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3 經濟日報
建商:房市小陽春年底報到 預期悲觀氛圍只會看到明年第1季
房貸荒蔓延,今年房市交易量驟減,政府研議民眾房貸水龍頭開大,開發商樂見支持,建商表示,市場短期受到壓抑,但長期有剛需,預期最快年底有小陽春,悲觀氛圍只會看到明年第1季。
佳元建設昨(2)日公開北士科新案,談到對房市景氣看法,董事長蔡錫全表示,其實市場上想買房的人很多,只是購屋族擔心一方面買了會下跌,二方面未來交屋無法順利貸款。但目前政府已經在討論放寬貸款水位,只要水龍頭打開,讓首購族、換屋族安心,市場很快會好轉,甚至最快年底就可看到小陽春,房市悲觀只會到明年第1季。
針對明年市況,遠雄(5522)表示,今年下半年應是房地產景氣谷底,明年房市不會比今年糟。觀察房市走向有兩大關鍵,一是川普關稅政策是否鬆綁,因為關稅會影響台灣外銷產業、總體經濟,間接影響購屋動能;二是央行對於房屋貸款的管制是否有鬆綁的機會,目前看來政府應該會有改善的想法。
冠德(2520)認為,目前住宅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主要以自住客為購屋主力,下半年市場充滿不確定性,若房貸政策仍偏向緊縮、川普關稅戰持續干擾,市場仍面臨挑戰,但在AI科技熱潮下,有望成為助力,帶動剛性需求。
潤泰新(9945)表示,短期來看,房市受到政策壓抑,買氣不若以往,但長期還是有自住剛性需求存在,在市況不好時,消費者普遍會更謹慎,選擇信任度高、品質穩定的品牌建商,以降低購屋風險,所以品牌建商會更受青睞。
也有建商保守看待後市,長虹(5534)認為,在打炒房、市場資金緊縮下,預期第4季至明年初房市景氣仍低迷,若之後銀行限貸令可以緩解,市況就會轉好。
2025.09.03 工商時報
佳元董座蔡錫全:盼銀行鬆綁自用、首購
房市年底或有小陽春
以危老都更小案起家的佳元建設董事長蔡錫全2日表示,卓揆公開喊話「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但安全濾網要在」,希望銀行在放款上不要影響自用與首購族的合理需求,對於未來房市,希望房貸可適度鬆開,他樂觀審慎後市,最快年底可望看到一波「小陽春」;目前已規劃布局下一步將借殼上市,持續耕耘自住市場。
蔡錫全在主持台北市北士科新案「佳元織川」分享會時表示,他支持政策適度控制部分不動產貸款浮濫現象,但確實有很多無辜的購屋者被限縮、排搬房貸,8月底閣揆已喊話「水龍頭要開大一點」,即意味政府是想要救經濟,如果適度把首購、首換貸款先打開,是正確的。
蔡錫全表示,中央銀行第七波管制實施迄今一年,很多首購和首換族幾年前買的預售屋,現在要交屋了,卻碰到貸款不足、必須排隊等問題,很多想買房的消費者也因擔心房貸可能下不來而不敢買房。他贊成行政院呼籲把房貸水龍頭適度打開的政策,尤其應先針對首購、首換等自住客先解開。
展望後市,蔡錫全表示,他對未來房市是審慎樂觀,仍會穩穩的走。若銀行房貸有適度解開空間,將樂觀預期房市最快年底會好轉,成交量會先出來,甚至不排除有一波「小陽春」;若悲觀一點預期,則最慢明年第一季房市才會好轉。政策不必先解開建商融資水龍頭,但客戶端無辜被關掉的水龍頭,應優先被解開。
蔡鍚全表示,現在房市有品牌、地段優的好產品,還是有一定買氣,業界常說有「三泰子」-國泰、潤泰、忠泰,「三元」-元大、元利、佳元,這些品牌建商已有一定口碑及粉絲客。佳元自許為城市質感建築的創建者,今年創辦12年,已推出14筆新案,下一步目標朝借殼上市方向邁進。
2025.09.03 工商時報
高雄亞資中心 首個公辦都更案招商
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今年7月啟動後,位於高雄專區內的990坪「商四」基地開啟公辦都更的招商,要引進民間資金53億元,成為亞資中心範圍內的第一個公辦都更招商,開發商可自行規畫興建高端商辦、住宅,或是住商混合大樓。
前身為前金幼兒園的高雄市前金區後金段44地號等八筆土地,2日舉辦公辦都更招商說明會,高雄副市長林欽榮表示,此案是高雄專區啟用之後,第一個區內的公辦都更案,這塊基地距離高雄捷運橘線O4前金站,步行只有250公尺,屬於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示範專區的範圍內。
林欽榮指出,中正路素有高雄「金融街」之稱,聚集多家金融業者,隨著專區成形,金融產業正在快速向高雄聚集,高階金融相關人才也將同步進駐,顯見未來金融專區周邊,對於高端商辦和優質住宅的需求,非常強勁,因此高市府順勢推動「前金幼兒園舊址」公辦都更案,以滿足未來區域發展需求。
高雄捷運局長吳嘉昌表示,該案基地土地面積約990坪,屬第四種商業區,建蔽率60%、容積率630%,透過都市更新,可取得法定容積1.5倍,預估可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12,850坪,總投資金額達53億元。
他說,未來高市府收益將全數挹注捷運四線齊發建設,形成都市建設與財政收益的良性循環。
2025.09.03 工商時報
工總潘俊榮:危老都更 金融水龍頭要全開
擴大內需、惠及百工百業,籲政府加大放寬容積獎勵支持
危老都更容積獎勵,是帶動台灣都市環境轉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工總理事長潘俊榮2日直言,面對當前全球經濟變局,危老都更是擴大內需、創造就業、振興經濟的重要工具,呼籲政府在容積獎勵上,應更為放寬與彈性,與此同時金融「水龍頭要全開」,讓台灣百工百業能因此翻轉並開創新局。
工總2日發布「「2025工總白皮書」,潘俊榮致詞時指出,今年工總白皮書的主題就是「新局」。工總全力呼應總統的「危老都更」政策,以擴大內需、振興經濟來開創台灣的經濟新局。
潘俊榮引用官方數據指出,全台有75萬棟、300萬戶,30年以上的危老建築,這些危老建築不但老舊且不耐震相當危險。若以平均每戶3~4人計算,等同有近1,000萬人是住在危險老舊不耐震的建築物,這對都市、人民的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
潘俊榮說,「危老都更」是總統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提出的重要政策,當了總統後仍沒忘記,今年5月16日工總拜會賴總統時,賴總統就主動提起為推動危老都更與加大容積獎勵。
潘俊榮指出,賴總統「不忘初心」,工總願全力呼應並積極推動「危老都更」政策,也是因為危老都更所涉及的行業範圍,涵蓋工總十大產業的會員廠商,加速推動危老都更不是只有帶動工程營建產業,更能促使百工百業興盛、中小企業翻轉,還能進一步增加就業機會。
然而要落實危老都更政策,潘俊榮坦言,現行的危老都更相關政策,無法實現總統的願望,政府應有更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容積獎勵應有更多的放寬與彈性。但容積率是公共財,所以要設定獎勵的門檻:必須2年立案、5年完成,否則視同棄權。
他說,若不設定門檻與期限,就會像過去一個都更案10年、20年都完成不了,不但無助解決危老建築的問題,也對台灣整體經濟沒有幫助。
更重要的是,潘俊榮指出,金融支持方面,要像行政院長卓榮泰說的,不只是「把金融水龍頭開大一點」,而是要「全開」,若沒有金融體系的「全力」支援,危老都更計畫也難以支撐與推動。只要資金到位、時程縮短,5年內台灣都市與鄉村都能煥然一新。
