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經濟日報
元利信義聯勤蟬聯豪宅王 帝寶、西華富邦也入榜
2025/07/16 23:28:05
台北市地政局昨(16)日發布2024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前十大高價宅交易出爐,由元利信義聯勤繼續稱王,且單價包辦去年全年交易的前六個席位,其餘上榜的還有帝寶、西華富邦及信義區首席公館。
據實價登錄,去年「 One Park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最高交易單價為每坪279.4萬元,最低單價為每坪250.5萬元。另外,今年最新揭露的兩筆交易顯示,該案仍是全台最高單價住宅。其中最新一筆為今年4月成交13樓戶,每坪成交單價達239.7萬元,總價達3.54億元,並備註為特殊交易,經查謄本,買方為陳姓自然人。
另一筆則為今年1月成交6樓戶,每坪單價為219.4萬元,總價為3.4億元。專家指出,儘管今年房市買氣低迷,但北市豪宅稀缺,以成屋市場來看,今年迄今「信義聯勤」仍穩坐住宅最高單價的寶座。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去年台北市住宅交易單價前10名中,前六名皆為大安區「 One Park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每坪最高成交單價達279.4萬元,歷年最高成交單價則達299萬元,其餘進榜建案包含中山區「西華富邦」及「信義區首席公館」,每坪成交單價皆達245.4萬元以上。
另,以建案最高單價統計歷年全市前十大建案,進榜建案最多之行政區為大安區及信義區,都有四個建案,其次為中山區、中正區各一個建案。上述各建案中,最高單價前三名分別為大安區「One Park 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每坪成交單價達299萬元,其次為「帝寶」,每坪成交單價298.2萬元,第三為「西華富邦」,每坪成交單價290.6萬元。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雖然市場面臨低氣壓,但高價宅買盤不比一般,都是高端資產有自住需求就會進場,因此像去年底與今年都仍有新的豪宅案推出,且買氣還算穩定,成為單價200萬元俱樂部生力軍。不過畢竟經濟景氣走弱為事實,高價豪宅案大多得具備指標意義,買方始較有意願出手,因此成交上也大多為熟面孔,名氣建商與社區才有亮點機會。
2025.07.17 經濟日報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10月落成、出租率近5成 將挹注新壽租金收益
2025/07/16 17:29:14
新光人壽不動產投資再獲收成,於台北市中正區核心地段精心打造的A級商辦「新光華山金融中心」,日前正式對外開放招租,釋出後整體出租率已近5成,預計今年10月落成亮相。未來,期盼成為各大企業總部落腳台北市西區國門的首選。新壽表示,此案將為新壽挹注穩定租金收益,而新壽持續展開全台不動產活化作為,今年全年度收益預估上看51億元。
新壽指出,「新光華山金融中心」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北路26號,地段優越且交通便捷,步行5分鐘內可抵達華山文創園區與捷運善導寺站,並串聯忠孝西路與捷運藍線,直通台北車站與雙子星計畫核心圈。周邊生活機能完善,涵蓋高端餐飲、藝文空間與綠意街廓,兼具國際視野與人文氣息,是企業打造正面形象、留才攬才的最佳選擇。
「新光華山金融中心」為新光人壽於2018年標下的商用地上權,全案規劃地下2層、地上21層,提供100至3,000坪不等的彈性租賃面積選擇,建築設計著重單層大面積開放格局,空間配置靈活,利於多元業態規劃;高樓層辦公區享有寬闊視野,可俯瞰都會綠意與藝文景致,提供兼具機能與品味的現代化工作環境。
在建築規劃上,新光人壽導入ESG永續經營理念,積極響應政府綠電政策,打造節能環保新典範。全案預計取得銀級綠建築標章,全面降低營運碳排量,協助企業實踐永續承諾,塑造優質的企業品牌形象,可望滿足新創產業、中大型企業與跨國總部多元進駐需求。
近年政府積極活化國家資產,並釋出國有不動產以創造永續財源,新光人壽除支持政府政策,將保險業資金投入國內市場,對內也持續展開全台不動產活化作為,希望整體資產價格及租金收益持續成長,今年全年度收益預估上看51億元。同時,新壽仍有南港轉運站大樓與高雄前金大樓在興建中,力拚2026年竣工;新光南東大樓都更案也預計於2028年改建完工,資產增值行情可期,未來都將為新壽帶來穩定租金收入。
2025.07.17 經濟日報
台北市房價再創新高!專家:3大因素展現強大抗跌能力
2025/07/16 17:24:52
台北市地政局16日公布2024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房價再寫新紀錄!每戶平均交易總價、及每坪成交單價,分別達2,844萬元及81.7萬元,雙雙創下2013年實價登錄新制上路以來的歷年新高紀錄,年漲幅分別為8.43%及7.08%。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在買氣陷入急凍情況下,北市房價仍展強大抗跌能力,主要因素為地稀缺,區域供給少,單價具有成長力道,加上台北市有豪宅撐盤,因此整體房價仍年成長。
據最新官方統計,2024年全市買賣案件交易量,交易件共23,408件,年增2.1%。預售屋案件申報交易量,去年因優惠房貸政策推升市場景氣及大型預售屋推案量大幅成長影響,交易件數6,601件,年增85.42%。
去年全市住宅市場買賣交易量15,136件,年增9.05%;全市住宅交易總額4,527億元,年增17.68%,創近11年新高紀錄,且已經是連續三年突破4,000億元關卡。
房價方面,去年全市住宅平均交易總價為2,844萬元,年增8.43%,創近12年來新高紀錄;全市住宅平均單價為每坪81.7萬元,年增7.08%,亦創近12年來新高紀錄。
賴志昶分析,台北市房價相對穩健,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都會區寸土寸金,土地資源稀缺,且都更、危老改建進度牛步,讓區域供給較屬少數,物以稀為貴之下,自然單價有成長力道。
第二是北市近年來新案供給以豪宅、高單價小宅撐盤,此類價位動輒每坪100餘萬元,且成交數量亦不在少數,撐高整體市場均價。
第三是北市房產價格雖高,惟由於生活、商業機能性佳,且目前全台金融環境仍算穩健,因此不管是投資型的高資產買盤,或是換屋族群,仍會願意將資金移往北市房地產市場。
進一步觀察總價2,000萬元以下1~3房熱門交易前10大社區,從房型交易最熱門的大社區來看,1房型態交易件數最多者為萬華區「台北晶麒」,交易件數計37件;2房型態則為萬華區「國光社區」,交易件數計14件;3房型態為文山區「寶來社區」,交易件數計12件。
熱門交易大社區前10名中,1房型態以松山區、中山區最多,均為3個;2房型態以萬華區最多,共有3個;3房型態以文山區最多,共有7個。
2025.07.17 經濟日報
北市東區大復甦!每坪月租金1.44萬元、女裝品牌成新店王
2025/07/16 16:55:57
據實價登錄資訊,台北市東區商圈巷弄內的一樓女裝店面,今年5月時以每坪月租金約1.44萬元出租,創下大安區2019年以來租金單價最高紀錄。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以往商圈金店面多位處大馬路上,如今民眾消費模式改變,也讓街邊店租金大幅變化,讓巷弄內店面也有機會成為「店王」。
住商不動產仁愛光復店經理黃獻寬分析,台北市東區為一線商圈,若是巷弄內金店面,多集中於忠孝東路187、177以及161巷等門牌,過去在2012~2013年左右,巷弄店面每坪月租金頗易破萬元,但至2019~2020年以後,受疫情等因素衝擊,每坪月租金價格落在7,000元~1萬元左右。
黃獻寬指出,近期受惠於台北市東區有新開幕百貨公司,且又有台北大巨蛋等利多,商圈景氣持續活絡,進而讓巷弄店面行情漲回過去高點。
不在大馬路!東區新店王是它 房仲:商圈正改變
2025/07/16 16:05:44
北市東區商圈出現新店王,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資訊,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61巷內的一樓女裝店面,5月時以每坪單價約1.44萬元出租,創大安區2019年以來租金單價最高紀錄。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以往商圈金店面多位處大馬路上,如今民眾消費模式改變,也讓街邊店租金大幅變化,就算為巷弄內店面也有機會成為「店王」。
根據實價,位於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161巷的一樓女裝店面,權狀僅6.96坪,5月時以每月總價10萬元出租,換算每坪單價約1.44萬元,為大安區自2019年以來的租金單價最高紀錄。
住商不動產仁愛光復店經理黃獻寬分析,東區為北市一線商圈,2012年左右,商圈巷弄店面單價頗易破萬元,2020年以後,受疫情等因素衝擊,成交單價落在7,000元~1萬元左右,近期受惠於東區有新開幕百貨公司,且又有大巨蛋等利多,商圈景氣持續活絡,進而讓巷弄店面行情漲回過去高點。
今年截至6月為止,北市單價破萬元店面租賃交易共4筆,全數都集中於大安區。
賴志昶指出,大安區內有師大商圈、永康商圈以及東區商圈,店面經濟發展成熟,亦各有不同穩定客源加持,成為各類型品牌業者最青睞的選址標的,此次東區巷弄店面租金衝高,除了為街邊店景氣注入強心針,也標榜著巷弄店面只要位處機能成熟、交通便利的商圈,就算並非品牌大廠,也能有頗佳的租金承擔能力。
