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47 全球物件

_
_

搜尋

_
_

搜尋

新聞中心

資訊週報: 2025/10/22
  回列表
  好友分享
  訂閱周報
 
2025.10.22 聯合報
名軒開發積極響應政府推動地上權政策
不只買得起更貼近居住需求的好房子「名軒亞灣城」掀起新世代購屋風向

儘管今年房市回歸理性,但房市仍有自住剛需撐腰;行政院日前鬆綁新青安房貸,更讓購屋族信心回穩。買房最重要的兩大條件,不外乎是地段和價格。網稱「高雄信義計畫區」的亞洲新灣區,集結科技、Ai技術及金融與國際港灣景色,已逐步從藍圖走向現實,成為南高雄置產焦點。

近期推出的地上權案「名軒亞灣城」更以「稀有黃金地段 + 便利捷運紅線+親民房價優勢」,磁吸購屋族的目光。

從港都到國際城市,亞灣正在加速起飛
高雄近年雙引擎發展:北有台積電,南有Ai聚落亞洲新灣區。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以五大建設為起點:高雄展覽館、市圖總館、流行音樂中心、港旅中心與輕軌一期,推動港灣重劃區晉升成智慧城市,如今更迎來「亞灣2.0」時代。

其中由知名建商領頭開發位於特貿三南北基地包含商業、辦公、住宅、零售及公共服務機能的大型開發計畫。更是已全面動工,投資金額超過800億元,未來將引入頂級商辦與科技總部。據高雄市財政局統計,2024年全市招商金額突破千億,亞灣是最大受惠者。

此外,科技巨頭宏達電、輝達相繼插旗,鴻海也預計投入159億打造Y15聯開案;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成立後,預計34家金融機構進駐。亞灣不僅是南台灣的產業樞紐,更是科技與金融雙引擎的城市核心。

麗寶集團 名軒開發名軒亞灣城:入住「核心蛋黃區」的理想解方
面對產業熱潮帶動的居住需求,麗寶集團旗下上市品牌名軒開發早已率先卡位精華核心土地位於鳳山區福誠二街、三街口推出地上權案「名軒亞灣城」。

業者表示,「名軒亞灣城」原本預計成屋後再推案,但由於地段十分優異,加上難得千坪大基地,以及擁有飯店的麗寶集團的品牌力,未開案即轟動,因此決定提早推出,讓購屋族不只可以聞香,還能即刻入手!

「名軒亞灣城」基地面積超過2700坪,僅規劃380戶均質住宅產品,低密度住家、棟距良好、主力坪數27至37坪、2至3房格局,一層五戶雙電梯的設計保有私密性與居住質感,及10戶店面與9戶事務所。社區規劃更顯誠意:迎賓大廳、泳池宴會廳等豐富公設一應俱全符合全齡化需求,未來更會導入集團的飯店加值服務,兼具生活機能與品味。

從國際城市借鏡「地上權住宅」新居住思維
地上權住宅早已在新加坡、香港、韓國等國成熟發展,讓居民用更合理的價格住進核心地段,同時也助政府活化土地。在台灣房價高漲的當下,這種「不買地也能住蛋黃」的模式,逐漸被視為兼具自住與資產靈活性的選項。

由於不需負擔土地成本,購屋族能將資金保留作為其他投資用途,讓「住得好」與「資金彈性」得以兼顧。這樣的思維,也讓地上權市場熱度持續升溫。

如今「名軒亞灣城」再度乘勢而起,結合名軒開發品牌實力與亞灣發展動能,在高雄這股南方崛起的浪潮中,寫下新的城市居住篇章,以親民價格打開蛋黃區的門,讓薪水族「住近亞灣」不再只是夢想,把城市發展紅利變成更多人都能參與的未來。

預約賞屋:https://go.hiyes.tw/udn20251022
 
2025.10.22 工商時報
股市熱 預售屋解約潮緩解
今年4、5月間因股市大跌而出現的預售屋解約潮,當時全台預售屋單月解約量高達300件,不過隨台股增溫、寫下歷史新高,預售屋解約壓力也隨之緩解,8月滑落至單月101件,較高峰時大減66%。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去年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預售屋解約件數略為增加,今年3月達245件,4月股災推升下,單月解約量增至280件,5月更來300件,創下有統計以來的單月新高紀錄,近期隨台股反彈穩定後,6月預售屋解約件數下滑至181件,7、8月均在百件左右。

曾敬德表示,預售屋解約在今年4、5月間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在於股災時部分民眾對於未來沒有信心,也有些因為股市短期重挫,資金調度困難,使當時預售屋解約狀況增加。

不過,解約的代價不小,需支付違約金,因此除非財務出狀況、交屋時貸款可能出問題,或者是預期未來房價下跌的金額比支付的款項多,否則不太容易出現預售解約潮。

這也反映了自去年9月央行信用管制以來,預售屋買盤出手更為謹慎,買方若遇到資金需求,若為更早前購入預售屋也可以換約出場,因此整體預售屋市場呈現「成交少、解約也少」的市況。

若以區域來觀察,今年前九月預售屋解約量最多的是台中市274件,其次為桃園市253件、高雄市226件,多屬於過去房價飆漲與預售案熱銷的區域,不過各都會區預售屋解約現象在近期都有明顯緩解,相較下,台北市不到百件為六都中最少。

內政部先前統計顯示,預售解約件數占總交易量僅1.1%,解約比率非常低,其中38%解約者為買2戶以上預售屋,28%是名下有屋又購買1戶預售,總計66%有購買或持有多戶情形,解約原因包括也有買方因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解後簽,也有因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原因而解約。


股市回穩!預售屋解約量緩解 8月案量較5月高點下滑近七成
經濟日報

股市回穩、預售解約量緩解;信義房屋統計實價資料顯示,今年8月全國預售解約量約101件、較5月即時揭露的高點約300件、下滑近七成,顯示隨著股市開始回升、甚至頻創新高下,新屋市場解約件數也逐漸穩定。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從今年逐月的解約件數來看,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新屋市場解約件數略為增加,尤其是今年3月開始,單月解約量為245件,4月全球股災單月解約上升至280件,5月更增加到統計以來新高,單月達300件。

不過,隨著台股開始反彈、穩定後,6月解約量滑落至181件,7月剩95件、8月101件,顯示解約量也有股房連動效應,尤其4、5月股災之際,當時有些民眾對於未來沒有信心,有些則是股市短期重挫,導致資金調度困難,進而影響國人資產配置、投資信心;但在台股回穩後,且指數頻創新高下,預售解約逐步緩解。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預售屋解約量逐月攀升,並在全球股災之際攀上高峰,4月達280件,5月300件更寫下2023年7月預售解約即時揭露的新高;不過,隨著台股回升,並屢創新高下,房市解約數也逐漸穩定,最新8月降至101件,不僅是今年次低水位,更較5月即時揭露的高點約300件減少66%。

以區域來看,今年截至8月已揭露的都會區中,解約最多是台中市至少超過270件,桃園市逾250件,高雄市也有220餘件,三都解約量也與過去房價飆漲、熱銷區契合。

根據先前內政部公開的統計數據,預售解約占總交易量僅1.1%,解約比率非常低;其中38%解約者買二戶以上預售屋;28%是名下有屋,又購買一戶預售,總計66%有購買或持有多戶情形。

曾敬德指出,這些買方解約的原因,除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外,也有買方因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解約、再簽約」,也有因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原因而解約。

曾敬德強調,解約的代價不小,按照合約、違約金以總價15%計算;但若買方繳納的價金不足總價15%,以「沒收買方已繳納的價金」為限,建商不可要求買方補足15%,因此除非買方財務或貸款出問題,又或是買方預期房價可能「跌得比繳的多」,否則不容易出現預售屋的解約潮,才會出現當前「成交少、解約也少」的市況。
 
2025.10.22 工商時報
低公設比新案 異軍突起
房市趨冷,低公設比新案異軍突起,今年第三季六都預售屋的主建物占比約45.4%~52.5%,占比均較往年提升;近期房市不佳,買方對室內空間更為追求,高公設比建案乏人問津,今年以來成交新案的主建物占比,較過去提升。