2025.09.03 工商時報
少子化 房市需求將轉向小宅
少子化加上高房價效應,房市三房產品未來恐式微。今年小學新生人數減少6,242人,在全體小學生人數年減3.2萬人的趨勢下,預估118學年度全台小學生人數將跌破百萬人,房地產業者認為,未來房市市場需求將更轉向二房以下小宅產品。
根據教育部「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顯示,今年9月全台國小一年級入學新生人數,預估從去年度18.2萬人,下滑至17.6萬人,創新低;而國小生總數目前約116.7萬人、年減2.9%,預估四年後將跌破百萬大關。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國小入學人數逐年遞減,反映出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導致學童人口減幅擴大,相對也會延續影響未來國中以後階段的就學人口數,而子女數的減少,加上不婚不生趨勢與高房價壓力,市場需求將更轉向二房以下小宅產品,且多數家長將資源集中,更講究精緻化教育,明星小學持續搶手,學校周邊的才藝班將更趨向多元,體能才藝班和智能開發課或程式設計課年齡層也持續下探。
以六都來看,新北、台中國小一年級新生人數今年均較去年減少超過千人,下滑幅度則以台南市5.8%最高,其次為新北的4.7%、台中4%,而即使六都中屬人口結構較年輕、移入人口較多的新興城市桃園市,今年小學新生也減少0.8%。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社會結構、經濟條件與人口流動,皆為影響城市結婚與出生率要素之一,台南在南科蓬勃發展前,受限於就業機會不足,青年外移嚴重,結婚率從2015年起連續五年為六都最低,粗出生率也是六都倒數第一,不過,近二年受惠南科帶動就業率提升,青年回流,讓台南出生率已不再吊車尾,有利未來人口降幅減緩。
2025.09.03 工商時報
大單加持 潤德在手工程逾50億
潤泰集團「小金雞」潤德(6881)2日法說會釋利多,收穫了今年最大筆裝修工程-輝達南港研發中心「潤泰南港玉成廣場」及台中國際會展中心等裝修工程,累計在手工程金額衝高至52億元。市場看好潤德今、明年成長動能,營運有望再創佳績。
潤德去年大賺1.5個股本,今年上半年EPS高達8.51元,每股獲利金額居潤泰家族之冠。潤德表示,今年7月營收2.08億元創同期新高,年增率已連續38個月正成長;獲利方面,上半年稅後純益1.27億元、年增4成。
營業展望方面,去年核發使用執照面積達3,380萬平方公尺、年增6%,帶動室內裝修工程市場持續擴大。就財政部去年度最後修整工程業銷售額來看,達6,641億元、年增17%,修整工程市場逐年成長趨勢可期。
潤德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新增訂單達15筆,新增工程金額達13.3億元;累計在手工程達52億元,至今年上半年已認列29億元,尚未認列金額為23億元。
潤德透露,今年最大重點訂單,為AI龍頭的辦公裝修工程;另外最近也才接獲台中國家會展中心的裝修工程大單,工程金額達14億元。未來,潤德接單將著重科技業總部大樓、企業總部商辦、觀光飯店等成長性市場。
據潤泰新(9945)證實,潤泰新和日商三菱地所合作開發的台北市南港「潤泰南港玉成廣場」辦公大樓,已由輝達自2023年底承租3至17樓,租期達10年1個月,總租金達29億元,成為其研發中心進駐的據點,初步規劃年底前裝修完成並進駐辦公。其承接辦公室裝修工程的潤德,也可望因此進補。
有法人好奇輝達已敲定海外總部將進駐北士科,潤德是否有機會繼續爭取其裝修工程,對此潤德回應,確實他們已有在規劃總部工程,理所當然「潤德是最了解他們需求的裝修公司」,不排除有機會再接下大單。
2025.09.03 工商時報
3年翻倍漲!屋主800萬買房1,500萬求售?專家揭「不當韭菜」議價關鍵
面對近年房價的驚人漲幅,許多購屋族在看房時,常遇到屋主以高出成本一倍的價格開價,讓人進退兩難。究竟該如何出價才合理,才能既不當冤大頭又能買到心儀的房子?對此,房產專家「賣厝阿明」建議買方首先要確認實價登錄的最新成交行情與屋況,並以市場行情的85折作為起點,留出足夠的議價空間。
賣厝阿明在臉書粉專「賣厝阿明 知識+」分享案例指出,一名屋主3年前以800萬元購入物件,如今卻喊價1,500萬元,幾乎翻倍。他分析屋主敢開高價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市場行情確實上漲,部分熱門區域甚至漲幅超過五成;其二,屋主可能投入大筆裝修費用,將成本反映在售價上;其三,則是屋主對房市後勢樂觀,或不急於出售,只是想試探市場水溫。
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方的首要任務是查證行情。賣厝阿明建議,購屋者應透過實價登錄比對同社區或同路段的近半年成交價,再依照屋況差異評估價格。「如果屋主確實投入大量裝修費用,合理反映成本是可以接受的,但不是所有裝修支出都能完全轉嫁給買方」,他也表示,要求屋主提供裝修明細屬於合理要求。
至於出價策略,買方應以市場行情為出價基準,而非屋主的購入成本。賣厝阿明指出:「建議從市場合理價格的85折開始出價,留給雙方議價空間。」若遇到屋主有急售壓力,甚至可以提出更低的價格試探。
賣厝阿明同時提醒,購屋者必須設定明確的心理底線。在談判過程中,要能清楚表達出價理由,並用實價登錄數據佐證外,也要避免因喜歡某間房就不斷加價,導致最終買在高點。賣厝阿明進一步補充,「購屋者最好隨時準備替代方案,有時候轉身離開,反而能促使屋主重新思考你的出價。」
賣厝阿明最後強調:「喜歡不應該成為溢價購買的理由,買方應堅持以市場行情作為議價基礎。」他直言,「沒有買不到的房子,只有買不對的價格。在房市逐漸回歸理性的當下,買方其實擁有比想像中更多的議價籌碼。」
※免責聲明:本資料由「賣厝阿明 」授權轉載,文中引述之專家觀點、內容分析、個股基金僅供參考,純屬專家意見,並非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社立場。
2025.09.03 聯合報
買房加價10萬卻被房仲酸!網卻不挺:犧牲別人服務費換便宜
2025-09-02 15:33
房仲抽成,也就是仲介服務費,是買賣雙方給付給房仲的報酬,依照內政部規定,總額不得超過房屋成交價的6%。一名網友發文,稱他下斡旋後跟屋主談,只加10萬,成交後反而被房仲狂噴,說害他傭金少收,讓原PO非常生氣,直言:「這態度還要我付2%」。
一名網友在臉書「買房知識家」發文,表示他買房下斡旋後跟屋主談價,堅持只加10萬,很快就成交了,房仲當天還向他說恭喜,沒想到在進屋丈量時,仲介卻一路狂噴他,說他連3萬都不知道加價,害他少收傭金。
原PO表示,房仲最後跑去跟屋主談,退了金額才成交,還跟原PO說他親戚本來要買這間,原PO出「芭樂價」以為不會成交,結果真的成交了,只要見面就一直噴他,讓原PO很氣憤,認為房仲這態度還要收2%抽成,「想到就氣」。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為這只是房仲的手段,「還好你沒在加價,你這個戲碼我就被騙過加了100萬,後來發現自己被騙加價了,很後悔自己沒做足功課談價」、「見面談說難聽點不過是要買方加價為何不會是賣方減價呢,真的見面談連賣方臉也沒見到這只是仲介把戲」。