2025.07.17 聯合報
終結交屋惡夢!房市急凍…台中建商出「絕招」百戶4天交屋
2025/07/16 09:31:08
政府重拳打炒房,國內房市急凍,就連台中最夯的北屯14期重劃區都有建商哀號,「每周成交報表『不是0就是1』,且多數是0成交」;建商出「絕招」,大打服務戰,針對住戶最怕的「交屋惡夢」,自費聘請驗屋公司解決住戶的交屋「痛點」。
14期重劃區是台中近幾年開發規模最大,也是低密度、高綠覆蓋率的熱門重劃區,擁有台中巨蛋、北屯運動中心、漢神洲際購物中心等重大建設,去年成交戶數高達1635戶,如今買氣急凍,建商無不使出「有感」策略打動自住客的心。
鉅陞國際開發董事長褚學忠說,政府打炒房政策,投機客退散,剛性需求成主流,鉅陞國際,專注蛋黃區,在機能、地段好的市中心或舊市區,推出最小格局為22坪二房的產品。
褚學忠指出,現在房地產交屋約70%客戶有需要驗屋,鉅陞國際開發今年第四季即將完工交屋的台中七期「V市政」,將率先邀請第三方驗屋公司在交屋前,用更嚴格的標準進行自主驗屋,七大類48項屋況檢測報告完整提供,解決多數消費者在驗交屋時的痛點。「所有的交屋都讓驗屋公司驗過,所有屋況都修繕完成後才會讓客人驗屋。」
磐興建設在14期台中巨蛋首排新案「磐興寬悅」,導入日本知名品牌LIXIL建材系統,更是推出寵粉封館看房專案。
磐興建設總經理游金洲說,14期內的「磐興寬心」今年5月交屋,為了縮短住戶交屋時間,公司已先找驗屋公司為逾百戶全面驗屋,提前為客戶驗好屋,所有屋況都修繕完成後,再讓住戶驗屋,最後在4天內,逾百戶全數交屋,公設點交也在一個月完成。
游金洲指出,家就是一棟生活美術館,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自即日起至8日31日,在磐興「磐興寬心」社區,以及隔壁的「娘家館」同步舉辦「五國十色」攝影巡迴展,引領觀者踏上一場身心靈的影像旅程。
2025.07.17 工商時報
房價鬆動 七都 Q2 全面走跌
成屋價格持續鬆動。最新公布的第二季「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第二季房價指數為147.87、季跌1.6%,七都房價全面下跌,其中台南、台中、新北指數跌勢最明顯,季跌幅均超過2%。全台房價自去年第三季創下歷史高點以來,近三季已下修約4.2%。
政大永慶即時房價指數顯示,2024年第三季指數創下154.35歷史高點,第四季即修正至149.9,季跌約2.9%;今年第一季雖盤整微揚,不過第二季再度出現跌勢。
永慶房產集團研展中心總監郭翰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下,房市熱度明顯降溫,今年上半年在房市政策續行及美國宣布關稅政策下,房市交易仍未見顯著起色,現階段房市為自用當道市場,買方期待有一定幅度的降價才願意進場,而部分賣方也願意讓利促成交,使得房價走勢呈現緩跌。
其中,台南第二季季跌2.7%,跌幅居七都之冠。郭翰表示,近年來台南在科技業題材帶動下,房價急漲,而當地薪資漲幅追不上房價飆升速度,使消費者難以再追價,剛性需求無法支撐高價,市場支撐力不足,近來在市場買氣降溫下,房價下修幅度持續擴大。
此外,台中季跌2.3%、新北季跌2%,均反映了新興重劃區新建案供給、及房屋委售量量大的地區買盤接手轉弱,帶動房價下修。
郭翰表示,展望下半年,受銀行房貸持續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未放寬的影響,且銀行審核標準嚴格,自備款門檻提高,購屋族面臨更大資金壓力,市場交易難度提升,下半年房市恐難樂觀期待,加上關稅衝擊的後續影響,全台與七都房價指數變化須持續觀察。
2025.07.17 工商時報
預售屋動能探底 5月年減逾8成
房市景氣低迷,預售市場動能再探底。據實價登錄顯示,今年5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3,153件、年減81%,連續五個月不及5,000件,若加計後續零星揭露,極可能創下預售實價登錄上路近四年來的單月新低。業者指出,建商開始調整推案節奏、回歸實務操作,也有一些線上個案有微讓利的跡象。
統計顯示,自去年5、6月份景氣高峰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創下單月逾1.6萬件大量後,隨著房貸緊縮與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景氣反轉,預售屋交易量快速萎縮,去年9月跌破1萬件,10~12月僅5,000餘件,今年前五月均不及5,000件,4、5月更僅剩3,000餘件。
以5月各都會區交易量與去年同期景氣高點相較來觀察,北台灣年衰退幅度相對較小,雙北市年減幅約6成多,中南部都會區均在85%以上,台南市更達92%,一個月交易不到170件,不到去年同期1成,中南台灣預售交易動能陷入冰點,反映短期房價漲多,民眾購屋更為保守謹慎。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預售市場上半年歷經一波高峰,建商推案銷售熱絡,第三季央行開始緊縮房貸,預售市場有感房價短期內沒有太多表現空間,買氣明顯縮手,今年4月關稅戰造成台股劇烈波動,市場盤整,目前建商審慎規劃推案時程,代銷接案也要反映市場狀況,視個案條件理性報價。
即使預售買氣探底,但仍有少數個案銷售狀況穩定如近捷運、大型公園,或大面積的開發案等條件較佳、且價格讓買方感受到高性價比的個案仍能順銷,顯示市場仍有剛性需求。
曾敬德表示,這一波「健康修正」有助於市場恢復理性、開發商也必須提升產品規劃與價格調整至對買方有吸引力。當市場交易縮過頭仍有物極必反的契機,只是目前還需要時間整理,等待市場有新的風向出現。
2025.07.17 工商時報
南山廣場 登頂北市商辦王
月租金單價包辦榜首及第二名,以每坪月租5,253元稱霸,改寫史上新高紀錄
商辦市場旺爆,最新實價登錄資訊顯示,2024年台北市商辦租賃市場,辦公租金表現以松江南京商圈最熱,廠辦以內湖科技園區稱王。商辦租金單價由「台北南山廣場」以每坪月租5,253元稱霸,改寫史上新高紀錄,坐上「商辦王」寶座。
台北市地政局16日公布2024年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台北市商辦及廠辦月租金單價前十強中,信義商圈囊括九件最強,前三名每坪月租都已突破5,000元大關,「台北南山廣場」包辦榜首及第二名,每坪月租金分別達5,253、5,074元;以及排名第三的是「台北101」,每坪月租5,059元。
觀察前十名分布狀況,有四件位於「台北101」大樓、兩件位於「台北南山廣場」;另外,「國泰置地廣場」、「信義宏泰大樓」、「富邦信義A25」及「巨蛋國際中心」,都分別有一件躋身進榜。
觀察歷年商辦及廠辦月租金單價排行榜,十強都集中在信義商圈,每坪月租金均破4,600元。
前三名交易案都被「台北南山廣場」包辦,每坪月租單價分別為5,253、5,252、5,074元。前十名中共有四件位於「台北南山廣場」;至於「台北101」大樓及「國泰置地廣場」,則各有三件進榜。
這項不動產市場動態年報,統計去年商辦租賃市場實價登錄交易件數,共達1,063件,年成長6.62%;其中商辦件數為902件,創歷年新高,年增3.92%,至於廠辦,交易件數161件,也達七年新高,年增率達24.81%。
地政局分析,台北市去年度主要辦公商圈商辦租賃交易量,以松江南京商圈36件高居榜首;其次為信義商圈及南京東路商圈,交易量同為25件。相較2023年,松江南京商圈交易量增加十件最多,其次為站前及信義商圈交易量均增加三件,其餘商圈交易量均下滑。
在廠辦租賃件數方面,去年以內科96件最多,南港經貿交易量七件居次。
租金行情表現方面,各主要辦公商圈同步上漲,尤其以信義區最強勢,平均月租金單價達4,038元;至於年漲幅,則以敦北民生商圈9.34%最高。
至於廠辦租金,南港經貿園區去年平均月租金單價為1,668元,年漲13.01%,有逐步追上南京東路及站前商圈的態勢;內科為1,283元,年漲幅0.47%。
2025.07.17 工商時報
人口紅利+雙捷運題材 沙鹿房市火熱建商搶進卡位
台中市沙鹿區近年人口數與總戶數雙雙成長,去年總人口數突破10萬人大關,居海線行政區之冠,近三年總戶數增加逾5,000戶。受惠於強勁的人口紅利,加上捷運藍線與橘線雙軌建設加速推進,助攻沙鹿房市,吸引建商卡位推案。
據了解,下半年沙鹿區將有精銳「南斗路案」、坤悅「興安段案」等將伺機進場;至於已進場的指標新案則有富宇「光嶼」、金昌隆「麗景風和」。而市場熱度也反映在預售交易表現上,近一年沙鹿區大樓華廈預售案累積交易量達到737筆,其中單價突破4字頭的交易達429筆,顯示購屋族對沙鹿區域發展頗具信心。
沙鹿區擁有捷運題材加持的預售新案,包括位於台中機場特區的「麗景風和」,產品規劃純三房產品,鎖定自住客群。精銳建設下半年預計在沙鹿南斗路推出新案,基地距離藍線B7弘光科大站車程約5分鐘,規劃三至四房的產品,尚未公開,據悉已吸引近700組客戶預約。
位於沙鹿區且鄰近捷運藍線B4站的新案,還有「富宇光嶼」,產品規劃純二房,實登揭露最高成交單價為46.45萬元;坤悅「興安段」新案規劃總戶數140戶純住家,預計下半年進場。
住商不動產沙鹿向上加盟店長黃義庭指出,沙鹿區具備「人口成長、交通利多、建商推案」三大關鍵支撐,加上捷運藍線與橘線雙軌道加乘效應。相較於市區房價已高檔盤整,沙鹿區總價相對親民,吸引中科上班族、航空從業人員與首購族群。
2025.07.17 工商時報
新板東京捷運宅 立足板橋雙核心
今年1月板橋新埔站屋齡15年的捷運共構宅「新巨蛋」,以每坪113萬元成交數字創下新高價,直追下一站新板特區多筆預售站上120萬元的身價行情。
新埔站生活圈內有板南線新埔站與環狀線新埔民生站的雙站雙線優勢、一站進新板一線入北市等優勢,讓新埔站單日人流達7.2萬,直追五鐵共構板橋站8萬,位居新北境內捷運人流量第二高、雙北第八高的捷運商圈,人流也反映住房需求和房市買氣旺盛。新埔站2號出口230米民生路二段基地上即將登場預售案「新板東京」,醞釀期間備受矚目。
