁文說,以前他很關注宜居建築,現在更關切生物多樣性,未來將進一步推動滯洪池濕地化。
黃郁文進一步表示,台中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今年初已釋出相關規範,包含新開發案若設置生態池,可以計入1/3的綠化面積,由於水對於微氣候有顯著效果,期盼在都市熱島效應下能適應極端氣候。他還點名品牌建商如陸府建設、精銳建設,都在社區裡規劃了生態池,多樣性的生物都因此回來了,這是好現象。
面對氣候變遷與碳中和政策的全球推動,建築業如何因應環境挑戰、落實永續價值?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7月份的大師講座,今(10)日邀請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黃郁文,以及陸府建設三位高階主管-副總蔣海芃、蕭國邦與品牌總監康育萍,共同探討綠色生態趨勢下的不動產創新方向。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楊志鵬指出,隨著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推動,產官學界不斷提出創新思維,政策面包括「智慧城鄉前瞻五期計畫:淨零建築轉型」與「內政部淨零建築減碳旗艦計畫」等,皆為建築產業轉型鋪路,本次講座亦聚焦淨零碳排對不動產產業的影響,分為兩大主題。
今日上半場由長年推動台中宜居建築政策、獲多項國家建築大獎肯定的建築師黃郁文主講,主題為「自然取向與淨零碳排:不動產業的綠色生態」。他在會中分享了自身從工業廠辦、商辦、住宅到都市更新的多元實務經驗,並從設計與法規層面剖析如何實踐永續發展。
黃郁文擁有逢甲大學建築學士、成功大學建築碩士學位,持有建築師、高考技師、都市計畫技師與都市更新師資格。歷任台中市都市設計、住宅、建築預審等多項委員會委員,並獲國家卓越建設獎、園冶獎、FIABCI世界卓越獎等肯定。代表作品包括「維夫拉克中科廠」、「金器工業佳里廠」、「親家市政國際中心」等。
他所創立的建築師事務所,長期聚焦BIM應用、商辦與廠辦建築,強調整合性設計與專案管理人才培養,亦致力於推動建築專業倫理與制度革新。他認為,建築的環境控制關鍵在於源頭管理,綠建築不該只是技術應用,更應作為城市文明進化的象徵。
下半場則由台中品牌建商陸府建設三位主管,輪番登台分享「建築的森活提案:從自然共生到永續價值的實踐」,從實務層面剖析開發端如何推動綠色生態策略。
陸府建設以「生機建築」為品牌核心,提出都市跳島綠化、弱建築強景觀、社區共好文化三大策略,打造高綠覆率與高互動性的居住環境。團隊今日在會中分享陸府建築外觀最大特色為宜居陽台設計,結合陸府專屬的「綠海植人團隊」研發、選種、定期養護植栽,讓住戶在家就能享受自然景觀,也為社區與城市打造壯觀的綠意景象。
陸府建設從打造都會神木、垂直森林的「生機建築」,到綠海植人團隊、提供居家品質維護的「永續服務」,以及深耕社區、陪伴住戶玩出新人生的「質感樂活」體驗,正是今年成立35周年的陸府建設三大品牌價值,實踐建築與自然、生活與生態共生的品牌理念。
為了將安縵重視自然寧靜、身心靈療癒的軟硬體服務帶到台灣,陸府建設打造與戶外庭園綠意融合的大地廚房,安排精緻服務關係師駐點,提供社區餐飲服務、米其林等級主題餐會,並舉辦料理烹飪、親子手作等各式活動,拉近住戶之間的距離,透過細膩貼心的禮賓服務,打造好鄰社區。
楊志鵬表示,本次講座聚焦「建築的下一步」,不僅是風格與空間,更是產業責任與社會價值的體現。從法規倡議到企業實踐、從建築師經驗到團隊協作,兩大講題共同描繪出建築與永續之間愈發緊密的連結,也為建築專業者提供一場深入思辨與策略激盪的平台。
2025.07.11 工商時報
股、房、車市陷觀望 6月總稅收較去年同期腰斬
美國對等關稅讓市場籠罩觀望氣氛,財政部10日公布6月稅收情況,證交稅及房市三稅上半年減幅都逼近2成;小客車關稅上半年年減幅為15.8%、車輛類貨物稅則年減19.8%,等於股、房、車三大市場稅收都較去年同期打8折。
此外,由於政府因應對等關稅祭出的協助措施之一為所得稅繳納延期一個月,這也使得過去總稅收主力來源綜所稅和營所稅未比照過往在6月入帳、產生遞延效應,6月總稅收4,083億元、年減幅50%,等於較去年同月腰斬。
合計前六月總稅收1兆4,253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33.2%、7,093億元,相較全年預算目標的達成率更僅有37.5%,雖然後續所得稅入帳後,稅收情況可望有所改善,全年恐怕沒辦法再超徵,甚至不排除出現五年來首度減徵。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股市歷經4月的崩跌後,6月成交量大致回到去年第四季的水準,但因去年此刻股市正熱,日均量已連五個月年減,證交稅年增則呈現連四黑,且年減幅都達雙位數,只是6月減幅已略見收斂。
6月證交稅實徵225億元、年減18.2%,合計上半年證交稅收則為1,155億元、年減幅19.3%。
房市也呈現類似的觀望情況,財政部表示,不論6月單月或上半年,土增稅、契稅和個人房地合一稅等房市三稅,都延續年減走勢,主要原因則是銀行房貸緊縮、中央銀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對等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購屋信心。劉訓蓉分析,民眾購物態度審慎,使得房市相關交易持續低迷,土增稅和契稅6月同現連四黑走勢,年減幅各為18.5%和9.1%,個人房地合一稅6月則出現較大跌勢,年減35.3%;至於上半年,房市三稅年減幅度都約近2成。
另一個明顯受對等關稅影響的則是車市,財政部統計,購車民眾觀望關稅談判後可能調降汽車進口關稅及貨物稅,6月小客車關稅大減3成。
2025.07.11 澎湃
