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65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10/14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10.14 聯合報
明天截止!桃園首發「婚育宅」58戶近千人申請 立委籲增加比例
2025-10-13 18:03

行政院9月宣布推出「婚育宅」政策,桃園市桃園區甫完工的「慈文安居」社會住宅,保留20%婚育戶給新婚夫妻、育兒家庭,據統計近千人申請,明天將截止,遠超過58戶婚育戶保留名額。立委牛煦庭認為顯見需求大,將主張提升比例並明文入法。

國家住都中心配合內政部新上路的「青年婚育租屋協助專案」政策,將最新招租的中央社宅,其中20%戶數作為婚育保留戶,供新婚夫妻、育有學齡前0到6歲兒童的家庭優先申請,中籤者可住滿12年。

桃園市「慈文安居」列為桃園首發「婚育宅」社宅標地,該處鄰近中正路、藝文特區等鬧區商圈,未來還有捷運綠線通過,生活機能不俗。依據國家住都中心規畫,慈文安居共288戶,有套房185戶、二房88戶及三房15戶,租金含管理費最低6220元起。

國家住都中心指出,慈文安居社區內規畫戶外休憩空間及綠帶走廊,並設有店鋪、幼兒園,以滿足住戶生活需求。從9月15日起受理招租至明天截止,為期1個月,統計截至今天中午,累計受理980件申請。預計明年1月9日抽籤,最快3月1日入住。

慈文安居將保留婚育戶20%共58戶,林姓上班族育有1子,他認為,婚育宅有其政策美意,但目前釋出婚育保留戶的社宅還太少,只在桃園區1處,就算地點符合需求,想住也不一定抽得到,還是希望政府能多增加相關社宅數量。

現為內政委員會委員的立委牛煦庭說,國會正在討論修正「住宅法」,預計納入婚育宅的配套,但目前中央修法態度太過保守,從慈文安居的案例,可證明需求很大,婚育宅的2成配額顯不足夠,恐怕難以成為政策亮點,將主張再提升比例,並明文入法。

國家住都中心指出,中央社宅採24小時線上申請制,相關招租資訊請至國家住都中心「安居好室入口網」https://www.socialhousing.tw查詢,或洽諮詢專線(02)8979-1799。

有意申請的民眾請備妥全戶戶籍資料、財稅證明及特殊身分證明文件,並留意文件時效性;已申請過中央社宅者,仍可再申請,直接勾選這次想承租的社宅,並透過自然人憑證或晶片金融卡一鍵帶入申請所需資料。
 
2025.10.14 聯合報
新北議員促擴大高齡換居社宅 城鄉局盤點7處社宅推動
2025-10-13 17:05

老宅困老人現象普遍,新北市推出高齡友善換居,協助65歲以上長者及身障市民換居到有電梯的社會住宅,截至目前完成媒合33戶。新北市議員江怡臻今於議會質詢時,希望新北市府爭取擴大辦理,新北市城鄉局長黃國峰回應,已盤點7處社宅,將評估規畫擴大提供高齡友善換居。

江怡臻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新北65歲以上長者已達79.56萬人,占全市人口19.66%,高居全國之冠,對於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新北也推出多項高齡友善政策,如城鄉局率全國之先,推動高齡友善換居「樓梯換電梯」政策,讓65歲以上長者及身障市民換居到有電梯的社宅或包租代管物件。

江怡臻表示,該政策除榮獲衛福部高齡友善城市無礙獎,並帶動中央及台北、高雄、桃園等縣市跟進,民間團體銀光好居行動聯盟也給予肯定,新店央北社宅榮獲五星標章、土城員和社宅榮獲三星標章。江怡臻並呼籲,新北應將此政策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社宅,盤點更多社宅作為友善換居場域。

黃國峰回應,目前已成功媒合33戶社宅及3戶私宅作為友善換居,數量全國最多,除了新店央北、土城員和社宅外,未來也會將中和安邦、三峽國光二期、泰山中山、板橋江翠及預定動工的塭仔圳社宅納入評估規劃,主要鎖定大基地、500戶以上社宅,結合公益設施及店鋪,與衛生局合作引進診所、心衛中心等設施。

江怡臻也提到,高齡長者搬遷不易,入住社宅年限應視需求予以延長。黃國峰回應,考量高齡長者搬遷困難,所有社宅都有推動65歲以上終老方案,若簽約年限6年時間到,將會依此精神來辦理。
 
2025.10.14 聯合報
每坪2字頭有望!桃園「可負擔住宅」選址曝光 估3年供3,000戶
2025-10-13 16:03

桃市府研擬在A20、A21、中壢體育園區等地試辦「可負擔住宅」,目標打造每坪「2字頭」的平價住宅,減輕年輕家庭購屋負擔。不過購買資格、何時能轉售等具體細節仍未明,今在議會引發多位議員關注。都發局回應,會嚴謹訂定自治條例內容、年底完成府內審議,政策最快明年上路,後續估3至4年內可提供3000戶。

桃市近年吸引大量雙北居民移居,房價逐年上漲。市府都發局日前拋出全國首創「可負擔住宅」政策,以「去商品化」及「封閉式買賣」為核心,限制移轉且禁止轉售套利,必要時由市府收回,避免投機炒作。

都發局表示,未來購屋對象優先鎖定年輕夫妻育有小孩的家庭,若以每月家庭收入10萬計算,貸款約占其2至3成;市府將在捷運場站周邊整體開發區引導民間開發商捐建,或透過公辦都更取回部分房舍作為可負擔住宅房源,首批將以航空城安置宅小坪數餘屋108戶試辦。

議員于北辰、梁為超表示,可負擔住宅雖立意良好,但購買後是否能轉售或繼承?此外房價是否真可負擔,民眾認知與政府想法可能有落差;市府也應嚴格制定轉售年限與回收機制,避免炒房。

議員凌濤表示,除南桃園外,北桃園的中路特區及捷運綠線G12、G13、G14周遭都市計畫區也應納入規畫範圍,市府送交自治條例中央審查時,更要積極與內政部溝通爭取支持,杜絕中央「卡桃園」的可能。

議員謝美英表示,樂見市府以航空城安置宅試辦,但要精挑細選,不能是安置戶「挑剩的」房屋。議員陳韋曄建議,可負擔住宅可結合捷運場站規畫、預留幼兒園、日照中心等設施,並整合托育補助、交通月票、房貸補貼等配套措施。

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相關政策已在府內多次溝通並達成共識,現正積極研擬「桃園市可負擔住宅出售及管理自治條例」,明訂銷售對象、價格、貸款年限及限制移轉、市府收回等機制,預定今年底完成市府法規會審查,明年完成法制程序。

江南志說,目前規畫可負擔住宅只能回售給政府,但可繼承,價格會隨市場適度浮動,但不會像自由市場漲幅那麼大,未來周邊將納入托育、幼兒園、日照中心等公共設施,市府也會透過跨局處平台持續蒐集多方意見,盼讓制度更完備。
 