「新板東京」基地面積達815坪,規劃18~42坪2房至大3房產品,擁有莊敬公園跟華江公園雙公園舒適的宜居環境。個案訴求230米進新埔站的捷運宅保值性,交通優勢上有板南線與環狀線雙捷雙站,不到5分鐘的車行時間,抵達新北市政府、大遠百、威秀影城、誠品生活和匯聚高鐵台鐵等5鐵共構的豪宅聚落新板特區,又能一線進北市3站到西門町、4站抵達台北車站雙星特區,串聯包括東區、信義計畫區等超級商圈。社區出來直上64快,走縣民大道車程約10分鐘可以上65快,便利抵達中和、新店與新莊、三重、五股等地,連結一高和二高。
在交通優勢外,新埔站生活圈包含道地小吃群聚的新埔市場四維路商圈、高級餐廳林立的莒光路商圈,以及「新板東京」緊鄰的中山國中學區商圈與文化路二段連鎖餐飲街邊店,一路連接新板特區百貨商圈,便利多樣的機能與學區,一有新案登場往往吸引買氣搶進。
信義代銷專案經理張師哲指出,與新板特區的豪宅、高階換屋和講求商場飯店高附加價值複合式開發的精品宅不同,新埔站中小坪數最為搶手。因此「新板東京」兩大主力包括區域市場目前供不應求的18~23坪2房,與單價cp值高有競爭力的30~42坪3房,滿足區內板橋在地客自住型態的首購、換屋,和為數不少的外縣市工作人口租轉買的務實需求,同時也跨區吸引中和、台北市西區買盤,醞釀階段預約踴躍。
2025.07.17 澎湃
華潤置地:上半年銷售額約1,103億元,同比減少11.6%
7月15日,華潤置地(01109.HK)披露6月份及上半年銷售情況。
資料顯示,6月份華潤置地及其附屬公司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約234.5億元,總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89.7萬平方米,分別同比減少26.7%及27.1%。
2025年前6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103億元,總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411.9萬平方米,分別同比減少11.6%及21%。
6月份,華潤置地經常性收入約41.6億元,同比持平。其中,經營性不動產業務租金收入約25.9億元,同比增長8.6%。
2025年前6個月累計經常性收入約246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經營性不動產業務租金收入約158.7億元,同比增長12.1%。
融資方面,6月份華潤置地披露了一項融資協議。
華潤置地作為借款人,與特定銀行及金融機構達成了一項離岸人民幣58.5億元的貸款協議,貸款期限為三年。
該融資協議中,華潤集團承擔了特定的履行責任,其中包括若華潤集團不再是華潤置地單一最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於35%,或無法控制華潤置地股東委任董事加入董事會,以及華潤集團不再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益擁有不低於50%的權益時,將觸發違約事件。一旦違約事件發生,代理行有權宣佈取消貸款額度,並宣佈所有貸款及利息立即到期並須償還。
2025.07.17 澎湃
華僑城:上半年合同銷售額94.9億元,同比減少3%
7月15日晚間,華僑城A(000069.SZ)披露6月份銷售情況。
公告顯示,6月份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9.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3%,環比減少22%;合同銷售金額14.5億元,同比減少29%,環比減少23%。
2025年1-6月,華僑城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60.7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合同銷售金額94.9億元,同比減少3%。
6月份華僑城旗下文旅企業合計接待遊客552萬人次,同比下降9%,主要因為雨水天氣增多影響遊客出遊。2025年1-6月,華僑城旗下文旅企業合計接待遊客3771萬人次,同比增加4%。
前一日,華僑城A披露了半年度業績預告。
根據披露的資料,上半年華僑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在23億元-29億元,2024年同期虧損約10.56億元,同比虧損擴大117.77%-174.58%。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在23.5億元-29.5億元,同比虧損擴大99.1%-149.94%。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華僑城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公司結轉項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下降。
此外,華僑城還披露了其控股股東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的股份增持計畫。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華僑城A的控股股東,目前持股比例為48.78%,即持有約39.21億股A股股份。在前次增持計畫中,華僑城集團于2024年6月24日至12月24日期間增持了約6487.7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81%。
此次,華僑城集團計畫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華僑城A股份,增持金額不低於1.11億元且不超過2.20億元,增持期限為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此次增持未設定價格區間,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增持,資金來源為華僑城集團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
2025.07.17 華夏時報
6月70城房價指數出爐!上海新房價格繼續上漲,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定調房地產
房地產仍在深度調整中。“房地產築底需要一個過程,在築底和轉型階段相關指標有所起伏波動是正常的,這需要我們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國家統計局方面如此表示。
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同比降幅整體繼續收窄。上半年,開發投資資料跌幅進一步擴大,房地產景氣度也跌至低景氣度水準。
值得關注的是,時隔多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度召開,聚焦城市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將是重要工作。
一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跌幅擴大
一線城市房價依舊在下滑。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0.4%,北京、廣州和深圳則是分別下降0.3%、0.5%和0.6%。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2%和0.3%,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二手房房價跌幅明顯大於新房。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6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與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0%、0.7%、0.7%和0.5%。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均下降0.6%,降幅均擴大0.1個百分點。
“一線城市房價連續2個月處於下行通道。其中,上海逆勢上漲是得益于高端豪宅項目集中入市,而其餘3個城市下降則是受到核心供給減少的影響。同時,一線城市核心區房價波動明顯小於郊區,整體呈現‘中心抗跌,週邊承壓’的特徵。”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
儘管房價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各線城市房價依舊全部跑輸2024年同期水準。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其中,上海上漲6.0%,北京、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4.1%、5.1%和2.5%。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0%和4.6%,降幅分別收窄0.5個和0.3個百分點。