招商蛇口上半年銷售額888.94億元,此前一次性裁撤五大區域公司
7月9日,招商蛇口(001979.SZ)披露6月份銷售情況。
公告資料顯示,6月份,公司實現簽約銷售面積69.5萬平方米,實現簽約銷售金額217.48億元。
今年上半年,招商蛇口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面積335萬平方米,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888.94億元。
6月份招商蛇口累計斥資約12.61億元獲得三宗地塊,分別位於鄭州、宜昌和深圳。
此前招商蛇口對公司架構進行了調整。
在開發業務層面,招商蛇口決定減少管理層級,取消華東區域、華南區域、華西區域、華北區域和江南區域五個區域公司,由公司總部直接管理下屬城市公司。此次進一步取消區域公司,架構調整後,將形成“集團—城市”二級管控體系。
不過此次招商蛇口一口氣將五大區域公司全部裁撤,還未提及這些區域公司的人員將如何安置。
招商蛇口2025年一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招商蛇口營業收入204.47億元,同比減少13.9%。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87.93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06.11億元,增長17.13%。
2025.07.11 澎湃
金地集團:正推動經營性物業貸等融資,投資人同意規模16.5億元的 CMBS 取消本年度退出安排
金地集團(600383.SH)希望獲取更多的現金流,以恢復經營。7月10日,澎湃新聞獲悉,投資人同意“中金-金地廣場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畫”(CMBS)取消2025年度開放退出安排,投資人還同意發行人利用擔保資產發行經營性物業貸以提前償還該筆債務。
該產品是金地集團旗下金地商置(00535.HK)于2022年發行的,餘額16.5億元,利率4.8%,最近的行權日為今年7月25日,到期日為2040年5月20日。
同時,記者還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金地集團對旗下資產進行了梳理,正在推進經營性物業貸、不動產ABS等融資,以獲取更多的現金。
近年來,金地集團堅持以現金流為核心的經營策略,並度過償債高峰。2024年全年金地集團償還公開債務約200億元,2025年與2026年尚未兌付境內公開債面值約0.59億元和5.01億元。
在6月30日召開的股東會上,總裁李榮輝表示,在市場下行的背景下,公司度過償債高峰,目前公開債務流動性危機已經解除。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金地集團公司有息負債餘額735億元,其中96.3%為銀行借款。李榮輝補充了最新的資料,今年2月和4月的兩筆公開債務償還之後,公司的有息負債已經低於700億元。
在財務壓力緩解之後,金地集團於2025年初重啟前端投資,今年金地集團已經獲取兩宗土地。先是於1月以約7436萬元的代價獲取杭州市臨平老城區宅地40%的權益,又於2月花費7337萬元的代價獲得上海松江區一宅地9%的權益。
澎湃新聞獲悉,金地集團還在推進包括土地收儲、土地置換等資產盤活的舉措。2024年12月,金地商置通過湖北武漢當地保障房收儲方式置換獲取武漢橋樑學校地塊,今年6月,該項目(武漢大成樂府)首次開盤,首開去化率88%。
2025.07.11 澎湃
新城控股:前6個月銷售103.30億元,商業運營總收入為69.44億元
7月9日,新城控股(601155.SH)發佈公告,6月份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4.9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71%;合同銷售面積約19.64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2.60%。
1-6月,新城控股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03.30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15%,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133.50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59.08%。
截至6月底,新城控股出租物業數量為175個,較上年同期166個增加9個;可供出租面積961.27萬平方米,平均出租率97.77%。上半年商業運營總收入為69.44億元(即含稅租金收入);2024年同期商業運營總收入為62.12億元(即含稅租金收入)。
財務方面,上半年新城控股償還境內外公開債務10.67億元;截至6月底,新城控股的合聯營公司權益有息負債合計為25.82億元。
今年下半年新城控股一筆本金額5億美元的境外公開債到期,其中5000萬美元已於今年6月贖回。截至目前,本期債券剩餘本金2.5億美元,新城控股稱,將於10月15日到期還本付息。
為確保下半年美元債的兌付,新城控股正在多管道籌集資金。“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獲受理,債券品種為小公募,擬發行金額60億元。