主建物坪數是指不含陽台等附屬建物、公設等公用空間的坪數,計算主建物坪數占整體權狀比例,可反映該案實際使用面積多寡,也就是「實坪」或「室內坪數」。據住商機構統計,包括台北、新北、桃園、高雄等地第三季新案的主建物占比均較往年提升。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賴志昶表示,新案市場受大環境衝擊,購屋意願降低,現階段能成交案場,若不是價格優惠,或本身條件夠吸引人,過去令購屋人所詬病的高公設比新案則成交件數略減,目前都會區房市幾乎走向小宅化,但平均主建物占比仍較往年提升。

如果買方追求實坪面積大的建案,則可以朝向基地面積大的社區、更多住戶分攤公設,或屋齡20年以上的大樓,因消防法規變革早期八樓以上大樓無需具備雙逃生梯,公設比相對較低。

六都預售案主建物占比約接近5成,其中又以台中45.4%為六都最低,僅高雄市超過50%。住商不動產中區協理賴萬分析,近期台中推案多集中於14期、單元二及單元三等重劃區,這些區域具有低密度開發、高綠覆率等特點,若是新案基地較小又採低密度開發,加上不少中南部建商訴求氣派與豐富公設,都會拉高公設比。
 
2025.10.22 經濟日報
第2季中央社宅線上選屋開跑 4社宅正取人注意簡訊
2025/10/21 17:29:58

國家住都中心21日宣布,第二季中央社會住宅正式啟動「線上選屋」程序。國家住都中心提醒,從20日起,中籤的正取戶已依通知,陸續前往包含台北市「萬華安居」、新北市「五谷好室A」、桃園市「龍岡好室」及高雄市「崇實安居」4處社宅現場看屋。

國家住都中心表示,「線上選屋」將進行至本月31日止。為確保自身選屋權益,正取人請務必在通知單載明的指定日期及時段,完成所有選屋手續。

第2季中央社宅日前已完成電腦公開抽籤,預計12月1日起開放租賃入住。國家住都中心表示,這次全面採「線上選屋」方式,正取申請人只需依照通知單所載的指定日期與時段,登入「安居.好室入口網」即可完成選屋程序,無須親自到場。

為服務不諳網路操作的正取人或年長者,國家住都中心提供貼心服務:申請人可於指定選屋當日,依時段前往社宅現場,將有服務人員協助完成線上選屋操作。

國家住都中心強調,線上選屋採「指定時段辦理」,申請人務必準時操作,以保障自身權益。正取戶可至「安居.好室入口網」的「資料下載」區,查閱詳細的「線上選屋操作手冊」。同時,國家住都中心也提供「選屋懶人包」協助申請人順利選屋;正取人若有操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洽詢服務專線(02-8979-1799)。

國家住都中心提醒,錯過選屋時段、未於指定時段完成線上選屋的正取戶,仍可於當日補選屋時段,就當日剩餘空房辦理補選。但若申請人當日逾期仍未完成選屋,則視為放棄選屋權利,國家住都中心將依剩餘空房逕行自動配屋。
 
2025.10.22 經濟日報
台中101、漢神洲際、D-ONE 三大百億級商場為房市鍍金
2025/10/21 15:12:23

台中房市即將迎來「台中101」、「漢神洲際購物廣場」與「D-ONE第一大天地」三大百億級旗艦百貨,隨著近年陸續啟動招商或進入開幕倒數階段,形成強勁的商圈聚落效應,也為房市鍍金,周邊新案吸引品牌建商與自住買盤高度關注。

尤其有台中101之稱的「置地廣場台中」,更因坐落台中百貨雙雄所在的七期生活圈,每有新案推出,屢屢成為市場焦點,今年包括達麗、寶璽、豐邑等指標建商陸續推出新案搶市。

台北101今年宣布品牌首次跨出台北,選址於台中七期商圈,並攜手國泰人壽共同打造全新地標「台中101」,吸引眾多國際精品品牌積極搶進,更顯示中台灣消費實力備受肯定,堪稱目前中部最受矚目的大型商業開發案之一。

加上9月底新光三越中港店盛大復業,雙重利多效應讓七期生活圈熱度再度飆升,再次印證七期穩坐台中高端生活與商業核心的地位。

隨著重量級百貨話題加持,區域房市期待值同步拉升。其中,達麗建設推出的新案「達麗拾穗」,規劃2至3房、21至38坪產品,鎖定自住與置產雙重需求。基地更是正台灣大道上少見的三面臨路、角地優勢,退縮大花園擁有良好棟距與採光條件。

交通機能方面,步行即可抵達未來捷運藍綠線交會站點市政府站,串聯七期生活圈與各大商業設施,加上鄰近「台中101」預定地,自然受到市場關注。

作為大型上市櫃的品牌建商達麗建設,佈局遍及全台,推案選址皆鎖定具備重大建設題材與長期發展潛力區段,更憑藉穩健的營建品質及貼心的規劃設計,累積一群忠實品牌粉絲,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已揭露54筆成交,最高成交單價達78.21萬元,即便在市場觀望氛圍下,仍獲剛性買盤青睞。

另外,寶璽建設推出的「寶璽天讚」,規劃百坪級產品,目前最高成交單價已達98.01萬元,在高資產族群與重大建設題材雙重支撐下,區域行情持續上行。

另一重點建設「漢神洲際購物廣場」,即將於明年初開幕,預計引進近500家國內外品牌,為北台中注入大量人流與商機。

觀察周邊預售市場表現,區內的話題新案「舜元悟野」,規劃主打3至4房,與結合運動主題的「三球野奢宅」公設設計,鎖定重視休閒與親子生活的家庭客群,目前最高成交單價來到72.04萬元;豐邑建設推出的「豐邑ONE+」最高成交單價為63.83萬元。

至於占地達18萬5,400坪的「D-ONE第一大天地」,預計2026年底完工,不僅為高鐵特區導入大量消費人潮,更使區域住宅市場熱度同步升溫。區內新案推陳出新,包括「大華縱橫」及達麗「新高鐵」等相繼進場,後市可期。

住商不動產七期南屯店協理黃盟翔指出,台中房市正進入建設題材與高端商業聚落並進的嶄新階段,隨著指標型百貨陸續開發營運,三大新興商圈將成為帶動住宅市場價值重估的關鍵力量。

由於建設進程具有可預期性,購屋族群對於中長期發展具高度信心,自住與置產買盤同步回籠,未來隨著商場正式營運後所帶動的生活圈成熟度與消費動能,有望進一步強化區域不動產的抗跌性。
 
2025.10.22 經濟日報
限貸令下 保險業房貸案量暴增
2025/10/22 00:08:55

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最新資料統計,在「限貸令」之下,今年上半年保險公司異軍突起,新增申貸人數達3,813人、年增率暴增86.2%,是業績成長最亮眼的金融機構。

反觀銀行因打炒房政策保守放貸,「以價制量」下,今年上半年新申貸人數縮水最多、不到10萬人,年減幅度達35.1%,比去年同期的15萬餘人減少約5.3萬人。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新申貸人數減少,除了整體買氣較去年萎縮外,央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提升存款準備率、財金部會金檢、銀行法72-2條等約束,都讓銀行對房貸業務的承作更為保守,使今年全體銀行的新申貸人數遠低於第七波信用管制前水準。

隨著銀行申貸難度提高,亟需資金活水的消費者,轉向其他金融機構辦理房貸;根據聯徵中心的數據,從限貸令開始的去年9月至今年6月止,保險公司新申貸人數總計達6,304人,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申貸人數比重達60.5%,人數達3,813人、年增率達86.2%。

張旭嵐指出,保險業不受銀行法規範,且不動產放款上限為35%,超過銀行的30%,尤其過去保險業較少發展不動產放貸業務,可貸水位較充沛,因此去年限貸令出現,讓部分原本退出房貸市場的保險公司重回市場,積極拓展客源。
 
2025.10.22 Yahoo新聞網
大新竹豪宅指標聚落!一座橋串聯竹科鈔能力 「大坪數就怕買不到」全台罕見逆風買氣
新竹高鐵特區宜居優勢、科技人最愛,科技族群特別重視生活品質、空間尺度與隱私感,成為高總價住宅主要支撐族群。根據實價登錄資料,2025年新竹高鐵站周邊總價4000萬元以上住宅,平均成交單價達每坪63.4萬元,創歷史新高,相較2016年上漲約47%,顯見高端自住族群對竹北生活圈仍具高度認同。