也有網友分析房仲的想法,「買到便宜了,該給的服務費還是要給,沒仲介促成如何買到便宜」、「因為你讓他犧牲他的仲介費啦,可能他本來可以收4趴,結果呢因為你硬不加,所以他就犧牲他的買方仲介費成交」、「人家只是想表達你滿到便宜賺到了,只是他表達方式不好,讓你以為他在噴你」。
2025.09.03 經濟日報
創新低!北市這區買氣崩盤 房仲:想成交只剩一條路
2025-09-02 10:28
六都公布8月買賣移轉共16,663棟,月減11%,年減32%。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8月適逢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衝擊,加上貸款問題難解,房市因此持續降溫。
觀察各都,台北市8月買賣移轉棟數僅1,704棟,寫下有紀錄以來同期新低;其中,南港區8月買賣移轉棟數僅64棟,為2003年統計以來歷史同期新低。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台北市房價高,總價也高,受銀行限貸更為明顯,加上關稅因素,對國際情勢較為敏感的資產族出手謹慎,種種因素之下,北市買氣寫下歷史新低。
至於南港區,雖有不少重大建設利多,但房價高漲,直追市區,高資產買盤面臨金融前景不穩,加上市場翻轉氛圍濃厚,讓整體區域買氣出現大縮。
徐佳馨表示,台中與台南經歷前幾個月血洗,賣方降價讓買盤回穩,交易相對穩健,不過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關稅對傳產業者影響甚巨,後座力還沒到,加上銀行貸款仍有困難,現在賣方想要成交,只剩降價一條路。
她提醒,目前銀行滿水位問題難解,而市場又面臨近年來最大交屋潮,購屋人應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慎選置產地段,以免讓手中愛屋淪為負資產。
2025.09.03 NOWnews
松江路優質地段 「小奢宅」成潛力股
在台北市中心土地開發趨於極限的情況下,近幾年「小奢宅」逐漸蔚為主流,成為菁英人士眼中獨特的置產潛力股。信義代銷指出,小奢宅因坪數小,普遍講究「以小搏大、精緻規劃」,吸引年輕族群青睞。然而在面對全球市場波動、關稅效應衝擊下,兼具小而美,又擁優質地段,才能抓住頂尖人士資金配置的思維。
信義代銷指出,「澤暘松江」最大亮點,在於它是少數能將「松江路」與「小坪數產品」成功結合的案例。全座基地約172坪、規劃13–27坪,不僅正臨40米松江大道第一排、擁抱雙捷運站(松江南京站、忠孝新生站)、三條捷運線,距華山文創園區與三創生活園區僅數步之遙,形成商辦、文創、教育、交通,綿密交織的黃金生活圈,加上鄰近大安區、中正區,締造松江大道,難得一見「小奢宅頂級款」。成為今年信義代銷觀察中,最具話題與價值潛力的稀有個案之一。
地段以外,全案規劃也顛覆過往市中心小宅,空間機能單一的刻板印象。不只27坪格局擁3房雙衛,13與14坪微型尺度,更創造出一大房、獨立陽台、開窗衛浴、甚至容得下「更衣間」的豪宅驚艷,信義代銷指出這類規劃在松江路上幾乎是空白,「澤暘松江」等於一口氣補足市場長期缺乏的高規格小宅。
加上松江路更是北市金融商辦的大本營。據代銷團隊分析,近年國泰、新光、元大、六福等大型企業總部陸續啟動商辦改建潮,未來松江路將轉型為與信義區分庭抗禮的A級頂辦聚落,吸引更多企業高管、跨國人才進駐,對住宅市場形成明顯加分效果。
2018年成軍的【澤暘建設】由創辦人江德成總經理領軍。以凝聚長達30年豐富建築經驗,首發大作【澤暘松江】不僅選址,即鎖定重視機能效率、講究品質品味的國際旅人、企業主菁英,為白領菁英都認同的松江路,找到價值認同。加上豪邸團隊PGA,台灣大林組擔任營建顧問,並導入國際精品建材,打造智慧建築、銀級綠建築、耐震建築三大標章一次取得。奠定品牌首次出擊,即標定高端決心。目前預約參訪熱度已逐週攀升,預期公開後將吸引大量菁英客層進場,成為北市下半年最具吸引力的小宅指標。
2025.09.03 澎湃
龍光控股:債券購回資金總額4.5億元,本期成交4,285.41萬元
9月2日,深圳市龍光控股有限公司發佈2021年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二期)債券購回實施結果公告。
公告顯示,龍光控股此次債券購回資金總額達到4.5億元,其中分配到本期債券使用的購回資金金額為4285.41萬元。本期債券購回申報數量為92.25萬手,購回成交數量為23.85萬手,購回價格為17.97元/張,購回成交金額為4285.41萬元。註銷後剩餘託管數量為123.50萬手。
此次購回債券的簡稱為“H龍債03”,債券代碼為188619.SH。購回登記期和購回撤銷期均為2025年8月5日至2025年8月18日,購回資金兌付日為2025年9月1日。
此前龍光集團(03380.HK)披露了2025年中期業績。
財報顯示,上半年收入為34億元,淨虧損為19.6億元。對於持續虧損的原因,龍光集團稱主要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毛利率依然處於低水準以及就存貨計提減值撥備。
上半年集團實現合約銷售約39.75億元,合約銷售中,大灣區、長江三角洲區域、西南區域及其他區域占比分別約為53.5%、17.4%、4.2%及24.9%。上半年集團新開工專案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32萬平方米,竣工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58萬平方米,發展中專案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737萬平方米。
截至6月30日,龍光集團未通過公開市場招拍掛的方式獲取新專案,集團的土地儲備的總建築面積約為23395607平方米,若以貨值計算,大灣區及長江三角洲區域占比約為76%。
截至6月30日,龍光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約89.52億元。龍光集團稱,鑒於當前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時逢資本市場融資來源有限,集團為履行還貸責任而利用出售物業變現或外部融資獲取現金所需時間可能較預期長。集團正積極與目前有業務關係的金融機構及優先票據和提供擔保的債務的持有人磋商若干借款、優先票據及提供擔保的債務的展期或重組事宜。
2025.09.03 中國證券報
榮安地產:將積極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榮安地產發佈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堅持穩健審慎的財務制度,保障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報告期末公司淨負債率為1.50%。
報告顯示,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房地產開發主要以商品住宅為主,商業地產為輔。公司擁有一流的開發團隊和戰略合作夥伴,是一家擁有近三十年房地產開發經驗的專業房地產公司。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培育並形成了一個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合理、實戰經驗豐富、具備戰略發展眼光的優秀管理團隊。同時,榮安地產一直與上下游優秀企業及多家金融機構保持著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實現互利共贏。