同時,交易所已經受理“國金資管-吾悅廣場持有型不動產資產支持專項計畫”,擬發行金額為5.63億元,品種為ABS,原始權益人為新城控股旗下的上海睿碩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澎湃新聞還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新城控股正在溝通由中債增擔保的中期票據,發行額度大概在15億元至20億元之間;同時,利用吾悅廣場和其他熟悉的金融機構溝通融資,目前仍在過程中,按照規劃預計在債務到期前會落地。
2025.07.11 澎湃
今年來各地優化公積金政策超150次,三大一線城市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
在中央強調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後,各地公積金優化政策力度也在逐漸加大。7月10日,北京發文優化住房消費新供給,提出住房公積金“既提又貸”及研究“帶押過戶”等政策,成為一線城市回應國家政策、提振住房消費的又一舉措。據機構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地已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超150次。
三大一線城市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
7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在優化住房消費新供給方面,通知提出,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促進作用,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同時,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帶押過戶”政策,並開展相關業務。
在業內看來,北京加大公積金政策優化力度是對國家層面政策的回應。此前的3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
在北京之前,今年6月12日,廣州市商務局發佈的關於公開徵求《廣州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中提及,持續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支持繳存人在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深圳則於今年5月末印發《深圳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符合條件的繳存人可以申請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首付款。
根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地優化公積金政策超150次。此前已有深圳、杭州、西安等超30個市(區)跟進出臺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此次北京也落地該項舉措,可有效降低購房者置業門檻,降低購房壓力,更好發揮住房保障功能。目前,在一線城市中,北京、廣州、深圳均已跟進,預計上海也有跟進落地的預期。
從市場層面看,住房公積金“既提又貸”政策的實施效果顯著。據央視新聞,貴陽推出的“既提又貸”政策,不僅緩解了購房剛需群體的資金壓力,更釋放了購房需求。今年一季度,在這項政策的帶動下,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住房公積金貸款同比均大幅增長,其中,二手房貸款金額同比增長7.7倍。
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帶押過戶”政策
除了“既提又貸”政策,此次北京印發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也提出“研究制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帶押過戶’政策”。
根據機構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超20個市(區)出臺公積金貸款“帶押過戶”相關政策,此次檔中提出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並開展相關業務,也是北京積極跟進優化公積金政策的具體體現。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此前,北京已開展實施了二手房交易的商貸“帶押過戶”,若將來公積金貸款也可實施“帶押過戶”,有望進一步提升二手房交易的便利度,提高二手房交易流動性。值得注意的是,公積金“帶押過戶”政策此前落地城市多為三四線城市,此次北京將研究制定該政策,也表明更多核心一二線城市也有望跟進出臺。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北京的示範效應將推動住房消費政策從 “短期刺激” 轉向 “長期優化”,最終實現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短期來看,通過優化流程,可提升交易效率,例如“帶押過戶” 政策顯著簡化二手房交易流程,從已經實施的城市和區域經驗來看,可縮短交易週期15-20天。由於交易效率提升,會有利於改善型買家因 “賣舊換新” 鏈條加速,置換需求釋放更集中。
張波認為,北京作為首都,政策調整往往具有風向標作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面臨類似的住房供需矛盾,且在公積金資金池規模、不動產登記系統完善度等方面具備實施條件,一線城市已在公積金和 “帶押過戶” 領域形成政策共振。