高鐵特區吸引頂尖人才定居
竹北高鐵特區位於新竹縣竹北市,為串聯南北的重要交通門戶,區內以高鐵、國道三號與68快速道路為主要幹線,通勤便利,帶動周邊生活圈成形,特區擁有高綠覆廣大綠地近年隨人口增加,商場、旅館、影城及醫療設施相繼到位,生活機能逐漸完備,而重劃區以一座經國大橋快速串聯竹科,優越的居住品質尤其受到科技業高階主管青睞,看重學區、交通與生活品質,帶動高鐵特區成為新竹房市指標區域。

竹北高鐵特區承接新竹科學園區的外溢效應,並自成科技產業鏈一環,擁有台元、昌益科技園區等,近年更有竹北AI園區與聯發科技站前開發案啟動,聯發科以約90億元投資取得新竹車站特定區地上權,預期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此外,宏匯集團亦取得高鐵站特定區開發經營權,將興建2棟地上26層百貨與辦公大樓,樓高約119.4公尺,預計2027年底完工,未來將成為竹北天際線新地標。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新竹高鐵站周邊受惠於竹科外溢效應,彙集大量科技新貴購屋需求,致使區域房價大漲,以實價登錄資料觀察,2025年總價4000萬元以上豪宅,平均成交單價達每坪63.4萬元,較2016年上漲約47%,區域豪宅漲勢明顯,主因就是近期雖說房市受政策與限貸影響,交易量體緊縮,惟新竹高鐵憑藉科技產業人才支撐,加上有軌道經濟題材,仍是頗具有保值性,加諸竹科周邊重劃區開發逐漸飽和,且市場推案少見中大坪數物件,致使區域此類高總價豪宅物件,能在一片房市低迷中,仍開創不錯佳績。

房市新高紀錄 明星社區雲集
高鐵特區豪宅聚落集中於站前與文興路軸帶,包括「若山系列」的「若蒔山」、名發建設的「天琚」、高鐵站前的「千代田」、在地品牌建商坤山建設的「坤山君峰」,以及位於主幹道文興路上的「極光琉璃」等皆屬代表性社區,其中「國泰TWIN PARK」正對萬坪水圳森林公園,具備稀有景觀優勢,是區內少見由國泰建設推出的豪宅地標,觀察市場上百坪規格豪宅成交單價普遍落在每坪50~65萬元,「若山NO.3若蒔山」成交單價更創大新竹紀錄,達每坪85.6萬元,

住商不動產竹北高鐵加盟店店東江崇瑋指出,若山系列「若蒔山」、「名發天琚」是區內最具代表性的豪宅指標,成交總價動輒破億元,觀察現況,市場上大基地豪宅產品愈來愈稀缺,新推案多為小基地規模,難再見到具地標性的高端社區,科技業在地聚落效應已定型,雖然各大廠近年陸續在全台設廠,但研發核心仍集中竹科,而竹北則是主要的衛星住宅區,加上多座科技園區擴張,預估可創造上萬個高薪就業機會,人口與需求將持續推升房市支撐力。

江崇瑋表示,目前竹北人口已達22萬人,緊追彰化市,有望成為全台第一大縣轄市。區域人口結構以外來菁英居多,學歷水準高,購屋能力強,建商持續尋地反映市場長期看好,土地一塊少一塊,竹北高鐵特區在科技產業聚落與生活條件的支撐下,仍穩居大新竹豪宅市場龍頭。
 
2025.10.22 經濟日報
建物實坪 台中下降最多
2025/10/22 00:08:55

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發現,今年第3季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四都主建物平均占比,與五年前相比,成長逾0.2至3.8個百分點;而台中市主建物占比卻較五年前下滑1.7個百分點、僅45.5%,為六都新案平均室內空間最小,也是實坪下降最多的都會區。

所謂「主建物坪數」,也就是室內實際空間(實坪),是指不含陽台、雨遮等附屬建物、公設等公用空間的坪數。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小宅化」產品時代,新案要有買氣,價格須具優勢,高公設比新案因買方獲得實坪相對較低,較不受青睞,因此高實坪新建案成為消費者購買與否的指標之一。

據實價登錄,第3季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四都新案主建物平均占比成長0.2至逾3個百分點,其中桃園市、高雄市平均主建物占比約49.5%、52.6%,與2021年同期47.1%、48.7%相比,增加2.4、3.8個百分點。
 
2025.10.22 聯合報
具戰略價值發展 桃園航空城產業論壇打造國際智慧城市
2025/10/21 23:35:56

當前國際局勢動盪,更顯台灣在全球產業鏈的關鍵地位,桃園航空城則是全台最具戰略價值的發展重地之一。桃園航空城公司今舉辦「Runway to Future鏈結未來產業・啟動未來城市」論壇,共同探討桃園航空城在全球產業重組、AI技術浪潮與城市競爭力布局中的關鍵戰略角色。

今論壇以「Runway to Future」為主軸,規劃三大主題,包括「經濟×科技:未來產業的智匯基地」、「AI×創新:驅動全球競爭力」及「人才×城市:共築新世代舞台」,集結產、官、學、研等重量級代表,全方位勾勒航空城產業鏈整合與城市發展藍圖。

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論壇表示,桃園航空城計畫歷經多年推動,已逐步從藍圖化為現實,進入成果展現關鍵期,市府團隊將持續加速產業用地開發,積極回應企業投資需求,打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期盼藉由本次論壇,進一步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攜手推動產業蓬勃發展。

張善政指出,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預計於今年底正式啟用,拆遷戶安置住宅將於明年初陸續交屋,遠雄自由貿易港區擴建工程也穩健推進,國際科技巨擘輝達(NVIDIA)亦於航空城內設置亞太物流中心。

張善政強調,市府將持續攜手各界積極推動桃園成為智慧製造、智慧物流及國際創新應用示範城市,尤其期望能善用觀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冷能,作為AI算力中心節能基礎,以突破能源供給瓶頸,進一步推動AI相關產業發展,打造國際智慧城市新典範。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桃園未來發展將以航空城為核心,藉由第三跑道建設與區段徵收,推動周邊住宅、產專區與商業區整體規劃;透過五條國道與新建快速道路串聯,打造全台交通最便利的城市。此外,市府亦積極輔導推動AI、冷能應用、資料中心等新興產業發展,推進服務業轉型與智慧城市建設,歡迎各方企業踴躍提案,共創桃園產業新未來。

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長蕭振榮表示,桃園在AI產業鏈扮演關鍵角色,匯聚高階伺服器、散熱、電源與晶片等供應鏈,具備高度產業整合優勢,相信結合航空城規劃,可望成為AI應用示範基地,期盼中央與地方持續合作,攜手打造具競爭力的未來城市。
 
2025.10.22 工商時報
富裔攜華南金資產 共推大湖山莊都更
看好換屋剛性需求,上櫃建商富裔實業推動北市內湖大湖山莊都更案,華南金資產管理公司預計斥資5億元共同參與,都更案已於5月正式獲得核定,都更案面積約1,447坪,富裔擔任實施者、華南金資產管理為出資人,未來總銷暫估逾64億元,可望是大湖山莊久違多年的都更案。

除大湖山莊都更案,最近富裔多筆開發案,也有新進展。北市東區輕奢小豪宅「富裔巨蛋」最近推出,總銷約13億元,富裔可望賣1戶、認列1戶,全案淨利預計可達3億元。

富裔與日商三菱地所合作在信義區松平路推出的都更案「松裔」,預計明年底取得使照、2027年完工,總銷約45億元,富裔將可望分回約9億元,富裔估若全部完銷,預估可望有2億元的毛利。

另外富裔於北市大同區的建案「國王雙子星」,預計2029年第4季完工,總銷達95億元、富裔可分回金額約達36億元。若全部完銷,可望貢獻7億元毛利。

至於內湖大湖山莊案,富裔透露,目前已掛件申請建照,未來總銷金額暫估64億元、富裔可分回約31億元。若全數出售,將有約6億元的毛利。
 
2025.10.22 澎湃
上海奉賢富力萬達廣場將被拍賣,起拍價約12.23億元
10月21日,據阿裡司法拍賣網披露的資訊顯示,上海市奉賢區江海鎮16街坊7/50丘的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將被拍賣,而該標的物即為上海奉賢富力萬達廣場。標的物將於10月27日在司法拍賣平臺掛牌,起拍價約12.23億元,截至目前還無人報名。