2025.10.14 經濟日報
市政路打通促台中大七期整合發展!單元二成置產新寵
2025-10-13 12:21

台中市七期主幹道市政路即將打通,促大七期整合發展!根據最新市調統計,七期奠基高價核心,緊鄰的單元二近期登頂交易量冠軍,累積50筆成交、並創下每坪均價83.5萬元佳績,成為高資產族眼中具保值力的置產首選。

七期新市政中心長期以來是台中的商業核心,指標案「聯聚理安」均價已來到每坪116.54萬元,而台中市政路延伸工程進一步推動包含七期與單元二在內的「大七期生活圈」整合。

其中,擁有低密度開發與優質居住環境的單元二,6月份實登筆數登頂全台中成交量冠軍,累積50筆成交、並創下每坪均價83.5萬元佳績,區內指標建商陸府、雙橡園、精銳也憑藉強大品牌力,共同推升單元二成為高資產族眼中具保值力的置產首選。

根據大台中線上個案交易實價統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單元二、單元三以50筆成交穩居當月台中各區域榜首,均價每坪83.5萬元,大幅領先第二名台中市政中心的48筆成交、均價每坪36.4萬元,顯示在七期高價核心的帶動下,單元二正以優質生活環境吸引買盤移轉。

而分為兩階段施工的台中市政路延伸工程,目前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段已通車,剩餘工程也持續施工中,預計2026年底可全線通車,被視為台灣大道平行替代道路,有望改善台中南屯區及周邊主要交通瓶頸,讓鄰近以低密度開發為主、居住品質高的單元二重劃區直接受惠。

以「生機建築」聞名的陸府建設,秉持「開發多少土地,就還給地球多少綠意」理念,以適地適種的原生植物營造社區自然景觀,其中坐落單元二的個案「續森」,今年成交總價皆突破5,000萬元,社區最高單價更達每坪99.1萬元,其中更有2戶總價超過1億元,寫下區域新高紀錄。

迎接品牌35週年,陸府建設也宣示品牌服務升級,推出「森活聚落Forest Living」全方位生活體驗,以「源於生活,更勝度假」為訴求,將社區經營進化為全方位的新生活型態。

升級內容涵蓋飲食、健康、藝文與旅遊等多元面向,目標提供住戶享有日日英式管家服務、週週多元主題活動、月月獨家訂製旅行的生活樂趣,使住戶在都會即可享有如渡假村般的完整體驗。

而今年第2季公開的「雙橡園1518」,更是市場矚目焦點,該案延續品牌「超大基地只蓋一棟」的開發理念,規劃南向32、45、65坪產品,並因社區軟體服務和全棟石材呈現的大器氛圍,吸引不少高端客目光。

目前,該案於內政部實價登錄累積87筆交易、銷售率超過65%,而除了社區均價已達87.47萬元,最高成交單價更是來到93.33萬元,銷售熱烈。

精銳建設16年前即在單元二佈局四筆逾2,000坪精華基地,其中「ABBA瑞至」以雙棟18樓46與55坪四併純住配置,主打大基地開發與戶戶三面採光設計,更發揮七座樹木銀行資源優勢,為住戶創造森林級景觀體驗,持續穩定成交。

接下來同樣坐落單元二的「精銳SKY ONE」也即將進入交屋階段,持續掀起關注。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加盟店協理黃盟翔分析,單元二能在市場盤整期登頂交易量榜首,除了本身就擁有低密度、舒適環境的優勢,還有指標建商的品牌效應,以及各自獨特的產品定位與服務內容。

再搭配市政路延伸工程的利多帶動,滿足了高資產族群對於居住品質與保值性的雙重需求,「未來隨著交通整合效益逐步發酵,單元二勢必成為台中最具競爭力的置產熱區。」


七期市政路延伸加持 單元二6月成交量登頂全台中
工商時報

台中房市持續聚焦大七期生活圈,隨著市政路延伸工程持續推進,七期與單元二整合效應逐步顯現。其中,擁有低密度開發、優質居住環境的單元二,6月份一舉拿下全台中成交量之冠,累積50筆實登交易,平均單價達83.5萬元;區內指標建商陸府、雙橡園、精銳憑藉強大品牌力,共同推升單元二成為高資產族繼七期之後的置產熱區。

根據大台中線上個案交易實價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單元二、單元三以50筆成交案,穩居台中6月各區域榜首;其中,單元二在品牌建商持續布局下,成交均價穩步推升至每坪83.5萬元,顯示其在七期磁吸效應帶動下,市場買盤持續移轉。

七期市政路延伸工程分兩階段施工,目前工業區一路至安和路段已正式通車啟用,剩餘工程也持續施工中,預計2026年底全線通車,被視為台灣大道的平行替代道路,未來將有效改善南屯及周邊交通瓶頸。專家指出,單元二鄰近主要幹道,加上區域以低密度規劃為主,居住品質佳,隨著交通建設逐步到位,區域價值可望再度躍升。

單元二在市場盤整期交出亮眼成績,主要來自指標建商的品牌號召力與產品定位。其中,以生機建築聞名的陸府建設,秉持「開發多少土地,就還給地球多少綠意」理念,以適地適種的原生植物營造社區自然景觀,坐落單元二的「續森」新案,今年成交總價多數突破5,000萬元,最高單價達每坪99.1萬元,並出現兩戶總價破億元,刷新區域新高紀錄。

而今年第二季正式公開的「雙橡園1518」,更是市場矚目焦點。該案延續「超大基地只蓋一棟」理念,規劃南向32、45、65坪產品,並因社區軟體服務和全棟石材呈現的大器氛圍,吸引不少高端客目光。該案實價登錄揭露87筆交易、銷售率已超過65%,而除了社區均價已達87.47萬元,最高成交單價更是來到93.33萬元

精銳建設單元二「ABBA瑞至」,採雙棟18樓、46與55坪四併純住配置,主打大基地開發與戶戶三面採光設計,並結合七座樹木銀行資源,打造森林級景觀體驗,持續穩定成交;另一指標建案「精銳SKY ONE」即將交屋,同樣吸引市場高度關注。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加盟店協理黃盟翔指出,單元二之所以能在盤整期登頂台中市交易量榜首,關鍵在於環境、品牌與交通三大優勢。單元二擁有低密度、舒適環境,符合宜居需求,加上品牌建商產品力,增強市場信心,以及市政路未來全線通車後,交通建設利多,強化保值與增值性。

黃盟翔分析,高資產族群對於居住品質與資產保值具雙重需求,單元二正好符合條件。隨著市政路延伸工程效益逐步發酵,單元二勢必成為台中最具競爭力的置產熱區。
 
2025.10.14 工商時報
「AI」夯!躋身房市上半年討論熱詞第4名
2025.10.13 17:08

「AI」夯!彥星.喬商傳播事業群今(13)日下午與上櫃電子商務類「最純AI軟體股」意藍資訊(6925),公布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網路聲量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上半年房市討論熱詞,「AI」大崛起,竄升至第4名;降溫最明顯,為「房貸」,從去年第6名退位至目前的第13名。

據意藍資訊及彥星.喬商廣告傳播事業群合作之最新「台灣房地產網路聲量」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台房地產相關討論聲量達289萬則,相較2024年下半年減少約10.8%,整體聲量熱度急降顯見政府政策干預成效。