此外,北京發佈的方案中還提及“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等內容。
業內人士認為,北京此次進一步優化供地和公積金政策,有利於更好地促進住房消費需求釋放,也為其他城市政策調整起到示範作用。一方面,公積金貸款政策是各地優化政策的重要抓手,預計各地將進一步優化公積金政策,如從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支持提取公積金支付首付款、延長還款期限、加大對異地繳納、靈活就業人員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加大公積金政策優化力度;另一方面,此次北京優化住房消費政策後,後續仍有政策優化空間,預計未來有望進一步調整相關政策,提振市場信心。
2025.07.11 澎湃
南京百家湖一宅地溢價9.62%成交:出讓10年後被收回,21年裡經歷兩次土地性質調整
7月9日,江蘇省南京市成交一宗住宅地塊,編號為NO.2025G38的江甯區天元中路以南、望河路以東地塊。經過33輪競價,常州本土房企嘉宏集團旗下的常州嘉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7.29億元的總價競得,成交樓板價17006元/平方米,溢價率9.62%。
土拍網分析表示,板塊內在售新房有嘉和華府和仁恒龍灣。嘉和華府項目主力戶型面積在119平方米至175平方米,銷售均價3.7萬元/平方米;仁恒龍灣戶型面積在143平方米-220平方米,銷售均價4.37萬元/平方米。
出讓檔顯示,該地塊出讓面積25216.16平方米,容積率1.7,規劃建築面積42867.47平方米,地塊起始價6.65億元,起始樓板價15513元/平方米。
據公開信息,該地塊在過去的21年裡,經歷了兩次土地性質調整。
據現代快報6月11日的報導,該地塊原為南京吉馬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於2004年通過協定出讓方式取得的工業用地,後調整規劃為科研用地。據天眼查,南京吉馬成立於2003年,最大的股東為自然人張景春。
另據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江寧分局今年5月28日的公告,2015年南京瑞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位於江甯開發區天元中路的科研用地,土地登記面積為28037.92平方米,土地證號為甯江國用(2015)第08537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經南京市江甯區人民政府批准,收回上述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收回土地面積為28037.92平方米。南京瑞渢公司的股東為江蘇景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自然人張景春持股90%。
4月30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江寧分局發佈《南京江寧百家湖(中心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NJNBd040—43規劃管理單元圖則修改(公眾意見徵詢)。
2025.07.11 21世紀經濟
萬達商管及其法定代表人被限消,曾出售旗下48座萬達廣場
7月10日消息,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達商管)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春遠被限制高消費,涉及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
案件流程資訊顯示,該公司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今年6月,萬達商管已因此案被執行157萬餘元。
天眼查App,截至目前,萬達商管被執行共計26次,被執行總金額超過4.56億元。
萬達商管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和債務壓力。萬達商管2024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97.7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0.57億元有所減少。其資產總計在2024年9月30日達到6140.47億元,負債合計為2990.30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為3150.16億元。
或許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此前萬達商管出售了旗下超40家萬達廣場。
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披露了其旗下48家公司股權收購案相關情況。披露的資訊顯示,太盟(珠海)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高和豐德(北京)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潘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將直接或通過各自關聯方共同設立合營企業,並通過合營企業收購萬達商管直接或間接持有的48家目標公司的100%股權。