報告期內,榮安地產始終秉持工匠精神,追求一流的產品和品牌,堅持客戶至上、精品品質,力保完美交付,堅持審慎投資的原則和嚴格的財務紀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保障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對於未來發展戰略,公司表示,將繼續堅持“以戰略為導向,向管理要效益,控制風險,穩健發展”的經營發展思路,深耕長三角,將房地產做精、做專、做強、做久,兼顧代建、建築施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公司將在專注主業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2025.09.03 澎湃
新政帶動京滬樓市8月成交回升 機構期待政策繼續加力
隨著8月各地樓市資料陸續出爐,以限購放寬、信貸優化為核心的政策調整,對市場的拉動效應初步顯現。新政不僅緩解了部分城市的觀望情緒,也為即將到來的“金九銀十”奠定基礎。從價格端看,不同梯隊城市分化依舊顯著,呈現“核心城市企穩、三四線承壓”的格局。
政策作用下京滬樓市有所升溫
政策落地後,上海樓市已率先反應。安居客上海監測資料顯示,8月,上海二手房(含商業)累計網簽成交19912套,環比提升2.76%,同比提升11.34%,為2021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新政後6天網簽成交4450套,較新政前6天的3802套增長17%,短期拉動效果明顯。
從新房資料來看,上海新房市場也延續反彈趨勢,上海中原地產資料顯示,上周(8月25日—8月31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1.34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5.25%。
另從滬上仲介機構提供的資料來看,新政對市場提振效果明顯。上海鏈家資料顯示,新政後該機構線上活躍度明顯提高,新政周對比前一周來看,二手房線上流覽量增長了11%,新房線上流覽量增長19%;二手房諮詢量增長15%,新房諮詢量增長33% 。太平洋房屋監測的資料也表明,新政後,該機構“外環以外”新增帶看與成交同比、環比均有上升,同時,“外環外不限購”政策對市場的影響占比最高,同時帶動“中外環間”置換需求釋放。
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分析指出,上週一上海等來了樓市利好舉措,市場焦慮心態得到緩解。同時,政策內容豐富,抓住市場期待的限購寬鬆和信貸政策優化。政策對剛需和改善都釋放友好,而且在傳統銷售季檔口公佈,有助於穩定預期。
北京市場同樣受政策作用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資料顯示,8月,北京新房累計成交3135套,二手住宅成交13331套,較上月增加547套。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8月,北京樓市在政策調整與市場供需的雙重作用下,呈現出一系列新變化。這一個月裡,政策層面的利好不斷釋放,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市場各方也在積極回應,買賣雙方的行為與預期都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二手房價格短期仍承壓
從價格維度看,8月樓市呈現“新建住宅結構性上漲、二手房以價換量”的格局。中指研究院資料顯示,8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6910元/平方米,在部分城市改善專案入市帶動下,環比結構性上漲0.20%,同比上漲2.73%。分城市梯隊來看,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48%,較上月擴大0.1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6.88%;二線城市環比上漲0.21%,較上月收窄0.0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1.64%;三四線代表城市環比下跌0.25%,較上月擴大0.06個百分點,同比下跌1.06%。
機構資料顯示,當前二手房市場壓力仍存,“以價換量”現象延續。8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348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34%。核心城市雖保持一定成交規模,但價格短期承壓。8月,一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55%,較上月收窄0.06個百分點,同比下跌4.17%;二線及三四線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下跌0.85%、0.78%,跌幅均擴大0.01個百分點,同比分別下跌8.14%、7.78%。
展望後市,中指研究院報告認為,樓市有望在政策與旺季效應疊加下迎來改善。8月國務院已明確房地產“止跌回穩”目標,京滬等城市已相繼優化樓市政策。9月通常為地產政策密集出臺期,新一輪支持政策有望加快推出。同時,隨著市場對9月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國內貨幣政策空間也有望進一步打開。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已進入“金九銀十”行銷旺季,預計房企將在核心城市加快推盤,疊加前期政策對需求的釋放,市場活躍度有望實現階段性回升。二手房市場方面,當前二手房價格優勢比較突出,加上即買即住的優勢,剛需和部分剛改已轉向二手房市場。二手房價格在短期內面臨一定壓力,但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逐漸平衡,價格有望趨於穩定。
2025.09.03 澎湃
佳兆業:境外債務重組生效日期預計於9月底正式落地 削債規模約86億美元
9月1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01638.HK)發佈公告,其境外債務重組計畫已取得關鍵性進展,重組生效日期預計於9月底正式落地。
公告顯示,佳兆業已達成多項重組生效條件,包括配發並發行了21億股債權人小組工作費用股份。
佳兆業表示,此次境外債務重組方案通過債務展期、債轉股、資產處置等多種方式,對原有債務結構進行了系統性地優化,重組方案生效後,將實現削債規模約86億美元,債務期限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2027年底前無剛性還本壓力,重組成功後,新票據的票面利率介於5%-6.25%之間,較歷史債務的利率有所下降。