二手房方面,6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1.8%、1.3%、5.9%和2.8%。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8%和6.7%,降幅分別收窄0.3個和0.2個百分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記者表示,從資料上來看,房地產一些潛在的壓力有所增加,這要求各地重視穩定市場工作的重要性,房價穩了,購房者信心才會強,下半年市場交易才會持續向好。
開發投資繼續走弱
從資料上來看,今年上半年開發投資完成情況稱不上“樂觀”。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46658億元,同比下降11.2%,降幅比上一統計期擴大0.5個百分點。
新開工、竣工等資料同樣全面下滑。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為633321萬平米,同比下降9.1%。房屋新開工面積為30364萬平米,下降20.0%。房屋竣工面積為22567萬平米,下降14.8%。
銷售資料的降幅相較上一統計期有所擴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5851萬平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銷售額為44241億元,下降5.5%。不過,在供應減少的推動下,截至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6948萬平米,比5月末減少479萬平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443萬平米。
此外,自今年4月份開始,我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開始下滑,6月份下滑至93.60,為較低景氣水準。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上半年房地產雖有波動,但總體上還朝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政策效果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其一,市場交易量有所改善,商品房銷售降幅同比收窄;其二,市場價格降幅整體收窄,部分城市有所上漲;其三,房地產市場資金來源有所改善。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方面對記者表示,下半年,高品質專案入市有望帶動核心城市新房市場保持平穩,但居民收入、房價預期以及市場整體優質供給仍偏弱,重點城市中新房對二手房的“替代效應”依舊較為明顯,預計城市之間及項目之間分化行情將延續,“好城市+好房子”具備結構性機會,但市場全面止跌回穩仍需政策進一步加力。
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房地產本輪週期調整至此,政策箱內的工具數量正在逐漸減少。以一線城市為例,今年以來,房地產政策主要圍繞改革公積金開展,旨在降低購房門檻,促進更多需求。相反,一些包括調整限購、限售等在內的宏觀政策出臺頻率明顯降低。
7月14日、15日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圍繞房地產對下一步城市發展指出明確道路。會議重點部署了7個方面的任務,分別是著力優化現代化城市體系、著力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17.360, -2.02, -10.42%)、著力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著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著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著力建設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著力建設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本次會議指明了未來城市高品質發展方向,城市發展逐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記者表示。此次會議有兩點尤為重要,分別是“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和“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在陳文靜看來,前者已經成為城市工作的重點之一,後者或代表未來房票安置相關政策有望進一步落位。
張波則對記者表示,通過推進城市高品質發展,核心城市有望借助城市更新和保障房分流實現供需再平衡,房價逐步企穩。房企下一步競爭焦點轉向綠色科技運營能力和區域深耕方向。
2025.07.17 新浪網
萬科泊寓開業突破20萬間穩居第一,保租房與企業客戶成為驅動增長 “新引擎”
7月15日,長租公寓頭部企業泊寓宣佈,其全國開業房間數正式突破20萬間,規模與服務再次實現里程碑式跨越。資料顯示,泊寓為萬科集團旗下長租公寓品牌,自2016年成立以來,迅速覆蓋全國29個重點城市,於2023年宣佈實現業務盈利後,規模、納保數量、運營效率三項關鍵指標持續保持全行業第一。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2025年6月,房企系11家集中式長租公寓企業累計開業房源量為61.8萬間,泊寓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已成為國內租賃住房市場的重要引領者。
業內人士分析,在租購並舉的時代趨勢下,萬科長租公寓業務已經闖出了一條新路,深度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定制化服務企業、“由售改租”三大新模式,成為泊寓驅動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推動“租購並舉”住房制度建設。作為最早進入租賃住房市場的房地產企業,萬科泊寓在各地多管道、多方式參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與建設。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2025年6月,萬科長租公寓業務已有超13萬間房源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占其總開業房源的65%,在市場化運營機構中納保數量位居第一。
泊寓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統計,泊寓2025年上半年新開業房源中,超七成是與各地國企平臺合作的保租房。泊寓提供運營管理、資產管理、科技賦能等行業領先的服務體系,跑通了“非居改保”、“由售改租”、TOD租賃社區等多種發展模式,將各類閒置資產盤活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各地國企平臺發揮豐富的項目資產優勢,與泊寓在租賃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和運營優勢相結合,多地保租房專案被政府認定為示範專案。
例如,今年4月,深圳地鐵置業集團與深圳泊寓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對適配長租公寓業務的深鐵項目,開展合作運營,既有助於深鐵資產的良性迴圈,也是用實際行動對萬科長租公寓業務給予大力支持;今年6月,青島地鐵置業與青島泊寓合作,打造了青島首個TOD租賃社區——青鐵美寓|泊寓•公園裡店,地鐵直通公寓負一層,開業當天就吸引了200多位青年人才入住。此外,泊寓還在深圳、濟南等地,與地方軌交集團合作打造多個TOD租賃社區,“軌交+安居”新模式進入規模化、可複製發展階段。
在重慶,渝中區國資平臺與泊寓成立合資公司,推出了渝中區最大體量的人才公寓——渝中人才公寓|泊寓•化龍橋旗艦店。泊寓提供從前期規劃、定位、設計,到建造、運營一體的全週期資產服務,144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長期保持滿租狀態,在盤活存量的同時,助力渝中區人才安居計畫落地,具有良好的“非居改保”示範意義,被重慶市住建委認定為重慶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示範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萬科泊寓利用成熟的運營管理能力,將市場上的存量房產改造為租賃項目,跑通房地產企業“由售改租”模式。在長春、廣州、深圳、佛山等多個城市,盤活內外部可售型存量住房超1.46萬間,其中盤活萬科旗下房源近7000間,為自持型住宅、公寓盤活及商辦改租提供了可複製的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萬科泊寓的產品線逐步發展完整,推動了泊寓的ToB業務“再出發”。近年來,除了服務剛需青年白領,泊寓陸續推出了面向中高端商務人士的服務式公寓品牌“富瑞斯”、為企業定制藍領宿舍“安舍”、大型租賃社區“泊寓院兒”等產品,幾乎做到了可以為所有年齡階段、不同租房需求的人群提供服務。資料顯示,目前泊寓已與超6200家企業合作員工宿舍,企業客戶占比突破45%,其中不乏騰訊、比亞迪(323.690, 0.64, 0.20%)、大疆等知名企業,成為業務穩定運營的“壓艙石”。