根據司法拍賣公告的內容顯示,奉賢富力萬達廣場的各大樓棟土建工程已完工,但外立面、室內裝修、配套設施等仍未完成。

具體來看,1號樓總高22層,1-6層為商場,7-22層為辦公區域。目前,商場部分外立面局部施工,電梯大量堆放未安裝;辦公部分外立面未開工,裝修工程未整體啟動。2至8號樓為5層商業用房,土建工程已完工,但外立面大多未完成,樓內電梯未安裝,裝飾裝修工程未開工。9號樓同樣存在類似問題。

此外,根據土地出讓合同要求,項目商業部分自持面積不低於7.26萬平方米(占商業面積的80%);辦公部分自持面積不低於2.54萬平方米(占辦公面積的40%)。

2017年,富力地產以7.31億元競得奉賢南橋新城19單元07F-01地塊,樓面單價為4027.55元/平方米。

之後,富力地產與大連萬達集團合作,宣佈將共同打造地鐵5號線奉浦大道站城市綜合體專案。規劃顯示,專案總建築面積達26.13萬平方米,包括7萬平方米的萬達廣場、近5萬平方米的商業街以及約4萬平方米的高端商務寫字樓。

專案由富力地產旗下的上海啟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負責開發,推進初期還屬於較為順利的階段。

2018年6月,規劃方案公示;當年12月專案全面開工。項目最初預計在2021年8月完工,2021年12月開業。

但此後因富力地產資金鏈斷裂,項目在2021年底停工,至今外立面及內部裝修仍未完成。
 
2025.10.22 中證網
珠免集團:擬將格力房產100%股權轉讓至投捷控股,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珠免集團10月21日晚間公告,擬將公司持有的珠海格力房產有限公司(簡稱“格力房產”)100%股權轉讓至珠海投捷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投捷控股”)。本次交易擬採用現金方式,不涉及發行股份。根據初步研究和測算,本次交易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對於籌畫重大資產重組的背景,珠免集團在公告中提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披露《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實施情況報告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已實施完成,成功置入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有限公司51%股權,並置出非珠海區域共5家房地產子公司100%股權,公司戰略定位和主營業務轉型為以免稅業務為核心,圍繞大消費產業發展。同時,公司承諾將在重大資產置換完成之日起的五年內逐步完成對存量房地產業務的去化或處置工作,該等存量房地產業務去化或處置完畢後,公司將整體退出並不再經營房地產業務。為加速完成上述承諾,推動上市公司進一步聚焦主業,實現高品質發展,公司擬實施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目前,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出具原則性意見,原則同意啟動本次交易。

本次交易前,公司主營業務為以免稅業務為核心的大消費業務及房地產業務等。通過本次交易,公司將加快完成全面去地產化,更加聚焦於免稅業務等大消費主業業務。未來,公司將錨定大消費戰略主航道,全力打造面向國際的大消費產業集團,邁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本次交易為重大資產出售,擬採用現金的支付方式,不影響公司的股權結構。本次交易如能順利完成,預計將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經營效益。
 
2025.10.22 新浪網
北京市公積金直接抵房租 操作指南來了
在北京租住商品房的市民請注意!每月交的公積金能直接提取出來抵房租。近日,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就“租住商品房提取業務”發佈指南,清晰解讀了提取條件、辦理管道、所需材料及提取額度等關鍵內容,進一步方便市民辦理相關業務。

誰能提?三個條件記清楚

並非所有租房者均可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想提取公積金,得先滿足這3個條件:第一,申請人及配偶在北京市行政區域內無自有住房且租賃住房;第二,申請人已經連續足額繳存公積金3個月(含)以上;第三,申請人及配偶申請租賃北京市商品住房。這三項條件是辦理提取的“敲門磚”,缺一不可。職工在申請前可自行核實是否符合要求。

在哪辦理?四種管道任選擇

現在,租住商品房公積金提取業務辦理途徑特別靈活,線上線下都能辦理。線上辦理可以用電腦登錄網上業務平臺、手機下載北京公積金App或微信、支付寶搜索京通小程式;要是想線下辦理,任意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管理部櫃檯或受託銀行代辦點都能辦理。

帶什麼材料?線上線下分清楚

材料準備是辦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線上線下所需材料略有不同,千萬別帶錯!櫃檯辦理要帶身份證原件,租房發票原件,還有房屋租賃合同備案編號,忘帶身份證件也能用人臉識別;線上辦理更簡單,只要在手機上上傳發票照片、輸入備案編號,填寫相關資訊即可,注意發票上得有“房租”“租房”這類字樣,否則可能影響審核。

租住商品房公積金每月能提取多少?

兩種情況算明白

能提取多少錢?看這兩種情況。如果實際房租比每月公積金繳存額高,那就按月繳存額全額提取;要是房租比繳存額低,就按實際房租提取。要是帳戶餘額不夠,扣完10塊錢保底,剩下的都能提取出來。此舉旨在最大限度支持職工的租房需求。

租住商品房提取公積金注意事項

在辦理過程中,還有五個提示需記牢。第一,已婚要填婚姻資訊,核實家庭房產;第二,發票未展示房屋情況、租賃價格等相關資訊的,需提供租房合同;第三,除了住房管理部門,開發票的單位得有北京住房租賃資質;第四,租住商品房為按月提取,提滿發票對應租期後,有新事項應重新申請;第五,租金要合理,假材料、假租房會被嚴肅處理,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

租住商品房提取公積金,是優化公積金使用政策、支持住房消費的重要舉措。符合條件的職工,只要材料齊全、資訊真實,即可便捷辦理。如在操作中仍有疑問,可撥打12329住房公積金熱線諮詢,工作人員將提供詳細解答。政策暖心,服務貼心。合理利用公積金,讓租房生活更輕鬆。
 
2025.10.22 新浪網
上海官方發文!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
10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建築業高品質發展 加快培育增長新動能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八個方面提出21條具體舉措,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並再次將城市更新放在突出位置,促進建築業高品質發展。

《行動方案》明確,推動建築企業整合升級,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築牢上海建築市場基本盤。加快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更新擴面提速。

《行動方案》指出,全面推動上海建築業轉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強化建築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鼓勵建築企業同質化業務整合,實現錯位競爭、鏈條互補,引導企業深化跨區域市場佈局,紮根主力城市、潛力城市,實行屬地化深耕戰略。培育專注細分市場、具備專業特色能力的建築業中小企業,鼓勵走專業分包發展道路。

對長期停業、資質閒置且人員不滿足資質標準的企業依法清理資質,建立建設工程企業市場化退出通道,支援困難企業通過產權轉讓、破產重整等方式優化資源配置。

在傳統建築市場方面,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築牢上海建築市場基本盤。推動“好房子”建設,為好設計、好建造、好服務提供應用場景。培育住宅高性能部品部件發展,推廣成品門窗、保溫結構一體化系統、高能效機電設備應用。

《行動方案》提到,推動人居環境品質提升,結合“15分鐘社區生活圈”“完整社區”及鄉村振興等建設行動,建設一批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城市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兒童友好空間等民生工程。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加強農村分散式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持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

《行動方案》也強調,促進城市更新擴面提速,完善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模式,健全城市體檢評估、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工作機制,優化城市更新專案生成機制。

加快推進商務樓宇和產業園區更新提升、功能複合。完善與城市更新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相適應的技術標準和多元化投融資方式。

此外,推動城市運營賦能建築企業發展,推進城市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提升房屋修繕、城市基礎設施(路橋隧)運維、城市安全(水電氣)運維三類隊伍能力,推行政企合作的運維管理服務模式。
 
2025.10.22 經濟通
安徽皖通擬30億元人民幣收購山東高速7%股權待批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00995)(滬:600012)公布,擬通過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向山東高速集團收購所持山東高速(滬:600350)總股本7%的股份,即約3.38億股,交易金額為約30.2億元(人民幣.下同)。有關建議需待股東批准。

該集團指,收購每股山東高速價格為8.92元。交易完成後,該集團有權提名或推薦1名山東高速董事,並佔有1個山東高速董事席位。山東高速從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及經營,以及公路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領域的股權投資,去年純利40億元。該集團指,收購將進一步擴大投資,可加深與山東高速的策略合作關係,而收購將由自有及/或自籌資金支付。
 
2025.10.22 新浪網
商圈擴容進行時 凱德的來福士 界加入無錫河埒口“金三角”
自今年5月蘇超開賽以來,“散裝江蘇”的熱梗迅速出圈。而各具特色的十三地市中,無錫正上演“形散神不散”的商業新趨勢。

10月17日,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佈XDG-2024-82號地塊開發建設專案招標計畫。據招標計畫登記表顯示,招標人為無錫市城凱商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預算21.3億元,資金來源為自籌,計畫招標時間在今年11月17日。

相關資訊顯示,專案用地成交於去年12月,拿地後不久便官宣與凱德投資合作,將打造為公園式商業綜合體。此次招標計畫的公佈,意味著專案距離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更進一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與專案一路之隔的是萬達廣場,此外,距離項目約2.5公里處更有開業於2023年12月的無錫首家萬象匯。待到82號地塊上的新項目建成開業,可構成“三足鼎立”局面。

商圈擴容是近年來商業地產的主流趨勢,從以往的單打獨鬥,到協同共生的聯動式發展,“商圈”的概念一再被強調。置身其中,凱德投資將帶來怎樣的作品?