佳兆業集團的境外債務重組計畫始於2023年10月,彼時公告稱,已就本金總額約為123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及其他境外債務提呈初步指示性重組方案;2024年8月,佳兆業宣佈與債權人小組訂立重組支援協定,協定的核心內容包括發行新債券和強制可轉債兩種工具,新債券分為六檔,合計50億美元,而強制可轉債分為八檔,合計48億美元,期限從三年到八年不等;截至今年4月,佳兆業境外債務各項計畫均獲相關法院批准。
根據佳兆業於8月28日發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公告,報告期內,佳兆業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7.01億元,同比減少31.8%。期內虧損約為100.97億元,虧損同比增加12.3%。公司擁有人應占期內虧損約為100.31億元,每股基本虧損為1.43元。
上半年,佳兆業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共錄得合約銷售額約20.03億元,期內已售總建築面積約為17.13萬平方米,同時,分別在深圳、廣州、重慶、成都、昆明等多地累計交付12個項目5076餘套房源。
2025.09.03 澎湃
保利發展管理層:當前盈利改善面臨一定壓力
持續通過增量優質項目投資等措施提升淨利潤
9月2日,保利發展(600048.SH)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
在說明會上,對於公司上半年營收、歸母淨利潤以及銷售毛利率均有所下降的原因,保利發展董事、總經理潘志華解釋,“報告期內,因房地產專案結轉規模下降,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受行業和市場波動影響,結轉項目盈利能力下降,相關利潤指標相應同比下降。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期,公司雖已保持較大強度的增量投資,且增量項目盈利能力較好,但存量項目較多,去庫存與盈利改善仍然需要一定週期。”
有投資者提問關於公司的淨利潤預計何時能夠止跌回穩,潘志華表示,“上半年公司並表範圍內資產經營實現毛利約5億。公司持續推進資產經營和綜合服務的專業能力建設,提高市場化水準,推動相關業務規模和比重的提升。受行業深度調整影響,公司積極通過存量煥新去化、改善增量投資、降本控費和做大做優資產經營與不動產服務等措施提升淨利潤水準。”
對於如何提升銷售額,潘志華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大存量煥新力度,加快存量項目銷售去化或盤活,另一方面推動優質增量項目加快入市,在築牢安全發展基礎上,持續提升經營品質。
對於估值提升計畫中的2025中期分紅因為什麼沒有兌現,潘志華表示,公司綜合評估行業市場情況、以及營運資金和投資需要,在半年報未進行分紅,後續將動態評估。
另外,對於上半年公司淨利潤下降超過60%,下半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方面,以及公司股價持續低迷,有無具體措施提振股民信心的問題。潘志華表示,受行業深度調整影響,當前公司盈利改善面臨一定壓力,但公司積極面對市場變化,持續穩經營、提質效,通過增量優質項目投資、降本控費、做大做優資產經營與不動產服務等措施提升淨利潤水準。同時,積極開展多元資本市場融資,堅持豐厚、持續、穩定的分紅,適時開展回購、增持等多種方式,切實保障股東回報,提振股民信心。
此前保利發展披露的公司2025年半年報業績顯示,上半年保利發展營業收入約1168.56億元,同比下降16.08%;利潤總額約99.08億元,同比下降29.7%;歸母淨利潤約27.1億元,同比下降63.4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25.79億元,同比下降64.3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160.17億元。
截至6月30日,保利發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約1982億元,總資產約13054億元。
上半年,保利發展實現簽約金額1451.71億元,同比減少16.25%;實現簽約面積713.54萬平方米,簽約均價提升至2.03萬元/平方米。
2025.09.03 財經網
南京掛牌出讓5幅地塊 起拍總價25.99億元
9月1日,南京市發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公告(2025年寧出第25、26號),涉及5幅地塊,包括3幅二類居住用地、1幅住宅用地和1幅商住混合用地,總面積約13.58公頃,起拍總價25.99億元人民幣。此次公告的地塊將於9月30日上午9:30開啟網上限時競價。
此次出讓的地塊分佈在秦淮區、建鄴區、六合區和江甯區,其中秦淮區南部新城的NO.2025G56地塊出讓面積最大,為27297.01平方米,掛牌起始價為10.08億元。
建鄴區沙洲街道的NO.2025G67地塊、六合區龍袍街道的NO.2025G68地塊、六合區馬鞍街道的NO.2025G69地塊和江甯區江寧開發區的NO.2025G71地塊分別以3.7億元、1.24億元、3.73億元和7.24億元的起始價掛牌。
2025.09.03 澎湃
曾執掌華潤置地的吳秉琪 “ 空降 ” 華僑城任總經理
曾在華潤置地擔任過總裁的吳秉琪加入了華僑城。
9月2日,澎湃新聞獲悉,華僑城將迎來新的總經理,而這位人選則是之前在華潤置地擔任過總裁和在中建集團任職副總經理的吳秉琪。吳秉琪加入華僑城後將會擔任集團總經理一職。
目前擔任華僑城董事長的張振高出生於1962年,已達大型央企一把手63歲的退休上限,最遲將於2025年卸任。
吳秉琪的到來,恰逢華僑城管理層新老交替的關鍵視窗期。
這距離吳秉琪調任中建集團僅2年時間。
資料顯示,吳秉琪在1993年加入華潤集團,2007年加入華潤置地,2013年10月獲委任為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2019年2月,吳秉琪獲委任為華潤置地執行董事。2021年,吳秉琪被委任為華潤置地首席人力資源官和華北大區董事長(非執行)。2022年7月底,華潤置地發佈公告稱,李欣辭任,吳秉琪獲委任,且與華潤置地訂立了委任函件,任期3年。
2023年9月28日,華潤置地(01109.HK)公告稱,吳秉琪因其他工作安排,自2023年9月28日起辭任華潤置地執行董事、公司總裁、公司執行委員會成員及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成員職務。
在前一日的9月27日,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公眾號“中國建築”發佈消息稱,吳秉琪任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進入中建集團的吳秉琪,從地產開發跨越到了工程建設領域。