在成都,泊寓在位於218米的成都地標建築——交子雙塔,打造交子薈國際公寓,提供星級酒店服務公寓服務標準,服務成都金融科技企業的高端人才,446間房源長期保持滿租。作為泊寓高端公寓產品的第一批探索,獲得“年度至臻典範公寓”、第十九屆“金枕頭”獎、等多個行業獎項;在深圳,泊寓在南山區、福田區推出兩個“富瑞斯”國際公寓,地理位置優越,鬧中取靜,服務港深高端商務客。此外,“富瑞斯”產品已陸續進駐濟南、蘇州等城市,亦長期保持95%以上出租率。
多人宿舍產品則於2016年在廣州首次落地。經過多年探索與發展,2024年,泊寓宣佈多人宿舍產品線品牌統一為“安舍”,為企業提供定制化宿舍建設及運營服務,已在蘇州、合肥、南京、深圳等10個城市落地,與比亞迪、海爾、美的等知名企業合作,累計管理超過1.4萬張床位。
蘇州泊寓陽山店藍領宿舍蘇州泊寓陽山店藍領宿舍
此外,泊寓在全國開業運營了29個超過1000間的大型租賃社區,積累了行業領先的超大型青年社區管理經驗,並在“Pre-REITs”模式實現新突破。其中,萬科與中信金石、新華保險(60.890, -1.18, -1.90%)、大家保險共同設立的Pre-REIT基金,總規模為16億元,基金所投資的廈門泊寓院兒•海灣社區地處廈門島內,全期保租房共規劃7724套,二期建成投入運營後,將成為泊寓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集中式長租公寓,為約一萬名年輕人提供居所。此舉在幫助萬科實現由資產“由重轉輕”的同時,進一步構建“募投管退”商業閉環,為行業存量資產盤活提供範本。
據公開資料,2016年,萬科將全國的青年長租公寓品牌統一為“泊寓”,2017年長租公寓被列為萬科集團核心業務之一;2023年,在數位化工具和標準化流程的助力下,泊寓宣佈業務已實現盈利,運營效率持續優化。近期,萬科泊寓再次宣佈,開業規模進一步擴大,開業間數突破20萬間,累計服務超80萬青年群體。
業內人士指出,經過十餘年的穩健發展,萬科泊寓已把“租”的多項關鍵指標做到了行業第一,在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在規模擴大的同時,積累了忠實客戶群體,並實現了RIETs等不動產基金的突破。從萬科長租公寓業務在各地保持領先的狀態中不難看出,泊寓已逐漸“長大成人”,伴隨租賃市場的持續發展,萬科長租業務的前景值得期待。
2025.07.17 澎湃
南京兩宗地塊底價成交,中國金茂旗下公司15.49億元競得江寧地塊
7月16日,南京市江甯區和六合區共2宗涉宅用地成功出讓,總土地出讓面積112754.7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198036.3平方米,總起始價19.94億元,最終兩宗地塊均以底價成交,總成交價約19.94億元。
從出讓結果來看,百家湖 G39 地塊由中國金茂(00817.HK)旗下公司北京方興亦城置業有限公司以底價15.49億元摘得,成交樓面地價11997元/平方米;六合G39地塊由南京龍躍房地產底價4.45億元摘得,成交樓面地價7851.9元/平方米。
根據資料顯示,NO.2025G39號江甯區天元中路以北、竹山路以西地塊,地塊位於江寧主城中心城區核心區,該地塊為地鐵1號線、5號線竹山路換乘站雙地鐵上蓋,緊鄰天元東路主幹道。土地出讓面積79416.74平方米(含僅出讓地下6877.39平方米),容積率1.78,規劃建築面積129120.04平方米,建築限高80米,用地性質為 Rb 商住混合用地、Rc 基層社區中心用地;地塊起始價15.49億元,起始樓面價11997元/平方米。該地塊最終由北京方興亦城置業有限公司以底價15.49億元競得。根據出讓要求,競得人須出資建設A分區內軌道交通竹山路站換乘站房,總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建設費用為3596.26萬元,建成後產權須無償移交南京地鐵集團。
NO.2025G36號六合區龍袍街道虎躍路以東、學府路以南地塊,位於龍袍新城活力城市片核心區域,西側緊鄰楊莊河路城市發展軸。土地出讓面積33337.94平方米,容積率1.7,規劃建築面積 56674.5平方米,建築限高35米,用地性質為 R21 住宅用地;地塊起始價4.45億元,起始樓面價7852元/平方米。該地塊最終由南京龍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4.45億元競得。
2025.07.17 澎湃
深圳寶安區一地塊調整規劃後64.09億起始價重新掛牌:大幅提高居住用地占比,容積率降低
7月16日,深圳市發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擬以掛牌方式公開出讓寶安區一宗居住用地,地塊起始價格為64.09億元,地塊擬於8月15日正式交易。
根據公開信息,該地塊為原計劃於4月30日出讓的寶中西組團南街坊地塊—A002-0060宗地,地塊原起始價86.27億元,不過該地塊在開拍前官宣中止出讓。隨後地塊進行規劃調整,大幅降低商業用地配比,提高居住用地面積占比,容積率從原來的5.7調至3.4。
根據地塊出讓資訊,此次出讓宗地號為A002-0108,地塊位於寶安區新安街道甲岸南路與金科路交叉口西南側,土地面積42521.94平方米,建築面積145000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築面積為125000平方米,商業為18350.00平方米,物業服務用房為300平方米,社區配套用房為700平方米,小型消防救援站為650平方米。
出讓條件顯示,出讓宗地住宅部分為普通商品住房,宗地按照“價高者得”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該地塊位置優越。微信公眾號“濱海寶安”曾介紹,地塊位於寶安中心區,緊鄰沿江高速,坐擁灣區書城、灣區之光摩天輪、青少年宮、圖書館、濱海演藝中心、歡樂劇場等市級文化地標,與騰訊全球總部企鵝島僅一水之隔。這裡不僅是灣區未來發展軸與深圳城市發展軸的交匯點,更是寶安中軸的C位,被譽為城市核心的最後一塊拼圖,原規劃打造文旅商業地標、高端酒店、海景天際住宅三大複合業態。
與上述地塊相鄰的還有一宗地塊待出讓。根據此前公示的資訊,北街坊地塊(DY-02地塊)規劃調整後,規劃控制單元DY-02新增一條支路,內部拆分為DY02-01和DY02-02兩個地塊,單元用地面積為58148平方米,單元主導功能為“居住、商業服務業”,容積率為4.2,配套設施為“12班幼稚園、托育機構、社區體育活動場地、社區兒童遊戲場地”,備註:規劃。單元內DY02-01地塊用地面積37356平方米,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為4.6;單元內DY02-02地塊用地面積17500平方米,用地性質為商業用地,容積率為4.2。
2025.07.17 澎湃
龍湖集團:上半年銷售350.1億元,下半年的主要任務仍為 “攻堅存貨去化”
7月15日,龍湖集團(00960.HK)發佈公告,6月單月公司實現銷售額64.6億元,合同銷售面積51.9萬平方米。其中,權益銷售額46.4億元,權益合同銷售面積39.4萬平方米。
今年前6個月,龍湖集團累計實現總合同銷售額350.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11.2億元下降31.51%;合同銷售面積261.4萬平方米。其中,貢獻最多的是西部區域98.3億元,此外環渤海82.2億元,長三角92.9億元,華中34.6億元,華南42.1億元。
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經營性收入132.7億元(含稅金額141.5億元);其中運營收入70.1億元(含稅金額75.0億元),服務收入62.6億元(含稅金額66.5億元)。
在6月18日召開的龍湖集團(00960.HK)股東周年大會上,管理層表示,公司下半年的主要任務仍為“攻堅存貨去化”;另一方面也會敏銳捕捉市場視窗期,加快行銷決策,實現高效、快速的存貨去化,以及有品質的簽約和回款。
外界關注的債務問題,年內龍湖集團已如期兌付多筆境內公開債券,合計超90億元。最近一筆是7月15日到期的“20龍湖拓展MTN001B”,本金額為5億元。
龍湖管理層在股東大會上詳細介紹了下半年的償債鋪排,並表示,“2025年將是龍湖在債務方面穿越週期的最後一年。”
龍湖集團介紹,2023年-2024年,龍湖集團已連續兩年實現含資本性支出的經營性現金流為正,累計壓降有息負債超300億元。對於2025年到期的債務,公司已做好清晰有序的償債鋪排。
2025.07.17 新浪網
中原:公司客重返香港樓市 上半年買賣創13年新高
7月16日,中原地產發佈報告顯示,香港2025年上半年以公司名義購入的一二手私人住宅成交達1638宗,同比激增110.8%,創2012年後13年新高。該現象主要受政府全面撤辣及樓價築底信號推動,投資者加速入市。
資料顯示,相關成交金額達267億港元,同比上升約20%。公司客成交占比從去年同期3.1%翻倍至6.3%,顯著高於2020-2023年不足2%的水準,反映市場投資行為占比提升。鰂魚湧太古城以39宗公司名義成交居首,占總成交量20%;北角皇都及大潭陽明山莊分別以32宗、27宗位列二三。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陳永傑指出,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四周累計上漲0.82%,釋放重要回暖信號。當前平價盤逐步消化後,樓價或重啟升勢,上半年已有57個二手屋苑價格錄得上漲,占比約四成。
據瞭解,市場預期第三季投資氛圍將進一步升溫。美聯儲降息預期疊加地緣風險緩和,香港本地按揭利率或隨之下調,刺激資金回流樓市。