深入無錫

根據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濱湖分局在2024年12月31日發佈的無錫市區2024年第四季度房地產供應情況統計表,XDG-2024-82號地塊編號為錫國土(經)2024-76,是一宗商業用地,地塊面積約4.3公頃,由無錫市運河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以4.0867億元競得,成交時間為12月19日,合約簽訂於12月25日。

企查查顯示,拿地企業成立於2024年8月23日,由無錫市濱湖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濱湖建發集團”)持股100%,後者由無錫市濱湖財政局間接持股100%。

也就是說,凱德投資此次繼續以輕資產模式實現新專案佈局。雙方的合作意向則在更早時候就已建立,而與此同時,濱湖建發集團對該地塊也早有規劃。

據公開報導,2024年1月26日,凱德投資(中國)商業及辦公樓管理副董事總經理梁耀華一行來訪濱湖區,與濱湖建發集團就河埒片區商業辦公載體、運河灣城市更新專案進行考察交流,並實地考察上蔣巷地塊、儀錶廠地塊、東吳大酒店地塊和運河灣片區等項目點位。

上蔣巷地塊即為2024年12月出讓的XDG-2024-82號地塊,位於梁溪路與蠡溪路交叉口東北側,屬河埒口商圈中心區域,雙地鐵TOD地塊,周邊成熟社區雲集,消費人群密集。

在宣佈拿地喜訊的同時,濱湖建發集團就曾透露擬與凱德投資合作,與河埒文化廣場煥新升級統籌規劃,首創為“Z世代”量身定制的商業品牌——“來福士•界”。

這一消息在2025年1月7日正式官宣。當日,濱湖建發集團與凱德投資正式進行項目合作簽約。凱德投資集團首席戰略官、商業管理首席執行官楊欽富,以及凱德投資中國商業管理董事總經理盧志昇等管理層出席了儀式現場。

按照當時消息,簽約的合作專案擬投資約20億元,將在濱湖區引入凱德投資全國首創、為年輕人量身定制的商業品牌“來福士•界”,以及凱德投資全資子公司雅詩閣有限公司旗下國際公寓酒店品牌“馨樂庭”,通過多元創新的業態組合、綠色生態的空間環境、輕鬆自在的場景氛圍,打造活力精緻兼具國際化氣息的城市生活中心。

對於落子無錫,楊欽富談到,無錫經濟韌性強、消費活力足、發展潛力大。“凱德投資將以此次簽約合作為新起點,在加快推動合作專案落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精准對接市場需求,在無錫投放更多資源,持續放大集聚效應、品牌效應,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凱德投資對於無錫的深入佈局比預料的還要快。就在本月14日,凱德投資中國商業管理董事總經理盧志昇等一行會見了無錫市梁溪科技城管理局相關領導。

據公開消息,雙方就園區運營、物業管理、基金投資等重點領域開展交流洽談並達成凱德騰飛江蘇省首個區域性獨家戰略合作。

從地理位置來看,梁溪區與濱湖區接壤,而梁溪科技城位於梁溪區北部,與惠山區、錫山區交界。這一區位與濱湖河埒口商圈頗為相似。

“來福士•界”的所在地塊處於梁溪區河埒口商圈,位於濱湖區東北部,上連惠山南部,東接梁溪區西部。兩個項目最終落地並建成後,均有望輻射更多人群。

商圈擴容

在無錫之前,凱德於內地的項目大多佈局在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深圳等核心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但在近年,其項目的佈局策略越發傾向於對區域發展潛力的判斷。

例如,去年末,凱德投資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商業管理協定,武漢光穀中心城西社區鄰里中心專案將由凱德投資管理。該專案於2022年8月啟動建設,計畫在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今年2月,凱德投資又與中國雄安集團雄商置業公司簽署商業管理合作備忘錄,雙方就雄安新區總部區TOD綜合體雄安國貿中心專案內的集中商業部分達成合作,攜手打造“雄安國貿•凱德中心”。

以上述兩個項目為例,相較于現實發展階段,均有著更為可觀的未來前景。

此外,在輕資產策略下,合作也是凱德投資的必要選擇。而得益於企業背景,凱德投資也成為政企合作中的“安全牌”。

回到此次啟動招標計畫的新專案,據招標計畫書,專案總建築面積約17.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規劃建設五層商業中心、兩層街區式商業及七層酒店共9.4萬平方米,地下三層共8.0萬平方米。

項目名稱為“來福士•界”,是凱德投資為“Z世代”量身定制的商業品牌,將通過發展個性化、多元化、創新化業態,營造具有鬆弛感、年輕力、主題式的生態消費新場景。

圖源: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圖源:無錫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從地理位置來看,其位於梁溪路與蠡溪路交叉口東北側,屬河埒口商圈中心區域。該地段交通發達,快速內環、梁清路、蠡溪路環繞四周,緊鄰地鐵2號線和4號線換乘站河埒口站,可實現無縫銜接。

除了交通上的便利,在景觀資源方面,北側臨近惠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側毗鄰河埒文化廣場。

也因為成熟的板塊發展,優質的自然資源等這些原因,在一些觀點中,河埒口與市中心、蠡湖未來城被列為無錫“含金量”最高的三個區域。

2023年12月10日,無錫濱湖萬象匯開業,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包括地下1層、地上6層,局部為7層。這是無錫首座萬象匯,而從華潤萬象生活的選址,也不難看出濱湖區乃至河埒口商圈的潛力。

據官方披露的資料,在今年國慶假期期間,無錫濱湖萬象匯打造“喵語奇境”大型戶外打卡點,推出奇幻魔術秀、喵吉克歡樂巡遊、抽象小貓領養、奇妙捏捏樂快閃無錫首展等活動,日均客流量3.7萬人次、銷售額同比上漲12.1%。

萬達廣場的進入時間相對要更早,以先發優勢佔據了河埒口商圈C位。項目開業於2010年9月17日,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包含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等多元業態,其中購物中心商業體量約11.3萬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來福士•界地塊出讓時,相關規劃就明確,“地塊內可預留與梁溪路南側地塊聯繫的立體交通連廊”,未來或可通過立體交通連廊,快速聯通南側的萬達廣場及寫字樓。

有預測顯示,未來,濱湖萬達廣場、濱湖萬象匯與來福士•界,可共同形成年營業額超40億元的城市級商圈。

散裝商業體的各自發展階段已成過去式,可見的未來,濱湖河埒口將由“單打獨鬥”進一步向聯動集聚發展。
 
2025.10.22 新浪網
馬雲抄底買樓,低調家族暴賺54億!
一個百年英資家族,低價賣給馬雲半棟寫字樓。

10月17日,阿里和螞蟻集團宣佈,購得香港銅鑼灣的“港島壹號中心”最高的13層樓,擬打造為香港總部,交易價為9.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6億元。

賣方為文華東方酒店集團,隸屬于英國老錢家族——班哲明•凱瑟克控制的怡和財團。

怡和的風格非常低調,甚至有些神秘,據《財富》排行榜,其2024年營收合人民幣約2500億元。

這宗交易,有望成為今年香港最大的商廈買賣。在香港地產低谷期賣樓,凱瑟克家族依然暴賺,且設有連環交易,凸顯老錢生意的老道。

“如果後續有其他合適買家,文華東方可能會售出這棟樓的剩餘部分。”

接受《21CBR》記者採訪時,第一太平大衛斯中國區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部負責人黃國鈞估計。