調查顯示,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社群關鍵熱詞統計指出,第1名為「政府」,第2名為「發展」,第3名為「台中」,第4名為「AI」,第5名為「交通」。

在排名前20名關鍵熱詞中,其中「AI」及科技園區等相關議題,討論度提高;「房貸」、「銀行」等,下降最顯著。

意藍資訊總經理楊立偉指出,據意藍資訊的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觀測顯示,央行限貸令、新青安補貼刪減與多項打炒房政策,讓民眾購屋信心趨於保守,房市進入「觀望期」。

彥星.喬商廣告傳播事業群董事長劉安立則表示,雖然輿情聲量跟市場買賣數據同步有下降的走勢,但下降幅度相對溫和,顯示大多買方因銀行貸款成數受限而採取觀望的心態,進入冷靜期但未見熄火。

意藍資訊表示2025年上半年房市聲量的波動,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至2月間 台積電南北設廠選址帶動熱度,尤其高雄與台中周邊地區也成為討論房產相關話題的熱議地區;二是3至4月間隨著新青安預算刪減、銀行縮減房貸成數、提高利率,購屋族群壓力增加,引發大量討論;三是5至6月間受限貸令衝擊,市場傳出部分區域中小型建商面臨資金鏈緊繃甚至倒閉,成為輿論焦點。

從各平台聲量變化觀察,意藍資訊分析社群網站仍是主要討論來源,但整體聲量較前期下降 9.9%。其中,Facebook聲量下降5.9%,YouTube下降1.8%,而新興平台Threads,則逆勢成長9.5%,首次超越Instagram,成為房市討論的重要陣地。討論區聲量下降幅度更明顯,達19.8%,Ptt仍居冠但減少3.5%,Dcard與Mobile01則各自小幅下滑。新聞來源方面,整體下降1.5%,前三名網站為Yahoo新聞、LINE TODAY與好房網,其中好房網逆勢微幅成長0.4%。

劉安立認為,從數據可見,雖然房市整體熱度趨緩,但討論結構出現明顯轉變-傳統媒體與論壇流量下降,新興社群平台的輿論力量正在崛起。

在區域聲量分布上,意藍資訊指出六都與新竹縣市仍是全台房市討論主力,合計佔比達 81.4%。各縣市聲量佔比排名依序為: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新北市、台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

台北市聲量約22萬則,占比17.2%,受第七波打炒房政策與信用管制影響,房市熱度明顯降溫。彥星.喬商分析輿論焦點集中於高房價、居住正義與「脫北購屋」等議題,而輝達(NVIDIA)選址傳聞也一度帶動市場關注。新北市聲量約16萬則,占比12.7%,主要討論供需變化、科技園區發展與高收入族群增加帶來的房價壓力。民眾普遍關注住宅可負擔性與交通機能之間的平衡。

桃園市聲量約7.7萬則,占比6.0%,意藍資訊認為受「脫北族」外溢效應帶動,房市仍維持一定熱度。龜山區被視為投資熱點,而跨縣市的「淡水」因房價門檻較為相近,生活品質與交通便利度的討論熱度意外攀升。新竹縣市聲量約5.9萬則,占比4.6%,延續科技業支撐的房價高位討論,特別是園區周邊動輒每坪逾90萬元的價格,讓「科技新貴也買不起」成為輿論焦點。

中部方面,台中市聲量約20萬則,占比16.2%,意藍資訊分析集中於13期、14期重劃區與機捷特區的發展議題。雖然房市交易量減少,但半導體產業鏈帶動的長期需求仍具支撐力。

南部則以高雄市最熱,彥星.喬商劉董事長指出聲量達21萬則(占比16.5%),受央行與金管會監理措施影響,市場焦點轉向亞灣特區、橋頭新市鎮與台積電南部廠設立帶來的發展契機。台南市聲量約10萬則(占比8.2%),南科與台積電進駐效應推升房價,房市熱度在第一季明顯上升。

2025年上半年一項熱門話題是區域小型「建商與房仲倒閉潮」。多家中小型建商因限貸與市場收縮陷入資金困境,而房仲也在交易量萎縮的狀況下出現閉店效應,引發網友對房市穩定性的擔憂。同時,輝達總部選址,也帶動AI出現在產業熱詞及各區域關鍵熱詞排行中。而輝達、台積電、半導體跟科學園區題材,成為冷清的房市裡還能有上升熱度的利多火種。

整體而言,2025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的社群聲量呈現「政策壓抑、區域分化」的態勢。劉安立認為,雖然政府持續以限貸與抑制炒作為主軸,但科技產業選址、南移效應與地方建設仍是支撐市場討論的重要力量。展望下半年,若利率環境趨穩、剛性需求回溫,房市討論熱度有機會回升。不過,楊立偉也提醒,房價高漲與青年購屋壓力仍是長期結構問題,如何在政策與市場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半年房市輿情變化的關鍵。
 
2025.10.14 工商時報
高齡海嘯 全台老年獨居宅十年翻倍增
2025.10.13 12:42

全台高齡化問題難解,也衍生出「獨老宅」問題。住商機構盤整內政部資料,截至第一季為止,全台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達85萬宅,僅一名老人居住宅數達65.5萬宅,兩項數據相較10年前同期,都有將近翻倍成長。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這波「高齡海嘯」不僅衝擊社會結構,更將是未來房市供需的關鍵。

根據內政部資料,六都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近年明顯攀升,其中台北市達11.6萬宅,較2016年同期增加71%;新北市老年宅則暴增至16.5萬宅,宅數為全台冠軍,且較2016年增幅達107.6%;桃園市成長力道最驚人,截至今年老年宅達6.7萬宅,相較2016年同期增長127.7%;台中市老年宅則增至近8萬宅,成長幅達111.3%;南二都方面,台南市今年第一季老人宅上升至6.7萬宅,成長76.9%;高雄市老年宅亦攀升至近10.9萬宅,成長91.4%。

在獨老宅部分,六都同樣呈現成長,其中今年第一季台北市獨老宅近8.9萬宅,較2016年同期成長70.6%;新北市獨老宅激增至13.1萬宅,增幅109.1%;桃園市為六都獨老宅成長力道最驚人縣市,截至今年第一季暴增至5.2萬宅,漲幅達132.2%;台中市獨老宅則至6萬宅,成長118.2%,漲勢次之;南部城市方面,台南市獨老宅達5.1萬宅,增長84.3%;高雄市獨老宅亦上升至8.4萬宅,漲幅達95.3%。

賴志昶分析,都會區人口眾多,隨著不可逆的老年化趨勢,區域此類老人宅、獨老宅數量亦普遍成長,其中尤以雙北以及高雄數量最多;至於桃園、台中以及新北此類有不少新興重劃區城市,不管是老年宅或獨老宅,漲勢竟都達翻倍成長,主因是區域近年來推案量大,年輕人口外移、分戶趨勢明顯,致使長輩獨居比例增加。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六都老人宅數普遍增長,顯示人口老化與家庭結構轉變的壓力正在顯現,其中北部城市子女分戶、長輩獨居比例高;中南部則隨地方人口老化,老人宅數量也正快速攀升。而高齡住宅需求的快速成長,將帶動市場對電梯產品的青睞,並增長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勢必影響房市結構,為市場帶來不一樣風貌。
 