2025.07.17 網易財經
濱江集團預計上半年淨利潤至少上漲4成!持續重倉杭州,公司:看好杭州樓市
濱江集團(002244.SZ)再度交出一份不錯的半年成績單。
近日,濱江集團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濱江集團預計淨利潤為16.33億元-19.82億元,同比增長40%-70%;預計扣非淨利潤為16.37億元-19.87億元,同比增長44.80%-75.75%。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下行,房企普遍業績下滑,但濱江集團2022年-2024年已連續三年盈利。今年一季度,濱江集團營收同比增長64.27%,淨利潤同比增長47.88%,營收和淨利潤的同比增速均高於去年同期。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淨利潤表現也優於去年同期,去年上半年濱江集團淨利潤同比下降28.74%。濱江集團公告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增長原因為今年上半年交付樓盤體量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濱江集團是杭州房企,被稱為“杭州地產一哥”。2022年以來,濱江集團重倉杭州土地市場,而近年來,相較全國,杭州新房市場一直保持穩定,甚至好於北京、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表現。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5年1-6月杭州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平均為100,位列全國第三,領先北京、深圳、廣州。
業績走高
濱江集團淨利潤上漲與專案結轉週期有關。在公司2024年度網上業績會,濱江集團董事、副總裁、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沈偉東表示,2025年公司結算項目主要對應的是2022-2023年項目。
2022年,濱江集團獲取土地成本較低。據中銀證券研報,2022年,濱江集團樓面均價為1.48萬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4%。2020年、2021年,濱江集團的樓面均價分別為1.81萬元/平方米、1.51萬元/平方米。
針對濱江集團淨利潤增長的原因,時代週報記者致電濱江集團投資者聯絡部門,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交付專案主要為2022年獲得的項目。“2022年,濱江集團獲得杭州的土地專案沒有自持比例要求,而2021年獲得的土地有自持比例要求,所以去年上半年,公司利潤較低。”該工作人員表示。
所謂“自持比例要求”是指,在杭州土拍市場規則中的“競自持房屋”,即土地拍賣中溢價率封頂後,開發商轉為競自持比例(即承諾自持而非銷售的物業面積),自持部分須全部用於租賃,不得銷售或轉讓,租賃單次期限不超過10年。2021年下半年,杭州土拍取消該規則。
該工作人員也表示,2022年,濱江集團在杭州獲得較多土地。據其財報,2022年,濱江集團在杭州獲得38宗土地。而在2020年、2021年,濱江集團在杭州獲得土地的數量為21宗、18宗。
2023年,上述土地專案陸續入市,恰逢杭州樓市迎來政策調整。當年9月,杭州優化認房不認貸政策;10月,杭州首套房首付降至2成。
政策變化,帶動杭州樓市上行。據中指研究院研報,2023年,杭州商品住宅共計成交86934套,成交面積為1137.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7%,成交金額超3800億元,同比增幅為9.8%。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3年1-12月杭州平均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為104.2,同比增長4.2%,在全國70城中,位列第三,僅落後于上海、成都。
2024年,杭州樓市政策繼續調整。當年5月,杭州限購全面放開,在杭州獲得合法產權住房即可落戶。據中指研究院研報,新政後四周新房周度成交環比增長41%,6月成交規模創年內新高。10月,杭州全面取消現價、降首付,據杭州貝殼研究院資料,自2024年6月以來,杭州商品房連續12個月成交量大於供應量。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4年1-12月杭州平均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為99.1,高於北京、深圳、廣州一線城市。2024年1-12月北京、深圳、廣州平均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分別為97.6、93.2、91.9。
重回杭州大本營
濱江集團在杭州起家,被稱為“杭州地產一哥”。1992年,濱江集團成立。2001年,濱江集團開發建設萬家花園項目。當時,濱江集團投資2000萬元引入國際知名景觀設計公司。
2008年,濱江集團在深交所上市。2012年,濱江集團在杭州推出豪宅武林壹號,在杭州打響了高品質住宅的口碑。2015年,濱江集團開始向一線城市擴張。2016年濱江集團年報表示,公司要加強在上海、深圳的專案儲備,同時還要在北京尋求機會。
但濱江集團走出杭州不算順利。2016年,濱江集團與安遠控股合作,進入深圳市場,擬共同開發深圳舊改專案龍華區安豐工業區地塊,但該專案半路折戟。同年,濱江集團還曾與上海湘府、上海崇濱建設、中崇集團簽署合作協定,共同開發上海湘府花園三期專案。不過之後上海中崇集團出現流動性危機,湘府專案也隨之擱淺。
與此同時,據其財報,2016-2017年,濱江集團僅在上海、深圳各獲得兩宗土地。2019年,濱江集團將戰略原則調整為聚焦杭州、深耕浙江、輻射華東、關注粵港澳和中西部。
此後,濱江集團更多將目光轉向浙江省內城市,杭州依然是濱江集團投資大本營。據其財報,2019年-2021年,濱江集團在杭州新增土地數量占比分別為57.14%、65.63%、47.37%。
2022年以後,濱江集團拿地更加謹慎,更加聚焦於杭州。據其財報,2022年,濱江集團共獲得39宗土地,其中位於杭州土地數量達38宗。2023年,濱江集團在杭州獲得土地數量占比為85.29%。2024年,濱江集團在杭州獲得土地數量占比為95.65%。
看好杭州樓市
在今年的土拍市場中,濱江集團繼續加碼杭州市場的投入。
據濱江集團官方微信號,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獲得16宗土地,總投資金額333億元。其中,除了4宗土地位於金華外,其餘土地均位於杭州。此外,濱江集團在杭州拿地的土地權益均為100%。
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投資力度更大。對比過往年份,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土地投資規模超過前兩年全年的土地投資規模。據其財報,2023年、2024年,濱江集團新增土地專案權益對價分別為255.87億元、224.41億元。
在杭州市場,濱江集團更加注重核心地塊的投資,多次創造地價紀錄。今年1月,濱江集團經過220輪競拍,獲得湖墅單元GS0201-R21-05地塊,總價達54.56億元,樓面價為64834元/平方米,創造了當時新的單價地價紀錄。該地塊是杭州傳統市中心板塊,一直都是豪宅聚集地。
今年3月25日,濱江集團經過72輪競價,以52.03億元的價格競得水電新村地塊,溢價率達69.86%,樓面價約為7.74萬元/平方米,再度刷新杭州樓面價紀錄。該地塊同樣屬於高端板塊,東臨杭州奧體,周邊有金茂府、壹號院等高端住宅項目,屬於“高端改善”聚集區。此外,當日,濱江集團還以25.38億元獲得四堡七堡單元JG1404-29地塊。上述三宗核心板塊土地投資規模達131.97億元。
今年上半年,杭州樓市較為穩定。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5年1-6月份杭州平均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為100,位列全國第三,領先北京、深圳、廣州。
濱江集團銷售情況也較為穩定。濱江集團微信公眾號表示,上半年,濱江集團累計銷售金額527.5億元(全口徑),位列克而瑞全國房企排行榜第10位。
濱江集團給今年定下的目標是銷售額1000億元,行業排名15名以內。今年上半年,濱江集團銷售額已經完成了超過50%的進度,行業排名也在目標之內。
針對今年濱江集團目前銷售情況,以及對於杭州樓市的看法,時代週報記者致電濱江集團投資者聯絡部門,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公司專案銷售情況較好,公司獲得的不限價地塊項目陸續入市。濱江集團看好杭州樓市表現。
2025.07.17 經濟通
世茂集團料境外債務重組所有重組條件將於下周一或之前獲達成
世茂集團(00813)公布,目前公司預計所有重組條件將於2025年7月21或之前獲達成,重組生效日期將為2025年7月21日。
2025.07.17 信報
九展重建商住項目 城規料開綠燈
商業物業市道未復甦,增加住宅元素成為私人發展商推展手上項目的出路。億京等就九龍灣展貿徑1號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下稱九展)重建計劃,申請以商住模式發展,擬提供1470個住宅單位,城規會周五(18日)將會審議申請。規劃署表明不反對,意味新方案有望獲得城規會通過。