根據清單,這48家目標公司分別涉及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共計39個城市的48座萬達廣場。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5月21日無條件批准了該交易,但具體金額未披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有市場消息稱,此次交易金額將達到500億元。
萬達商管成立於2002年9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張春遠,註冊資本約271.6億元,經營範圍包括建設工程設計、代理記帳、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等,由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健林等共同持股。
2025.07.11 網易財經
2,200億廣東房企,完成220億債券重組
2200億資產的粵系房企,闖過最後一關。
7月10日,龍光集團公告,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龍光控股”境內債券重組表決通過。
該方案涉及21筆公司債券,本金餘額合計219.6億元,涵蓋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等債券品種。
化債有誠意。此時距離龍光公佈境內債方案只過了3月餘,推進速度較快。
據悉,龍光的境內債重組方案,涵蓋了特定資產、資產抵債、現金購回、債轉股及留債等五大選項。
優化方案
3月,龍光初步方案公佈後,債權 人提出部分訴求,希望提高現金購回額度獲配、梳理權屬清晰完整抵債資產、提升中小投資人參與資產抵債機會等,龍光在6月對方案各選項均進行了優化調整。
比如現金回購,能快速回籠資金,一般為債權人的熱門選項。
較于原方案,龍光將購回價格由15%上調至18%。投資人借出1萬,收回1800元,預計使用現金4.5億元,接納債券本金約25億元。
龍光同時增設資產出售變現機制,若現金購回需求超過選項上限,龍光將啟動指定資產出售。
相較其他房企,龍光提供“特定資產”選項,擬以“上海臨港商業”的相關收益權設立信託,債權人直接依靠項目經營性淨現金流受償。
其特點是不減債,無本金折讓,投資人債券金額按照1:1比例,轉換為特定資產信託份額。
據稱,上海臨港商業的商業體量約14.4萬平方米,是目前上海臨港新區規模最大的商業中心。
龍光在該地建設的綜合體藍鯨世界,招商工作已進入尾聲,進駐品牌超過200個,預計年內開業。
為了保障後期兌付,公司為境內債券提供29項增信資產,並從境外籌集了5億元現金資源,增發5.3億股股票,用於支持本次方案。一位投資人士認為,其資源籌措力度遠超市場預期。
下一步,龍光將根據債券持有人會議議案的約定,快速落地相關後續工作。
等待復蘇
當下,龍光的境外債重組也在等待落定。
2月最新公告披露,其境外債權人支持率已達80.8%,只待香港法院批准。其境外債總額約80.38億美元,整體削債比例達到7成。
若境內債的削減比例,也按照7成計,兩次重組,龍光削債的總規模,高達560億元左右。一旦落地,將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修復資產負債表。
龍光藍鯨世界購物中心
截至2024年末,其總資產約2125億元,淨資產為248億元。
接下來的困難,在於經營復蘇。
截至2024年末,龍光土地儲備的總建築面積約為2361.41萬平方米,大灣區及長江三角洲區域占比約為76%。
中指研究院的資料顯示,2025年1-6月,其總銷售額為47.8億元。
等待它的,依然是漫長的修復期。
2025.07.11 信報
長實發逾20億中期票據
長實(01113)發行4批總值逾20億港元的中期票據。分析認為,近期港元拆息偏低,此舉有助企業鎖定較低的融資成本。
趁低息融資 尋求新機遇
長實的4批中期票據,其中3年期票據發行額共7.8億元,定息票據的票面息率為3.01厘,浮息票據息率為按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36點子。5年期票據發行額共12.3億元,定息票據的票面息率為3.33厘,浮息票據為HIBOR加61點子。是次票據是長實總值50億美元的歐羅中期票據發行計劃的一部分。
長實執行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委員兼企業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馬勵志表示,對是次發行的票據成本感到非常滿意,有關息率可能是現今市場上最低之企業融資成本之一。
他指出,截至去年底,長實之負債淨額與總資本淨額比率約為4%。集團的雄厚現金狀況,可支持尋求各種新機遇,包括在香港進行地產發展或提供企業信貸等。
2025.07.11 信報
綠置居宏緻苑基座設安老院
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2024」(「綠置居2024」)下周四(17日)起接受申請,房委會公布相關資料,唯一全新屋苑九龍灣宏緻苑由3幢39至41層住宅大樓組成,提供2576伙,部分單位設有減音窗,基座設社福和休憩設施,包括安老院舍和幼兒中心等。
房委會昨天起於觀塘建生廣場設置「綠置居2024」相關展覽,以展板和模型等簡介相關資料。即使面對暴雨警告阻攔,昨天仍不時有市民到場參觀,索取申請表和相關資料。
根據房委會公布的初步資料,位於宏照道7號的宏緻苑,由3幢大樓組成,每層提供21至29個單位,部分單位例如A座的12至16室,因面向觀塘道,將設有減音窗,日後買家裝修單位時須留意相關要求。