2025.10.14 工商時報
住都中心 釋雙北4公辦都更
包括北投溫泉案等,啟動整合達人2.0計畫,個案激勵金最高420萬元

國家住都中心13日宣布啟動「整合達人2.0計畫」,釋出雙北四處公辦都更基地,提高激勵獎金徵求民間整合達人,擴大辦理公辦都更前期作業的協力合作制度。雙北四案包括北投溫泉案、大安建國案、大安泰順案及中和台貿案,總面積達6,970坪,私地主總數超過500人,個案激勵金最高可達420萬元,自即日起公告招標。

為建立民間都更危老整合服務團隊與實施者合適的商業合作模式,國家住都中心2022年推動首波「整合達人試辦計畫」,由三組民間團隊協助完成三處公辦都更基地的私有地主整合工作,成功整合205位私地主,整體整合比例達90%以上,其中「士林三玉案」更是創下100%地主的參與率。

住都中心指出,試辦計畫的成功,證明了有效結合民間專業與住都中心執行公辦都更的理念,能大幅促進都市更新整合進程,加速地區環境改造發展。目前第一階段個案均已成功進入下一階段,「中山長春案」已正式公告招商,「中正永昌案」預計於今年第四季啟動招商作業,而達成百分百參與率的「士林三玉案」也正進行招商整備工作。

因此,住都中心升級推出「整合達人2.0計畫」,同樣以基本服務費維繫服務業者基本收入,並提高激勵獎金引導業者擴大整合成功率,另導入「參與式治理」理念,新增「參與式都更工作坊」機制,鼓勵地主與居民主動參與都更前期作業,以加速促進社區形成共識、提升整合效率,也可望帶來更高的都更執行效能。

住都中心指出,「整合達人2.0計畫」持續強化公私整合機制,以嚴謹評選程序遴選專業團隊參與都更前期作業,目標是建立都更危老服務業與實施者的正式商業合作模式,擴大公辦都更量能及效率,深化私地主與社區參與程度。

國家住都中心共釋出雙北市四處精華基地,包括台北市北投區溫泉案、台北市大安區建國案、台北市大安區泰順案及新北市中和區台貿案,期徵求民間優質整合服務團隊參與,公私協力加速都更重建前期整合進度。並自13日起公開招標,11月10日下午5時止截標。
 
2025.10.14 工商時報
Q4 國有房地包租 推6標30戶
財政部國產署為活化閒置國有房地,增加住宅租賃市場供給,積極推動國有房地包租業務,第四季再推出6標共30戶,底價合計172.79萬元,除首度納入新竹縣市的標的共6戶,台北市士林共有11戶小宅、面積介於8.4坪至17.1坪。

台北市標的向來比較搶手,合計從國有房地包租推出以來,台北市相關標的已標出69戶,如果本次11戶也順利標出,即會達到80戶。就本次6標來看,也以台北市底價最高,達90.61萬元。

國產署表示,國有非公用房地標租給符合「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規範的租賃住宅包租業(包租業),再由其轉租與次承租人(一般民眾)居住使用,可有效活化閒置國有房產,增加租賃市場供給。

過去國有房地包租,業者得標後的租期為5年,得續約一次,也就是最長可租10年,考慮修繕成本和時間等,國產署表示,目前正在修法,將改為最多可續租三次,也就是業者得標後,最長可以租20年。

國產署表示,新規定預計明年3月可上路,也就是明年公告第一批標的即可適用。國產署統計,到今年9月止,國有房地包租業務已公告346戶,標脫206戶,標脫率近6成,執行績效良好。

本次標租的6標30戶,國產署說明,包括台北市11戶、新竹市3戶、新竹縣3戶、台中市3戶、台南市5戶和嘉義市5戶,將於11月27日開標。其中台北市11戶均位於士林區,分別鄰近捷運士林站、士林運動中心、國立故宮博物院,交通便捷、區位良好。
 
2025.10.14 中國時報
新青安發威 全台戶長暴增45萬人
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今年首季全國戶長人數突破971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近45萬人,推測是新青安助無殼成家、囤房稅促開枝散葉及社宅補貼造成分戶。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認為,去年不動產買賣移轉件數增加,民眾設籍效應遞延到今年也是主要原因。

依內政部資料顯示,六都戶長人數也全面成長,其中以新北市增加8.2萬人最多,台北市僅增1.4萬人,居六都之末。過去隨高齡社會來臨,戶長平均年齡攀升,現則終止上揚逆勢「回春」,今年第1季全國戶長平均年齡比去年同期少了0.25歲;六都中,以台中市變年輕程度最明顯、少了0.46歲,台北市是唯一持續老化的都會,今年第1季戶長平均年齡較去年同期微增0.14歲。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全台戶長變多變年輕,近年的三大政策是關鍵。首先是「新青安助無殼成家」,新青安政策的相對低利、拉高額度與延長年期,提升了無殼小資族進場籌碼,且新青安在打炒房的大環境下,仍受政府保障,累計新青安上路至今,撥貸戶數已超過13萬戶,讓不少青年從無殼蝸牛晉升為有房屋主,也使屋主平均年齡「返老還童」。

張旭嵐表示,囤房稅2.0於2025年開徵,使多屋族持有稅負明顯增加。囤房稅2.0需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設籍,才能享有自住優惠稅率,因此不少多屋家庭便「開枝散葉」,將子女戶籍遷到原本未設籍的住宅,催生出許多「幼齒戶長」,帶動戶長人數增長並拉低平均年齡。
 
2025.10.14 工商時報
朱幸兒創辦「和氏璧國際」
商辦市場大風吹,世邦魏理仕台灣區前董事長朱幸兒將重返市場,創辦「和氏璧國際」自立門戶,朱幸兒任創辦人及策略長,牽動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6,000億元市場大餅。

商辦市場最近風起雲湧,曾任戴德梁行協理、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長、世邦魏理仕台灣區董事長及中國華東區董事總經理的重量級人物朱幸兒,在中場休息近年後,決定重返市場再度出發,最近從外商五大行陸續挖人,創辦「和氏璧國際物業投資顧問公司」,為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和土地市場,長期都由「外商五大行」,仲量聯行(JLL)、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世邦魏理仕(CBRE)、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掌握相當可觀的市占率。

再加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近年也陸續成立專屬公司跨足商用不動產,包括勤業眾信成立的勤業眾信不動產顧問、資誠成立普華國際不動產、安侯建業成立畢馬威不動產,加入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戰局。

素有「商仲女王」之譽的朱幸兒,最新創辦「和氏璧國際」,除積極布局越南、英國等國際不動產市場外,也將揮軍國內商用不動產及土地市場。市場預期,和氏璧國際的加入,將加劇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也有機會再把市場大餅作大,注入更多市場動能。
 