提供1470伙住宅 酒店房720間
佔地約2.2公頃的九展用地,位於展貿徑與啟祥道交界,鄰近九龍東啟德發展區,城規會早於2023年批准上址放寬高限,由10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至140米,以興建3幢商業樓宇,提供寫字樓、零售和展覽場地等,總樓面面積約177.47萬方呎。
不過,億京等去年一度向城規會提出把該址改為商住發展,及後撤回;今年2月捲土重來,進一步建議加入酒店元素。根據城規會將於周五審議的方案,該址改為興建6幢樓宇,包括4幢不多於40層(另設兩層地庫)的住宅大樓,以及兩幢不多於31層(另設兩層地庫)非住宅樓宇,作為酒店和商廈等,總樓面面積約178.72萬方呎,提供1470個住宅單位和720個酒店客房。
規劃署諮詢不同政府部門後指出,申請地點規劃上屬於「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工業展覽館及商業發展」等地帶,住宅發展並非完全符合其規劃意向。不過,住宅樓面只佔整個項目約四成樓面面積,非住宅部分仍屬大多數,發展模式與附近環境也相協調。
此外,規劃署提及該項目有一系列設計上的優點,例如建築物後移、樓宇之間有間距,以及園境方面的布局等,加上億京一方提交的技術評估報告,證明新發展方案在景觀、空氣流通和噪音等方面都不會對附近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故不反對該址發展新的商住項目。
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城規會周五批准九展用地重建為商住項目,億京等仍須向地政總署提出地契修訂申請,意味將涉及補地價磋商,完成後商住項目才有望正式上馬。
2025.07.17 信報
新盤半月售1,092伙 現樓佔八成
即買即收租成亮點 吸投資者入市
發展商以低價推售現樓新盤,加快去貨速度。7月首15天(上半月)全港一手市場錄得1092宗成交,較上月同期增加50.6%,是近4個月成交量最多的上半月,新地(00016)屯門兆康大型住宅項目NOVO LAND第3A期以390伙稱冠。本月上半月成交之中,逾八成屬於現樓項目,業界人士認為,住宅租金上升推高租金回報率,發展商積極推現樓,可吸引投資者買樓收租。
根據統計,截至本月15日的上半月,全港一手市場共錄1092宗成交,較6月上半月的725宗,按月回升50.6%,創3月上半月1597宗後的近4個月同期新高。發展商以低價推售現樓新盤,令7月上半月現樓新盤有897宗成交,佔比達82.1%。
NOVO LAND 3A沽390伙奪冠
最矚目為已屆現樓的NOVO LAND第3A期,首批折實平均呎價僅11398元,平絕該發展項目歷來首批單位,本月初順利即日沽清首輪160伙(及後有一伙撻訂)。發展商之後未有大幅加價,第二輪及第三輪銷售亦即日近沽清。該項目上半月共沽390伙,佔全港成交量35.7%。
信置(00083)牽頭的元朗錦上路站柏瓏I及柏瓏II自6月底起以現樓形式重推,成交仍然持續,部分屬於撻訂重售單位,有單位最新成交價較逾3年前平約兩成。柏瓏該兩期上半月共沽83伙,成交量僅次於NOVO LAND第3A期。
凱柏峰III現樓68戶下周一招標
本月下半月仍有不少現樓項目登場,包括信置牽頭的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1D期凱柏峰III,首度以現樓形式發售。該期數昨天公布新一份銷售安排,下周一(21日)起推68伙招標,包括60個兩房及8個3房單位。發展商稱,該項目過去周末首度開放現樓示範單位,錄得逾3000組準買家參觀。凱柏峰III自2023年8月開售,至今累沽228伙,佔總數644伙的35.4%。
中國海外(00688)旗下九龍東啟德維港.雙鑽昨天加推6號價單,涉及77伙,折實平均呎價18465元,較今年5月推出的5號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9765元低6.6%,並抽出其中12伙於周日(20日)銷售。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出,近年住宅租金向上,推高租金回報率,發展商積極推售現樓單位,可吸引投資者入市。因為現樓單位可以即買即收租,投資者亦能即時掌握租務情況,更準確計算租金回報。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近日樓市交投氣氛升溫,當中投資者步伐最為積極。
公司買賣上半年1638宗 13載高
根據該行統計,2025年上半年,本港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場錄得1638宗透過公司名義買賣,較去年同期的777宗激增逾一倍,創2012年錄得3248宗以來的13年新高;相關成交金額達267億元,按年升約兩成。
單計一手物業,新世界(00017)旗下北角皇都戲院重建項目283 King's Road的住宅部分皇都錄得最多公司名義買賣,共有32宗。至於由新世界牽頭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5B期滶晨II,將於日內公布首張價單,單位數量不少於80伙。
2025.07.17 信報
首都主力牆事件同層666萬沽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逾兩年前有單位被揭發違規拆除主力牆,事件導致同層交投完全陷入冰封,據悉該樓層近日終打破僵局,有3房單位遭業主減價至666萬元沽出,除樓價較逾一年前低層單位賣平14.4%外,亦屬該樓層自「主力牆事件」曝光後首度有單位易手。
較網上估價低6.6%
據代理透露,今次沽出的首都6座中層LD室,實用面積705方呎,3房間隔,單位與「主力牆事件」的涉事單位位處同一層,原業主去年開價750萬元,無人問津下減至700萬元,最終累削84萬元或11.2%,終以666萬元沽出,呎價9447元,造價較滙豐銀行網上估價713萬元,低47萬元或6.6%。
上述單位的造價甚至比低層戶更低,例如較今次沽出單位低9層及11層的同室,今年2月及去年4月分別以693.8萬及778萬元成交,即最新易手的一伙售價,相對上述兩個單位賣平4%及14.4%。不過,最新成交單位的原業主早於2011年斥480萬元買入,賬面仍賺186萬元,升值38.8%。
屯門康德花園半年賺29%
另一方面,市場再錄持貨逾半年轉手獲利個案,代理表示,屯門康德花園1座中層D室,實用面積412方呎,兩房間隔,原業主今年1月斥325萬元買入,隨後以438萬元放盤,剛減至418萬元沽出,呎價10146元,入市逾6個月賬面升值93萬元,獲利28.6%。
萬方地產區域經理葉搏麟說,沙田帝堡城1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873方呎,3房間隔,原業主2023年底斥880萬元購入,由於當時買入價較市場低約半成,最終持貨逾一年半以928萬元沽出,賬面仍獲利48萬元,賺5.5%,呎價10630元。
2025.07.17 信報
港寫字樓31%租戶 看淡未來一年前景
經濟環境持續波動,本港寫字樓租戶對前景看法趨審慎。高力最新發布《香港寫字樓租戶調查2025》指出,有31%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業務前景持負面看法,較持正面看法的受訪者多3個百分點。該行建議業主採取靈活且積極的策略,以提升競爭力。
今年是高力自2023年以來,第三年進行《香港寫字樓租戶調查》年度調查,涵蓋超過400家來自各行業及公司規模的辦公室租戶,於今年3月至5月進行。
高力指27%擬縮減租用樓面
調查除發現未來一年對業務前景持負面看法的受訪者,較持正面看法的為多之外,有27%受訪者有意縮減現有的寫字樓面積,只有18%擬擴張。計劃縮減樓面的租戶之中,81%稱主因是成本優化,60%則提及與業務對樓面需求減少有關。
高力商業物業服務業主代理業務主管許永誠建議,商廈業主宜因應租戶需求,提供可即時租用的已裝修單位、靈活租約及針對性升級設施。業主若能切合租戶的實際需要與期望,將有利於提升物業吸引力和留住優質租戶。
另外,宏基資本(02288)旗下黃竹坑商廈黃竹坑道23號宏基匯,售出22樓2及3室連一個車位,建築面積約2060方呎,成交價約1364.8萬元,呎價約6625元。據悉,買家為已故澳門賭王傅老榕家族成員傅厚澤或相關人士。
2025.07.17 經濟
收租客吸二手 1,247萬掃一城3伙
學者:細單位租金回報高 投資需求現
租金持續走俏,帶動租金回報向好,收租客持續入市,有投資者於6月連環吸納沙田第一城3個細單位,涉資合計1,247萬元。學者認為細單位租金回報達3.7厘,吸引長綫投資者選擇鄰近大學區入市,投資性需求顯現。
二手交投氣氛持續向好,有收租客積極吸納二手盤作投資保值,據EPRC經濟地產庫的資料顯示,沙田第一城上月獲同一買家(以公司名義登記),約於兩星期內分別吸納2個2房,及1個細3房單位,涉資1,247萬元。
早於6月初先以392萬元購入45座極低層C室,實用304平方呎,呎價12,895元;其後增持17座中層B室,實用451平方呎,屬細3房,作價480萬元,呎價10,643元;及至6月中,再以375萬元購入39座極低層304平方呎單位,呎價12,336元。按6月市場平均呎租44元計算,該名買家料享逾4厘租金回報。
資深投資者 增持美孚3房戶
翻查資料,沙田第一城受惠400萬元內百元印花稅政策,4至6月期間有不少2房戶被市場吸納,上述39座成交已為屋苑6月低價成交之一;及至7月份,市場同類單位作價已回升390萬元或以上水平。
沙田第一城6月全月約36宗成交,整體呎價約1.2萬餘元,而7月暫錄13宗,呎價逐步升至1.3萬元水平。
此外,荔枝角美孚新邨亦有資深投資者再度增持1伙3房單位,最新入市4期百老匯街91號高層A室,實用719平方呎,為3房戶,於6月中以696萬元成交,呎價9,680元,屬市價水平。按屋苑平均呎租約35元計算,預料享4.3厘租金回報。