面向觀塘道單位有減音窗
宏緻苑的基座設有零售店舖、安老院舍、幼兒中心、自修室和幼稚園等社區配套設施,也有乒乓球場、籃球場和羽毛球場等康體設施。
房委會公布,宏緻苑單位實用面積193至466方呎,以市價六折定價,售價114.92萬至349.21萬元。至於最少147個重售單位,來自鑽石山啟鑽苑、油塘高宏苑、馬鞍山錦柏苑和上水清濤苑,實用面積184至453方呎,售價90.96萬至310.4萬元。
另一邊廂,「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24」(「居屋2024」)銷情突破5000伙。房委會公布,昨天有297名家庭申請者出席揀樓,全日售出169個單位,累計5034伙獲選購,相當於可揀選單位總數約63.8%。房委會今天將邀請約1680名家庭申請者揀樓。
2025.07.11 信報
內地客買樓金額 升14.4%重越百億
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6月一二手住宅買賣註冊中,涉及內地買家(按買家普通話拼音姓名作鑑別)的登記有1237宗,按月回升約21.9%,而註冊金額重越100億元水平,高見約110億元,按月彈14.4%,宗數及金額同創7個月新高。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稱,7月註冊個案主要反映6月市況,6月開賣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新盤,備受內地買家追捧,相信7月內地買家註冊量有望企穩逾1000宗。
2025.07.11 信報
樂信臺1,705萬易手 「姊妹花」短炒賺5%
二手炒風蔓延,有居住半山豪宅的「姊妹花」,去年底起連環掃入西半山樂信臺2伙部署短炒,其中一個3房單位買入不足半年,剛率先以1705萬元沽出,賬面速賺85萬元或5.2%。該組「姊妹花」持有的同屋苑另一伙目前亦以1300萬元放售,較約7個月前買入價高115萬元,潛在獲利幅度達9.7%。
代理稱,樂信臺2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1057方呎,3房間隔,今年1月中由一組「姊妹花」或相關人士斥1620萬元購入,其後以1800萬元放盤,輾轉累削95萬元或5.3%,剛終以1705萬元沽出,呎價16131元,屬市價成交。該組「姊妹花」或相關人士入市不足半年,賬面賺85萬元或5.2%。據透露,上述「姊妹花」或相關人士在中半山一個名牌豪宅屋苑卜居,有豐富物業投資經驗,除今次沽出的樂信臺一伙,去年12月中亦以1185萬元購入樂信臺3座中層C室3房戶,實用面積762方呎,該單位現正以1300萬元放售。
柏傲山銀主單位貶21%
另方面,有富商手持的豪宅相繼遭銀主沽出,消息指出,北角柏傲山5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597方呎一房戶,原由許姓富商於2014年斥1649.2萬元一手購入,去年1月一度自行以1430萬元易手,但其後遭銀主介入,令交易「胎死腹中」,至近日該單位終由銀主以1300萬元沽出,呎價21776元,樓價除較去年原售價賣平130萬元或9.1%外,比較該富商購入價更貶值349.2萬元或21.2%。
2025.07.11 信報
上環舖1,100萬沽 六年輸67%
有投資者在2019年高位入市上環鴨巴甸街一個舖位,如今僅以1100萬元沽出,賬面勁蝕2200萬元離場。
市場消息指出,上環鴨巴甸街41至49號金豪大廈高層地下(Upper Ground Floor)1號舖,建築面積約1015方呎,另有約452方呎天井位置,今年初以2200萬元放售,6月叫價下調至1300萬元,最終以1100萬元易手,半年內累減五成,呎價約1.08萬元。舖位鄰近元創方(PMQ),現由酒吧以每月4.8萬元租用,買家可享約5.2厘租金回報。
原業主於2019年10月以3300萬元購入,持貨近6年沽出,賬面虧損2200萬元,舖價大幅貶值66.7%。
炒家拆售「磁帶大王」蝕讓舖
此外,資深投資者「磁帶大王」陳秉志今年2月以5050萬元沽出大埔廣福道60至62號地下A、B、C舖及閣樓,總建築面積5054方呎,呎價約9992元,較2017年1月購入價1.15億元,賬面蝕6450萬元或56.1%。買家5月完成交易,拆售舖位。資料顯示,上址地下A舖及閣樓,地下建築面積約1380方呎,閣樓建築面積約178方呎,合共約1558方呎,售2700萬元,呎價約1.73萬元,較入市呎價高逾七成。
2025.07.11 信報
租金指數連漲兩月 逼6年高
私人住宅租金逼近歷史高位,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報126.59,創2019年8月錄得127.71以來接近6年高位,按月漲0.97%,連飆兩個月共2.29%,並較2018年8月歷史高位128.01僅低1.11%。
據中原地產資料,CRI在今年5月錄得1.32%升幅後,6月漲幅略為收窄至0.97%;惟以今年首6個月合計,累積升幅達2.78%,以每半年作比較的話,是連續5個半年度(即兩年半)上揚。
四大分區租金按月「三升一跌」。九龍CRI按月飆1.35%,連升兩個月共4.61%,報121.25,並升穿2018年9月的120.04高位。今年4月以155.72破頂的新界西CRI,繼5月回軟後,6月拗腰反彈1.14%,以157.28再創新高。新界東CRI報150.43,按月揚1.9%。港島CRI則逆市回落,報119.55,按月回吐0.21%。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認為,最新的CRI反映租務市場持續活躍,租盤需求殷切,促使學生搶租單位,刺激租賃宗數增加。楊明儀相信,傳統租賃旺季已順利提早來臨,料租金繼續平穩向升。展望第三季,暑期旺市勢推動CRI進一步向上挑戰歷史高位。