2025.10.14 新浪網
義烏佛堂鎮宅地溢價22.4%成交 鑫盛地產1.53億競得
10月13日,浙江義烏佛堂鎮出讓一宗城鎮住宅兼商業用地,經過29輪競價,由義烏市鑫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總價1.53億元競得,溢價率22.4%。

該地塊位於佛堂鎮核心區域,總用地面積7636㎡(約11.5畝),規劃建築面積1.68萬㎡,容積率2.2,建築限高35米。起始價1.25億元,起始樓面價7441元/㎡;最終成交樓面價9108元/㎡,較起始價高出1667元/㎡。
 
2025.10.14 澎湃
寶龍地產境外債務重組進展:已與持有31%本金的小組簽協定,選項包括寶龍商業股票、現金等
10月13日,深陷流動性危機的寶龍地產(01238.HK)發佈境外債務重組的進展,公司已與特別小組成員訂立重組支援協議,截至10月10日小組持有債務約占計畫債務未償還本金總額的31%。

公告顯示,整體解決方案預計將通過香港《公司條例》下的“協議安排”計畫實施。該機制需要獲得每個類別債權人75%以上的債權價值投票通過,並獲得法院的批准,一旦通過將對所有同類債權人具有約束力。

在新的重組協議框架內,寶龍地產提供包括現金償付和獎勵、旗下寶龍商業(09909.HK)的股票、可換寶龍地產股票的強制可轉換債券、新的中長期票據等選項。債權人選擇一個或多個選項,以清償其“分派申索”(即債務本金加截至2024年6月底的應計未付利息)。

為換取債權人的支持,寶龍地產將提供現金同意費,金額為符合條件的參與債務本金總額的0.15%,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28日下午5時,支付時間為“重組生效日期”或之前。

寶龍地產同時承諾,將盡最大努力在合理可行的情況下推進重組,目標是在法院下達召開會議命令後的8周內召開香港計畫會議,並確保重組在2026年9月30日或之前生效。

對於最為最受關注的現金選項,債權人可獲得相當於其選擇申索額12%的現金。現金來源為通過質押或出售寶龍商業(09909.HK)股份籌集的4000萬美元,如果超額申報則按比例分配。公告同時顯示,寶龍地產可酌情及經多數特別小組同意後向上調整現金的金額。

寶龍地產提供了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寶龍商業的股權選項。債權人可按每股15港元的轉股價,獲得寶龍商業股份,該部分股份不超過寶龍商業已發行股份的32.4%。截至目前,寶龍商業的總股本為6.43億股,截至發稿寶龍商業每股為2.57港元。

此外,債券人還可以選擇債轉股選項。債權人可獲得能強制轉換為寶龍地產股份的債券,轉換價為每股2.3港元,強制可轉換債券的本金總額不得超過12億美元,債券將在發行18個月後強制轉換。

寶龍地產還提供新中期票據選項。債權人可獲得相當於其選擇申索額50%的新中期票據,期限為5.5年,票面利率2.0%。公告顯示,新中期票據前三年的利息可以是實物或現金支付,三年後的利息將需以現金支付。

同時,債權人還可以選擇新長期票據與新貸款,這兩個選項共用5億美元的額度。新長期票據和新貸款的期限均為8年,利率1.50%。前兩年的利息,每年至少0.2%的利息應以現金支付;2-5年的利息,每年至少0.5%以現金支付;五年後則應全部以現金支付。

在此之前,寶龍地產距離完成境外債務重組僅一步之遙。在歷經近一年的談判並掃清投票障礙後,其重組方案於2024年底正式敲定了生效日期;然而,在臨門一腳之際,公司於今年2月稱需更多時間以滿足最終條件,隨著其延長生效日的申請被法院駁回,重組計畫也隨之失效。
 
2025.10.14 新浪網
億達中國前9個月合約銷售金額約為5.72億元 同比減少24.74%
億達中國(03639)發佈公告,於2025年9月,該集團的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0.48億元及該集團的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0.48億元。同期,該集團的銷售面積為3339平方米及權益銷售面積為3339平方米,該集團的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4338元及權益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4338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9個月,該集團的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5.72億元,同比減少24.74%,及該集團的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5.52億元。同期,該集團的銷售面積為45954平方米及權益銷售面積為42960平方米,該集團的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2455元及權益銷售均價約為每平方米人民幣12840元。
 
2025.10.14 新浪網
旭輝控股集團前9個月累計合同銷售額約130.6億元
旭輝控股集團(0.223, -0.01, -3.04%)(00884)公佈,於2025年9月,該集團取得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9.0億元及合同銷售面積約8.87萬平方米,(ii)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17萬元╱平方米,及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3.5億元。

於2025年1月至9月,該集團取得(i)累計合同銷售(連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30.6億元及合同銷售面積約124.77萬平方米,(ii)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1萬元╱平方米,及(iii)公司股東權益應占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67.0億元。
 
2025.10.14 新浪網
福州連江第三季度存量住宅用地總面積115.58公頃
10月13日,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存量住宅用地資訊。

據悉,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連江全縣存量住宅用地總面積115.58公頃(約1733.7畝),其中未動工62.08公頃(約931.2畝),已動工未竣工53.50公頃(約802.5畝),未銷售房屋的土地面積88.94公頃(約1334.1畝)。

未動工地塊共25幅,包括潘渡鄉仁山村潘渡2012—住宅—001號及013至017號等;已動工未竣工地塊18幅,涉及潘渡鄉貴安村青甲地塊、東湖北宮水庫住宅C地塊、浦口鎮松塢片區C24地塊、中心城魁龍坊北側文化住區等。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連江縣已同步公佈相關分佈圖,落實自然資源部及福建省自然資源廳關於住宅用地資訊公開要求。
 
2025.10.14 新浪網
禹洲集團2025年前九個月合約銷售金額49.13億元
10月13日,禹洲集團發佈公告披露,2025年9月集團實現合約銷售金額3.61億元,對應銷售面積2.76萬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約1.31萬元/平方米。

公告同時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禹洲集團累計合約銷售金額49.13億元,累計銷售面積34.15萬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約1.44萬元/平方米。
 
2025.10.14 新浪網
金地集團:9月簽約金額22.3億元 同比下降57.12%
10月13日,金地集團(4.300, -0.08, -1.83%)(600383)10月13日公告,9月公司實現簽約面積17.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79%;實現簽約金額22.3億元,同比下降57.12%。1—9月,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179.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0.14%;累計實現簽約金額241.8億元,同比下降54.22%。公司近期新增加項目為武漢市 P(2025)078號橋樑學校A3-2地塊,位於漢陽區,項目占地面積2773平方米,容積率2.25,計算容積率建築面積6,233平方米,權益比例30.61%,地塊用途為住宅用地。
 
2025.10.14 新浪網
光明地產:授權全資子公司轉讓所持上海錦如置業60%股權及債權
10月13日電,光明地產(600708.SH)公告稱,公司將授權全資子公司華都集團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所持有的上海錦如置業有限公司60%股權及相應債權。