吳秉琪加入華僑城之際,華僑城正深陷發展困境,財務現狀不容樂觀,他所面臨的改善壓力可謂千鈞重負。
前不久華僑城A(000069.SZ)披露的2025年中期業績情況顯示,上半年華僑城營業收入約113.17億元,同比減少50.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8.67億元,同比下降171.52%。對於增虧的原因,華僑城表示,增虧的主要原因是項目結轉收入金額和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公司連續第四年淨利潤虧損,2022年 – 2024年期間,累計虧損超260億元。
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29.15億元,同比下降14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約為25.55億元,同比增加190.22%;公司總資產約為3127億元,同比減少3.55%。
對於吳秉琪來說,需要在短時間內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扭轉這一虧損局面,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讓企業重新回到盈利的軌道,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截至6月30日,華僑城的總負債規模達2410.86億元,其中流動負債1491.03億元,短期債務占總債務比重為61.85%,超六成債務集中於短期。
華僑城“文旅 + 地產” 的核心業務模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遭遇了嚴峻挑戰。
房地產業務方面,市場下行使得住宅銷售回款放緩,對文旅項目的 “輸血” 能力急劇減弱。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營收同比大幅下滑73.51%,毛利率也進一步下滑至5.49%,盈利能力持續減弱。
2025.09.03 信報
摩通:新世界大股東收購資產較可行
有傳新世界發展(00017)獲大股東鄭氏家族透過與黑石及凱德成立合資企業入股,注資共200億元,新世界周一晚澄清未收到傳言中所指的任何注資方案,也確認並不知悉其他必須公布的訊息。
摩根大通指出,有關聲明未有完全否定日後注資的可能性,只是公司當下未收到注資方案;如果新世界向第三方出售資產不順利,大股東最終或會補充流動性,例如再度收購資產、提供股東貸款,或者傳聞中的注資(儘管該行料機會較微)。
注資機會微 200億杯水車薪
摩通認為,新世界負債超過1800億元(總債務1464億元加永續債354億元),且2023財政年度開始持續虧損,相比投資其股權,黑石及凱德對收購其資產的興趣可能更大,也更可行,但相信各方仍在商議不同方案;與增持股權相比,大股東提供股東貸款或收購高回報投資物業的意欲更高,尤其是新世界不派息,股東貸款或者投資物業至少有利息或租金收入。
該行續稱,若新世界真的能夠獲得200億元注資,截至去年底計及永續債的淨負債率可由88%降至70%,仍未算舒適水平(同業介乎10%至40%),而且流動性壓力亦難因此減退,200億元資本甚至不足以回購其約350億元永續債;若要把淨負債率降至40%(參考恒地淨負債率已計及股東貸款),理論上新世界需要注資600億元。
摩通表示,大股東2023年收購周大福創建(00659)股權後,對新世界的資金支持規模已經很小,投資者質疑大股東救助新世界的決心,故在未有更多救助證據前,該行仍維持謹慎取態。
2025.09.03 信報
恒大清盤人申查許家印資產
提出委任兩接管人 官3個月內頒判詞
早前已被頒令清盤並除牌的內房商中國恒大,其清盤人去年在本港高等法院,對恒大創辦人許家印、其前妻丁玉梅、前行政總裁夏海鈞等人,以及3間關聯實體,追討約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並取得多項禁制令,限制他們各自處置、出售或削減名下全球600億元資產,惟許家印一直拒絕執行資產披露令。
恒大清盤人昨日向高院申請,委任兩名接管人(Receiver)披露許家印的資產,許家印一方表示強烈反對,形容有關申請懷有敵意,法官宣布會在今年12月2日前頒布書面判詞。
強調只識別資產 非作轉移
恒大去年1月被頒令清盤後,法庭委任安邁顧問的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黃詠詩(Tiffany Wong)為清盤人。
恒大清盤人一方昨指出,許家印應向恒大報告其資產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屬於單獨抑或共同擁有,但他卻一直不願意披露其資產的詳細訊息,因此向法庭申請,委任接管人調查、處理及披露許家印的資產。
清盤人一方又強調,申請委任接管人,並非要轉移許家印的資產,而是賦予接管人調查與識別出許家印資產的權力,以保存其資產,故此希望清盤人獲委任為接管人,以協助法庭執行資產披露令。
許家印一方承認,他未有按照法庭命令披露資產,亦認同法庭有權任命接管人,但對今次申請提出反對,理由是委任接管人的要求並不公平,又形容有關申請帶有敵意,且侵犯許家印的財產權。
許家印反對 指懷有敵意
同時,許家印一方稱,若果法庭批准恒大委任接管人來處理及披露許家印的資產,等同違反每個人持有、處理及保護自己財產的權利,認為即使法庭有權委任接管人,亦不應容許接管人追蹤許家印的資產所在及去向。
法官歐陽浩榮表明,法庭有權授權接管人處理許家印的資產,惟即使如此,許家印仍有權使用其財富,例如向接管人申請動用資產以支付律師費,相信接管人亦不會拒絕。
不過,許家印一方強調,財產處理權受法律保障,接管人不應獲授權披露許家印的資產;法官聽罷雙方陳詞後表示需要時間考慮,押後頒布書面判詞。
2025.09.03 經濟通
越秀房託發7,288萬個新基金單位 加2,325萬元現金付上半年管理人費用
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公布,以基金單位及現金形式支付越秀房託資產管理於今年上半年管理人費用約8396.4萬元(人民幣.下同)(約9205萬港元)。
該集團指,約6275萬元(約6880萬港元)以基金單位形式支付及約2121萬元(約2325萬港元)以現金形式支付。越秀房產基金以10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計算後,以每個基金單位94.4港仙發行約7288.25萬個新基金單位,新基金單位佔緊隨有關發行後已發行基金單位約1.4%。
該集團指,由於越秀房產基金管理人希望專注於管理職能,已指定越秀地產(00123)收取為結算相關期間基本費用而發行的管理人費用基金單位。越秀地產所持基金單位升至11.67%,越秀房產基金管理人概無於任何基金單位擁有任何權益。
2025.09.03 信報
馮祥記家族成員 1,620萬沽慧雲峯
去年清盤結業的本地老牌建築商馮祥記集團,其家族成員馮潤娣及相關人士加入沽貨大軍,最新以1620萬元售出北角慧雲峯一個3房戶,造價較銀行網上估價低7%。
據代理表示,馮潤娣及相關人士持有的慧雲峯高層B室,實用面積934方呎3房戶,今年4月以1800萬元放售,累減180萬元或10%後,最終在上月以1620萬元易手,呎價17345元,較滙豐銀行網上估價1741萬元,低121萬元或7%。據了解,馮潤娣及相關人士早於2007年斥908萬元購入上址,持貨約18年賬面仍賺712萬元或78.4%。