該名買家同以公司名義登記,相關公司早於1994年起投資美孚新邨,多年來炒賣逾50個美孚單位,目前持有小量單位。
港島東龍頭屋苑太古城亦有買家食髓知味,去年底以1,080萬元購入海景花園一個低層單位後,6月底再以1,100萬元入市啟天閣低層E室,實用759平方呎,屬3房戶,呎價14,493元。按屋苑平均呎租41元計算,料享3.3厘租金回報。
1200萬購逸樺園2房 回報3.2厘
同區鰂魚涌逸樺園2房戶最新亦錄收租客入市個案,中原首席分區營業經理楊文傑表示,逸樺園2座高層C室,實用616平方呎,2房,向南,望開揚山景,業主5月以1,300萬元放盤,最終以1,200萬元成交,累減100萬元或8%,呎價19,481元。
新買家見租金持續向好,相信樓價已接近觸底,遂決定入市作收租用,按市值租金約3.2萬元計,料享約3.2厘租金回報。
浸大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拆息回落,租金上升,市場出現供平過租現象,刺激用家及投資者入市意慾,特別是近期銀行定期息率亦急跌,相對來講租值上升,細單位租金回報達3.7厘,吸引到買家長綫投資,選擇鄰近大學區的物業入市,方便吸引留學生或專才需求,投資性需求顯現。
專家:港美息差大 後市有隱憂
但他指,後市亦有隱憂,港美息差距大,套息交易活躍,令港息有上升壓力,近日銀行結餘跌穿1,000億元,當息口上升樓市受壓,認為樓市是否見底言之尚早,要全面復甦要等美國息率下調才會明確。
2025.07.17 經濟
日本大國藥妝攻港 20萬租尖沙咀舖
藥粧為近兩年最為積極擴充行業之一,尖沙咀金馬倫道地下舖位,獲日本大國藥妝店以約20萬租用,作香港首店,下月將開幕,新租金跌約17%。
尖沙咀金馬倫道22至24號東麗中心地下舖位,面積約2,500平方呎,早前以約20.8萬元租出。新租客為日本大國藥妝店,而該品牌近日加快裝修,門口已掛上品牌名字,店外亦貼上「香港初上陸,8月上旬隆重開幕」,料屆時可吸引本地及旅客前往購物。
據大國藥妝日本官網資料,該企業1957年創立,因商品價格實惠,而深受當地人及遊客喜愛,在全日本共設200間分店。而品牌近年亦將其電商業務拓展至香港、台灣等市場,提供購滿8,888日圓(約485港元)免國際運費等優惠吸國際客。
本地藥房棄租 新租金跌17%
翻查資料,該舖前租為本地藥房,於2023年中以25萬元租用舖位開業,惟租約未完成便於去年尾遷出,業主重新招租,結果數月前獲大國藥妝店以約20.8萬元租用,租金跌約17%。
訪港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以藥房及藥粧產品銷量較佳,吸引相關商戶擴充。以尖沙咀區為例,最大樓面成交為尖沙咀北京道及亞士厘道交界的裕華國際大廈複式舖位,已交吉逾1年,涉及物業地下至3樓共4層,合共約2.7萬平方呎,早前獲日本知名美粧專門店@cosme租用,月租逾百萬元,將於尖沙咀設立海外首間大型旗艦店。至於銅鑼灣區方面,最近羅素街22至24號全幢,面積逾8,000平方呎,以約150萬元租出,新租客為本地藥房。
2025.07.17 經濟
柏樂苑6,480萬沽 低位回升26%
二手豪宅市場連錄多宗大額成交,跑馬地樂活道柏樂苑高層A室,實用面積約2,437平方呎,連車位以6,480萬易手,呎價26,590元。同座稍高數層A室,去年以5,128萬元易手,同類單位低位回升26%。
資料顯示,原業主早於2002年以1,890萬元購入,持貨約23年,帳面獲利4,590萬元離場,期內升值2.4倍。
蔚豪苑4房 呎價35031
其次,跑馬地黃泥涌道蔚豪苑高層A2室,實用面積1,638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連車位以5,738萬元易手,呎價35,031元,屬於理想價水平。原業主於2012年以約3,850萬元購入,持貨13年帳面獲利1,888萬元離場,單位期內升值近5成。
另外,西半山嘉和苑中層D室,實用面積1,267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連車位以2,300萬元易手,呎價約18,153元。原業主早於1995年以875萬元購入,持貨約30年,帳面獲利1,425萬元離場。
2025.07.17 經濟
甲廈租戶看淡前景 僅18%擬擴張
高力:內地客增 保險業研增租樓面
商廈市況仍低迷,測量師行高力發布的《香港寫字樓租戶調查2025》指,約3成甲級寫字樓租戶對於未來1年營商前景持負面看法,只有不足2成計劃擴張,但仍有行業計劃擴充寫字樓樓面,當中保險行業的佔比最高。
報告的受訪者涵蓋逾400個甲級寫字樓租戶,於今年3月至5月期間進行,當中31%對未來1年營商前景持負面看法,41%持中性態度,28%持正面看法,反映租戶認為市場前景仍審慎。
調查結果顯示,55%租戶計劃維持現有寫字樓面積,27%有意縮減,18%則考慮擴張,當中科技、媒體及電訊(TMT)業與保險業為擴張意向最強的行業,分別有35%及36%受訪者計劃擴大辦公空間。相反,採購貿易行業及航運物流業則顯示出較強的縮減傾向,分別錄48%及42%。
貿易航運業 有意縮減面積
而租金仍是他們承租寫字樓時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佔比達92%,其次為商廈質素,佔比72%,及樓層面積,佔37%。
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部主管顏慧萍解釋,通關後有更多內地客來港買保險,拉高保險業的營業額,加上政府銳意推動TMT行業,所以相關行業擴充規模的意慾較大。
另外,高力香港商業物業服務港島商業部主管林子明表示,由於目前以相對低的租金可以承租中環/金鐘的商廈,因此該區成為最多受訪者計劃繼續於同區承租寫字樓的地區,佔比達91%,其次為九龍東,佔83%,排名第三為銅鑼灣及九龍西,各佔8成。
高力香港研究部及零售顧問主管李婉茵補充,受惠政府鼓勵市場將酒店及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的政策,她估計會吸引到乙級或丙級商廈業主改裝,令涉及租戶搬遷,但料至少要6至9個月後才會釋放相關需求。
2025.07.17 經濟
干諾道西相連舖 意向價2,500萬
港島西區憑着其獨特的文化氣息,吸引不少外區客及遊客到場打卡,而新近有業主為旗下鄰近西環干諾道西地舖作招租及放售,地舖可一併或獨立出售,總意向價約2,500萬元。
可分拆售 叫價1280萬起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馬振順指,由中原(工商舖)獨家代理項目位於西環干諾道西168號地下2B及2C號舖,涉及舖位面積約3,800平方呎,合共叫價約2,500萬元,每平方呎叫價約6,579元。同時,業主亦以月租約9萬元放租,平均呎租約24元。另外,項目可以個別形式洽購,當中2B號舖面積約1,800平方呎,叫價約1,280萬元,平均呎價約7,111元,至於2C號舖面積約2,000平方呎,意向價約1,580萬元,平均呎價約7,900元。
馬氏指,業主一直作自用,近日因業務調整而將物業交吉放售及招租。放盤的舖位賣點特多,既是樓底特高,可因應需要自建閣樓作倉儲或後勤工作室。另外,舖位亦配備三相電力及洗手間,實用率高,如有需要,更可申請煤氣設備轉作餐飲食肆經營。
叫租9萬 合本土消費租戶
而因應區內規劃變化及住宅新盤落成如維港峰等住宅環繞,香港大學亦近在咫尺,鄰近區內消費熱點,如水街、石塘咀、屈地街等,舖位可吸納適合本土消費的租戶行業,如寵物美容、健身運動中心及社區中心、超級市場、補習社等。
至於項目位置鄰近中西區海濱長廊的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段,加上比鄰多間星級酒店如萬怡、粵海181、華大盛品酒店等,可吸引外區客及遊客消費,人流量穩定,適合大部分零售及餐飲行業,如咖啡輕食或特式餐廳經營。
馬氏指出,翻查紀錄,干諾道西一帶甚少商舖放售,再加上業主對出售物業誠意十足,已因應市況調低叫價,料物業售價對於投資者或自用買家都甚具吸引力,可望在短時間內睇樓及垂詢個案會增多。
2025.07.17 星島
翠景花園506萬拍出低估值24%
整體樓市氣氛持續改善,吸引不少用家及投資者前往拍賣場「尋寶」,當中低市價另類物業最受捧;其中昨日市場上舉行物業拍會,吸引多組準買家出價角逐,最矚目為大圍翠景花園法院令及無契樓吸引4客搶至506萬拍出低估價24%。
忠誠拍賣行昨日舉行物業拍賣會,即場推出24項物業拍賣,包括住宅、商舖及工廈等,即場拍出2項物業,最矚目為大圍翠景花園2座高層A室,屬法院令及無契樓物業,面積607方呎,屬3房戶,開價428萬拍賣,吸引4組準買家出價搶購,最終搶高78萬或18.2%,以506萬拍出,呎價約8336元。
長期欠交管理費
最新拍出價較網上銀行估價約667萬,低出約161萬或24.1%;據了解,業主早於1993年以218.3萬購入,若以拍出價計32年間帳面升值約287.7萬或約1.3倍。
據了解,上述單位業主早於逾10年前在醫院病逝後,單位一直丟空及因長期拖欠管理費而遭「釘契」,其後遭法院頒令強制拍賣。
天賦海灣銀主盤1250萬售
業界人士指,律師將售樓收益存放在法庭,等待死者家人申請遺產承辦,如沒有人申請(時間可能會等好長),法庭會視為沒有後人,該款項由政府承辦,政府成為受益人。
同場亦拍出大埔白石角豪宅溋玥.天賦海灣3座地下複式戶銀主盤,面積1394方呎,另連251方呎花園等,銀主開價1200萬推拍,吸引3組準買家出價競投,最終以1250萬拍出,對比開價搶高約50萬或4.2%,呎價約8967元。
上述成交價對比網上銀行估價約1537萬,低出287萬或約18.7%;據了解,原業主早於2016年以1514.45萬購入,其後淪為銀主盤,較購入價亦低出約264.45萬或約17.5%。
另外,拍賣前亦售出火炭華樂工業中心C座中高層一個單號單位,建築面積約925方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