其中,錦如置業60%股權價格為4008.73萬元,對應債權為6252.23萬元,合計掛牌轉讓價格不低於1.026億元。最終轉讓價格取決於受讓方在聯交所的受讓價格,受讓方還需承擔相應債權自評估基準日至股權交易日尚未支付的利息。本次交易完成後,華都集團將不再持有錦如置業股權,上市公司將不存在為錦如置業提供擔保、委託理財等情況。

預計本次交易將實現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約為2200萬元。
 
2025.10.14 新浪網
新城發展前9月合約銷售金額約150.5億元,商業運營收入穩健增長
10月13日,新城發展(01030)發佈公告,2025年9月,本公司實現合約銷售金額約14.84億元,合約銷售面積約21萬平方米。2025年1月至9月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150.5億元,累計銷售面積約196萬平方米。

在房地產業務方面,2025年9月,本公司房地產業出租物業共177個,總建築面積約1630萬平方米;當月租金收入約10.94億元,商業運營收入約11.73億元。2025年1月至9月累計租金收入約98.07億元,累計商業運營收入約105.11億元。
 
2025.10.14 信報
碧桂園8隻境內債通過重組
內地澎湃新聞報道,碧桂園(02007)進行重組的9隻境內債券中,已有8隻獲持有人會議通過重組方案,餘額共涉約134.17億元(人民幣.下同)。截至6月底,9隻境內債券餘額合共約138.6億元,包括現已通過重組方案的「H16碧園5」、「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H16騰越2」,以及尚未通過重組方案的「H16騰越2」。

涉資超過134億

根據碧桂園的境內債務重組方案,重組主體擬調整重組債券的本息償付安排,本金兌付延長至2035年9月2日,分期兌付,未付利息按年利率1厘計息,於2035年9月2日一筆過支付;持有人需接受增信保障措施調整,包括解除部分增信擔保措施等。同時,碧桂園提供重組方案其他選項,包括購回選項、碧桂園控股股票選項及一般債權選項。碧桂園股價昨天低見0.57港元,收報0.59港元,跌1.7%。
 
2025.10.14 信報
工商舖上季成交量增逾三成
今年第三季工商舖市場買賣氣氛改善,成交量及總值按季齊升,中原(工商舖)料第四季有更多資金流入工商舖市場,但整體售價仍會再跌5%至10%。

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今年第三季工商舖市場整體買賣成交宗數錄得約922宗,與去年同期約696宗相比上升約32.47%,較2023年第三季的約810宗成交亦有約13.83%升幅。總成交金額錄約139.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3%。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指出,第三季工商舖市場在多項利好消息帶動下,買賣及租務市場氣氛漸見濃烈,預料第四季工商舖成交金額及成交量齊起飛,整體工商舖買賣可錄得約970宗成交,涉及成交金額遞增至約148億元,按季升幅俱超過5%,但售價仍需調整,按季最多有5%至10%下跌空間。

售價將再跌5至10%

此外,高力發表市場報告指出,第三季甲級寫字樓市場錄淨吸納量達43萬方呎,反映租賃需求持續回暖,當中中環及金鐘表現最為突出,淨吸納量達19萬方呎,為過去十年第二高季度紀錄,但受新供應影響,整體空置率仍上升至17.2%;租金按季下跌1.1%,首三季租金累挫5.7%。

高力香港企業客戶服務主管顏慧萍認為,新項目的落成量高於新增租賃需求,市場仍面對供求失衡問題,預計至今年底,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將升至約19%,全年租金將下跌約7%。
 
2025.10.14 信報
觀塘四洲中心頂層 用家斥逾1.26億購入
近年商廈價格大幅調整,吸引用家趁低價購入寫字樓作自用。觀塘四洲集團中心頂層特色戶,以超過1.26億元由用家購入,呎價約8500元。

市場消息指出,敬業街41號四洲集團中心32樓頂層,建築面積約14889方呎,連475方呎平台,單位屬特色戶,以超過1.26億元成交,呎價約8500元。據悉,買家為金融公司,購入單位作自用。

四洲集團中心由資深投資者蔡經陽旗下偉華置業發展,於2023年6月落成,至今售出3層半樓面,買家全為用家。

資料顯示,四洲集團(00374)去年9月斥資逾2.05億元大手買入該廈一層半樓面連同7個車位及大廈的冠名權,呎價約8226元;雅蘭床褥上月以逾1.26億元入市30樓全層,呎價約7477元。

黎永滔沽旺角舊樓 蝕3900萬

此外,資深投資者黎永滔落實以6200萬元沽出旺角西洋菜南街132號全幢,總樓面面積約4086方呎,呎價約1.52萬元,買家為澳門建築商何泉記或有關人士。

上址原由有「四大探長」之稱的前新界區總華探長韓森或有關人士持有,其後被政府充公,黎永滔在2009年10月向政府產業署以1.01億元購入,持貨16年,賬面蝕3900萬元或38.6%。
 
2025.10.14 信報
6屋苑400萬內上車盤減六成 第一城嘉湖入場費較年初勁彈
樓市喘穩,樓價更已收復年內失地,一眾昔日搶手的上車屋苑,樓價隨大市止跌反彈。本報檢閱6個傳統熱門上車屋苑,截至9月共有逾千個放盤,當中約121個或11.3%單位叫價400萬元內,較今年初急跌近六成。兩大「上車樂園」沙田第一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叫價400萬元內的單位更齊跌至單位數,大降逾八成,入場費較年初分別回升逾8%。

第一城僅1%放盤低於「四球」

受惠新印花稅措施,4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印花稅僅為100元,刺激近月樓價反彈。本報盤點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沙田河畔花園、荃灣中心、九龍灣的淘大花園和得寶花園6個上車屋苑,綜合前線代理數據,顯示該6個屋苑截至9月共有約1072個放盤,當中約121個單位叫價400萬元內,比率約11.3%,較今年初同類銀碼的總放盤量約298個,大減約177個,跌幅59.4%。

過往升市時被瘋搶的沙田第一城,400萬元內放盤減幅最明顯,更降至個位數。美聯物業區域聯席董事黃錦瀚表示,該屋苑截至9月約480個放盤,只有約5個或1%單位叫價400萬元或以下,並且全數連租約,相對今年初約40個急跌87.5%,現時入場費升至390萬元,為50座低層A室兩房戶,實用面積284方呎,與該屋苑今年初最平約360萬元可入場,入場門檻回升8.3%。

回顧2021年樓市高峰,沙田第一城同類單位樓價均高於500萬元,例如50座低層A室兩房戶,實用面積284方呎,當年6月以528萬元成交,儘管截至今年9月入場費回升至390萬元,仍較高峰有逾兩成折讓。

黃錦瀚稱,若然扣除議價空間,沙田第一城短期內「可能仲有一兩宗低過400萬元成交,但新放盤嗰啲就肯定冇」,他估計今年底至明年初該屋苑售價400萬元內的成交將會絕跡。

嘉湖呎價升9.4% 創兩年高

另一指標上車屋苑嘉湖山莊近月樓價大反撲,截至9月平均呎價回升至8711元,較今年1月的7962元高9.4%,創2023年11月後近兩年新高,令叫價400萬元放盤隨之逐漸減少。