低位出售

“港島壹號中心”是香港地標物業,所處地段寸土寸金。

“該項目地理位於優越,臨近地鐵,交通便利,又享有一線海景以及維多利亞公園、大型購物中心等配套,且是全新打造的。”黃國鈞向《21CBR》記者分析道。
其前身為香港怡東酒店,於2019年3月結束營業後,凱瑟克家族將其重建為甲級寫字樓,投資約50億港元,高24層。

當時,管理層坦言,核心區酒店需求飽和,而商用物業估值高企,發展商廈的回報“更可觀”。該項目去年7月封頂,今年下半年入市。

據黃國鈞觀察,較之高峰期,香港地區部分寫字樓的價值,下調30%-40%,其空置率也到較高水準。

凱瑟克家族的出售價格,屬於低位。

阿里買了13層,相當於買下半棟樓,加上屋頂標誌和50個停車位元,涉及總樓面面積約30.16萬平方呎。折算後,平均價格約為23.55萬元/平方米。

該專案曾在2017年招標出售,當時估價一度高達270億元,吸引了新鴻基等數個財團關注,最終流產。

數年過去,按照阿里現在的出價,項目估值約為140億元,折價近一半。即便如此,扣除銷售費用後,凱瑟克家族,依然賺得7.58億美元,合人民幣54億元。

根據公告,本次交易預計於2025年12月完成。

“有一個世界500強企業入駐,肯定會吸引其他企業,尤其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黃國鈞認為,阿里和螞蟻集團的進駐,對於“港島壹號中心”專案是利好。

連環交易

折價出售“港島壹號中心”,對於凱瑟克家族來說,不是一宗孤立的交易,而是其重構資產版圖的一步棋。

10月17日,文華東方在一天之內連發兩份重磅公告。

一是確認出售港島壹號物業,年底完成;二是宣佈將被母公司私有化,2026年2月底前完成,怡和持有其88.04%股份,擬收購剩餘11.96%股份,涉資42億美元。

此時私有化,事出有因。

2024年,文華東方公佈了“未來十年規模翻番”戰略,提出要在核心都市與度假勝地加速擴張,強化品牌在奢華領域的領導地位。

對於凱瑟克家族來說,全資控股將簡化企業架構,有效支援酒店業務發展,並優化資產組合。

這個老錢家族,將一套“出售非核心資產+私有化”的組合拳,玩得溜。

賣樓的收益,將轉化為私有化報價中的0.60美元特別股息,加上2.75美元現金,給出了對小股東的溢價報價,已贏得75%文華東方股東的潛在支持。

文華東方是全球頂級奢華酒店集團之一,到今年6月末,在27個國家和地區運營著43家酒店、12家酒店式公寓及26個奢宅項目。

1-6月,酒店業務呈現強勁復蘇勢頭,其總收益上漲了11%,酒店管理費用上漲了14%。

文華東方在內地正積極擴張,其先於浦東落地一家高檔酒店,又在香港置地斥資600億元打造的“上海西岸中環”,佈局2家奢華酒店及1家服務式公寓。

2026年,蘇州文華東方酒店將開幕,將聯動集團在上海、杭州、南京開業的酒店,覆蓋整個長三角。

調整策略

1958年,亨利•凱瑟克買下了創始人家族的股份,成為怡和的大股東,並將其發展壯大。

現任怡和集團執行主席,是亨利的侄子班哲明•凱瑟克,為家族第六代傳人。2025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顯示,凱瑟克家族的財富達24.5億美元。

怡和集團執行主席班哲明•凱瑟克怡和集團執行主席班哲明•凱瑟克
怡和集團紮根香港地區、中國內地及東南亞,業務涉及酒店、地產、零售、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

尤其以地產為重,旗下香港置地是香港中環最大的地主之一,據稱擁有中環40%的商用物業。

2024年,其香港地區的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下降9%,而內地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上漲11%,促使其加速內地佈局。

今年上半年,香港置地在內地有JLC金陵中環和鑫耀•光環Live二期兩個商業項目開業。下半年則有重慶光環花園城在9月下旬開業,南京光環花園城則計畫於12月底開業。

而在香港本土,香港置地去年投入超10億美元,啟動為期三年的“明日中環”轉型計畫,以鞏固在中環的商業地位。

這個家族,還熱衷於投資。

在汽車領域,怡和集團是中國最大汽車經銷商之一——中升集團的股東,持股21.4%。

在零售方面,怡和旗下的DFI公司,經營部分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的7-Eleven便利店、萬寧藥店、宜家,還入股美心、永輝超市(4.730, 0.03, 0.64%)等。

在投資永輝上,這個家族栽了跟頭。

2014年,其以57億元對價,獲得永輝約20%股權。去年9月,以44.96億元清倉,若不計股息,10年虧掉12億元。

班哲明•凱瑟克依然表態,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和潛力,持續加大投入。只是,這個老錢家族的投注策略有了變化。

2024年10月底,香港置地宣佈重大策略轉向,放棄建售住宅,專注于開發頂級商業物業,力圖扭轉過去兩年連虧的局面。

今年9月底,怡和香港總部,傳出小規模裁員消息,據稱旨在強化投資主業的競爭力。

此次,凱瑟克家族又低位出售寫字樓,符合其順勢而變、回籠資金的實際需求。
 
2025.10.22 新浪網
保利發展公佈三季報 前三季淨利減少75.31%
10月21日消息,保利發展(7.720, 0.01, 0.13%)發佈三季度報告。

公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3,721,678,722.00元,同比減少4.9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28,577,901.87元,同比減少75.31%。
 
2025.10.22 信報
恆地西半山棕櫚閣申強拍 估值6.5億
政府放寬強拍門檻,強制拍賣申請個案回升,土地審裁處昨錄得今年第五宗強拍申請,意味今年累積個案已經與2023年看齊,恒地(00012)佔3宗,最新一宗涉及持逾七成業權的西半山羅便臣道55號棕櫚閣,現有舊樓估值約6.53億元。

前述棕櫚閣位處羅便臣道近西摩道,和恒地與新世界(00017)合作發展的豪宅新盤天御的步程僅約6分鐘。棕櫚閣樓高13層,1965年落成,樓齡60年,設有兩條公共樓梯和兩部升降機。

恒地透過鉅景發展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提出強拍申請,共持有上址71.43%業權,尚餘6個單位和6個車位未能成功收購。測量師估算,上址的現有舊樓價值約6.53億元,若重建後估值則約9.63億元。

連同棕櫚閣,今年累計有5個舊樓項目被申請強拍,較去年全年只錄得1宗大幅反彈,追平2023年全年錄得5宗的情況。今年申請強拍的5個項目,港島區佔4個,一宗位於九龍區。

年內3宗申請均屬港島半山

值得留意的是,恒地今年提出申請的3宗申請,都是位於港島半山一帶,包括今次申請的棕櫚閣,以及今年初申請的羅便臣道88至96號一列舊樓。餘下一宗位處中半山麥當勞道65至73號麥堅尼大廈,是恒地聯合該廈逾20名小業主一併提出,恒地僅持有該廈不足20%業權。

對於今年強拍申請個案回升,並以半山地段尤其活躍,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出,半山一帶屬於豪宅地段,今年該區新盤的銷情理想,發展商或認為豪宅前景較中小型單位理想,故集中就此類項目申請強拍。陳超國估計,今年全港可能再錄得1至2宗強拍申請,明年的申請反應與今年相若。

雖然再有新強拍申請,惟土地審裁處過去一個月連續拒絕兩宗強拍申請,繼9月底拒絕鴨脷洲新明大樓的強拍申請後,最新一宗遭「滑鐵盧」的申請涉及跑馬地黃泥涌道59至61號及雲地利道36至38號愉華大廈,樓齡61年。

土地審裁處認為,該廈整體情況未算殘舊,未有充分理據支持重建需求,故駁回申請。資料顯示,該申請由PRECISE LUCKY LIMITED提出,有指背後發展商為會德豐地產或有關人士。
 
2025.10.22 經濟通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返佣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10月21日發布《關於提高房地產中介服務水平、抵制「返佣」行為的倡議書》。倡議書提到,近期一部分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在開展新建商品房銷售代理業務過程中,以向購房人承諾返佣的方式招攬業務,該方式不僅擾亂了房地產市場的正常交易秩序,還嚴重損害了房地產中介行業的服務形象和聲譽。