2025.07.11 信報
紀惠中環中心樓面 牙醫獲減36%續租
商廈租金下滑,由紀惠集團持有的中環皇后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19樓,其中半層由牙醫診所租用多年的單位,獲業主減租約36%,以每月約47.6萬元續租,每月租金開支大減近27萬元。
據了解,上址為中環中心19樓1至5、12至13室,建築面積合共約12148方呎,由牙醫診所租用接近20年,最近與業主達成續租協議,成交月租約47.6萬元,呎租約39.2元,租期3年。
經營近20年 廖湯慧靄為常客
資料顯示,該牙醫診所原月租約74.46萬元,呎租約61.3元,最新續約獲減租約36%,每月節省約26.86萬元租金,以3年租期計,料可少付約967萬元。
中環中心19樓全層,由紀惠集團於2018年底斥資約7.62億元購入,總建築面積約24592方呎,呎價3.1萬元。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當年曾透露,因其姊紀惠集團主席廖湯慧靄為該牙醫診所常客,於是買入該層物業,以免診所被加租逼遷。
另外,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數據顯示,6月錄得102宗商廈買賣註冊,按月增加約8.5%,是今年以來第二度突破100宗成交。美聯商業董事李鎮龍表示,本港金融業回暖,相信未來將有更多金融機構吸納市面上的寫字樓空置樓面,令商廈投資價值重現。預料今年全年商廈註冊量有望按年增加逾五成,至1100宗成交。
2025.07.11 經濟
二手回穩 51屋苑樓價半年升
學者:下半年走勢 息口成關鍵
二手樓價有止跌回穩迹象,143個成分屋苑中,有51個屋苑最新樓價較年初錄得升幅,由不足0.1%至逾1成,其中青衣青怡花園等3個屋苑,樓價半年增幅逾1成。學者指,下半年樓市走勢關鍵看息口。
本報就中原143個成分屋苑樓價,由今年初與目前比較所見,半年間約有51個屋苑均價錄升幅,幅度介乎不足0.1%至逾1成,佔總成分屋苑近4成(約36%)。而升幅最多首3個屋苑,分別為青衣青怡花園、美景花園,以及馬鞍山新港城,樓價於半年以來增幅逾1成以上。
2青衣上車盤 呎價升逾1成
相比之下,傳統10大屋苑同期樓價錄增長者僅佔4個,除紅磡黃埔花園樓價增長達8%外,其餘3個屋苑分別為牛頭角淘大花園、長沙灣泓景臺及沙田第一城,半年以來樓價增長低於3%,當中沙田第一城增幅更少於1%,幾近持平。而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荔枝角美孚新邨及天水圍嘉湖山莊,樓價與年初比仍未見起色,造價較年初分別回落8.2%、3.3%及1.3%。
至於首3個樓價升幅逾1成的屋苑,能夠排眾而出,最主要與其樓價低水有關。以位列升幅首兩位的青衣區兩個上車盤青怡花園及美景花園為例,半年間樓價增長分別為11.7%及10.7%,較同區港鐵站上蓋的盈翠半島增幅,相差近8個百分點。
青怡花園及美景花園均屬區內上車盤,主攻2房戶型,以位置較偏遠的美景花園為例,因受位置所限,其均價一直低於大市。據市場成交顯示,屋苑於1月平均呎價介乎8,400至9,900元,不足1萬元水平,換言之,2房低至400萬元有承接。而同期青怡花園呎價約1.1萬元,亦屬區內抵買的私樓。
隨着放寬百元印花稅的效應下,400萬元以下的細價樓頓時成為市場搶手貨,樓價徘徊400萬元的美景花園及青怡花園,亦引起市場注意,而筍盤大量被吸納後,美景花園均價因而成功擺脫不足萬元低位,令樓價可於半年間跑贏大市。
而據本報地產站最新放盤資料顯示,美景花園目前約有30個賣盤,叫價低於500萬元佔17個,但不足400萬元暫只有1個放盤,為實用面積401平方呎開放式戶,叫價390萬元,實用呎價約9,726元,下一個放盤叫價已跳至430萬元。
成交單位質素低 拖累一城均價
相比之下,同以上車盤為主的沙田第一城,半年以來樓價升幅不足0.1%,並非藍籌屋苑失去樓價抗跌力的優勢,此與成交單位質素拖低均價有關。以上半年計,一城2房於1月仍力保「4字頭」成交後每況愈下,屢試低位,細2房造價一度低見300萬元,同期3房呎價更失守1萬,促使均價長時間內於低位橫行,令升幅不似預期。
浸大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由於近期拆息回落,以致供平過租的現象出現,變相吸引買家入市,加上不少「新香港人」認為,目前租金搶貴的情況下,買樓會更划算,因此刺激樓市成交,帶動樓價。他認為,受惠「新香港人」貪圖青衣較近機場,因此區內部分屋苑錄得較強勁升幅。
他認為,影響下半年樓市的最關鍵因素為息口走勢,若美國聯儲局決定減息,而且減幅較目前再減2厘的話,相信樓市會進一步好轉。他現階段估計,全年樓價會錄得正負2%波幅。
2025.07.11 經濟
筲箕灣新利大廈 1房265萬成交
租金高企下,細價樓承接力及回報率被看高一綫,即使樓齡大亦具叫座力。如剛易手的筲箕灣單幢樓新利大廈,1房僅以265萬元成交,屬同區罕有不高於300萬元筍盤。
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冼子明指,成交為新利大廈中高層F室,實用面積280平方呎,1房戶,單位向正南,有裝修,業主5月中以280萬元放售,現獲外區租客以265萬元承接,呎價僅9,464元。據悉,外區客於同區物色單位已約半年,見上址近公司及港鐵站,加上單位附裝修而樓價相宜,決定由租轉買。
冼指出,筲箕灣區目前叫價介乎200萬、300萬元的放盤僅7個,均屬於實用面積200餘平方呎、樓齡約50年的物業,當中兩個更屬連租約,但因為門檻低及租金相宜,除用家外亦引起收租客注意。如上述成交的1房,目前市值租金約1.1萬至1.2萬元,若成功出租回報可達5厘。
元朗富祐閣2房 回報逾5厘
另外,不乏細價樓的元朗區,有市中心單幢樓2房單位,業主年初買入,收樓後放盤不足半日即租出,享逾5厘租金回報。