中原地產資深區域營業經理文家輝指出,嘉湖山莊今年初仍有約40個放盤叫價在400萬元內,基本上「兩房(單位)大部分都係呢個價錢內」;但截至9月約336個放盤中,僅6個叫價400萬元內,為2023年9月以來最少,佔比降至1.8%。價錢最低是翠湖居5座中層F室兩房戶,實用面積449方呎,開價380萬元放售,倘美國聯儲局年內再減息,相信該屋苑入場費將重上400萬元以上,屬2023年初以來首見。

荃中最「親民」 288萬做業主

至於其餘4個屋苑,截至9月400萬元內放盤分別有10個至47個,佔屋苑總放盤量約10.6%至69.1%,惟均較今年初減少,跌幅20.3%至69.7%。得寶花園暫時佔47個最多,較今年初約59個少20.3%,入場費290萬元。荃灣中心售價最「親民」,38個叫價400萬元內放盤,雖然較今年初少55.8%,惟佔比仍達69.1%,入場費288萬元更平絕6個屋苑。
 
2025.10.14 信報
華都花園撻訂重售賣貴8%
樓價低位回升,帶挈部分單位撻訂重售進一步升價。屯門華都花園有兩房戶剛以342萬元重新易手,較約4個月前的撻訂價賣貴8.2%,成為元朗昌威大廈單位後,不足一個月第二宗撻訂重售賣貴個案。

代理稱,華都花園1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414方呎兩房戶,剛以342萬元成交,呎價8261元。原業主2010年斥143.8萬元購入,今年6月一度把單位以316萬元易手,惟交易在8月取消。

原業主9月起以350萬元重新放售,即使減價沽出,樓價仍賣貴26萬元或8.2%,離場賬面更大賺198.2萬元或1.4倍。

前政協張永珍子購地根閣

荃灣中心一連多個月錄得短炒個案,據悉,15座昆明樓中層D室,實用面積329方呎一房戶,上月下旬以320萬元沽出,呎價9726元。原業主今年4月中以288萬元買入,入市約5個月賬面賺32萬元或11.1%。

另方面,資料顯示,中半山地利根德閣3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2429方呎,新近連一個車位以8180萬元沽出,呎價33676元。代理稱,原業主為慕詩國際(00130)主席兼執行董事陳欽杰,2011年透過公司股權轉讓形式購入,惟作價不詳,買家料為全國政協前委員張永珍兒子鄭建山。

代理說,西半山俊傑花園高層D室3房戶,實用面積783方呎,剛以1538萬元易手,呎價19642元。據指該單位由珠江船務或相關人士於1996年斥758.9萬元購入,賬面賺779.1萬元或逾1倍,而珠江船務或相關人士仍持同廈多伙。

美聯樓價指數逾一年高

美聯物業按全港143個主要中小型私人住宅屋苑成交個案編訂的「美聯樓價指數」連升5周,最新報130.96點,創去年8月中後新高,按周升0.28%,今年累漲2.21%。以該行放盤叫價編訂的「美聯信心指數」則報76.7點,按周回升1.5%。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表示,「美聯信心指數」連續45周高於樓價好淡分界線的平均值,預示樓價有望再升,料本季或漲約2%。
 
2025.10.14 信報
9月中原租金指數高位微降
暑假傳統租務旺季結束,私人住宅租金輕微回落。今年9月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報129.45,連續兩個月創歷史新高後,按月輕微回落0.09%。中原地產預計,今年第四季租金有望於高位企穩。

CRI今年7月以128.14升穿2018年8月所創的128.01歷史高位,8月再飆1.12%至129.57,9月輕微回落。惟以今年首9個月合計,CRI累積進賬5.1%,當中第三季單季貢獻2.26%。

九龍續領漲 今年累升6%

單計全港四大分區,九龍區繼續領漲。九龍CRI最新報123.66,按月升0.53%,連升5個月共6.69%,並為連續第四個月破頂,今年累計錄得6.01%升幅。港島區積極「追落後」,港島CRI於9月報124.45,按月爆升1.22%,連續3個月向上共進賬4.1%,較2019年8月歷史高位126.98,差幅縮窄至1.99%,首三季累漲4.78%。

至於8月創新高的新界東和新界西兩區,9月皆有所回吐。新界東CRI報153.67,按月挫1.78%,連升3個月後回落,今年租金累升4.44%。新界西CRI錄得157.1,按月挫1.47%,結束3個月連升,首9個月計漲幅收窄至3.02%。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分析,暑期租賃旺季結束,租務成交回落,租金終止4個月連升,預期用家及各類人才需求支持下,今年第四季租金有望高位企穩。
 
2025.10.14 經濟
太古城拆售逾百車位 私家車位88萬起
5年來最平一批 較去年最多劈價26%

太古地產 (01972) 拆售新一批鰂魚涌太古城車位,涉及10期逾百個車位,私家車位定價88萬元起,屬於2020年開始拆售車位後最平的一批,相較去年8月再次劈價近3成。

太古地產由2020年開始,拆售持有收租超過40年的太古城車位,據其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已經售出2,530個車位,單是去年已經售出384個。

由於整個太古城總數有多達4,500個住宅及商場車位,太古地產近日展開新一輪拆售,涉及第10期的107個私家車車位,以及11個電單車車位,其中私家車車位定價為88萬至128萬元,套裝私家車位(相連車位)每對定價180萬元。而電單車位車位則每個20萬元。

市值月租約4000元

據EPRC經濟地產庫顯示,太古對上一批賣出最平的太古城車位為去年8月以119.3萬元賣出翠湖臺的UG層雙號車位。若果以今次推售單位最平88萬元計算,相當於劈價最多26%,相較2020年11月以價單形式拆售首批車位時,每個車位定價190萬至270萬元,更是低出接近一半價錢。

太古城車位今年至今大約有35宗二手成交,造價由80萬至200萬元不等。至於租金方面,據地產代理網站放盤顯示,太古城私家車位普遍月租介乎3,000至4,000元不等,個別最高叫價達7,500元,而電單車車位叫租則約1,200元。

太古地產發言人指,有關定價綜合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市場情況、車位所處位置及市場興趣等。他又指,出售太古城車位符合公司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的發展策略,並將所得資金投資於新商機,以及公司的核心項目。

至於今輪拆售車位,將會優先向太古城第10期及第11期、即星輝臺以及海天花園的業主及現有用戶可優先選購,截止申請日期為10月30日,並於10月31日公布抽籤結果,及於11月1日可選購車位。太古地產發送信函予太古城居民,並考慮於11月3日起開放予公眾認購。

據資料顯示,地契註明太古城內所有住宅用途的私家車位只可由太古城住戶或其訪客使用,但地契內並沒有車位轉售限制,意味買家購入車位後可轉售或放租。
 
2025.10.14 經濟
慕詩陳欽杰連環沽貨 8,180萬賣地利根德閣
樓價見底回穩,名人業主趁勢沽貨。人稱「慕詩陳」的慕詩國際 (00130) 主席及行政總裁陳欽杰,剛以約8,180萬元沽出中半山地利根德閣單位,造價高網上估價13%。