協會在倡議書中呼籲:堅持依法依規經營,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返佣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將競爭焦點置於提升服務質量、增強專業能力、優化消費者體驗上;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堅守誠信專業本位,提升行業整體形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根據內部管理制度妥善處理消費者反映的相關問題。
 
2025.10.22 信報
本月半億一手成交料逾50宗
據美聯物業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消息,截至20日,本月造價逾5000萬元以上一手成交已錄39宗,較上月全月33宗高約18.2%,本月全月有望突破50宗。

天御1期暫佔7單最多

本月造價逾5000萬元一手成交之中,恒地(00012)與新世界(00017)合作的西半山天御第1期本月共沽7伙佔最多;其次為新地(00016)九龍東啟德天璽.天第2期,共錄5宗逾5000萬元成交。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指出,雖然本月中美關稅爭端再起,但在減息、聯儲局或停縮表、人行放水等利好因素帶動下,豪宅市場交投持續上升。配合近期有不少豪宅新盤推售,相信10月全月有望突破50宗水平,將創去年10月錄75宗後的近一年新高。

昨天一手市場再增添3宗逾5000萬元成交,全數位於九龍東啟德跑道區,華潤置地(海外)與保利置業(00119)合作的澐璟佔兩宗。其餘一宗為恒地牽頭的啟德天瀧5座11樓A室,實用面積1382方呎,以5050萬元售出,呎價36541元。
 
2025.10.22 信報
屋宇署批六圖則 大圍美田路矚目
屋宇署公布,今年8月共批出6份建築圖則,當中較矚目的全新個案,包括新地(00016)今年初投得的賣地表沙田大圍美田路地皮,獲准興建一幢30層(另設兩層地庫)的分層住宅。

屬新地項目 准建30層住宅

屋宇署8月批出的建築圖則,純住宅和商住發展共佔3份,兩項為商業發展,另有一宗屬於社區服務發展。

其中新地今年1月擊敗5個對手以6.06億元中標的賣地表美田路用地,佔地約3.88萬方呎,屋宇署8月批出該項目的建築圖則,准許興建一幢30層(另設兩層地庫)的分層住宅連住客休憩設施,總樓面面積約19.38萬方呎。

復星國際(00656)等發展的西貢清水灣前邵氏片場活化及重建計劃,相關的圖則在同月獲批重大修訂,分層住宅由2022年獲准的23幢,減至最新的17幢,每幢樓高6至11層(另設3層低層地下),洋房則較2022年多建3幢,准建17幢2至3層洋房,總樓面面積為106.98萬方呎。

非住宅方面,機場管理局在赤鱲角航天城一個地盤,獲准興建兩幢11層酒店(另設一層地庫),總樓面面積約88.95萬方呎。

私宅落成量592伙 3個月低

屋宇署同步公布最新的私人住宅動工量(按屋宇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和落成量資料。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8月有9個私人住宅項目共2984伙動工,包括提供2260伙的長沙灣發祥街西1號「巨無霸」地盤;今年首8個月累計有6441伙動工,已超越去年全年動工量5030伙約28.1%。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說,8月有592伙落成,屬3個月低位,而今年首8個月累積則有12350伙落成,截至周一(20日)為止,當中約8010伙或約64.9%已經售出。
 
2025.10.22 信報
荃灣白田壩街地盤 申建酒店涉299客房
城規會近月接獲多宗酒店申請,最新一宗涉及德萊建業(01546)等持有的荃灣白田壩街46至48號地盤,近日申請興建1幢28層酒店,提供約299個客房,預計2030年落成。

預計2030年落成

上址位於南豐紗廠對面,佔地約7767方呎,前身為理想集團廣場,規劃上屬於「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城規會於2022年初批准該用地放寬地積比率兩成,由9.5倍放寬至11.4倍,高限則由10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至約108.3米,以興建27層高的商廈,作為寫字樓和零售等用途。

該財團近日轉為向城規會申請,地積比率放寬至11.4倍,而高限進一步放寬至約118.9米,擬擬一幢28層酒店,提供約299個平均面積約314方呎的客房,整個項目總樓面面積約88546方呎。

該集團指出,新申請積極回應活化工廈政策,以及政府推廣旅遊、集聚與培育人才和學生的政策,也不會為周邊帶來負面影響。
 
2025.10.22 信報
甲廈空置率回落 租金再挫0.8%
本港寫字樓市場出現顯著反彈,仲量聯行發表《2025年第三季市場概覽》報告指出,第三季整體甲級寫字樓市場錄得64.6萬方呎淨吸納量,按季反彈約1.4倍,令空置率由6月的13.6%高位回落至13.4%。

仲量聯行估全年跌租半成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表示,寫字樓市場逐步回暖,主要受惠於首次公開招股(IPO)及財富管理相關租戶帶動租賃需求上升。同時部分租戶把握較具吸引力的租金水平,升級辦公空間或整合業務營運,扭轉上半年疲弱表現。整體空置率下降,中環及九龍東空置率分別下跌0.8個百分點,但灣仔及銅鑼灣空置率則上升2.5個百分點。

不過,租金持續下滑,第三季整體甲級寫字樓租金按季下跌0.8%,所有分區市場租金均見回落。其中,中環租金跌0.3%;港島東跌幅最為顯著,挫達3.2%。鍾楚如認為,市場仍然面對高供應量及高空置率的壓力,預計全年甲級寫字樓租金將下跌約5%。

零售業略為復甦,第三季核心區街舖空置率回落至10%以下,由第二季的10.7%降至9.7%,主要受業主下調租金及提供租務優惠所帶動。核心區街舖租金按季微跌1.4%,已較2019年第二季高峰低52.6%,吸引不少品牌重返黃金地段以提升品牌曝光度。鍾楚如預計,全年核心區街舖的租金將錄得5%至10%的跌幅。

至於住宅市場方面,第三季中小型住宅樓價按季上升0.4%。外來人才流入持續支撐豪宅租賃市場的需求,第三季豪宅租金按季上升2%。

料新盤去庫存 續優惠招徠

鍾楚如指出,近期本港樓市轉趨平穩,一手新盤交投暢旺,惟市場動力主要來自內地投資者。她認為,住宅市場正進入「軟着陸」階段,短期內或於底部橫行。發展商面對目前約9萬個單位的庫存壓力,未來仍以去庫存為首要目標,再加上高息口下持貨成本高企,預計發展商繼續以更優惠的價格推售新盤。因此,維持原先的市場預測,估計今年中小型住宅樓價格跌幅約5%。
 
2025.10.22 信報
京都廣場全層舖位 售5,500萬 削17%
由老牌地產商明長福家族拆售的銅鑼灣京都廣場,錄全層樓上舖位成交,該廈1樓以5500萬元售出,較放售叫價低1100萬元。

據了解,銅鑼灣駱克道491至499號京都廣場1樓全層,建築面積約4886方呎,原以6600萬元放售,終以5500萬元易手,呎價約1.13萬元,較叫價低1100萬元或16.7%。該層由連鎖快餐店大快活租用,現時月租收入22.27萬元,租金回報約4.9厘。

京都廣場屬於本港首批銀座式商廈,由明長福家族發展,明氏家族原仍持有全幢近半業權,去年起拆售,主要售出地下、地庫及1樓低層商舖部分。當中,悅興地產董事羅守耀相關人士在今年7月以4000萬元購入該廈地庫,建築面積約4792方呎,呎價約8347元。

萬兆豐中心12年貶值43%

明長福家族同時亦拆售中環威靈頓街98號翡翠中心多層寫字樓,近一個月連錄3層成交,包括6樓、12樓及13樓,每層建築面積約1836方呎,各以1208萬元售出,呎價約6580元,套現3624萬元。

此外,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1樓E室,建築面積約2445方呎,成交價1535.46萬元,呎價約6280元。原業主2013年8月斥2689.5萬元入市,持貨逾12年,賬面虧損1154.04萬元,貶值42.9%。
 
2025.10.22 經濟
啟德澐璟單日連沽3伙 套現逾1.9億
新盤銷情理想,華潤置地(海外)和保利置業 (00119) 合作發展的啟德澐璟,昨日連沽3伙,套現逾1.9億元。

當中第2座7及8樓A室,實用面積均為1,909平方呎,屬4房雙套連私人電梯大堂間隔,連車位成交價分別8,104.4萬及8,131.3萬元,呎價約42,454及42,594元。