羅便臣道31號銀主戶傳賣8100萬
另方面,人稱「海味王子」的海生行總經理蘇啟國短短約3個月三度入市荔枝角美孚新邨單位,資料顯示,最新在上月中以495萬元買入3期百老匯街82號高層D室,實用面積522方呎兩房戶,呎價9483元。原業主2011年斥406.5萬元購入,賬面賺88.5萬元或21.8%。
市場瘋傳,西半山羅便臣道31號頂層複式戶,實用面積2297方呎,附481方呎平台及825方呎天台,連3個車位,由銀主以約8100萬元沽出,呎價約35263元。原業主2009年斥6000萬元購入上址連3個車位,樓價升值約2100萬元或35%。
2025.09.03 信報
聯合道全幢舊樓 低叫價七成易主
在3年前曾推出放售的九龍城聯合道56至58號全幢舊樓,新近以6050萬元售出,較之前放售叫價低近七成。
是次易手的聯合道56至58號,地盤面積約2570方呎,為一幢樓高6層的商住大廈,早於2022年曾推出放售,當年叫價2億元,最終大幅降價近1.4億元或69.8%,以6050萬元成交。原業主為老牌家族,早於1977年12月以150萬元購入,持貨約48年後沽出,賬面獲利5900萬元,升值39.3倍。
上述物業位處「住宅(甲類)」地帶,估計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23130方呎,以最新成交價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616元。
油麻地Casa酒店放盤 估值4.5億
市場上持續有全幢物業放售,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鮑珏鍵指出,獲業主委託放售油麻地彌敦道487至489號Casa酒店全幢,地盤面積約3103方呎,現為一幢14層高的酒店,總樓面面積約37228方呎,設有162間客房,以「現狀」出售,適合改作學生宿舍或勞工宿舍營運。據了解,物業市場估值約4.5億元,平均每間客房作價約278萬元。
上述物業前身為商住大廈,現業主2006年12月斥資1.59億元購入後,改裝成酒店。資料顯示,大廈近十多年間曾多次推出放售,2015年叫價曾高達9.2億元,目前市值較10年前大跌4.7億元或51.1%。
2025.09.03 信報
星光行呎售10,023元今年高
宗教團體蓮苑佛社,以880萬元沽出尖沙咀星光行中層海景寫字樓單位,呎價逾一萬元,屬該廈今年呎價最高的一宗成交。
蓮苑佛社售出的星光行單位為10樓2室,建築面積約878方呎,享海景,成交價880萬元,呎價約10023元。單位於1994年2月以583.2萬元買入,持貨逾31年沽出,賬面獲利296.8萬元,升值50.9%。
連同最新成交在內,星光行今年暫錄得9宗成交。資料顯示,之前8宗買賣的呎價由4785至9101元等,當中海景單位的成交呎價由8542至9101元,蓮苑佛社是次沽貨的呎價,為該廈今年新高。
第一集團中心全層8800萬成交
另外,九龍灣第一集團中心錄得一手成交,為20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4488方呎,成交價8800萬元,呎價約6074元。
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今年7月中購入第一集團中心3、5、6、7、10及11樓,合共6層寫字樓,總建築面積約85212方呎,以及3個B1層車位,作價4.78億元,呎價約5610元。今次易手高層單位的呎價,較再培訓局入市呎價高出8.3%。
2025.09.03 信報
順寧道公僕合作社強拍底價1.23億
土地審裁處今年7月批准深水埗順寧道308至314號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項目(合作社項目)的強制拍賣申請。仲量聯行表示,獲委任為拍賣人,將於9月23日舉行相關拍賣會,項目底價1.23億元。
即將被強制拍賣的舊樓物業,位於順寧道與長發街交界,鄰近公屋蘇屋邨,由兩幢5層高住宅樓宇組成,每幢樓宇各設有一條公用樓梯,不設升降機。前述項目佔地約4800方呎,現有樓宇於1958年落成,樓齡約67年,共提供20個住宅單位,該財團僅餘一個單位未能成功收購。
仲量聯行續稱,該物業將以部分交吉、部分連現有租約及准用證(如有)及現有建築物命令,以「現狀」為基礎形式出售。
2025.09.03 經濟
嘉亨灣2房海景樓王 呎價重上2萬
市場觀望氣氛濃厚,惟優質單位仍能以理想價沽出,同時亦吸引投資者偷步入市。其中,西灣河嘉亨灣2房樓王,呎價重上2萬元,為同類單位1年以來高價。
外區客看好後市 1008萬承接
美聯物業高級區域經理佘錦驊指,受惠港島東新盤登場刺激,加上市場看好後市,放盤逾1年的嘉亨灣2房海景樓王,重現呎價逾2萬元成交。單位為1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462平方呎,2房2廳坐擁開揚維港景致,屬同類型樓王。單位於去年3月以1,100萬元放售,現獲外區客以1,008萬元承接,呎價21,818元。買家見單位屬屋苑優質戶,加上看好後市,睇樓後即決定承接。原業主於2016年6月以900萬元購入,持貨9年轉手帳面獲利108萬元,升值12%。
資料顯示,對上2房呎價逾2萬元單位,為去年8月促成1座極高層C室,實用面積462平方呎,成交價995萬元,實用呎價21,537元,同類單位1年後呎價再上高位。
另外,將軍澳海翩滙東南2房放盤僅1星期,獲港島區上車客承接。買家預期美國將啟動減息,加快上車步伐。該成交為海翩滙5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522平方呎,向東南2房,業主放盤約1星期,原叫價780萬元,現港島區上車客議價至738萬元承接,呎價為14,138元,屬市價。原業主於2016年9月以571萬元購入,持貨9年,轉手帳面獲利167萬元。
投資者632萬 購白石角雲滙收租
投資者亦趁利好消息公布前,趕緊買入心頭好。中原白石角分行經理曾嘉滙指,有外區長綫收租客睇中白石角雲滙2房回報高而入市。該成交為雲滙9座中層B2室,實用面積449平方呎,2房,原叫價680萬元,議價後以632萬元沽出,呎價14,076元。
投資者見單位價錢合理,即購入作長綫收租,以單位市值月租約1.8萬元計,料可享3.4厘租金回報。原業主於2019年以868萬元購入單位,持貨6年,轉手帳面需虧蝕236萬元。
2025.09.03 經濟
銀主散貨 羅便臣道31號複式8,100萬沽
銀主盤存量連續8個月突破400伙大關,銀行加快步伐沽貨。市場消息透露,西半山羅便臣道31號一個銀主盤剛以8,100萬元易手。
資料顯示,西半山羅便臣道31號複式B室,實用面積2,297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業主早於2009年以約6,000萬元購入,2016年開始先後向不同財務公司加按借貸,最終淪為銀主盤。
代理指,銀主最初叫價8,300萬元放盤,至8月中減至8,183萬元,吸引多組買家還價洽購,最終以8,100萬元易手,呎價約3.5萬元。據悉,同一業主目前仍有一個羅便臣道31號高層B室,同樣因過度借貸淪為銀主盤,現時叫價3,700萬元放售中。