市場消息透露,中半山地利根德閣3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2,429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原本叫價9,0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8,180萬元易手,呎價33,676元。較銀行網上估價7,213萬元高約13%,屬於理想價水平。

據了解,陳欽杰近期連環減持物業,上月便以2.2億元,沽出上環中遠大廈23樓,面積約19,746平方呎,呎價約11,141元。單位2009年近2億元購入,帳面獲利逾2,000萬元。

山頂南區交投 第三季價量齊升

另外,西半山俊傑花園高層D室,實用面積783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原本叫價1,8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1,538萬元易手,呎價19,642元。區內代理指,原業主為珠江船務或相關人士,早於1996年以約759萬元購入,持貨29年,帳面獲利約779萬元離場,期內升值1倍。

另一方面,中原地產高級資深營業董事何兆棠表示,山頂南區第三季一手及二手市場合共錄得45宗成交,涉資約61.07億元,較上季錄39宗26.89億元,分別上升15.4%及127.1%,呈價量齊升局面。租務市場方面,2025年第三季錄136宗租賃成交紀錄,較上季微減9宗或約6.2%,涉資1,662.9萬元,按季增加7.5%。
 
2025.10.14 經濟
物業市道回勇 地產代理租舖意慾增
銀行重啟新一輪減息周期後,樓市交投量逐步回升,地產代理行業商機漸增,市場連錄地產代理租舖個案,吸納不同階層舖位,有助減輕舖位空置壓力及穩定租金走勢。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9月整體物業註冊量合共錄6,870宗,較8月6,462宗按月上升約6.3%;涉及約534.8億元,較8月約477.8億元按月則錄約11.9%升幅。今年首9個月合計,整體物業註冊量共錄57,392宗,較去年同期48,923宗按年上升約17.3%,創4年同期新高,可見今年首3季物業市道有明顯提升,為地產代理行業帶來商機。

近月市場連錄地產代理行業租務個案,例如北角英皇道193至209號英皇中心地下2號舖,面積約620平方呎,由大型地產代理承租多年,日前雙方達成續租協議,新租金每月約13萬元,呎租約210元,屬於理想租金。

英皇道地舖月租13萬 加約1成

據了解,上述舖鄰近港鐵炮台山站,屬區內傳統零售旺舖,舖位一向是電訊公司搶租對象,4年前由大型代理以11.8萬元搶租,是次續租比舊租金加租約1成。

另外,大埔露輝路33號地下1號舖,面積約550平方呎,由大型地產租用逾20年,最早時月租僅約3.5萬元,至2021年續租時加租至17萬元,近2年則減至13萬元,至近日再續租2年,新租金每月減至8.5萬元,呎租約155元,比舊租金回調約35%。

業界人士指出,露輝路嘉豐花園屬於偏遠民生區,舖位需求相對較弱,故租金跌幅相對明顯,地產代理行業租舖並不需求人流極旺的舖址,故該商場仍吸引代理長期租用。

事實上,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反映分行數目的營業詳情說明書錄得6,577份,按月增加8份,數字連升2個月,反映整體行業由收縮改為擴張,對改善舖位空置具正面作用。
 
2025.10.14 經濟
租金續跌 快餐店頻租舖
整體經濟復甦步伐不似預期,主打大眾化路綫的民生食肆深受市民歡迎,兩餸飯食肆急速增長,傳統連鎖快餐店亦把握機遇拓展業務。市場連錄多宗快餐店租務個案,主要吸納逾4,000平方呎大舖。

市場消息透露,尖沙咀彌敦道32至34號帝國酒店1樓,面積約4,507平方呎,日前以月租約30萬元租予大快活,呎租約67元。

尖沙咀彌敦道舖 租金高位跌7成

區內代理指出,該舖屬於彌敦道旺段人流有保證,由歐美服飾專門店承租多年,2017年零售高峰期,月租高達98萬元,而至2020年疫情期間退租,現時轉由快餐店承租,租金較高峰期下跌約7成。

資料顯示,該品牌近半年接連擴充,連租3間分店,例如太子道西181至183號美輪大廈地下,面積約5,260平方呎,最近以約17萬元承租,呎租約32元。該舖由2013年開始一直由華潤集團租用,並用作旗下連鎖超市U購門店,2017年租金高位每月約29.6萬元,新租金較舊租升約17%,較高位跌逾4成,可見快餐店趁租金回落急速擴充。

另外,元朗大馬路116至120號1樓,面積約5,881平方呎,屬區內人流暢旺的旺舖,原本時裝店及化粧品店承租,4年前由大型連鎖店承租,當時月租約35萬元,近日雙方重新簽署續租協議,月租回調至30萬元,較舊租金下調14%。
 
2025.10.14 星島
中上價豪宅錄連環成交
受惠息口進入下行周期,以及政府放寬投資移民購買住宅成交價門檻等利好因素,分層豪宅交投跟隨增加。大潭陽明山莊、中半山地利根德閣、薄扶林貝沙灣、北角海天峰及九龍站君臨天下等,連環錄用家承接。

市場消息透露,陽明山莊17座低層91號室,單位面積2188方呎,4房3套間隔,最新以5830萬不連車位易手,呎價約26645元。據了解,賣家為屋苑發展商僑福集團,買家則為本地商人。

陽明山莊5830萬易手
消息續表示,中半山地利根德閣第3座高層C室,單位面積2429方呎,新近以8180萬成交,呎價約33676元。成交資料顯示,今年3月同座另一個高層D單位,面積同為2429方呎,以7900萬成交,呎價約32524元,最新成交單位造價稍為高出約3.5%。

中原分行分區營業經理柳志明表示,薄扶林貝沙灣2期南岸7座高層B室,單位面積1377平方呎,3房1套間隔,最新以3190萬連車位成交,呎價約23166元。據了解,買家為同區家庭客,而原業主於2016年以3048萬連車位購入單位,持貨9年轉售,帳面獲利142萬,期內單位升值4.7%。

地利根德閣每呎3.36萬
該行分行首席分區營業董事林志達表示,北角半山海天峰2座高層A室,單位面積998方呎,3房1套間隔,單位早於2022年5月已開始放盤,最終以3100萬成交,呎價31062元,屬市價成交。據了解,買家為同區換樓客,而原業主於2019年以3000萬購入單位,持貨6年轉售,帳面獲利100萬,期內單位升值約3.3%。

區內代理透露,九龍站君臨天下第3座中層F室,單位面積1051方呎,原則3房間隔,最新以2880萬易手,呎價約27402元。翻查資料,原業主於2017年斥資3280萬購入上述單位,持貨接近8年轉售,帳面蝕讓約400萬,期內單位跌價逾12%。

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近期3000萬至5000萬豪宅成交確實有所增加,原因除息口回落、利好樓市氣氛之外,政府放寬投資移民購買住宅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降低至3000萬,料這類單位最受惠,吸引買家態度轉趨積極,加上近期港股表現理想,部分買家「套股換樓」,帶動成交增加。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