市場消息指,成交為元朗富祐閣中層H室,實用面積280平方呎,屬2房間隔。據悉,業主於年初以250萬元購入單位作收租之用,新近放盤不足半日,以月租1.05萬元租出,呎租38元,以買入價計,即享租金回報逾5厘。
2025.07.11 經濟
傲瀧4房 7年勁蝕1,392萬
豪宅頻錄蝕讓成交,西貢清水灣傲瀧再錄蝕讓個案,項目最新有單位以2,808萬元沽出,原業主慘蝕1,392萬元,單位7年跌價逾3成。
世紀21奇豐物業西貢區營業董事廖振雄表示,傲瀧第8座頂層戶最新賣出,單位的實用面積1,837平方呎,屬4房連儲物室間隔,望山景,成交價2,808萬元,呎價15,286元,低市價約5%。
原業主於2018年5月以4,20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7年至今沽售,帳面勁蝕1,392萬元,單位期內大幅跌價約33%。
嘉熙開放式 6年貶值32%
另一方面,半新盤蝕讓個案亦不斷湧現,中原地產新界東豪宅白石角第二分行副分區營業經理徐家倫表示,大埔白石角嘉熙9座低層C室最新沽出予上車客,單位實用面積257平方呎,屬於開放式間隔,開價約410萬元,議價後325萬元沽出,呎價約12,646元。
據了解,原業主則於2019年以478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6年,現轉手帳面蝕153萬元離場,單位期內貶值32%。
同時,大埔UNIVERSITY HILL 2B期優景閣第1座高層B3室2房戶早前以630萬元放售,其後因區內租客有感現時息口低企,置業成本大減,故議價後決定以606萬元承接單位,以單位實用面積401平方呎計,呎價約15,112元。
原業主於2023年以719.73萬元購入單位,即原業主帳面蝕約114萬元,蝕幅約16%。
市場消息透露,元朗爾巒巴維拉大道單號屋,實用面積2,562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並連約2,405平方呎花園,原業主早於2016年以約5,233萬元購入,剛以3,500萬元易手,持貨約9年帳面蝕讓約1,733萬元,期內貶值33%。
2025.07.11 經濟
餘貨頻錄成交 GRAND SEASONS 兩房645萬售
會德豐地產及港鐵 (00066) 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GRAND SEASONS,昨日錄1宗成交,單位為1A座17樓A室,實用面積443平方呎,屬2房(開放式廚房)間隔,成交價為645萬元,呎價14,560元。
整個SEASONS系列至今累售1,250伙,套現逾77.4億元。
萬科香港發展的大埔上然2期,昨沽出2伙,包括7座6樓D5室,實用面積367平方呎,1房間隔,成交價約406.7萬元,呎價10,082元。此外,7座2樓A7室,實用面積304平方呎,1房間隔,以338萬元沽出,呎價11,118元。
鷹君 (00041) 旗下大埔白石角朗濤,新近錄得最新1宗招標成交,為H2座Garden Duplex(GD 2)低座花園複式戶,實用面積2,731平方呎,另設620平方呎私人花園,成交價4,642.7萬元,呎價1.7萬元。
柏瓏I及II 推39伙招標
此外,信和置業 (00083) 、嘉華國際 (00173) 及中國海外發展 (00688) 合作發展的元朗錦上路站柏瓏I及柏瓏II,昨日亦上載新一份銷售安排,將於下周一(14日)起招標發售39伙,以內園2房戶為主。
上述單位涵蓋25伙2房及14伙3房戶,實用面積介乎462至767平方呎,由下周一起至9月26日,逢每周一、三、五的上午10時招標及中午12時截標。項目兩期2周內連沽83伙,套現逾7.4億元。
2025.07.11 經濟
鴨巴甸街舖1,100萬沽 6年蒸發近7成
中小銀碼舖位交投稍增,不乏大蝕讓,中環鴨巴甸街地舖1,100萬沽,原業主6年勁蝕近7成。
消息指,香港中環鴨巴甸街41至49號高層地下舖位,面積約1,200平方呎,以約1,100萬元沽出,呎價約9,166元。該舖由酒吧租用,月租約4.8萬元,回報率約5.2厘,該舖位鄰近蘇豪區一帶,附近聚集特色餐廳及酒吧。
翻查資料,原業主為投資者,2019年11月以3,300萬元購入舖位,及後舖市經歷疫情,舖價大跌,而早前業主以1,400萬元放售,如今沽出蝕2,200萬元,蝕幅高達67%。
另興勝創建以約1,800萬元沽出上環荷李活道222號地下F & G號舖,面積約980平方呎,現由便利店以7.3萬元租用,回報率約4.9厘。
另消息指,大埔廣福道60至62號地下A舖,以約2,700萬元沽出。舖位曾由「磁帶大王」陳秉志持有,2017年以1.14億元購入廣福道60至62號地下A至C舖,本年初以約5,050萬元沽出,蝕逾半離場,新買家為區內投資者,購入後分拆3間出售,現先沽出A舖。
2025.07.11 星島
柏蔚森2房戶每呎1.95萬沽
新世界及遠東發展的啟德柏蔚森I昨日亦錄得成交,據成交紀錄冊顯示,為5座25樓J室,面積384方呎,屬2房連開放式廚房戶間隔,成交價為751.8萬,呎價約19578元。
九建發展的將軍澳現樓新盤海茵莊園昨再錄成交,為2座16樓D1室,面積287方呎,以582.2萬成交,呎價約20285元。
萬科香港大埔馬窩路19號上然2期昨日再沽2伙1房戶,其中7座6樓D5室,面積367方呎,以406.7萬成交,呎價約11082元;而7座2樓A7室,面積304方呎,則以338萬成交,呎價約11118元。據成交紀錄冊顯示,上述單位買家均採100天即供優惠付款計劃,可享印花稅津貼折扣等。
項目昨日亦發出新一份銷售安排,推出145伙價單單位於下周一發售,另推出26伙同日起招標。
朗濤成交價4642萬
鷹君發展的大埔白石角朗濤昨以招標方式錄成交,為H2座Garden Duplex(GD2)複式戶,面積2731方呎,另有620方呎花園,為4房間隔,成交價4642.7萬,呎價1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