其次,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屯門悅湖山莊10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84平方呎,屬於2房間隔,業主自2014年起先後多次加按借貸,今年3月淪為銀主盤,銀主原本叫價355萬元(已補地價)放盤,最終以320萬元易手。
現約417個銀主盤 按月減5%
資料顯示,現時銀主盤存量約417個(包括住宅、工商舖及車位),較7月440個回調5%,反映銀行沽貨速度比新增銀主盤速度為快。
2025.09.03 經濟
柏蔚森累售663伙 日內料提價加推
新世界 (00017) 及遠東發展 (00035) 的啟德柏蔚森擬於日內加推單位,價錢有上調空間。項目快將入伙,發展商會開放現樓示範單位予準買家參觀。
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部總監何家欣表示,項目上周已獲批滿意紙,並已經陸續發信安排收樓。項目至今累售663伙(尚餘約642伙),套現逾46億元。
夥崇光啟德店推入伙優惠
另外,項目亦夥崇光啟德店為柏蔚森合資格業主推出全新優惠,包括店內特定家居用品商戶5%購物折扣優惠、The Twins雙子匯每月2次1小時免費泊車優惠,及獲取1.5倍SOGO Rewards積分獎賞。合資格業主需於今年10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期間收樓,並需成功登記成為SOGO Rewards會員後才可獲得上述優惠。
問及樓市前景預測,何家欣補充,市場預期美國將有機會減息,整體市場氣氛向好,加上租金表現理想,相信亦可吸引投資者入市。
而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9月中發表,遠東發展地產總裁方文昌指,期望政府可將100元印花稅門檻,由目前400萬元放寬至600萬元,幫助市民更輕鬆置業。
2025.09.03 經濟
油麻地 CASA 酒店全幢放售 估值4.5億
核心區酒店近期成投資焦點,現業主趁機放售油麻地CASA酒店全幢,估值4.5億元。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鮑珏鍵表示,獲委託出售九龍旺角彌敦道487至489號CASA,市場估值約4.5億元。
物業地盤面積約3,103平方呎,現為一幢14層高的精品旅館,地下為3個商舖,1樓為旅館設施,2樓為咖啡廳及其他旅館設施,3至14樓為客房,設有162間客房,總樓面面積約37,228平方呎。
現狀營運中 每房值278萬
物業以「現狀」出售,以4.5億元市值計,呎價約12,088元,每個房間價值278萬元。據悉,物業由本地投資者持有,自行營運多年。由於近期不少酒店獲財團承接,部署改裝學生宿舍,料該酒店亦可受財團注視。
翻查資料,2022年,該酒店曾獲美資基金洽購,更一度傳出以約5.9億元易手,惟最終未有落實。
2025.09.03 星島
屋苑連環錄專才客市價承租
隨着新學年開始,不少來港學生租客已選定住所,然而在專才客接力下,住宅租賃市場保持活躍。大埔白石角嘉熙、鴨脷洲Coasto及灣仔壹環等,連環錄專才客市價承租。
中原副分區營業經理徐家倫表示,大埔白石角嘉熙10座中層A室,單位面積463方呎,屬2房間隔,議價後以每月1.8萬租出,呎租約38.9元,屬市價水平。他又說,新租客為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內地專才,於科學園上班,見位置方便工作,即決定承租。
嘉熙1.8萬租出
該行資深分區營業經理余煥銳表示,鴨脷洲Coasto中層D室,單位面積277方呎,1房間隔,放租約一個月之後,最新以每月1.75萬租出,呎租約63.2元,屬市價水平。據了解,新租客為專才,心儀項目樓齡新,而且租金較中環及上環等地區便宜,因此決定承租。
Coasto呎租約63元
利嘉閣分區董事梁國樑表示,灣仔壹環中層G室,單位面積約856方呎,採3房1套連工人套房間隔,單位原以每月5.5萬,議價後以每月5萬租出,屬合理價水平,呎租約58元。新租客為內地專才,並且帶同家人來港,原先租住單位的租約到期,因此需另尋新住處。
與此同時,市場繼續錄零星內地生「趕尾班車」租務個案。港置分行首席聯席董事李志文表示,西營盤翰林峰一個中層1房單位,面積332方呎,獲入讀香港大學內地生以每月2.5萬「零議價」承租,呎租約75.3元。
2025.09.03 星島
樓市回暖全年價量穩步上揚
近日減息訊號趨明確,市場普遍預期減息周期快將重臨,且差估署租金指數連續第8個月上升,屬近6年新高,新世界何家欣表示,兩個因素帶動更多「轉租為買」成交個案,其中不乏專才客選擇置業,正式落地生根。息率下降配合租金上升同時帶動住宅租務回報上升,吸引投資者購入單位做投資放租。預料利好消息繼續增加入市意欲,樓市年內價量齊升。
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部總監何家欣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近日樓市充斥利好消息,9月內美國會有新一次的議息會議,市場普遍預期減息周期快將重臨,港銀亦有望跟隨;而香港政府亦會於月內公布最新的《施政報告》,有機會推出樓市相關措施,增強市民入市信心。
同一時間租金指數持續上升,據差估署數據,最新公布7月租金指數創近6年新高,並屬連續第8個月上升,有不少市場人士睇好租金會持續上升,於年內創歷史新高。她稱,帶動「轉租為買」個案增加,除本地客外,亦不乏來港一段時間的專才客入市。
事實上從2022年香港政府加大力度招攬外地人才,至今已吸引逾21萬人來港,不少帶同親人到來。何家欣指出,2022年起計的首批專才來港大約兩年多,適應生活後開始會考慮落地生根,配合租金上升及息率下降等因素,推動他們「轉租為買」,正式在港置業。由於政府至今繼續積極招收人才,故相信專才客未來數年仍會成為樓市主要動力之一。而據觀察,他們普遍鍾情新盤,鐵路配套亦屬主要考慮因素。若連同子女來港,就可能會進一步留意樓盤所在校網。
不乏專才客入市
此外,先前拆息下跌,9月亦有望減息,配合租金上升,會導致住宅物業租務回報增加,何家欣表示,這推動投資者從其他投資項目重新調配資金選購房地產物業,屬近期樓市向好發展的另一主要動力。何家欣直指,投資者除了重視租務回報之外,最關心項目交通配套,始終鄰近鐵路項目在出租時更具吸引力。
在入市需求增加同時,新盤庫存逐步被消化,在過去的7月及8月,發展商積極推盤下,連續兩個月錄逾2000宗一手成交。何家欣睇好樓市年內走勢,認為發展商通常都是跟隨市價調整旗下新盤定價,既然樓價已有回升跡象,在推盤時價錢都可以跟隨市況,有逐步向上調整空間。另相信在龐大住屋需求及投資者加快入市的支撐下,樓市會健康發展,成交量及樓價都會在年內穩步上揚。
對瑧博銷情有信心
以旗下新盤為例,近日積極部署銷售的九龍城瑧博,何家欣對項目銷情很有信心,料能掀起投資客及內地客入市風潮。首先,項目靠近港鐵宋皇臺站,輕易透過屯馬綫連接鐵路網絡,自住或投資都屬便利。此外,項目位於41小學校網及九龍城中學校網。
瑧博提供1房至3房間隔,何家欣認為能迎合不同種類客源的需要,相信能吸引大手客入市購入多個單位作投資放租之用。
至於黃竹坑站港島南岸滶晨,開售至今共錄61組大手豪客,涉及逾150伙,套現金額逾28億,佔整體金額約30%,屬近年大手比例較高新盤,反映項目租務潛力優厚,受投資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