PARK SEASONS售4伙2房

另外一伙為第5座36樓A室,實用面積903平方呎,屬3房間隔,成交價3,043.1萬元,呎價約33,699元。

會德豐地產及港鐵 (00066) 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PARK SEASONS,同日連錄4宗成交,合共套現約2,820.8萬元。

今批單位實用面積介乎451至496平方呎,均為2房間隔,成交價介乎676.5萬至765.7萬元,成交呎價15,000至15,438元。整個SEASONS系列至今累售1,457伙,套現近90.6億元。

另外,宏安地產 (01243) 旗下黃大仙薈鳴,亦以448.8萬元售出特色戶,單位為28樓J室,實用面積200平方呎,連148平方呎私人天台,成交呎價22,440元。

宏安地產執行董事程德韻表示,全盤累售230伙,悉數住宅單位已沽清,套現逾11.2億元,集團正積極籌備飛鳳街商住項目的推售工作。

九龍城文曜2房 逾1619萬易手

建灝地產旗下九龍城文曜,則售出5樓C單位,實用面積904平方呎,屬2房1套連2儲物室間隔,買家選擇90天即供付款方法,以1,619.23萬元成交,呎價約17,912元,並另購1個車位,享車位現金回贈優惠。

建灝地產集團投資及銷售部董事鄭智荣表示,項目將繼續以「租售並行」的靈活策略推出單位。
 
2025.10.22 經濟
8月私樓動工量2,984伙 創20月新高
樓市回暖,私樓動工量回升,8月錄得近3,000伙,按月急增6成,創近20個月新高;而今年首8個月累計動工量6,441伙(詳見圖),按年增加3成。隨着更多項目投入動工,未來一年樓花供應有望增加。

據屋宇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8月錄得9個私人住宅項目動工,合共涉及2,984伙,相較7月份的1,860伙,按月急增6成,屬2023年12月錄得2,987伙後、近20個月最多。

首8月6441伙動工 按年增3成

至於今年首8個月計算,累積動工量約6,441伙,相較去年同期4,891伙增加32%,甚至遠多於去年全年動工量約5,030伙。不過,若相比過去同期平均數約8,000伙,今年首8個月私樓動工量仍屬於偏低水平。

事實上,近年新盤市場累積不少庫存,發展商不急於動工興建新項目,令到私樓動工量有減少迹象,直至近期樓市回暖,情況有所改善。而隨着項目正式施工,將有望在未來1年透過樓花形式預售。

在8月正式動工的項目,最主要是華潤置地(海外)旗下的長沙灣發祥街項目,涉及2,260伙,逾9成單位實用樓面面積(Usable Floor Area)少於500平方呎,以中小型單位為主。其次則為長實 (01113) 及市建局合作的西營盤皇后大道西項目,提供約231伙。

在落成量方面,8月份則有1個私人住宅項目取得屋宇署佔用許可證、即俗稱入伙紙,涉及太古地產 (01972) 旗下柴灣海德園第1期,提供約592伙,相較7月份的落成量1,695伙,按月減少65%。

8個月逾1.2萬伙落成 3年最多

而今年首8個月累積落成量12,351伙,較去年同期9,624伙按年增加28%,創近3年最多;而與差估署預測全年落成量20,862伙,相差近6成。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預料,年內部分大型項目將陸續取得入伙紙,估計今年落成量約2萬至2.1萬伙水平,與差估署預測數相近。

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表示,雖然今年落成量不少,但市場吸納情況同樣理想。今年首8個月落成單位中,已有約8,010個單位售出,售出率約64.9%,即約六成半單位已被市場吸納。
 
2025.10.22 經濟
東半山4房7,898萬沽 威利閣2年跌價6%
股市表現理想,帶動豪宅交投回勇,二手豪宅市場連錄多宗買賣,其中東半山威利閣4房以7,898萬元易手。

成交單位為東半山司徒拔道威利閣中層A室,實用面積2,344平方呎,屬於4房間隔,去年年初開始放盤,當時叫價9,600萬元,多次調整價格後,日前以7,898萬元易手,呎價約33,695元。

資料顯示,威利閣二手交投並不活躍,最近一宗成交追溯至2023年4月,中層B室以8,380萬元成交,相差約2年同類單位造價相差約6%。

禮頓山1240呎 連車位4650萬成交

其次,跑馬地禮頓山2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1,240平方呎,連車位以約4,650萬元易手,呎價約37,500元。原業主2009年以約3,060萬元購入,持貨約16年帳面獲利1,590萬元離場。

再者,同區山光道紀雲峰中層D室,實用面積1,531平方呎,原業主2012年以約3,877萬元購入,剛以約3,988萬元易手,帳面獲利約112萬元離場。

至於九龍區方面,市場消息透露,何文田京士柏山6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230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剛以2,780萬元易手,呎價約22,602元。業主早於2000年以約1,638萬元購入,持貨25年帳面獲利1,142萬元離場,期內升值約70%。
 
2025.10.22 經濟
銅鑼灣舖5,500萬沽 回報近5厘
明長福家族續套現 京都廣場1年售3舖

近期核心區舖位買賣增,銅鑼灣京都廣場1樓舖位,以5,500萬元沽出,新買家可享近5厘回報。

資料顯示,銅鑼灣駱克道京都廣場1樓舖位易手,物業面積約4,846平方呎,以5,500萬元沽出,呎價約1.1萬元。

京都廣場位處駱克道正中地段,以餐飲為主,屬人流暢旺。舖位現由大快活以每月約22.3萬元場租用,回報率約4.9厘。

翻查資料,舖位由大廈發展商明長福家族持有,該家族今年起拆售京都廣場,包括年初以1.25億元,沽出京都廣場地舖。本年中,家族再以約4,000萬元,沽出物業地庫約4,800平方呎舖,由投資者羅守耀購入。

核心區舖位買賣成交步伐稍加快,如日前銅鑼灣波斯富街地舖,以3,200萬元易手。

旺角彌敦道地舖 跌價7成租出

租務上,消息指,旺角彌敦道高氏大廈地下舖位租出,物業面積約500平方呎,獲藥房以每月約12萬元租用,呎租約240元。該舖位處彌敦道及登打士街交界,算理想位置。翻查資料,該舖早年曾由東方紅藥業租用,高峰期月租高達40萬元,按最新租金計,月租跌約7成。

仲量聯行最新報告指,第三季整體寫字樓市場逐步回暖,錄得64.6萬平方呎的淨吸納量,按季反彈137.5%,整體空置率由6月的13.6%改善至9月的13.4%。第三季整體寫字樓租金按季下跌0.8%,所有分區市場均見租金回落。其中,中環租金下跌0.3%,而港島東跌幅最為顯著,達3.2%。

商舖方面,核心區街舖空置率由10.7%按季降至9.7%,街舖租金按季微跌 1.4%,整體優質商場及高端優質商場分別下跌 3.3% 及 3.8%。
 
2025.10.22 星島
西九龍錄33宗工商物業成交 中原:平均呎價3,889元
中原(工商舖)工商部董事劉重興表示,今年首三季工商市場均錄逾500宗買賣,按季窄幅上落,今年第三季錄約552宗成交,宗數較去年同期升約38%;西九龍宗數逆市上升,第三季錄33宗,按季大增約1.75倍,平均呎價錄約3889元,較工商市場整體平均呎價約3149元多出約23.5%。

按季升幅跑贏大市

此外,租賃表現亦同樣亮眼,第三季整體錄約1401宗租務交,按季增加約13.17%;西九龍區則錄約140宗,按季升約32%,升幅跑贏大市,而西九龍區第三季平均呎租約16.9元,比起整體工商平均呎租略高約7%。

擴分行規模至2000方呎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旗下長沙灣一間分行,由600方呎擴張至2000餘方呎,新分行坐落長沙灣青山道576號至586號製衣中心地下B舖,西九龍工商部人手亦由20多人增至30多人,區內工商新盤入伙眾多,新世界發展永康街83號、荔枝角道888號的南商金融創新中心及凱龍瑞長沙灣青山道550號的蘢薈等。

另外,潘志明又說,健康鞋專門店Dr Kong今年初斥資約1.76億購入蘢薈兩層全層自用,船務用家今年3月斥約1.18億購入低層樓面。
好友分享
寄件人姓名
電子信箱
好友信箱
分享1
分享2
分享3
分享4
分享5
驗證碼

訂閱周報
姓名
電子信箱
驗證碼